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玉嬌香 第14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影帝meimei給人算命去了、蘇家兄弟、都市最狂戰(zhàn)神、都市仙尊歸來、這個日式靈異不太冷、旗袍裙下(民國h)、細皮嫩rou(叔侄 1v1h )、我在明朝當國公、絕品醫(yī)婿、事與愿違
顧漸是個沒膽子的,能沖著妻子發(fā)脾氣,卻不敢同顧溪亭說幾句硬話。顧洗卻還存了幾分僥幸:“我們可沒做什么錯事!我們也是為了顧家好,如果當時不聽禹王的話,顧家早就滿門被殺了!” “是,不聽禹王的話,顧家滿門的確可能被屠。” 顧溪亭話落,顧洗正要笑,他又突然冷笑道,“但顧家的大門是誰打開的,又是誰帶著那些人闖進松柏堂的?”他早就備了人手,只要禹王的人不是連續(xù)幾日強攻硬闖,沒有使用火藥,他的人足以抵御。 顧洗打了個哆嗦:“……我、我只是為了顧家……” 這話說出去想必書房內沒人會信。溫鸞只要一想到那天晚上的動靜,就整個人發(fā)抖,是害怕,也是氣憤。 顧溪亭根本不去理睬這些狡辯,繼續(xù)道:“大伯雖然一心想要仕途,也從未放棄過往仕途里鉆,動過不少心思,可大伯還沒那么大的膽子去支持禹王造反。畢竟,父死子繼,哪怕陛下與禹王是親兄弟,帝位也該由皇子繼承?!?/br> 顧漸眼里蓄著淚光,聞聲趴在地上,頭貼著地,嗚嗚地哭出聲來。 顧溪亭道:“大伯沒有那么大的膽子,但大伯耳根子軟。只要有親近信任的人,不斷在耳邊攛掇蠱惑,他就容易動搖,生出不該有的心思?!?/br> 他去看湯氏,溫鸞一眼就瞧見他眼底濃重的陰鷙,“大伯娘,是你在旁巧言善語,以從小叔那里聽來的重利為誘,不斷地攛掇蠱惑,終于讓大伯動了心,信以為真,覺得跟從禹王,將來一定能得到想要的富貴?!?/br> “是的,都是她!都是她的錯!是她一直說投奔禹王,禹王能成事的!是她的錯——” 顧漸脫口而出。一聲完了,似乎就打開了他的窗口,哭著喊著把責任都推給了妻子。 湯氏雙目噴火,恨得不能撲上去咬死顧漸,可身子才動一下,身后立即有人上前將她整個人毫不客氣地壓在了地上。 “對,你沒有錯!你什么錯都沒有!” 她像火山一般爆發(fā)出來,吼叫道,“我嫁給你這么多年,你一直就是個廢物!一個徹頭徹尾的廢物!你能做什么,你會做什么?你什么都不會,考不到功名,當不了官,連爵位都要保不住了!” “你除了睡女人,你還能干什么?你個廢物!我盼著長房能好,所以才說要投靠禹王!禹王如果贏了,三郎一死,咱們就是真正的當家人!等禹王開恩,再給咱們家爵位,大郎才不會活得那么窩囊!” 顧漸被她吼得整個人都懵了,半天還反應不過來。 湯氏吼完顧漸還不夠,雖然整個人被壓在地上,卻還不忘再去吼顧洗夫婦倆:“還有你們!要不是你們一直在跟我說禹王能成事,我也不會動心的!” “放你娘的屁!”顧洗突然罵了句粗話。 “你們賣女兒不是賣得很開心嘛?你們一開始就被綁在了禹王的船上,九娘成了世子妃,你們盼著禹王能當圣上,你們其實還盼著九娘能當皇后!那個那么蠢的世子怎么可能當太子!你們就是癡人說夢……” “所以你把庶女偷偷送給了禹王。你覺得,比起讓九娘以后成為皇后,不如讓自己的庶女去當禹王的寵妃?!?/br> 顧溪亭在旁冷眼道。 顧家這樣的門第,庶女想要高嫁幾乎不能。他和家里的弟弟meimei本就關系不親近,更何況是庶出的那些。 但他怎么都沒想到,九娘會傳來消息說,大伯有個庶女,被偷偷送進了王府,成了禹王的一個侍妾。 湯氏的臉色頓時變了,嚎啕大哭。顧漸一時間也成了啞巴。 她這模樣,讓溫鸞忍不住嘆氣,偏巧這會兒長樂從外頭過來附在顧溪亭耳邊說了幾句話。 湯氏在地上涕淚滂沱的哭嚎,顧溪亭卻是看也不看她,只隔著長輩們望向溫鸞:“陳國公夫人來了。” 溫鸞一愣,旋即明白過來:“那這邊……” “也不是什么要緊的事。” 他嘴上說不是什么要緊事,可既然一開始就讓她過來,定是想她在旁也跟著看看,知道些事情。畢竟這是顧府的事,日后也是她的事。 溫鸞雖然好奇,但還是往老夫人處去。