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登高臨下 第310節(jié)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元平帝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至少有一點方言欽說對了,反正他現(xiàn)在王子皇孫,將來是太子皇帝,那些酸儒再怎么也欺負不到他頭上去。 想到這里,元平帝一邊嘆著氣,一邊往桌案旁走去,然后從總管太監(jiān)手里接過了一張空白的圣旨,寫了起來。 其實他之所以這么寬容,還有一個原因—— 他樣樣不如仁端太子,更算不上一個明君,他原本就指望著能和那些文人清流君臣相得,將來好和宋仁宗一樣留下一個仁宗皇帝的美名。 這是他的一個小小的奢望。 只是現(xiàn)在,這個奢望怕是要破滅了。 而就像是猜到了元平帝心中所想一樣,方言欽又說道:“沒事,就算做不了仁宗,咱們還可以做歷史上活得最久,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讓后世的皇帝羨慕死您?!?/br> 聽見這話,元平帝想到自己千瘡百孔的身體,忍不住又搖了搖頭。 而另一邊,五個皇子也終于緩過了神,他們齊聚一堂,惶惶不安。 三皇子:“父皇,父皇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把禁軍撥給方言欽調(diào)度,又縱容方言欽當眾打死了彭家人…… 沒由來的,大皇子心里突然有些不安,所以他幾乎是脫口而出:“你們說,父皇是不是真的想把皇位傳給秦言欽?” “不可能?!?/br> 二皇子當即說道。 四皇子也說道:“難道你忘了嗎,秦言欽也是父皇親手養(yǎng)廢的。” 三皇子:“秦言欽的兩個庶兄是父皇親手殺的?!?/br> 五皇子:“父皇把他放出來只是為了平衡朝堂而已。” 說到這兒,五皇子眼前一亮:“所以你們說,父皇這么做會不會不僅是想給那些文人清流一個教訓(xùn),也是為了給我們一個教訓(xùn)?” 聽見這話,四皇子的眼睛也亮了:“沒錯?!?/br> 要不然方言欽重審這件案子的時候,元平帝為什么專門下旨讓他們也過去旁聽。 三皇子想的就更多了:“你們想想,要是父皇親自來審理這件案子,將來史書工筆罵的肯定全都是父皇,可是父皇現(xiàn)在把秦言欽推了出來,將來那些官員要攻詰也是先攻詰秦言欽,到時候父皇只要嚴懲了秦言欽,照樣能收盡士林之心……” 三皇子:“你的意思是,秦言欽只是父皇推出來的一塊擋箭牌?!?/br> 大皇子:“所以果然是我想多了,父皇怎么可能會想要把皇位傳給秦言欽呢。” 說到這里,他忍不住撫掌大笑起來。 五皇子同樣松了一口氣:“不愧是父皇,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老jian巨猾??!” 四皇子更是一臉解氣道:“也不知道秦言欽知道這些之后,會是一副什么樣的表情?!?/br> 聽見這話,在場的人頓時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只是笑著笑著,大皇子突然就笑不出來了。 畢竟在場的五個皇子里,就屬他被方言欽打臉打的最多。 所以他心底突然就更不安了。 果然,下一秒,就有一名官員火急火燎地沖了進來,他一臉蒼白:“幾位爺,出事了……” 大皇子:“……” 就在一刻鐘前,元平帝連下三道旨意。 他說:“……趙王公處置二公主一案確有失當之處,但念其是護姐心切,且趙王公有救二公主于水火之功在先,姑且允其功過相抵,百官不許再提給趙王公晉封王爵一事?!?/br> “慎王侯,誠王伯,霄王伯……等五皇子,在二公主一案中處事失當,更失德,著削去五皇子之爵位,貶為庶民,再重責三十大板,無詔不得出京?!?/br> “趙達、宋路、李公演、孫安康等四位老將軍,此番雖是無詔入京,但念其跟隨仁端太子起兵,戰(zhàn)功累累,后又鎮(zhèn)守邊關(guān)二十余年,勞苦功高,著削去爾等從三品頌玉關(guān)參將,彭城關(guān)參將……之職,分別調(diào)任從二品京城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提督,望爾等將功抵過,不墮仁端太子之威名。” 聽見這兒,大皇子等人莫不是眼前一黑,然后直接跌坐回了椅子上。 第231章 消息傳出, 朝野內(nèi)外一片嘩然。 方言欽當眾打死了世家之首、清流代表的彭家滿門的事情,在元平帝眼中竟然僅僅只是處事不當? 而且想想也知道,現(xiàn)在滿朝文官, 都恨不得用目光和彈劾的奏本把方言欽也亂棍打死才好,又怎么可能再繼續(xù)為他請封王爵。 所以這算哪門子的功過相抵? 但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元平帝竟然真的因為二公主的事, 重罰了五位皇子。 