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3)
書迷正在閱讀:作者和主角天生一對!(穿書)、龍傲天穿成病弱白月光后一夜爆紅、妖怪圖譜重制計劃、神明下崗再就業(yè)、我在古代逃學(xué)開飯館的日子、失憶后我和蟲族大佬he了、黃庭道主、重返1988、長得好看不許種田、全城追愛,總裁低調(diào)點
杜長秋也不氣餒, 反正都給他睡過一次了, 有一就有二, 不愁拐不到那毛茸茸。 他倒是更關(guān)注外面的情況, 因為按照秋的記憶,這場寒冬其實分兩次降溫,第一次就是十月中旬那一次下雪,這時候還是正常的冬日, 溫度還不算低到離譜, 第二次就是一個月之后,也就是昨夜那一場大風(fēng)雪。 這場風(fēng)雪會持續(xù)三天三夜,等到風(fēng)雪停止的時候,整個大地都會凍住, 外面的溫度會降到整個獸人有記憶以來最低的程度,連獸人化為原型都不可以在這種溫度之中長時間外出。 不得不說,金絨部落也算是有點運氣,如果他們遲一點到達河谷部落,只怕別說是幼崽保不住,全部落的成年獸人可能都有生命危險。 什么時候了?外面還是風(fēng)雪,看不到太陽。杜長秋醒過來,其他的獸人也慢慢跟隨生物鐘醒過來了,大家都發(fā)現(xiàn)了一件事情窗戶外黑沉沉的,讓人錯覺還是在半夜。 還在刮大風(fēng)雪,杜長秋開口,對大家說,這個天氣不適合外出,大家把油燈點起來,就呆在屋子里吧。 以前緯度高的北方有個說法,說是貓冬,對應(yīng)的就是這種極端惡劣氣候,滴水成冰的地方,任何生命都不適合長時間呆在室外。 不用杜長秋說,獸人們也習(xí)慣了冬天不出門,何況今年可不是住山洞,屋子里燒著炕暖烘烘的,大家不用凍得縮著身子,還能在屋子里走動,比往年還舒服無數(shù)倍,聽著外面的寒風(fēng)呼嘯,大家神態(tài)十分輕松,唯有小崽子抱怨了幾句不可以出門玩雪。 雌性們起床往灶里加了柴火,然后引燃了一盞油燈這還是杜長秋找了好多資料才做出來的油燈芯,別小看油燈芯,其實這東西在棉花麻布等纖維織造物出現(xiàn)之前,燈芯都是非常難為人的事情。 燈油倒是好弄,葷油植物油等都可以用,但是燈芯材質(zhì)不一,卻能決定油燈到底能燃多久,能不能穩(wěn)定燃燒、會不會燒一會兒就滅掉之類的重要問題。 棉線是肯定沒有的,杜長秋是想到了山腳下那一片干枯的苘麻桿子,之前族長受傷的時候,杜長秋用苘麻給他做藥,敷了小半個月,直到族長傷痊愈才停止采集苘麻。 不過苘麻最大的效用可不是止血做藥用,事實上從資料之中記載,苘麻從出現(xiàn)就貫穿了整個人類的服飾甚至整個歷史,作為最古老的必備生活用品之一,苘麻的最大意義是布料、繩索等各種服飾、工具的原料。 苘麻在浸泡、漚麻處理之后,會留下大量粗纖維,這粗纖維就是麻料的原料,麻料這東西雖然糙了點,但是十分堅韌柔軟,纏在一起可以制造成粗粗的麻繩,和獸皮不一樣,麻繩的承重高,且更結(jié)實牢靠。 還能直接織成麻衣,夏天透氣舒適,且做成麻袋還輕便柔軟易攜帶,裝載量極大,更重要的是苘麻生長沒有特別嚴苛的要求,一般能長到一米五到兩米左右,出麻量還十分大。 易獲得、能多項利用,杜長秋看到苘麻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琢磨怎么利用這些東西了,不過當(dāng)時他正面臨最重要的過冬安排,所以沒來得及關(guān)心苘麻的提取。 不過當(dāng)屋子建好食物都弄得差不多之后,住進了屋子,杜長秋突然發(fā)現(xiàn),冬天黑的很早,而且天氣不好的時候,屋子里還是很暗,長期呆在昏暗的屋子里可不舒服,他想到了做油燈,然后想到了燈芯,最后才想到那些枯萎的苘麻來。 