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兩人好一通拉鋸,最后定下了共計一百一十三張賣身契。 同時,沈游將自己的各類福利待遇乃至于田畝租金統(tǒng)統(tǒng)寫成了契約文書,并且約定假使做不到以上這些,一百十三張賣身契即刻作廢。 契書一式六份,沈游與三叔公加上其他的族老各存一份。 走出村子的時候,沈游看看月明星稀的蒼穹,長舒了一口氣。 第68章 沈游的莊園興建速度極快,當?shù)氐墓そ硞儤O少能接到這種大活兒,再加上沈游工錢給的高。不過短短三月,莊園的絕大部分主體建筑就完成了。 她沒有選擇傳統(tǒng)的那種飛檐斗拱的建筑,反倒是土拉吧唧的農家院落型風格。土不土的沈游根本不在意,她要求的是莊園夠結實,房間夠大、夠多,采光要好。 因為這里即將成為集宿舍、食堂、醫(yī)館、研究所、訓練基地等等于一體的學校。 沈游計算過,整座莊園扣除良田,占地大概三頃,再扣除一些公共場所,這里的宿舍假如只提供給學員們四人一間房的話,大概能夠安置七八千余人。 但明顯,沈游要是真的搞了七八千人在這里,王知府怕是要瘋。 所以前期,沈游只是把三百畝良田圈了進來,甚至都沒有讓三叔公村子里的人住進來。況且他們有家有口的,未必愿意離開自己的房子。 整座莊園建成的那一日,沈游同步建設的椰子油坊也大致完工了。 與此同時,金陵的油坊越發(fā)火熱。 傅越想搞產業(yè)聚集,但他根本沒有選擇上門一一說服小油坊主。 相反的,他一方面擴大產量,一方面研發(fā)新品。油料作坊里有個員工研發(fā)出了小磨香油,香氣四溢。此員工拿到手的高額獎金徹底激發(fā)了油坊其他員工們的興趣。 傅越與上幾個油坊員工一起成立了油料的研發(fā)小組。他們將小磨香油優(yōu)化過后又研發(fā)出了新品茶籽油,將這些小眾油料做成了上層專用油品,年產量也不過百來斤,借著周恪的名義打入了金陵上層。 迅速擴張的油坊產量一高,自然就鋪開了金陵周邊市場,乃至于能夠行銷金陵周邊城市。 這樣一來,本地小油坊迅速活不下去了。他們探尋了沈游油坊能夠做大的秘密,不過就是用水力嘛! 這些日子一來,丁祖父借著販賣水力模型,賺了好大一筆。 傅越冷眼旁觀,這些小油坊主卻活生生被自己裝上去的水車拖垮了。 小油坊主們沒有充沛的資金,掏了一大筆錢買水車還得改造與水車配套的設施,活生生被拖到資金鏈斷裂。 大中型油坊們最開始沒把丁家油坊看在眼里,等到丁家村油坊開始擴張之后才發(fā)現(xiàn)大勢已成。 他們也一樣添置了水車等設施,但卻沒有那個意識培育相應的研發(fā)人員,以至于油品單一,全靠老顧客撐著,還得被時不時推出新品油料的丁家油坊壓著打。 此外,任何機械都需要維修保養(yǎng),薛明遠會負責調試、保養(yǎng)水車,可別的油坊的水車一旦壞了,卻根本找不到人修。 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傅越的油坊迅猛擴張,而沒有強橫資金支持的油坊主差點被擠壓到無力生存。 不過短短四個月,傅越抓到了十七八起行跡鬼祟的人。送官一問,全是小油坊主。 這時,傅越終于站出來表示愿意帶著大家共同致富。 沈游合上了傅越的信件,感覺自己有點頭痛。 這份信件里老老實實的交代了他的行為,無遮無掩,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潘素,四個月的時間里,她跟著薛明遠一起搞研發(fā),最終選定了做白糖生意。 大齊早就有了黃泥水淋糖法,沈游也曾經教授過其原理??膳怂乜紤]的是要如何改進工藝,如何更高效的熬煮蔗汁、加快從汁液到糖漿的凝結速度,乃至于他們甚至弄出了簡易版本的“蔗車”,專門用于夾蔗取汁。工藝的改進直接讓白糖的制作更加快速更加大量。 潘素一步一步、穩(wěn)扎穩(wěn)打的開辦起糖坊。即使目前為止尚未盈利,但前景可期。 如果說,傅越是攻擊性強,那么潘素就是屬于謹慎型。除此之外,潘素的來信中甚至還提到了其余人的行動。 目前為止,第二批人已經慢慢地勞作、接受教育。陳王氏的養(yǎng)殖場需要更多的地,她與傅越、潘素商量著要不要買地。薛明遠的匠科也開展的如火如荼,他收了三個對于匠作感興趣的孩子。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然而沈游的氣一口接一口的嘆。 她交叉對比了金陵幾人的來信,看上去歲月靜好。但劉平安一句“多謝當年恩師教誨”,沈游就覺得不太對。 劉平安是憨厚老實型的,素日里沉默寡言,只知道埋頭苦干,甚至于稍顯刻板。他怎么會忽然在信件中感謝她,看上去活像是在拍馬屁。 沈游皺皺眉,當即翻閱了陳慧的來信。 沈游看完就知道,最根基的教育出問題了。 劉平安、陳慧本身資質不高,屬于班級中不溜水準。沈游原本對于他們的期待是搞好行政、后勤,做好學生們的啟蒙教育,其余更加專業(yè)一點的知識會由薛明遠、潘素等人來輪流傳授。 可近期,要不是還有幾個專業(yè)先生壓著,劉平安快要制不住第二批學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