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書迷正在閱讀:被穿醒來后我多了個老攻、穿成圣母病師尊的徒弟后、我以為我還是龍傲天、在驚悚空間里狂浪[無限]、非職業(yè)花瓶[無限流]、機甲颶風、師尊假意愛著我、神醫(yī)穿成小可憐后、頂流助理是條龍、醫(yī)女的藥膳房八零
日本、中國,一海之隔。松本光一平復心情拿起電話給母親松本美咲打電話,身處北京的王熠同時收到李勤的消息,他已經搞定了亮馬迎光房產手續(xù),老房子稍微收拾一下,最多五月中旬就會結束蜜月旅行,搬到這邊跟他做鄰居。 同時他還提到,讓王熠盡快把俱樂部的名字確定了,方便他完成后續(xù)掛靠手續(xù)。目前這種一談到這地方,就王熠俱樂部王熠俱樂部的稱呼真的很不正式,如果真的想不到好名字,不妨就叫冠軍俱樂部。 對于他的建議,王熠表示,什么冠軍俱樂部不冠軍俱樂部。雖然名副其實,但是太俗太俗。 他偏偏要不走尋常路,參考一層天井那顆巨型桂樹,給這家后半生注定投入無數心血的俱樂部,起個清新脫俗的名字。 決定了! 就叫金桂俱樂部。 簡單易懂標志物那么顯眼寓意還好不用白不用。 反正出不出名也不是一個名字能夠決定的。 他老早就做好了長期抗戰(zhàn)的準備。 非常痛快,或者說非常不負責任的確定了今后工作地點的名稱,王熠編輯了一條信息發(fā)給專業(yè)運營團隊后,當起了甩手掌柜。 在家里逗留了兩天略作休整再次出發(fā),整個四月加五一長假都在忙,總算趕在李勤結束旅行舉辦喬遷宴之前拼完了手頭工作。 五月十號,扯證不久的李勤、安娜·克里莫娃發(fā)出邀請,王熠一家、茱莉亞、及劉巖等親朋好友齊聚一堂。 710平的公寓震撼了絕大多數人,王熠卻在心中表示,這對十多億人民幣放在銀行沒處花的某閻王爺來說真的不算什么。 蒸蒸日上的事業(yè),志同道合的伴侶,活潑可愛的女兒,足夠后半生無憂的存款,加上他跟茱莉亞這兩個讓人驕傲弟子,老勤這輩子真的可以說是無憾。 哦。 不對。 還是有遺憾的,小安寧因為傷病陰影真的很排斥花樣滑冰。 要是喜愛,天賦還高,他擁有的生活真的是做夢都不敢想。 “喂,你們師兄妹兩個躲這邊聊什么呢?房子裝修?我可一點兒沒動,都是買房時候附帶著。” “對了,茱莉亞。這次回來你就住在你在這邊的房子,日常訓練就在王熠的……呃,就在金桂俱樂部進行。距離ICI中國邀請賽還有一個多星期,希望你在俄羅斯沒有放松日常身體鍛煉?!?/br> “放心吧勤,在沒有奪得2026年的冬季奧運會女單冠軍前,我是不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的?!?/br> 應酬完工作上的伙伴,李勤來到能夠俯瞰朝陽公園湖景和亮馬河沿途風光的休息區(qū)關心兩位小徒弟。 隨口說起新賽季的種種安排,重點對茱莉亞強調了新周期的作戰(zhàn)方案。 與當初要求王熠戰(zhàn)略性示敵以弱不同,他為茱莉亞制定的作戰(zhàn)計劃總結成一句話就是,摧枯拉朽,咬牙堅持,橫推到底。 簡而言之,干脆放棄所有國內外商演,專心大獎賽、世錦賽、全俄錦標賽。歐洲錦標賽看情況參加,一定要在技術分和節(jié)目內容分上,壓住俄羅斯可能冒頭的新生代套娃。 鑒于俄羅斯女單更新換代的速度,這不是杞人憂天,李勤需要茱莉亞展現出絕對的穩(wěn)定和統(tǒng)治力,影響俄羅斯裁判勢力促成她的三連冠奇跡。 她如果能夠保持競技狀態(tài),2026年的米蘭冬奧會上,金牌沒道理給別人不給她。 成就一位傳奇女單運動員,讓她在花樣滑冰史上與中國籍的王熠相抗衡是必須的。就算中俄冰協最近幾年合作越來越緊密,該提升影響力的地方還是得提升。 “至于你小子的教練事業(yè),我給你一個建議怎么樣?” 安排完茱莉亞的事情,轉頭攻堅王熠。 李勤調整了一下坐姿,放下手中酒杯,看了一眼對面沙發(fā)上,一臉:我都退役了,搞不明白你還能給我什么建議表情的王熠。 “日本那個松本光一不是跟渡邊美智子鬧掰了嗎?最近日本冰壇譴責他的聲音可是很大。我的意思是,你跟他的關系不是挺要好?干脆接手他的教學任務幫幫他?!?/br> “那副表情看著我干嘛?你沒多少教學經驗這事兒我知道,但我覺得有種方式特別適合現接段的你。言傳身教知道不知道?沒經驗怎么了,你把他收了,趁著自己技術水平還在,整天帶著他一起上冰訓練,用你的標準來要求他,再結合我給你的訓練筆記和我的監(jiān)督,我不相信你把他帶不出來。” 李勤強調。 “搞清楚,他不是零基礎,他很早以前就在模仿你的技術動作,沒有比你當面示范,更加適合他的訓練方式了?!?/br> “你要是給初學者啟蒙我或許還不放心。給這種仰慕你,從小就參考你的視頻,努力向你靠近你的職業(yè)運動員進行深加工,我相信你還是能夠做到的?!?/br> 這?! 隨著李勤的講述,王熠靠在沙發(fā)上咀嚼蘿卜干的動作一頓。 臉上先是,收了松本光一?老勤你別逗我好不好的不在意。接著,在李勤腦洞大開,擺事實講道理給他分析得頭頭是道時醍醐灌頂。 對啊。 就像李勤說的,他是沒有教學經驗,但他有技術,有自己的訓練經驗。與其放在那里讓技術隨著體能一點一點消退,不如發(fā)揮一下余熱,練教結合,加速技術經驗往教學經驗轉化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