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書迷正在閱讀:酥心小夫郎、女尊之小皇帝、撿只小狐貍、快穿吾之商鋪、我不可能是主神[無限]、穿成頂級綠茶后我成了萬人迷、替jiejie嫁給未來儲君后、真實夢魘系統(tǒng)、離別不早,芳華不小、意想不到的重生
聽完這話的趙珍青扭頭看向婁夫子,臉上表情明晃晃的寫著“老師你剛才可不是這么說她的?!?/br> 小師妹分明也在抓緊時間看書,并不是什么放松心態(tài)為了考的更好。 婁夫子“啪”的下把窗戶關(guān)上,趙珍青特別配合的別開臉看向別處,全當沒有剛才那番話,就怕老師的火氣撒在自己身上。 翌日一早,賀眠起床去考殿試。 殿試跟春闈會試也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不過就是應試地點從禮部換成了皇宮,主考官也從尋常官員換成了當今皇上。 聽芽芽說皇上很是嚴肅,上回進宮匆匆一見,他連頭都沒敢抬,賀眠心里好奇,畢竟除了影視劇里的扮演者,她還沒見過真皇上呢。 今天倒是可以趁著考試空隙偷偷看兩眼。 坐著婁府馬車到宮門口,賀眠跳下去才發(fā)現(xiàn)眾貢士們已經(jīng)提著竹籃在等著了。 時辰一到宮門大開,有內(nèi)侍官上前引著她們?nèi)ゴ蟮睢?/br> 這些貢士們大部分是沒進過皇宮的,包括宋榮這個世女都極少進宮。 只有逢年過節(jié)辦宮宴的時候,她才會作為嫡長女隨母親過來,就這也是坐在最外援,離皇上隔著很遠的距離,看不清天子容顏。 但矮子里面拔將軍,自己怎么著都是比她們見識多。 宋榮瞥著走在前面的賀眠,故意跟旁邊的沈蓉笙說起各大宮殿的方位,以及她們要去的宮殿在哪里。 像賀眠這種小地方來的,別說皇宮了,她就連皇宮的大門可曾見過?到時候一緊張一自卑,指不定就發(fā)揮失常了。 “世女進過皇宮?” “你問的都是什么話,宋世女可是鎮(zhèn)國公府的嫡長女,怎么可能沒進過宮?!?/br> “就是就是,說不定進宮對世女來說就是家常便飯?!?/br> 見宋榮跟沈蓉笙說起皇宮,眾人沒忍住加快兩步走在旁邊聽。 對于她們來說,能進皇宮就已經(jīng)代表身份尊貴了。 這群人圍著宋榮轉(zhuǎn),話里的羨慕跟恭維幾乎毫不掩飾。 雖說現(xiàn)在鎮(zhèn)國公府不景氣,但只要宋榮有出息,國公府遲早能被重用。 宋榮現(xiàn)在也是這么想的,原本她是打算放棄世女身份入贅沈家,換取沈家?guī)头觥?/br> 可誰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沈家說涼就涼,這個時候再入贅怕是不劃算了,但她倒是可以娶沈鈺。 如今旁人都躲著沈家走,以前上門求娶的這會兒全都不見人影,這時候自己取得殿試的好名次開口求娶,估計沈家主不會拒絕。 跟賀眠這個無權(quán)無勢的比起來,自己身后的國公府這時候就能拿的出手了。 宋榮已經(jīng)讓人打聽過,沈家主過幾日便會回京,到時候殿試名次出來她就上門提親。 宋榮絲毫不覺得自己這種行為有股“趁火打劫”的意味,反而覺得她是雪中送炭。 現(xiàn)在沈家已經(jīng)不是皇商,沈鈺的縣主身份也不過是個擺設,沈家唯有跟國公府合作才能達到共贏。 只要是聰明人,都知道怎么選擇。 后面眾人討論的熱烈,走在前頭的賀眠卻不感興趣。 她撇撇嘴,左右打量,覺得皇宮不過如此。 自己穿書前也見過各種宮殿府邸,感覺皇宮對于她來說并沒有半點稀奇感,走在宮里頭也沒感受到半分緊張忐忑,總體來說,心潮的波動程度還沒有芽芽早上偷偷抿她耳廓來的刺激。 只能說后面那群人,見識太少。 到了大殿,大家找到各自對應的位置坐下,便等著發(fā)卷答題了。 賀眠好奇的看來看去,想看皇上來了沒有,結(jié)果等拿到卷子也沒見皇上出來。 內(nèi)侍官跟她們解釋說,“陛下怕影響各位貢士答題,只在旁處觀察,還請貢士們端正坐姿,莫要殿前失儀。” 意思就是皇上不來大殿了,但有可能不知道躲在哪里偷偷觀察她們。一想到身后有皇上在看自己,各位考生沒忍住個個坐的筆直,生怕給陛下留下不好印象。 這次的三甲是由皇上欽定的,名次高低除了取決于文章內(nèi)容,多數(shù)要看皇上喜惡。 賀眠倒是沒想那么多,她拿到題目后就可以答題,全程想的都是卷子根本沒時間想別的,自然沒注意到有人站在暗處看自己。 皇上跟身旁的人指了指她,輕聲說,“鄒夫子,那個便是朕跟您提過的孩子?!?/br> 鄒大學士今年五十左右,眼神銳利表情嚴肅,是個不茍言笑的人,聞言抬頭看向那個就快趴到桌子上答題的賀眠,輕呵一聲,“坐沒坐相。” 她何止坐沒坐相,她還膽大包天。 皇上像是笑了下,“但她確實當著朕的面解開了那道題目?!?/br> “許是巧合呢?!编u大學士瞇了瞇眼睛,“真正實力如何,只有臣試過才知道?!?/br> “有的是機會?!被噬蠋оu大學士看完人,對其他學子只是粗略的掃了一眼根本沒細看,便直接離開了。 殿試考了將近一天結(jié)束,進宮門的時候太陽還沒升起來,出宮門的時候卻已經(jīng)是黃昏。 賀母賀父帶著林芽等在外頭,見賀眠出來便向她招手。 四人坐在車上,邊聊天邊往婁府走。 聽婁夫子說,殿試中所有應試考生的卷子一般先分交八位讀卷官閱卷,由她們集中挑選出最優(yōu)秀的十位左右送到皇上面前,讓皇上欽定御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