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書迷正在閱讀:你什么眼光、三國:曹賊,放開那個女人!、九千歲懷了皇上的崽兒、農(nóng)家娘子美又嬌、不一樣的世界走向(快穿)、異界破命、傅爺夫人,超兇殘!、心動藏不住(校園H SC 1V1)、狗同桌A裝O咬了我、我和前男友天天上熱搜
徐開慈上次給的曲子有幾處挺難的,放以前的話,可能他都要多練幾次,更別說盛觀南。 他想了一下,挪手扶著cao縱桿說:“來書房吧,不然一會拉錯了跟鋸木頭一樣?!闭f完轉著徐徐往前,好一會身后都沒有動靜,只是扭頭看到盛觀南站起來卻不敢往前走。 他笑著打趣道:“哎喲,您就放心往前走吧,我們家現(xiàn)在比你家還干凈,我不敢忘地上隨便扔東西了,除非我想摔死我自己?!?/br> 盛觀南這才一手拿著二胡,一手習慣性地往前伸著慢慢朝他走來,嘴底下也和他開玩笑說:“以前最怕來你家,來一次摔一次,也不知道怎么就成你好朋友了?!?/br> 徐開慈往前走著,一點不擔心盛觀南會不方便。他搬家到這里都快三年了,盛觀南來過無數(shù)次,他是認得路的,只是他太依賴寧望了。 他笑著回盛觀南:“為什么?因為你浪唄,我也浪,咱倆臭味相投?!?/br> 書房原先沒有做隔音設施,后面是程航一自己花錢改的,與其說書房,不如說是一個小小的琴房。 大多數(shù)時間空著,程航一回來的時候用得多一些。 有些時候兩個人冷戰(zhàn),都會自覺地臥室歸徐開慈,書房歸程航一。有些呆得時間短一些的護工也會先入為主地覺得,這間房間和徐開慈沒什么關系,替他倆收拾東西的時候經(jīng)常都會問徐開慈,這東西程航一還要嗎。 每次徐開慈抬起頭來一看,又只能無奈地笑說:“這是二胡上的,他一拉小提琴的怎么會用得上,這是我的?!?/br> 他靜靜坐在盛觀南對面,聽他磕磕絆絆地把那首曲子拉完。 要是盛觀南能看得到,一定會看到現(xiàn)在徐開慈一臉別扭又糾結的樣子。他試探性地問徐開慈拉得怎么樣?半晌沒聽到徐開慈回答。 徐開慈聽得牙關都咬緊了,好一會才整理好情緒說:“你讓工作室的人重新幫你編曲吧,有幾個音真的太為難你了。不過你有沒有好好練???怎么會那么難聽?” 盛觀南不太好意思,二胡放在腿上抽出手來撓了撓頭發(fā),“真的挺難的,你都不一定會。” “你就放屁,里面的節(jié)選就是我大學那會寫的,只不過一直沒用得上而已。我現(xiàn)在要能拉,我肯定能練出來?!?/br> 兩個人突然都安靜下來,不知道要說點什么。盲人學樂器的例子很多,會讓人錯以為他們學這個要容易很多,其實看不到譜子,學到后面想要拔高真的很難。 而真正熱愛又有天賦的人現(xiàn)在也只能說如果、要是這種假設性的預想,實際連琴弓都拿不起來。 徐開慈咳了聲嗽,咋咋呼呼地岔開話題說:“你過來我看看你這二胡是不是不好啊,我覺得是音色不對?!?/br> 盛觀南聽到這種蹩腳的理由,也笑了起來,湊近拍了徐開慈一巴掌:“你特么怕是瘋了吧,我琴還不好?” 就算盛觀南看不到,徐開慈也免不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臺階啊哥,給你臺階??!” 說歸說,還是忍不住伸手順著二胡的輪廓摸了一圈,認真地端詳著這把二胡的每一個細節(jié)。 這把琴真不錯,不過比起徐開慈自己的那把寶貝還是差遠了。 徐開慈倒抽了一口氣,突然就不開心了,煩躁地沖盛觀南嚷嚷:“行了行了,收起來了,琴那么好就好好練,別給我丟人。” 盛觀南知道他的,也不是真的生氣,就是心里現(xiàn)在還多少難受著,站起身來把二胡收進琴盒,答應徐開慈好好回家琢磨琢磨。 盛觀南今天過來還有個目的,前幾天聽到寧望說程航一對著他抱怨了好久,還氣鼓鼓地走了。心里擔心回頭程航一又和徐開慈吵一架,這才抽出空來看看徐開慈。 結果今天過來還真就沒見到程航一,這會正事談完,他有點擔憂地問徐開慈:“程航一呢?又跑了?” “沒有,和朋友去玩了,晚上就回來?!?/br> 盛觀南怕徐開慈是替他遮掩,將信將疑地又問了一遍:“他晚上真回來嗎?你別什么都替他遮掩著,上次他扔著你你才病了的?!?/br> “真沒有,真是出去玩了,晚上就回來了,你別管那么多成嗎?他沒你想的那么喜歡跑路,人家最近天天在家陪我呢,總不能天天陪著我在家吧?我是和他談戀愛,又不是軟禁他?!?/br> 面對朋友這種質(zhì)疑態(tài)度,徐開慈挺煩躁的。 他不喜歡別人插手他和程航一的事情,他自己關起門來怎么鬧怎么吵,是他和程航一自己的事情。別人抱怨就不行,一點都不行。 盛觀南這兩年是越來越看不懂徐開慈和程航一,有些時候覺得兩個人就不像情侶,談到這個事情,徐開慈能比先前說二胡的事情還要生氣。每次都這樣,他覺得沒勁。 轉身扶著書柜打算走人了,“你倆沒事就行,我要走了,不然一會寧寧要擔心了。” 身后沒有回應,他轉過身來又重復了一遍:“徐開慈我要走了!” 他看不見,所以不知道現(xiàn)在徐開慈的表情有多落寞。 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將心比心。只能通過觀察對方的神情和語氣來體會那一點點對方的喜悅或者悲傷。 而盛觀南連觀察都做不到,他能將心比心的時候,又比別人少太多太多。 從出事以后,徐開慈更喜歡和盛觀南講話,因為盛觀南看不到徐開慈的樣子,自然不會投射過來那種憐憫惋惜的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