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侯門庶媳 第79節(jié)
待聽得玉然只不過是問,今日歌舞是何人所做時。麗妃松了口氣,笑道:“哎呀,你問這個啊,我道是什么事兒呢。這個歌舞是寧安宮的梅婉儀所做,聽她說這個歌舞的名字叫《行云流水》?!?/br> 果然,連舞蹈的名字都一樣,看來,這個梅婉儀毋庸置疑就是個穿越者。 玉然忙細細的問起淑妃,這個梅婉儀的事兒來。 李淑妃見玉然如此鄭重,也忙認真的答起話來。 玉然聽完李淑妃說起的這個梅婉儀,可真像宮斗文中的主角啊。 以一介家奴之身,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就爬到了五品婉儀之位。 五品妃位,在宮中也算是中等品階了,很多低品階宮嬪終其一生也未必能爬上去。 待聽得淑妃說到,自這個梅蘇蘇進宮以來,皇上一月中有大半時間都是留宿寧安宮的。 而且,皇上現(xiàn)下已經(jīng)快有兩個月沒有踏足臨月宮了。 玉然神情凝重起來了,看來,這個肖德妃可真找了個好幫手。淑妃的情境堪憂啊。 玉然思忖一陣,決定好好跟淑妃講講這梅婉儀,讓她做好準備,看好昭王。為怕淑妃掉以輕心,玉然特意點出,這個梅蘇蘇可能是非常人。 末了,玉然還特意對淑妃叮囑道:“娘娘從今兒起,對昭王的飲食起居,以及讀書騎射之事,都要萬分精心;萬不可讓她接近昭王。還有,如她跟娘娘有所沖突,如無關大局的,娘娘還是能忍則忍,不可正面跟她頂上?!?/br> 淑妃對這個七弟妹一向有種謎之信任,聽得她如此說,立即慎重的點頭稱是。 不怪玉然擔心啊,在現(xiàn)在這種時局中遇到另一個穿越者,想來不大可能是老鄉(xiāng)相見的喜事了;而很有可能是你死我活的爭斗。 前世見多了穿越者萬能的金手指,萬一這梅蘇蘇身上就有呢,所以還是離她遠一點好了。 玉然心事重重的回到了暢欣院兒??歼^毅兒功課后,就打發(fā)他睡去了。 待兒子走后,玉然走到小書房,拿起紙筆,將現(xiàn)在思索的事情一樣樣列了出來。 這是玉然的習慣,事情太繁雜時,最好就用筆來做了。 正思索著,紅纓來報:“虎翼回來了,現(xiàn)在正在房門外聽傳喚?!?/br> 玉然聽得,精神一振:“快讓他進來?!?/br> 玉然接過虎翼遞過的書信。 展開一看,此乃明定的手書。 玉然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看完后,又細細的讀了一遍。 明定果然遇到麻煩了,而且,這個麻煩比自己想像中的還要嚴重。 在米里摻霉爛的米,讓饑民看著有東西,但卻不能吃,這更讓人憤怒。 明定說他已上書皇上,要皇上再行調(diào)米過去。 但,明定玉然都明白,上這封書簡直真稱得上盡人事,聽天命了;說白了,這不過是個例行的過場,最大的作用,是報于皇上知道事態(tài)嚴重而已。 因為戶部在明定親押的第一批賑災糧食里,都敢在眾目睽睽下用爛米。此次,就算皇上同意再調(diào)糧過去,誰知道又會是什么?抑或又有多少能到災區(qū)呢?賑災款向來是很多高官后戚的發(fā)財之途。 玉然看完,問虎翼道:“你來送信時,七爺怎樣了?” 虎翼一一答來,待聽得他說,明定人雖焦急,但身體無礙,玉然也是松了口氣,最怕他把身體熬壞了。 玉然聽得虎翼將目前蔡州的情形說了后,心中思量了陣。