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張祿初到長安,還來不及結交朋友,因此認識他的人不多,不過還是有人把他登記的信息傳了出來。 “張祿?沒聽過這個名字,張家倒是有不少,但也不知道是哪一個。” “管他呢,如果他能闖過三關,那以后這個名字自然有人記得。” 沈嘉聽到這話表示同意,他見張祿先活動了一下身體,他身高腿長,樣式做的很足,不少人都覺得他必定能過關。 第一關射箭,張祿對自己很有信心,十箭全中紅心不太可能,但要射中靶子還是不難的,畢竟他在老家也經(jīng)常會唿朋喚友上山打獵。 第一關順利過了,場上不少觀眾開始叫好,雖然成績并沒有非常出色,但耐不住人長的出色,還好這里沒有女客在,否則怕是要尖叫聲震破天了。 第二關,張祿選了一柄長槍,舞了一段槍法,外行人看熱鬧,覺得舞的真是好看,但內行人一看就知道是花架子。 趙璋搖頭說:“不行,后勁無力,這如果是在戰(zhàn)場上,一個回合必敗?!?/br> 沈嘉點頭,“畢竟是嬌生慣養(yǎng)的公子哥,缺乏鍛煉,如果意志堅定也不是練不成?!?/br> 第三關,面試官隨意抽了一張試題給他,武將雖然不要求識字,但能識字更好,否則上了戰(zhàn)場連情報都看不懂也沒多大出息。 張祿識字,且他學識還不差,看完題目想了想,拿起筆在一旁寫下自己的答案。 之前不少人能讀懂題,但寫不出字,都是讓旁邊伺候的小吏幫忙寫的,這還是第一個能自己把答案寫完整的試煉者。 面試官等他寫完看了答案,眉頭皺了皺,沒說過也沒說沒過,遞給隨從讓他送去給將軍們決定。 觀眾們好奇地議論,“這是什么意思?難道是寫的太好了所以要給將軍們看?” “也許是答案有爭議,考官拿不定主意?!?/br> 趙璋問沈嘉:“你覺得是哪種?” 沈嘉聳聳肩,“不知,我也沒見過他寫的文章,也許他在軍事上真有天分也說不定。” 答卷傳閱到幾位老將軍手上,第一個看過的人搖搖頭,“空有理論罷了?!?/br> 第二個看過的猶豫了一下,“字不錯,總比連字都認不全的強?!?/br> 第三個人看完后說:“有點基礎,培養(yǎng)一段時日也許可以進步?!?/br> 第四個說:“此人看著就不像個穩(wěn)重的,答案也寫的花里胡哨,不適合當將官?!?/br> 最后傳到錢老將軍手里,他看了一眼,捋了捋胡子,說:“先留下吧,如果人數(shù)不足也能湊個數(shù),不算太糟糕?!?/br> 很快,考官就宣布張祿過關了,張祿頓時喜出望外,高興地跳了起來,觀眾席上掌聲如潮,人俊又有才的人總是分外得人喜歡的。 第八十二章 這可由不得你 張祿通過考核沈嘉也為他高興,這確實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如果把握的好,也許就是一次蛻變的機會。 “恭喜三姐夫?!鄙蚣稳フ宜R喜,看他與旁人談笑風生,突然覺得三姐夫的俠義之心也不算壞,起碼人緣好,這么一會兒就已經(jīng)把未來同事認遍了。 張祿將他拉到新朋友面前,介紹說:“這位是去妻弟,戶部郎中,最年輕的狀元郎呢?!敝皬埖搶ι蚣慰傆行┙娴?,覺得自己只是一個依靠妻族的軟蛋,今天過了這場考核,他終于能揚眉吐氣了,也能心平氣和地對外人介紹沈嘉。 在場都是武夫,對戶部郎中這個官職了解不多,但不妨礙他們對沈嘉敬仰羨慕,這么年輕的狀元郎,身居高位,可比他們有出息多了。 沈嘉只是來道賀的,沒想和他們打成一片,淡淡地打個招唿,就對張祿說:“我朋友還在外頭等我,我先回去了,這就讓人回去告訴家人這個喜訊?!?/br> 張祿還走不得,今天過關的試煉者最后肯定是要登記造冊的,而且要補錄信息,所以他必須在這等,而且他的心思也不在家里,對沈嘉笑著說:“那就麻煩嘉弟了?!?/br> 沈嘉離開后,演武場涌進來了越來越多的闖關者,而且質量比剛才好了一大截,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也終于肯下場了,三道簡單的關卡根本攔不住那些人,過關者的人數(shù)成倍上升。 沈嘉在門口看到坐在樹蔭下的趙璋,他身邊只帶著一個小太監(jiān)和一個侍衛(wèi),在人山人海里并不是很顯目。 他走過去坐在他身邊,問:“回去嗎?” 趙璋的目光從人群中收回來,指著不斷進入別院的人流,說:“我記得你說過一句話,天下人才輩出,大晉泱泱大國不缺人才,只是缺乏篩選人才的機制。” 沈嘉點點頭,加了一句:“如果能再多一些培養(yǎng)人才的學堂就更好了,人不可能生而知之,后天的學習才是他們成才的唯一途徑,除了八股文,他們還可以學習各種各樣的本事?!?/br> “可是這些本事都有師父教,手藝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有什么不對?” “太慢,受眾面太窄,例如說,有一個手藝非凡的木匠,他收了一個徒弟,精心培養(yǎng),將自己的手藝全部傳授給他,那等他死后,這世上還是只有一個手藝非凡的木匠。 但假如這個木匠不斷的收徒,一批一批的學生學成畢業(yè),那就多了無數(shù)個木匠,學子不也是這樣來的么?” “可不斷的收徒,教出來的學生如何能與精心培養(yǎng)出來的徒弟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