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再請大舅哥賜教
“咳咳,喜歡是喜歡,可……” “夫君喜歡就好,這些事都是兩位嫂嫂傳授,你也知道,我生母早逝,沒有人教我與男子相處之事,還是多虧了兩位嫂嫂呢!” “嗯?你要是這么說,豈不是我錯怪了官人?” 諸葛亮想了想,黃月英這么說也沒毛病。 現在的女生,都是在出嫁之前,被母親叫到房里,傳授晚上怎么入洞房的。 黃承彥現在的夫人和那些小妾,恐怕都不會有這個心思。 那么以嫂嫂為母,傳授技巧,也是迫不得已。 況且,既然是官人的妻子傳授,那么月英會重寶上的姿勢,也就說的過去了! 此事是我太過于激動,不該誤會官人,明日定要給大舅哥賠禮道歉! “夫君,我又有些力氣了!” “夫人且慢,讓為夫也試一下,我其實也會一些……” “??!快停,你找錯地方了!” 第二天一大早,黃月英為諸葛亮穿上了衣服,雖然昨夜有了一些小瑕疵,可整體上還是好的。 夫君就是好面子,分明找錯了地方,又非要說沒有找錯,哼,人家不拆穿你就是了! 新婚燕爾,諸葛亮與黃月英耳鬢廝磨,親密的讓人羨慕。 通過交談,諸葛亮知道黃月英也猜出了秦朗的身份,不由得大為感嘆。 孔明此生遇月英,乃是上天注定的緣分。 這份緣,乃是大舅哥牽線而成,我愿與他一起投奔劉備,匡扶漢室。 “夫君不必如此……” 黃月英搖了搖頭,道:“縱觀天下諸侯,劉備確實是最合適的主公,可夫君也不能主動投奔,上趕著可沒有好買賣!” “那夫人有什么好辦法?” “你是大才,不會精通這般鉆研之道,我一個婦道人家,想出的辦法恐有紕漏,但是,你可以與我兄長商議??!” “秦朗……” 諸葛亮思索了片刻,點了點頭,道:“夫人此法有兩個用意,其中還有一層考驗,想看看涉及到了劉備之時,官人會如何待我?” “我只求夫君一生平安,只愿夫君能建功立業(yè)!” 黃月英沒有明說,因為說出來,就有了小人的嫌疑。 諸葛亮心中,卻只有感動。 “好,此事就聽夫人的!” ................................. .............. 黃月英嫁出去之后,秦朗還在黃家中住著,黃承彥又開始嘀咕了。 秦朗一來白水城就直接到了黃家,不僅給救了黃月英的命,還給她尋了一份好姻緣,甚至還不惜與一丑女結拜為異性兄妹,讓人難以置信! 為什么?。?/br> 天上哪有掉餡餅的好事? 以黃承彥的智商,還想不出這其中的原因。 現在黃月英也嫁出去了,今天是回門的日子,你秦朗到底是不是我想的那樣,今晚就會見了分曉。 我若是能以一女得兩個女婿,天之大幸,若是不能,也有一個保底。 在黃承彥患得患失的想法中,諸葛亮帶著黃月英回來了。 黃月英自然要去后院,黃承彥便帶著秦朗一起招待新姑爺。 宴會開啟,觥籌交錯,載歌載舞。 亂世……生活殘酷的還是那些平民百姓。 黃承彥喝了一半,故意裝醉離去。 他今夜不能喝醉,因為他還要盯著秦朗和諸葛亮,看看女兒晚上到底會去誰的房間? 亦或者,諸葛亮真就和秦朗促膝長談到天亮? 等黃承彥離開了之后,諸葛亮明顯是放松了一些,即便是臥龍先生,面對老丈人的時候也會緊張。 “官人兄,不知你接下來有何打算?” 我現在已經欠了你天大的人情,你的目的也算是達成了,何時開口招攬我? 我又該如何拖延? 因為劉備雖然是明主,可還要講究一個天時、地利、人和。 劉備有新野城,即便是前有曹cao,后有蔡帽,卻也勉強算是有一處存身之地。 奈何時機不對,現在還不是出山的最佳時間! “孔明,應該說你還有什么打算!” 和聰明人說話是很輕松的,只是不知道你總是試探什么。 “你可要招攬我,為劉備效力?” “孔明大才,想要汝出山,非要兄長親自來請,我哪有那個資格!” 秦朗走過來,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道:“孔明,以你之才,去了就要做謀士之首才對,可是我兄長如今有徐庶輔佐,你去了怎么辦?” “徐庶?我與他也有些交情,的確是有才華之人。” 若劉備有了軍師,諸葛亮即便是才大于天,去了之后也不可能頂了徐庶的位置。 除非…… 除非是徐庶遇到了解決不了的事,劉備來請諸葛亮出山。 還是那個道理,你不能輕易就出去,一定要讓劉備欲.仙.欲.死之后,才勉強應答。 這樣的好處,便是劉備會極為重視,畢竟是費勁千辛萬苦才追到的。 壞處就是,你得有真才實學,若不然會死的極慘! 想要做到這些,也有一個最基本的條件,那就是劉備一定要在心底認可你的才華。 若不然,人家有病啊?會執(zhí)著于請你出山輔佐? “還請大舅哥賜教!” “孔明,咱只會帶兵打仗搞政務,可不行啊,你也得學習一些自我營銷。” “哦?何為自我營銷?” “比如……你自己編一些夸贊你的打油詩,再花些錢,雇傭一些老百姓,讓他們每日傳唱,你覺得如何?” “這……”諸葛亮老臉微紅,感覺有些不好意思,這得是多么臉皮厚的人,才能做出來的事情。 再說了,讓一些老百姓夸我,有什么用? “再請大舅哥賜教!” “你是真的笨,你想啊,就連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老百姓,都知道你諸葛亮是大才,別人誰還會懷疑?” “原……原來如此!” 諸葛亮眼中頓時爆發(fā)出了一陣精芒。 他們這些名士之間,一直都是相互吹捧,還要相互提防。 比如徐庶,他明知諸葛亮是天大的人才,也是不得不離開劉備的時候,才向他舉薦的。 但是還從來沒有誰,去依靠百姓傳出名聲。 現在想來,簡直就是思想誤區(q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