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要是等到《尼布楚條約》簽訂下來,她哭都來不及。 以前她只是在歷史上看到冷冰冰的條約,感觸還不那么深,現(xiàn)在身臨其中,完全是兩碼事,根本無法置身事外。 到了五月,彭暉從黑龍江城到達雅克薩,水陸兩路同時炮轟沙俄軍,最后沙俄軍傷亡慘重,倉皇逃出了雅克薩,清軍大勝。 為了解決邊境軍隊的吃飯糧食問題,康熙又下旨軍隊在當?shù)赝吞铮訌姾邶埥姆绖?wù)。 除了雅克薩勝利之外,去年施瑯在與鄭克塽的戰(zhàn)事中也大獲全勝。 鄭克塽無力再戰(zhàn),決定降清。從去年一直談判到今年,朝堂上對臺灣最后的處置,爭議也頗多。 尤其是大臣李光地提出,臺灣隔著海峽,清政府難以掌控,不如將當?shù)氐睦习傩者w出來,放棄臺灣這塊土地。 天氣漸漸炎熱,康熙也在著手南巡之事,他準備帶萬柳一起去,以為她對江南知之甚少,經(jīng)常給她講一些江南的風俗人情,順帶提了一嘴臺灣之事。 萬柳聽著康熙講江南,本在失神中,聽到李光地對臺灣的建議,頓時驚醒了,難以置信尖聲道:“什么?” 康熙正拿著茶碗遞到嘴邊,被萬柳突然出聲嚇了一跳,茶水也潑了一身。 他無語至極,放下茶碗抖了抖常袍上的茶葉,嫌棄地道:“你看你,這么急躁做什么?” 萬柳拉住他的手,說道:“別管衣衫了,天氣熱一會就能干。皇上同意李大人的提議了?” 康熙頓了下,看著她慢吞吞地道:“后宮嬪妃不得干政?!?/br> 萬柳翻了個白眼,她干個屁的政,“是皇上自己在說臺灣的事,奴才只聽得有些可笑。 這么辛辛苦苦耗時耗力耗財耗費人命,好不容易才打贏的仗,居然就為了從臺灣土地上遷百姓出來。 奴才只聽過為了搶占土地打仗,從沒有聽說為了搶當?shù)氐陌傩沾蛘?。前后差不多得歷時三幾年了吧,打了這么多年,最后真不是為了搞笑的? 這些年,大清折損了多少官兵,從臺灣土地上能遷出多少百姓來,兩數(shù)相加能抵得過嗎? 再說遷出來的百姓安置到哪里,哪里又有多的土地給他們耕種,難道要把他們放到黑龍江寧古塔這樣的地方去嗎? 臺灣本來天氣炎熱,氣候不一樣,生活習俗也不一樣,被迫背井離鄉(xiāng),百姓得遷到哪里,他們才能安居樂業(yè)? 奴才就是再沒見識,也覺得這個提議實在是,奴才都不希得說?!?/br> 康熙從沒有見萬柳如此激動過,他駭然看著她眉毛都快飛了起來,烏黑的眼眸閃閃發(fā)亮,小嘴巴巴翻動個不停,雪白面孔漲得通紅,不禁被逗得悶笑出聲。 “哎喲你這張嘴,不去都察院真是浪費了,李光地聽了還不得被你給氣死。 唉,你不了解李光地,他所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李光地是福建人,對臺灣的了解,遠比我還要深。 當年施瑯也是他舉薦給我,作為降將,施瑯本不為朝中清流所恥,李光地舉薦他,有好些臣子參奏他們居心不軌,是鄭氏派來的jian細。 施瑯對海上戰(zhàn)事的精通,加之對鄭氏的了解,朝中無人能及。最后我思量再三,才決定啟用他,與姚啟圣互相牽制。最后他總算不負所托,朝中對他的罵聲才少了許多。 李光地哪有你想得那么簡單,他眼光長遠,考慮得多了些。臺灣乃彈丸之地,人煙稀少,窮困閉塞。如果歸為大清所管,朝廷要耗費數(shù)倍的精力,賦稅卻不一定能收上來。 他最擔心的是,現(xiàn)在大清能控制住著塊地方,若是不能掌控的時候,那臺灣就是巨大的威脅。不過有趣的是,施瑯卻持有與李光地相反的意見,他認為臺灣“斷斷乎其不可棄”?!?/br> 萬柳沉吟了下,笑著道:“反正都覺著是雞肋,還擔心什么掌控不了掌控得了?,F(xiàn)在棄掉,只會便宜了夷族而已。還不如當時不收回,至少鄭家還是我們同皮膚的漢人。 臺灣氣候炎熱,又臨海,奴才就不明白了,這些地方怎么會貧瘠。 天氣熱的時候,莊稼長勢才快,說不定稻谷一年可以成熟幾季,遠比嚴寒地區(qū)高產(chǎn)。各式瓜果加上海貨,只要稍加管理,想要窮也窮不起來?!?/br> 康熙看著萬柳的目光贊賞不已,笑著道:“平時見你,成天只知道吃吃喝喝加上氣我,沒想到還是有些見識?!?/br> 萬柳怒瞪了回去,他馬上笑著轉(zhuǎn)開了話題,說道:“我也與你想得差不多,這片島嶼絕對不會隨便割舍出去?!?/br> 只要不把臺灣讓出去就行,萬柳也就沒有再吐槽,不然以康熙的小心眼,以為她要左右朝政,覬覦他的江山,他可不是昏君,那她真是馬上會死得透透的。 這段時間萬柳很乖巧溫和,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也難得和諧。不管是在炕上還是炕下,康熙都覺得無比滿意。 他不禁溫柔地道:“我已經(jīng)在西郊選了清華園的莊子,打算建成避暑的地方,只清華園這個名字不好聽,我已改成暢春園。你喜歡江南的院子,這次我們?nèi)ソ?,你到時候看看喜歡哪座宅子,我給你比劃著也建一座?!?/br> 萬柳想笑,好似他是為她一人建的暢春園,這么大的帽子,她可不敢往頭上套。 她想了想,忍住沒有噴他,說道:“奴才不敢,只要皇上喜歡就好?!?/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