弄了點干枯的苘麻,然后放在河邊的淤泥水坑里,漚了半個月提出來能用的麻,稍微涮干凈回來放在廚房里掛著,干了之后,才得了三個拳頭大小的三團麻來。 要做衣服遠遠不夠,但是天氣冷了,本就不適合漚麻,能拿到這么點還算是運氣好,做燈芯省著點用絕對夠了,杜長秋也就滿足了。 為了省點麻做燈芯,他特地找了一點樹皮,撕的細細的搓在一起,然后外面用麻細細地纏好,放粗一點的大鐵釘為芯,把纏好的麻線繞上去盤好燈芯放穩(wěn)固定,用剪子挑一點頭出來,然后放在窗戶外面。 等一碗動物的脂膏在低溫下凍成奶白色,就像是一個碗狀的蠟燭,用的時候點上就可以了。 獸人們都很喜歡這種油燈,有了這種油燈,外面天氣不好,在屋子的四個角落點上,整個屋子都會明亮起來,呆在屋子里一點也不氣悶。 杜長秋跟黑鐵族定了很多東西,偏就忘了定油燈的配件,他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雌性們居然研究出來了替代的方法,他們找了木樁子固定在屋子的四個角落,釘在墻壁上,這會兒把油燈放上去,像是燃了四個壁燈一樣,屋子頓時一亮。 你們這是做了燈罩?杜長秋看著雌性們掀起放在上面的燈罩,放了油燈進去再罩上,頓時好奇,忍不住湊過去問兔丘。 是啊,秋你不是說,有燈罩可以防止油燈被吹滅么,我們想了很久,就想出來用上次剩的羊角膠來做燈罩了,是不是很好看?難得是他來回答秋的問題,兔丘十分開心,立刻跟杜長秋說起來。 杜長秋看著眼前這個燈罩,一看就知道,和他做窗戶用的手法一模一樣,只是因為沒有竹片,于是固定和纏繞羊角膠片的材料換成了蘆葦草編,然后用木雕鑲嵌起來,做成了一個五邊形的燈罩形狀。 雖然沒有太多的裝飾,但是自有一股非常古樸自然的美,罩在油燈上,讓整個燈光都柔和下來,不只是像照明,更像是一種裝飾品。 不只是如此,燈點起來,把屋子照亮之后,杜長秋才發(fā)現(xiàn),這個他建造好之后就沒再進來過的屋子里,已經(jīng)大變樣了。 不只是四壁上的羊角燈,窗戶上卷著細細的草簾子,編的十分細密,錯落有致,看著十分像是杜長秋在資料里見過,華國古時漢唐年間常用的門簾子和窗簾子,這種草簾聽著不值什么錢,但是其實屋子里都掛上之后,會顯得屋子十分雅致且古意盎然,非常漂亮。 當(dāng)然最重要的不只是裝飾價值,這種草簾子可以在冬天的時候遮光,保證休息時的光線不要把人曬醒,而且放下來,白天也可以保證外面的人無法偷窺屋子里面,保證隱私的同時,這疏密有致的卷簾又可以透進來光線,保證屋子有一定的照明。 除了這種裝飾之外,內(nèi)屋里面,靠近炕上的這邊還放上了一些高矮不一的架子,架子上整齊地擺放著前不久大家一起做竹編的時候做的一些儲物的竹箱和藤箱。 另一邊,則是跟廚房相連的墻壁上,整整齊齊釘著一些伸出來的木棍,上面有一些掛著皮毛的外套、里衣、褲子,一大半還是空著,最下面則是一層層的木架子,里面格子整齊,有一小半都放上了鞋子。 雖然粗糙,但是這么環(huán)視一眼,獸人雌性們居住的環(huán)境,竟然已經(jīng)超過了古時候的窮困人家。 那是我們按照秋你在外面做的儲存rou類的架子做的,我們想說,能儲存rou,也能放別的東西!兔丘順著杜長秋的視線給他解釋那幾個放箱籠的架子,一臉求表揚的表情。 你們真的很厲害。杜長秋真心實意地說,他微微吐了口氣,突然覺得自己昨天的想法可能有些過于自大獸人們雖然托他的照顧,現(xiàn)在衣食無憂,但是他們雖然有點憨憨的,卻不代表他們真的不會思考,真的是傻子。 他們只是太樂觀,所以在任何時候,都總是想到最好的結(jié)局而已。 秋要的是他的族人能度過冬天,杜長秋看著這一切,突然覺得,他也許要教給這些獸人的,不是如何度過這個冬天,而是如何更好、更舒服地度過日后的每一個冬天。 