吩咐紅纓給自己穿好大衣裳,拿著信匆匆趕往英武堂。 見七奶奶深更半夜的來這兒,看門的劉叔心知,必是有要事。 遂,悄然打開門請玉然進院。 很快就有人來請玉然進屋。 見到侯爺,玉然立即將手頭的信遞了過去。 待看過明定的來信后,老侯爺問道:“此事,你做何想?” 玉然道:“現(xiàn)下這種情形,光靠等是不行的,孫媳需要人手立馬去江城調(diào)糧,以備急用?!?/br> 這時,鐘放也過來了。 聽得玉然說要去江城調(diào)糧,也是非常贊同。 眼下情形,成王必有后手。而蔡州饑民是等不得的。 三人議定,玉然立即手書一封,讓侯爺暗衛(wèi)星夜兼程立即帶往江城。 玉然在借糧,明定也在借糧。 眼下蔡州糧倉的糧食不能食用,等朝廷再來糧,還不知要到什么時候;而那么多饑民現(xiàn)又昂昂待哺;必須得馬上有糧食接上才行。 想著,這次蔡州受災,而臨近的蔡陽卻還好,必是有余糧的。于是,明定跟高應鵬商議,準備去蔡陽借糧,以解燃煤之急。 聽得明定說要去蔡陽借糧,高應鵬立即搖頭道:“沒用的,我先前都去了幾十封信,那王智禮都不肯借。說什么,自家都不夠,實在幫不了別人?!?/br> 明定聽了,揉了揉額角道:“這家伙真這樣說?你將信拿過來,我看看?!?/br> 高應鵬命人取過信來,遞給明定。 明定展開看了兩封,冷哼一聲,命人取過紙筆,即時手書一封。 明定寫完后,將信攤在桌上晾干,方對高應鵬道:“高大人就拿這封信去借糧吧?!?/br> 高應鵬見明定這胸有成竹的樣子,心道,莫非這李大人真有法子借到糧? 遂走過來,拿起書信看起來。待看完,高應鵬道:“李大人,我們是去借糧的,這措辭會否太過生硬了?” 明定道:“我看你跟那王智禮前面書信住來,都是極盡禮遇卑躬,但那王智禮全然不為所動。對于此等不顧人死活的自私之人,軟得不行,就來硬得吧?!?/br> 蔡陽知府王智禮見到蔡州又來借糧的書信;看都不想看,不耐的將書信扔給幕僚看去。 王智禮最得力的師爺一看到此信,憂心的對他道:“大人,這次看樣子我們不能再推諉了,要不,還是借糧給蔡州吧。” 王智禮一聽,大奇,這個師爺一向是主張不借糧的,今兒看了這封信,緣何就就松了口了。 拿過蔡州借糧書信,看完,王智禮也是大驚,這次來信的不是高應鵬,而是主理蔡州賑災事宜的李明定。 這明定在信中措辭強烈的道,要王智禮馬上將蔡陽的庫糧調(diào)往蔡州應急,否則,李明定將親自過來問罪于他,并接手蔡陽政事,事后,他李明定自會去向皇上請罪的;當然,更會向皇上上折子請奏他王智禮的罪過的。 王智禮看到這封極具威脅之信,氣得手都有點抖了。但是,他又不敢不信。 這李明定出身權貴,又是皇親國戚,聽說性情也是不大好相與的。 萬一他真過來跟自己來硬的,就算事后皇上怪罪,李明定也會說是因事急從權,而皇上說不得也是最多斥責一二罷了;但自己可是面子里子都丟完了。 況,蔡州危急,而自己竟然袖手旁觀,真鬧將起來,說不得皇上也不會放過自己的。罷了罷了,借吧,借吧。 蔡陽的糧食很快調(diào)過來了,但也可謂杯水車薪,估計最多夠十天的;不過再少,也暫時解了燃眉之急。 現(xiàn)下,京城的朝中非常熱鬧,焦灼的有之,看熱鬧的有之,想趁機發(fā)一筆橫財?shù)母兄?/br> 原來,明定的催糧書信到京城了。 見到來信,康成帝大怒。 調(diào)往蔡州的糧食竟然被以次充好,以致于差點毒死人。 這是何人竟如此大膽,查,一定得徹查。 