臨出房門,她還回頭看了一眼地上。 所有人的臉色都不大好,湯氏哭得越發(fā)厲害,而后長明突然抓了一個布團,抬起她的下巴,手一動,直接塞進了湯氏的嘴里。 作者有話要說: 快完結啦,快完結啦,丟個新文鏈接抱頭逃跑。 《大齡世家女〔穿書〕》 預計五月開,大家賞臉給個收藏吧~ 第150章 、〔一五零〕各有歡喜 禹王逼宮時,?陳國公被圍困在了府中。永安城才解禁,宋老太太就托人傳了消息到顧府,得知李老夫人無恙,?這才道等太平了來顧家看望老姐妹。 宋老太太穿著件赭色繡松鶴紋樣的褙子,因著外頭的情況,身上并沒戴什么惹眼的首飾,可看著仍是那貴氣十足的國公夫人模樣。 溫鸞到花廳時,老姐妹倆正你一言我一語講著那天夜里的事,一個兩個都心有余悸。 宋老太太邊說邊撫著胸口:“……說寧王殿下出事的時候,我這心里還真是嚇了一跳。禹王在永安城里的名聲可是有意思的很,?閑散王爺,無心政務,可我家老爺沒少說聽到他同陛下說寧王的不是。不過,?那也是寧王殿下年紀還小的時候,之后殿下就一日比一日浪.蕩?!?/br> 溫鸞乖巧地行過禮,?被宋老太太拉著坐到身邊。 “三郎如今回來了,又幫著圣上和寧王做了那么多,只怕等事情都結束,?圣上會重重賞賜他。加官進爵也是說不定的事情?!?/br> “旁的也不求,”李老夫人笑道,?“圣上若是開恩,不如多給些賞賜,?日后兩個孩子成了親,?可不是得要好些開銷?!?/br> 宋老太太嗔笑:“你說的都是什么渾話。難不成三郎成親,?你們顧家還拿不出來那點辦事的銀錢來么?” 老夫人搖頭:“從前自然是拿得出的??赡阋仓懒耍蛇@會兒正在后頭……”她說著嘆氣,“還不知圣上怪罪下來,?咱們府里還能剩點什么。” 溫鸞忙去安撫老夫人。 她一口一個“祖母”,聽得宋老太太眉開眼笑。 “瞧八娘這模樣,怕是府里什么都不剩,只剩你們祖孫倆,她也愿意過門。不過你也少胡思亂想,有三郎在,便是圣上要拿那幾個糊涂的下刀子,顧家總還是在的,說不得還會看在三郎的面子上,輕饒了他們。” 宋老太太說著道,“一群跳梁小丑,一個個當自己攀上了富貴,暗地里做的那些子勾當,都當皇城司不知道。自以為高明,洋洋得意的嘴臉,如今可不是都叫人一巴掌一巴掌給扇了下來。” “圣上那是明君,禹王的那點計謀雖然沒那么容易看破,可底下那些笨的哪一個不是蠢得死。就是后宮那些嬪妃,心大了,圣上也都在邊上盯著,怎么會不知曉?!?/br> 聽說禹王的人當初都逼宮到了圣上的面前,溫鸞還以為是禹王早就將禁軍都收到麾下的緣故。聽宋老太太說,這里頭竟還有后宮的事? 宋老太太也不藏,瞧見溫鸞滿臉好奇,當下就捏了捏她的臉繼續(xù)說。 “可不是還有后宮的事。八娘,你年紀尚小,又不是自幼長在永安,這里頭的許多事你還不清楚。后宮啊,哪是什么女人爭寵的地方,那是女人背后的世家爭名奪利的戰(zhàn)場?!?/br> 圣上可不是有幾個沒成年的小皇子。才多大的年紀,離沾邊朝政還有幾年的光景,說來說去,最后可能當太子的可不就是寧王。 小皇子年紀小,只喜歡跟著寧王這個兄長玩耍。但他們的生母不是沒見識的婦人,就是生母沒見識,那還有世家在,心里多多少少都有那點心思。 等寧王一死,耐不住的人便先跳了出來。再碰上禹王的人這邊說兩句奉承的話,那邊說幾句好聽的,今個兒是幫小皇子當太子日后輔佐登基,明兒個就成了等禹王成事,就過繼一個皇子到身邊,也算將帝位傳回皇兄的血脈。 溫鸞聽得瞠目結舌。 這些話,再怎么聽著都不像是真話。 她怎么也不明白,后宮的娘娘們怎么就偏聽偏信了呢。 尤其是因為相信禹王登基后會過繼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于是讓全族相信愿意冒險幫著禹王里應外合,放兵馬進城的一位妃子。 溫鸞更是覺得……分外天真。 “都是一群狼心狗肺的東西……虧得寧王他們早有防備,不然圣上和寧王豈不是還真要遭了這幫人的算計?!?/br> 老夫人搖頭感慨。 宋老太太點點頭,又說了許多她們祖孫倆不知道的事。 什么禹王被抓回來的時候,陳國公在宮里頭見著了,整個就像頭待宰的豬,被人抬著就丟去天牢了。 