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皇上無法想象,順天府的讀書人,靜坐哭嚎圍堵內城,威脅他,用輿論威脅皇上的名聲,用人情威脅皇上的決定……那會是什么模樣。 可即使皇上沒有動作,內閣六部九卿,有見識的世家大族……都盡力描補,那么多科舉士人被罰,還是要北京城歡樂的氣氛一變,整個大明的氣氛都為之一變?;噬蠚怛v騰,面對天下人的疑問,甚至是質疑,委屈,特委屈。 皇上想要告訴大明一億三千萬人,與其夢想掛名在讀書人的親友名下,不如自已讀書,自已靠自已更可靠。告訴大明的讀書人,朝廷做出的決定,已經是非常寬容……不用內閣勸說,自已也知道,講道理沒有用。 可皇上忍住了,因為這些事情受到波及的大明人,哭啊。 “官府說,自已靠自已更可靠,自已讀書才是本身?;噬习。覀冎腊?,可是我們不會讀書啊,皇上。” “皇上啊,我們知道那些狼子心的,父親死了也不發(fā)喪,喪盡天良,該罰?;噬夏愫莺莸亓P,皇上,其他的讀書人都是好的啊?!?/br> “皇上,我們也不想這樣窩囊啊,可我們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啊,皇上?!?/br> 老百姓對著北京的方向哭,哭得那個凄慘。 內閣緊急通知下去,再次安撫人心,告訴老百姓,那樣的讀書人真不多,大明的讀書人,大部分都是好的。 東西廠根據徐景珩的指示,緊急通知大明兩京十三省,說湖廣要開辦工科學院,不會讀書,會做活,都可以去。 大明的老百姓一聽,委屈巴巴地接受內閣的安撫,興高采烈地接受錦衣衛(wèi)和東西廠給予的新希望,湖廣的學院還沒開辦,涌去很多有闖勁的人。 皇上楞眼。 這件事情平息下來,算是圓滿解決,除了皇上氣得好幾天不舒坦。 有空的時候皇上琢磨整個事情,氣得眼睛紅紅:“不會讀書,也不會做工?不會跑商?不會種地?”皇上的小奶音里全是怒火,“不會讀書也能理直氣壯?!” 皇上越是在意、關注這個事情,越是沖擊他一直以來的觀點——大明人都是驕傲的,都是他的子民?;噬仙鷼?,老百姓這份理直氣壯的弱勢有理,又勾起來皇上關于工匠們的“恨鐵不成鋼”。 有天晚食后散步,皇上和徐景珩說:“如果大明的讀書人霸權不放,朕就廢除‘朕和士大夫共治天下’這句話。” 徐景珩沉吟,好一會兒,問皇上:“皇上相信,大明一億三千萬人,都是一樣?” 皇上依舊氣呼呼的,卻是迷糊:“不一樣,也一樣?!?/br> 徐景珩:“既然有不一樣,皇上就無需生氣。有人是好官,有人是清官,有人是盜匪,有人是勤勞的農戶……這就是人類的復雜美好?;噬弦膊灰粌|三千萬人大明人,都變成一個完美的模板不是?” 徐景珩的眼里都是笑兒,皇上自知理虧,耍無賴:“那大明人一億三千萬,朕就不相信,除了讀書人,其他人都不會做官!” 皇上說著賭氣的話。徐景珩因為皇上一份赤子之心笑:“那如果,事情按照皇上的吩咐發(fā)展,大明的讀書人都來圍堵北京城,皇上要怎么做?” 皇上信心滿滿:“朕命令侍衛(wèi)們統(tǒng)計,所有圍堵內城的讀書人永不律用。傳令地方官,凡是蠱惑百姓其心不正的讀書人,收回功名,貶為庶人。再命令東西廠,將這次犯事嚴重的讀書人,罪名公布天下,巡游全大明。朕相信,老百姓一定會明白其中的道理?!?/br> 徐景珩:“???”皇上:“?。?!”徐景珩看著皇上眨眼,皇上意識到自已的“幼稚”,抱著徐景珩的胳膊,小小的傷心:“徐景珩,為什么?” 徐景珩心疼皇上這個成長的過程,卻也不想隱瞞他:“大明是皇上的大明,各家吃各家灶臺的飯。這是‘家、國、天下’。而人都有惰性。勤勞樸素是人的優(yōu)點。不勞而獲,也是人的本性之一?!?/br> “天地生養(yǎng)萬物,有陰有陽,有正面、反面。讀書人,或者說掌握權利的官員高高在上,享受各種特權。下面的人不逼到極點,大多只會安分守已,或者鉆營迎奉。這就是社會的構成,也算是華夏人的‘情理法’,或者說,人類、任何生靈群體的權利崇拜……” 徐景珩細細地解釋,人性復雜繁華,不是人性本善,也不是人性本惡。因為道理都是后天形成的,追求更好的享受卻是本能的?;噬嫌谑侵来蠖鄶?shù)人類和鳥兒一樣,“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噬衔亲?,聲音弱弱的:“深入血統(tǒng),永遠不會改變?” “不會?!?/br> 皇上不再說話,皇上這個年紀,對于人和其他物種的區(qū)別,還沒有清晰的認知,也不會要求人類作為萬靈之長如何如何,皇上小孩子心性,對自已的斗雞小馬兒的感情,比對著一些人更重,自然是很簡單地接受這樣的認知。 要尊重人心人性,接納、喜歡。而不是強迫他們變成一個完美的模板。皇上模糊認知到徐景珩的話,只還是倔強地不想承認。 可是皇上又高興于“各家吃各家灶臺的飯”,皇上和徐景珩用膳,意識到這樣才是更好,隨之釋懷。 十二月初三,皇上收到嚴嵩送來的合約修訂版,小小的滿意,對于西班牙總督和葡萄牙總督的春節(jié)拜見請求,也都答應。 皇上滿意于,西洋國家承認大明在南海的合法擁有權,會乖乖地守著大明的規(guī)矩。文武大臣高興于開疆拓土,青史留名。大明的老百姓對此倒是沒有任何在意,西洋人在大明人的心里,連南海蠻夷都不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