查是要查的,但蔡州一州民眾等著吃飯,此事迫在眉睫。因此,必須得再調(diào)糧去蔡州。 上次是戶部一手經(jīng)辦的,竟然出了如此大的紕漏。 再次調(diào)糧,康成帝認為得找個人鎮(zhèn)一下才行。但具體是何人,他一時也沒想到。 頭痛的康成帝又來到了寧安宮梅蘇蘇這兒。 解語花梅婉儀善解人意的一陣按摩,外加琴聲治療??党傻凼娣嗔?。 兩人說得一陣兒話,梅婉儀柔柔的問起蔡州賑災怎樣了。 一提起這事,康成帝就怒不可遏,竟然有人敢在賑災糧上做手腳。 見康成帝動怒,梅婉儀趕緊將話岔開。 兩人說著說著,康成帝問起了梅婉儀小時候的事兒。 梅婉儀笑著說道:“蘇蘇依稀還記得一些小時候的事兒,那時啊,家里窮,吃鹽都是賣雞蛋去換得。記得有次,母親托村里人幫忙用雞蛋換鹽。到了晚上,那人卻是空手回來對我母親講,雞蛋在路上碎了,所以沒換到鹽。當時啊,將我娘氣的不行,但還得好聲好氣的謝過人家。再后來,我娘都沒再找別人換過鹽,都是托娘家兄弟去換的,這之后再沒出現(xiàn)過碎雞蛋的事兒了?!?/br> 這話,康成帝聽進去了,是啊,現(xiàn)在就有人在挖自己的墻角,看來,找別人不放心,得找自己人才行。 自己人,那要不讓自家兒子來主辦吧。找誰呢,此事,老四成王肯定不行,怕他私心過重壞事兒。 余下的就只有老五和老七能用了??党傻勐砸凰妓?,就老五吧,老五都年紀一大把了,還沒做過什么正經(jīng)事,現(xiàn)在他也該歷練一下,做做事兒了。 于是,康成帝下旨,著令五皇子惠王主辦二次賑災糧的籌備。 聽得父皇果真讓五皇子惠王去辦賑災糧,成王大是欣慰,事情正在向他們預期的發(fā)展著。 第一百三十九章 惠王接到康成帝要他去辦賑災糧的差事后,真是大喜過望。 自己母妃出身極低,以至于到現(xiàn)在也還是嬪;母以子貴,子以母貴,現(xiàn)在成年的皇子里,就他母妃的品階最低。 因此惠王在兄弟中也一直覺得頗沒有面子。 沒面子倒還在其次,主要是母親位份低,不受寵,除了現(xiàn)有的俸祿,就沒有多少其它的收入了。就沒法像別的皇子一樣,能有母妃大把的貼補。 每個皇子開府,父皇都是給的二十萬兩銀子,這二十萬兩看著多。但,用錢的地方更多啊,建府,修園子,養(yǎng)人等等,哪一處都要錢。 惠王這些年既無母妃貼補,又沒有正經(jīng)差事。沒有差事,就沒法來錢。因此,就靠著那點郡王俸祿,以及當年開府時,父皇給的銀子,日子頗是過的不甚寬裕。 這次,父皇竟然將如此肥差給到自己,真是讓惠王受寵若驚。 領了圣旨,表了忠心后,惠王立時開始辦事了。 這次賑災款,戶部撥了五十萬兩,按惠王的原計劃,昧個三分也就是了。但他的幕僚卻認為機會難得,于是,那就狠撈一把。 惠王這兒狠撈了一把,他下面辦事的人,那也必是要撈一筆的,正所謂主子吃rou,這下面的人喝點湯也是天經(jīng)地義的不是。 于是,這二次賑災糧辦到蔡州時,真是連面子都顧不上了,只上面一層麻袋里裝的是糧食;下面的麻袋里裝的卻是沙土跟木屑混合物,其中夾雜著少量的谷子,想吃,那還得篩出來。 看著這次送來的賑災糧,明定雖心準備,但還是被這明目張膽的貪瀆給驚呆了。 這么一點糧食根本撐不了幾天。 而且,這次的奏章更難寫,這次是皇子辦差,皇上的親兒子,真是得小心了更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