這一刻,杜長秋收回了自己打算一醒過來就和族長聊冬天食物短缺的事情趁著他現(xiàn)在還在,不如給這些憨憨一些自己思考的機會,一些犯錯的機會。 反正,只要他還在部落,萬事還有他來兜底。 這和帶實驗組的新成員是一個道理,縱然給了各種實驗數(shù)據(jù),但是想讓他們吃透并能盡快加入研發(fā),肯定是要讓他們自己上手多做證明,然后在這個過程之中爆發(fā)出新的思路來。 之前忙著完成秋的心愿,差點害了這幫憨憨,杜長秋想明白這里,心中一暢,忙碌了一個夏秋,剛好這段時間,他也學(xué)學(xué)這幫憨憨,也放空大腦休息一下。 兔丘并不知道,他在展示大家最近學(xué)到的新東西,然后求表揚的時候,秋已經(jīng)腦內(nèi)開始決定停下來休息一下。 這一放松,就有了心情琢磨點好吃的了,杜長秋放手讓族長虎牙去教對面金絨部落的人怎么燒炕、做飯,他揉了揉肚子,笑瞇瞇地說:下雪了也沒事做,我們做點新鮮吃食吧! 這話一出,懶洋洋攤在地上的毛茸茸一個個都興奮的瞳孔豎起來,徹底精神了! 好吃的!秋又要做新鮮的好吃的了!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收到了好多地雷!感謝薇羽、竺惘不是二狗、盤子禾、水西、雪雪 的地雷,嗚嗚嗚,感動! 謝謝給我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流螢 60瓶;書呆 15瓶;竺惘不是二狗 2瓶; 給你們筆芯!! 第38章 獸人世界38 杜長秋打算做的, 是米粉。 這主要是有幾個重要原因,首先是因為手上適合加工的原料滿打滿算就這幾樣,其次就是, 不知道是不是秋這個身體算是個殘缺兒的關(guān)系, 總之其他獸人每天早起就是飯加烤rou, 吃的不亦樂乎, 但是杜長秋每次都得端著碗去隔壁找雌性們討一碗粥來喝。 大早上如果跟著獸人這么吃,杜長秋是吃不下的, 他還是喜歡早上吃點溫軟的東西,吃完身體能舒服不少。 不過粥喝多了,也是有些膩味,所以一空閑下來, 杜長秋別的不想做,就想把早飯給改善一下。 他起身去米桶里看,舂米比較累, 一般都是雄性一次性舂好一批米, 給雌性們放著慢慢吃, 杜長秋掀開看了一下, 第三個米桶里面還有大半舂好的米,十分開心,拿起盆子就倒了一些米,再從鍋里打了一盆溫水蓋上蓋子, 把米泡上了。 做完這些, 他才去角落翻找起來。 之前黑鐵族交過來的各種鐵制品里面,很多東西都放在雌性這邊,因為他們地方大,且有兩個耳房, 又沒有雄性那么能吃,需要放的常備食物沒那么多。 這會兒找起來倒是方便,沒一會兒,杜長秋就翻出了一個小小的鉄疙瘩,看著不過一人環(huán)抱大小,雌性們研究了很久都不知道是啥,這會兒看到杜長秋把這東西找出來,頓時都好奇地看著。 杜長秋先是把這東西徹底地洗了幾次,然后又倒了水,抓著那手柄開始搖動,一搖動,整個磨盤就開始旋轉(zhuǎn)起來,給大家看的目瞪口呆。 發(fā)現(xiàn)這東西十分干凈,杜長秋也放心了,這一頓動作下來,也大半個小時過去了,杜長秋走過去揭開木盆的蓋子,捻了一粒米出來稍微摁了一下,米順勢碎裂。 這就可以開始磨米漿了。 杜長秋就舀出米倒在磨盤的凹陷處,開始轉(zhuǎn)動起來,隨著杜長秋的動作,白色的米漿從黑色的鐵磨盤里流出來,那顏色特別醒目。 大家就屏息靜氣地看著,隨著杜長秋的動作,白色的米漿漸漸掩蓋了黑鐵,匯成一條小河一般,從磨盤最下面的出口流下來,剛好落入杜長秋放好的盆子里。 邊磨邊加泡好的米,沒一會兒,盆子里就有大半盆的米漿了,杜長秋就問兔丘:你們上次用的那圓簸箕呢? 兔丘立刻站起來竄出去,沒一會兒從那邊的耳房跑回來了,拿回來一個簸箕。 