而且在重罰了五位皇子之后,又把之前因為勾結(jié)秦言欽,無詔入京而被關(guān)進大牢里的那四個邊關(guān)守將放了出來,打著將功折罪的名義, 把他們?nèi)剂粼诹司┏恰?/br> 從從三品的參將一躍成為從二品的提督,這叫將功折罪? 那些被貶到蠻荒之地做芝麻官的犯官要是聽見這話,眼睛都能當場紅得滴出血來你信不信? 關(guān)鍵是他們出任的還是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的提督—— 在大乾, 負責戍衛(wèi)京師的衙門是都督九門步軍衙門。 因為京城內(nèi)城共有城門九座,分別為正陽、崇文、宣武、安定、朝陽、東直、阜成、西直、德勝。 都督九門步軍衙門的最高長官是九門都督,其次是各門提督。 其中每門轄兵一萬五千,兵員從各地抽調(diào),裝備精良,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稽查城門、緝捕盜賊、申禁巡夜……, 可以說整個京城的安危都掌握在都督九門步軍衙門手中。1 可是現(xiàn)在, 元平帝將秦言欽的四個親信封做了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的提督,四舍五入, 他這是將京城一半的防衛(wèi)力量交到了方言欽手中。 這意味著只要方言欽愿意, 他隨時都能帶兵打進皇宮—— 所以元平帝這是瘋了嗎? 但是元平帝顯然沒有瘋—— 所以他這么做的原因只能是一個, 那就是他真的準備將皇位傳給方言欽! 被摁在地上的大皇子的臉瞬間就扭曲了。 因為他還沒有蠢到到現(xiàn)在還以為元平帝這么做都是為了磨礪他們的地步。 說好的,元平帝溺愛秦言欽,都是為了養(yǎng)廢秦言欽呢? 說好的, 元平帝隱忍十幾年,就是為了坐穩(wěn)皇位,為此他不惜費盡心機除掉了仁端太子另外兩個還算聰慧的庶子呢? …… 說好的,元平帝之所以讓方言欽去重審二公主的案子,是為了把方言欽推出去做擋箭牌呢? 再一想起他之前嘲諷過方言欽的話——“要怪只能怪你運氣不好,投生成誰的兒子不好,偏偏投生成了仁端太子的兒子?!?/br> “你要是能跟我的運氣一樣好,投生成皇子,說不定也就不會落到這樣的下場了,哈哈哈!” 現(xiàn)在看來,真正倒了八輩子霉的,分明是他才對, 否則他怎么會投生成元平帝的兒子。 所以他不甘心—— 想到這里,大皇子兩眼血紅,不知道從哪兒來的力氣,他用力揮開了左右按著他的人,看著他們還想沖過來之后,一把拔出了旁邊一名士兵腰上的佩刀,歇斯底里道:“誰敢過來,我就活剮了誰。” 那些奉命過來行刑的太監(jiān)見狀,也都嚇住了。 因為怕動起手來,傷到大皇子。 畢竟不管怎么說,大皇子都是元平帝的親生兒子,要是傷到他,他們肯定會吃不了兜著走。 大皇子見狀,當即提著刀沖了出去。 結(jié)果剛到皇宮門口,他就正撞上了同樣提著刀趕來的,身后跟著一長串的追兵的其他四位皇子。 看著對方同樣一身狼狽的樣子,他們眼中怒火更甚。 而后他們握緊了手中的刀,就一起沖進了宮門:“都給我們讓開,我們要見父皇,我們要見父皇……” 而總管太監(jiān)將這件事情稟報給元平帝的時候,元平帝正在接見方言欽和那四位老將軍。 聽完總管太監(jiān)的話,元平帝臉上的笑容瞬間就淡了。 然后他才看向那四位老將軍:“好了,今天就到這兒吧?!?/br> 那四位老將軍相互對視了一眼,心里越發(fā)的愧疚。 明明元平帝對秦言欽已經(jīng)好到連親生兒子都能放棄的地步了,他們卻還懷疑元平帝的用心,甚至想要挑唆秦言欽造元平帝的反,簡直是不識好歹。 想到這里,他們站起身來,又跪了下去:“請皇上放心,臣等以后一定盡心輔佐趙王公,不負皇上的期望。” 想到方言欽,元平帝的心情又好了一些:“好好好,有四位愛卿這句話,朕就放心了?!?/br> 等到方言欽和四位老將軍都退了下去,元平帝才忍不住伸手按了按太陽xue:“你去把他們叫進來吧?!?/br> “算了?!?/br> 然后他又放下了手:“朕直接去見他們好了。” 他倒要看看那群孽障還能怎么狡辯。 結(jié)果一出宮門,他就看見了大皇子等人提著刀跟禁軍對峙的場面。 元平帝額上青筋直冒:“你們想干什么,造反嗎?” 聽見元平帝的話,大皇子等人下意識地轉(zhuǎn)頭看向了元平帝,再一對上元平帝憤怒的臉,他們連忙扔掉了手中的刀,然后跪倒在地。 然后他們才反應(yīng)過來。 秦言欽的那四個手下身為邊關(guān)守將,無詔入京都不算造反,他們不過是提著刀闖了一回宮門,不,他們不過是提著刀闖了一回自己的家,就算是謀反了? 想到這里,他們更憤怒了:“父皇,我們還是您的兒子嗎?” 元平帝深吸一口氣:“所以你們想說什么?朕為什么對言欽比你們還好?朕為什么不把皇位傳給你們,而要把皇位傳給言欽?” 聽見這話,一旁那些正在太陽底下靜坐的,試圖逼迫元平帝收回成命的文人清流又是一片嘩然。 畢竟他們懷疑元平帝想把皇位傳給方言欽是一回事,聽到元平帝當眾承認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