第139頁
徐文浩反問:“所以,你真是犯人?” 青年沒回話,只是注視著徐文浩。 “總之,無論你什么身份,”徐文浩繼續(xù)道,“如果我想抓你,剛才其他人在場的時候就該說出來?!?/br> “是啊?!鼻嗄陠?,“你為什么不說呢?!?/br> 徐文浩自然不可能老實回答是為了刷好感。 何況既然對方當時敢讓他搜身,就證明已經(jīng)提前做好了準備。只怕他一暴露對方身份,就會立馬引發(fā)爆炸。 他搬出早準備好的答案:“我覺得你不是壞人?!?/br> 青年瞇了瞇眼。 徐文浩:“你幫了店里的人?!?/br> 言下之意,是他相信對方的秉性。即使對方身份真是廣播中的“殺人犯”,一定也是有苦衷的。 無關(guān)徐文浩內(nèi)心真實想法,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刷好感。 而果不其然,下一秒他就聽見了好感度上漲的提示音。 青年:“你覺得我是殺人犯嗎。” 當然是了,這爆炸都弄死多少人了——話雖如此,徐文浩卻不能這么說。 “能告訴我嗎?!彼麊柕?,“是有人逼你這么做?” 青年沒有立即回答,低頭玩弄手里的手機。 徐文浩一直盯著,生怕對方一個不小心就又引爆一枚炸彈。 所幸有驚無險。 青年最后將手機倒扣在了桌上:“你叫什么名字?” 徐文浩如實回答。 “文浩?”青年十分自來熟,一上來就只叫了最后兩個字,“我叫榮景?!?/br> “既然你愿意相信我,我就告訴你我知道的事吧。” 榮景移開視線,語氣帶上一絲懊惱:“我沒有殺人?!?/br> “而被警察逮捕的‘連環(huán)兇手’,不止一個?!?/br> . 這番話完全出乎徐文浩的意料。 因為無論是前置劇情還是之前那位警察的發(fā)言,話里話外都透露著“連環(huán)殺人犯”是同一個人。 如果真是復(fù)數(shù)作案,那么之前劇情交代的信息就顯得有些怪異了。 還是說,是他先入為主了?認為“boss”只會有一個,才會覺得這次的“犯人”也是一個人? 榮景:“關(guān)于犯案的具體情況,你清楚嗎?!?/br> 徐文浩并不算清楚。只是聽前邊NPC提過一嘴,說是兇惡至極的連環(huán)兇手殘害了十幾人,甚至出現(xiàn)了模仿犯。 “當時,第一起案子并沒得到太多關(guān)注?!睒s景說明道。 犯案手法平平無奇。死者是酒醉回家途中被殺,腹部被捅了一刀,失血過多而亡。 而在警方按照流程處理期間,很快又發(fā)生了第二起案子。殺人手法類似。 很快,第三起、第四起…… 社會輿論被引爆,一時間鬧得人心惶惶。生怕自己好端端走在路上,哪一天就沒命了。 警方完全找不到殺人動機。 幾起案件的被害人有男有女,年紀各不相同。相互之間也沒有任何交集,毫無共通點。 就算說是要調(diào)查,也完全是無頭蒼蠅到處亂撞。 調(diào)查遲遲沒有進展,民憤卻越來越大。在多方壓力之下,警方終于有了突破口。鎖定嫌疑人、并將其繩之以法。 榮景:“而鎖定的‘嫌疑人’,包括我在內(nèi),總共有十三個?!?/br> 聽到這里,徐文浩已明白了對方意思。 一直有人死亡,警方卻遲遲抓不到兇手,肯定受到了多方責難。不僅影響社會穩(wěn)定,還抹黑自身形象,導(dǎo)致社會民眾的不信任感。 所以他們比誰都要迫切捉拿兇手歸案。 到這個地步,已經(jīng)不需要百分之百的證據(jù),只要有疑點,就會作為嫌疑人被抓起來。 然而這點不可能對公眾如實告知,所以明面上,仍是以“逮捕了一名兇手”來結(jié)案。 或許之后會經(jīng)過更細致的調(diào)查。但根據(jù)榮景的話,無論有罪沒罪,所有“嫌疑犯”都被押上了警車。 整個敘述過程中,榮景一直眉頭緊皺,貌似對于自己身上發(fā)生的烏龍很是無奈。 ——就像一個真正被冤枉的好人。 徐文浩打量著對方神態(tài): 無論如何,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警方逮捕的“嫌疑人”中,的確存在真正的殺人犯。 那人導(dǎo)致了翻車,并挾持了一座商場的人做人質(zhì)。 至于眼前人究竟是不是被誣陷的,并不在徐文浩的關(guān)心范圍內(nèi)。 反正是與不是,他都得“相信”對方。 徐文浩做出關(guān)切的表情:“被冤枉一定很難受吧?!?/br> 榮景話截住。他重新看向徐文浩:“你相信我說的這些?” 徐文浩點頭:“當然。” “……謝謝?!?/br> 榮景一邊說著,一邊拿起了手機。 徐文浩還沒反應(yīng)過來,就看見對方指腹覆上數(shù)字按鍵。 ——下一秒,摁下其中一個數(shù)字。 徐文浩:“!” 他心跳猛地漏空一拍,渾身繃緊。 幾秒后。 沒有預(yù)想中的爆炸。耳邊一片寂靜,什么也沒有發(fā)生。 榮景收回手,笑道:“你看,只是個普通手機。” 徐文浩心跳仍然急促。 這個人……果然不太正常。一般會在這種情況下開玩笑嗎。 他看向青年cao作手機。屏幕透著光源,看上去的確平平無奇。這種老式手機連下載軟件都沒有,只有最基礎(chǔ)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