再拿兩個來,還是要圓的這種藤編簸箕。杜長秋拿著,這圓簸箕是藤編的,跟竹編比起來比較細密,且沒有漏眼,他把這簸箕洗干凈,然后把舀了一碗米漿直接倒進去,轉(zhuǎn)動簸箕讓米漿均勻地鋪滿整個簸箕之后,杜長秋就掀開灶上的鍋蓋,把放了米漿的簸箕放進去,再蓋上蓋子。 此時熱水已經(jīng)沸騰冒蒸汽,灶上火勢很旺,杜長秋把簸箕放上去,掐著時間到了五分鐘,他就掀開鍋蓋,把簸箕拿出來放在一邊,讓蒸熟的米漿涼著,順手又把另一個放好米漿的簸箕放進去,如法炮制。 等第二個蒸好,第三個放進去,第一個簸箕里的米漿也涼了。 杜長秋上前,抖了抖簸箕,發(fā)現(xiàn)米皮抖動之間并不會松散,整個大致能成米皮狀,杜長秋就拿出刀子一刀刀劃上去,米皮被劃成兩指寬的樣子,捻起來直接丟入一邊放了冷水的桶子里,這就是人們吃了幾千年、最古老的米粉了。 米粉分為很多種,有塊狀、圓條裝、波浪形等等樣子,而制作的方式也各有各的不同,蒸煮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杜長秋做的這種是最古老樸素的一種,這種米粉一般叫手工寬粉,是最為簡單的一種方式。 他做了第一碗,兔丘他們后面就都會了,立刻默契地分散開來,磨米漿燒灶蒸米粉,兩邊灶臺一起來,沒一會兒就做了幾桶出來。 眼看著已經(jīng)夠吃了,這邊就停了,杜長秋剛好也洗干凈了一塊肥瘦相間的臘rou,切好了下鍋煸油,香氣冒出來再放瘦rou,加調(diào)料燴葉之后炒出一點紅油來,放水直接燉一會兒盛在鐵盆里。 然后放水燒開,拿黑鐵族過來學(xué)會了吃火鍋之后給現(xiàn)場做的撈rou的大漏勺盛著,往開水里燙一會兒倒入碗里,把灶臺讓給下一個排隊的人,杜長秋端著自己這原始時代第一碗米粉,過去舀了兩勺臘rou哨子。 臘rou炒了后香氣四溢,燉煮之后rou湯都帶著一點奶白,聞著香的口水都出來了,把米粉和這哨子拌一拌,然后急匆匆送入口中,微咸的臘rou湯汁和帶著香氣的米粉裹在一起,連粉帶湯,瞬間在唇齒之間產(chǎn)生美妙的反應(yīng),一口下去,吃的杜長秋愣住了。 回過神來,哪里還顧得上有任何想法,甩開膀子就埋頭苦干起來,米粉入口柔軟微微帶著點彈牙,rou汁濃郁咸鮮,偶爾吃到一塊完整的臘rou,更是十分有驚喜感。 比起直接吃烤rou,米粉里面吃到rou,簡直是好吃一萬倍! 杜長秋吃的頭也不抬,很快就把一大碗米粉吃完了,而他身邊,大家都有序地自己學(xué)著湯米粉,然后澆哨子,拌一拌直接吃。 獸人世界不講究什么,都是自己輪番做自己的,杜長秋吃完,大家差不多都抱著碗在吃了。 而桶里還有米粉,杜長秋過去又燙了一碗,澆了rou和湯汁進去拌勻,他已經(jīng)吃飽了,這碗米粉當(dāng)然不是給自己的,周圍的獸人都吃的開心,杜長秋走到角落,把粉捧著,他沒有說話,只等著那個看不到的毛茸茸過來吃飯。 其實最近杜長秋都是在大家吃完之后,給毛茸茸放一碗在灶臺上,原本是考慮到毛茸茸害羞的性格,但是想到昨晚毛茸茸都□□了,應(yīng)該跟自己混熟了,加上今天吃的東西很好吃,杜長秋想早點分享給這個毛茸茸,就忍不住這么做了。 他賭雖然看不到,但是這個毛茸茸一直都跟在自己身邊,畢竟每次他都能準時吃掉自己奉上的東西,而且還能不時跑過來讓自己rua兩把。 果然,杜長秋賭對了,他捧著碗,突然就看到里面的米粉在慢慢消失。 好不好吃?。慷砰L秋看他吃完,心情極好,仿佛是做好了一份報告,然后被導(dǎo)師肯定一般,看碗空了,他忍不住伸出一只手摸了摸面前看不到的大毛茸茸,輕笑著說,你要不要干脆加入我們部落?我們部落很好的,以后還會有很多很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