什么王府人去樓空,就留了幾個看門的下人,禹王妃哭著鬧著被人從城外的莊子里發(fā)現(xiàn)。 這些聽下來,便是再不懂朝政,溫鸞也能判斷,禹王會走到今天這一步,為啥不是因為圣上這幾年有意設下的局。 圣上從前可能當真沒有懷疑過自己的這個弟弟,但是隨著禹王的名聲越來越好,圣上心下自然就有了忌憚。再加上皇城司所探之事,他很難再和從前一樣,把禹王單純地當做自己的兄弟。 尤其是廢太子那時信任禹王,比信任圣上更多。甚至是聽信禹王的言語,將手足兄弟視作眼中釘rou中刺。 圣上既動了心思,便不會再由著禹王發(fā)展。 這幾年朝廷風起云涌,鼓吹圣上要放權給太子,甚至給禹王的幾位大臣,被圣上不知不覺地架空,有嚴重的,直接就冠以罪名流放千里或斬首。 禹王也不是蠢的,自然發(fā)覺了這些。眼見著圣上的帝位依舊穩(wěn)固,廢太子后,寧王也隱隱有了要被冊立太子的趨勢,禹王一系都開始著急。 寧王有孫老太傅在身后,身邊又有看似中立的顧溪亭,整體看來再不是從前那個勢弱的閑散王爺。 兩邊似乎就這么僵持了起來。看起來誰也沒有往前一步,誰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黃雀還是漁翁。 于是,就有了背水一戰(zhàn)的逼宮。 “聽說禹王府的人全部被抓后,只剩禹王世子和世子妃不見蹤影。也不知那兩個孩子去了哪里?!彼卫咸锵У?,“這兩個倒是好孩子。世子雖然癡傻了些,卻不是個混的。想必等找到他們,圣上也會念在世子癡傻,能容許他們夫婦倆好好活著?!?/br> 其實如果禹王世子是個聰明的,只怕后宮那些嬪妃們也不會輕易信了禹王的承諾。 溫鸞咬咬唇:“其實,九娘和世子眼下就在重露齋。” 宋老太太一愣,旋即笑道:“也好。在你們這兒,總是比讓夫妻倆在外辛辛苦苦的謀生活好。” 老太太摸摸溫鸞的手,“你是個好孩子,想來你也知道收留他們夫婦是要擔多少的險,可你還是把人留下來了?!?/br> “是世子。九娘被禹王下了藥,要把他們一家三口送往嶺南避險。世子害怕,不肯走,就偷偷半路找機會帶著妻兒逃了出來。哪里都沒去,直接就來了顧府?!?/br> 老太太雙手合十,連連拜了幾下:“那真是菩薩保佑,沒叫他們路上出了什么意外?!?/br> 她平日里在陳國公跟前沒少罵禹王,可對著禹王世子,那是打心底覺得惋惜同情。 好端端的孩子就這么一朝成了傻子。 溫鸞跟著點點頭,想到這幾天恨不能黏在床邊,跟九娘寸步不離的世子,便也覺得禹王果真是個混賬東西。 “聽說這兩天光是皇城司挖出來的消息,就在御案上堆成了山。更不說御史臺手里曾經(jīng)壓著不敢往上遞的奏疏,跟刑部大理寺合力審問出的新東西。簡直是樁樁件件能將禹王釘死在地上。” 宋老太太喝了口茶,見老夫人嘆氣,忙不迭道,“你也別想太多。你家那幾個小的,既然跟了禹王,那心底就該知道有這么一天。你就是再擔心又有什么用。” 老太太說著,拍拍溫鸞的手,“你呀,與其去cao心那幾個讓你不省心的家伙,還不如cao心cao心三郎和八娘的婚事?!?/br> 突然話題轉到自己身上,溫鸞騰地燒紅了臉。 尤其是想到昨夜睡在自己身邊的男人,她更是熱得話都說不出來。 “這是怎么了,害臊了?”宋老太太笑著去看老姐妹,“瞧這模樣看來你以后也不用擔心他們小倆口會有什么不和的地方?!?/br> 老夫人笑得開心:“拌嘴還是要的。夫妻倆拌拌嘴,感情才能更好。幸好圣上沒事,不然這門親怕也要成不了了。我啊,現(xiàn)在就等著他倆明年成親,后年讓我抱個曾孫樂呵樂呵?!?/br> 溫鸞燒得更厲害了,挪了挪屁股,有些坐不住。 老夫人看出來了,忙揮手讓她回去。 溫鸞捂著臉頰從花廳出來,還能聽見身后宋老太太打趣的聲音在說“是個臉皮薄的”。 她實在是臊得不行,紅著臉就要回重露齋。才走到半路,卻又聽見“嗚嗚”的聲音。 她抬頭去看,一行兵卒押解著湯氏等人從吳霜院方向走出,因為被堵了嘴,所有的求救、求饒和哭喊聲,最后都只有含糊不清的“嗚嗚”。 顧溪亭走在最后,一邊走一邊還神情清冷地在交待長明長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