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書迷正在閱讀:當沙雕穿成炮灰女配、我成了全星際嬌寵小幼崽、敗者暖床、七零反派他jiejie三歲半、還好這個世界有你、同花順、隱婚虐愛:冷爺傲嬌妻、冒牌公主:將軍駙馬很難追、穿成豪門惡毒炮灰后[穿書]、諸天書館
張羨齡許久未解除到這樣熱鬧的街市,一開始甚至有些不習慣,覺得聲音太過嘈雜喧鬧。 她意識到這一點,不覺苦笑了一下,心想在廣寒宮住久了的嫦娥若是忽然跑到人間來,估計也會被這人聲鼎沸給嚇一跳罷? 置身于街市之中,張羨齡漸漸適應了,開始四處張望。不似后世的各大仿古建筑,即使是帝都,腳底下踩得仍舊是黃土,而不是青石板轉。不過黃土全給行人踩得嚴嚴實實,只要不是艷陽天或者許久沒下雨,一般也不會四處揚塵惹人煩。 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里,幾乎一大半全是男子,夾雜著零星幾個梳頭的仆婦,幾乎沒見到年輕女子。幸虧張羨齡如今作男裝打扮,不然她一身襖裙出宮,那效果估計和番臣進貢獅子、老虎差不多,回頭率會極高。 除了人,還有不少牲畜,馬和驢之類的比較常見,令張羨齡覺得驚奇的大街上竟然還有駱駝!那駱駝脖子上還掛著駝鈴,走到起來叮叮當當,隔老遠都能聽得見。 他們在大街上閑逛,還有報童爭著來推銷報紙的,張羨齡一樣買了一張,讓李廣拿著,打算回屋去看。 街上賣的貨物又多又雜,綢緞、皮毛、雨傘、佛像、草藥、布鞋,南北風物皆備,無所不有。 她看什么都新鮮,走到年畫攤子前,買幾張;路過給貨郎攤位,買幾個玩具;看到有賣竹籃竹簍的,挑兩個……到最后,李廣兩只手全是滿的,連掏錢袋子都不方便。 張羨齡買冰糖葫蘆攤時,是朱祐樘掏的錢。 不像話本里那種不通世務、一出手給一錠銀子的皇子王爺,朱祐樘掏出的銅板正正好是這個數(shù)。張羨齡想要買臘rou的時候,朱祐樘甚至和那個屠夫討價還價,與張羨齡相比,他顯然對于宮外的物價熟悉一些。 張羨齡問:“你也沒在大街上買過東西罷?怎么對物價這般熟悉?!?/br> 朱祐樘解釋道:“錦衣衛(wèi)的職責之一便是統(tǒng)計民間的米價、布價、油價之類的,每個月會上報我一次,看得多了,雖然未真的買過,但心里多少有些分寸。像方才那個屠夫,喊得價就比前幾天錦衣衛(wèi)報上來的rou錢跪了一倍,一定是看你我像是有油水可撈的,所以獅子大開口。” 原來錦衣衛(wèi)還干這事呢?張羨齡原以為他們就是四處聽墻角抓人,這般算是長見識了。 “那……報上來的民間物價,能不能給我也看看?!?/br> “可以?!?/br> 朱祐樘答應下來,讓李廣記著這件事。 漫無目的的閑逛了一上午,無事發(fā)生。 時近正午,兩人挑了一家賣烤鴨的酒樓坐下吃飯。吃完了,朱祐樘道:“可要回去休息一會兒?” 張羨齡頭搖得像撥浪鼓,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必須爭分奪秒,睡什么睡。 朱祐樘見她這模樣,笑了:“那我領你去個地方,想來你應當會喜歡?!?/br> 第94章 大街上人們來來往往, 走走停停,張羨齡與朱祐樘也是其中的兩個。 今日天公作美,出了太陽, 冬日的太陽比起夏日的更受人歡迎, 沒人躲開, 反倒要特意迎上去, 讓陽光曬一曬半舊不新的棉襖。 路過一棵槐樹,底下臥著一只黃狗, 很安靜的曬太陽。 張羨齡從槐樹旁走過,回頭看著那只黃狗, 一顆心也跟藍天上柔軟的白云一般,變得很輕很輕。 “你喜歡狗?”朱祐樘問。 “喜歡。”張羨齡回過身道。 “那等我們回宮,也抱一只來養(yǎng)?!?/br> “等一等吧, 等無災和無難大一點, 不然皇祖母要念叨的?!?/br> “好?!?/br> 他們邊走邊閑聊。朱祐樘因要帶路,稍稍領先一步, 張羨齡跟在后頭, 瞧見他的影子照在地上, 玩心大起, 去踩他的影子。 朱祐樘瞥見她的動作,輕輕一笑,特意放慢了腳步。 霎時好像連時光都慢下來,沒有什么要緊的事等著他們去做,她只是專心致志的, 陪他走一段路。 他也愿意讓她跟著。 不知走了多久,漸漸遠了人聲喧囂,拐進一條胡同, 朱祐樘駐足,望著一處小院。 “就是這里?!?/br> 張羨齡隨著他的目光望去,很樸素的黑瓦白墻,掛著一塊牌匾,寫著“安濟院”這幾個字。 牌匾下的木門打開著,幾個人坐在竹椅上曬太陽,還有慢悠悠下棋的。 張羨齡聽說過這個地方,安濟院同慈幼局一般,也是官辦的慈善之所,專門收容年幼、乞丐、殘疾之人。似乎是在她提議設立慈幼局后,朱祐樘下旨又設了安濟院。 她打量著安濟院的外觀,多少有些驚訝。原本她以為,朱祐樘是要帶她去慈幼局呢!誰知竟然到了安濟院。 不過稍加思考,張羨齡便想清楚了其中的關鍵。慈幼局與她干系太大,一些女官多半是認識她的,所以不能去。反倒是安濟院,因是朝廷官辦,其中辦事之人幾乎與宮中無聯(lián)系,也沒有品級高到可以進宮上朝面見萬歲爺?shù)墓賳T。因此他倆被認出身份的可能性很小。 安濟院門口還有十來個讀書人模樣的青少年,張羨齡和朱祐樘列在這些人之中,一點不起眼。 朱祐樘輕聲向張羨齡道:“今日是去探望獨居的老人之類的,參照慈幼局的規(guī)章,每半個月招一些學子來幫忙?!?/br> 張羨齡四處張望,看見來的學子都很年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