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另一份也差不多,只是多寫了一句“左手手背近虎口處有小痣”??吹竭@句描述,沈游就知道應(yīng)該是這具身體的路引了。 那么,自己應(yīng)當(dāng)是這個周氏的女兒,只是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沈游看著躺在地上的這位母親,伸手闔上了她的眼睛。 小姑娘能逃過一劫,多半是她母親趴在她身上護著,甚至有可能為她擋了所有的箭矢。 沈游眼眶忍不住有些泛紅。 她沉默了好一會兒,又伸手翻了翻對方的衣服,發(fā)現(xiàn)對方一樣穿著麻衣,并且和她身上的腰帶一樣,盡是白色的。 喪服! 家中有人去世了。 不不,極有可能是這具身體的父親去世了。如果家中尚有男丁頂門立戶,一般情況下是不太可能千里迢迢的離開故土前往金陵。即使去了,也應(yīng)當(dāng)有父親同行。可這一隊人馬,并沒有穿麻衣的男人。 既然如此,是父親去世的可能性就極高了。 至此,沈游好歹算是找到了原身的來歷,既然有可能父母雙亡,那么她是否可以前往某地暫且定居下來,先治箭傷,再做打算。 不,不行。她沒有戶籍,身上唯一有的就是路引,這路引還沾了血。只怕到了地方就被人舉報了都說不定。 為今之計,只能前往金陵,先消掉路引,否則半邊路引在自己手里,半邊路引在官府。若是不消掉,萬一被官府找上門,怕沒什么好事。 到了金陵之后,若是可行便請周府中人做擔(dān)保,為自己再度訂立戶籍,到時或可在金陵定居,或可……找回去的路。 看這太陽,此時已經(jīng)下午兩點多了 心思一定,沈游才發(fā)覺自己胃里一陣陣的痙攣,喉嚨口又泛著一股惡心。 她上輩子干戰(zhàn)地記者的時候沒少見死人,可也沒總是翻死人尸體??涩F(xiàn)在她還得忍著痛和惡心把原身的娘給葬了。 沈游下意識的就想火葬。愣了愣才想起來古代管火葬叫挫骨揚灰來著??伤@副受傷的身體哪兒來的力氣挖坑??! 沈游歇了一會兒,決定把原身母親的尸體藏匿好,先去治箭傷,否則還沒等她花力氣安葬原身母親,她自己就先暴斃了。 等等,好像有什么聲音。 沈游側(cè)耳聽了一會兒,是嘚嘚的馬蹄聲。 有人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那兩段路引、信票上的話出自于: 1.兩張新發(fā)現(xiàn)的明代文件_牙帖和路引_楊其民 2.明代信牌_信票和路引的考釋_陳學(xué)文 第2章 第二天 沈游當(dāng)機立斷把火折子塞進了離自己較近的兵身上,又快速把敷在傷口上的地榆根扒拉下來,塞進了瓷罐子里,再把瓷罐子往遠處一滾。 瓷罐子咕嚕嚕就滾進了野草叢中,隱匿于野草后。 隨即沈游立刻躺倒,閉目裝死。 馬蹄聲漸漸的近了。 “大人,咱們沒趕上” 這個人的嗓門洪亮的宛如打雷,沈游躺在地上,隔著老遠都能夠聽得見。 緊接著一道溫潤的男聲響起,“我已守孝回鄉(xiāng),不必喊我大人,去找找還有沒有活人在?!?/br> “是”。 沈游聽到了許多步調(diào)。這些人走路較輕。沈游從前也見過當(dāng)兵的走路,就跟沒什么聲音似的。 對方即便不是當(dāng)兵的,也多半是習(xí)過武的。 既然對方稱呼了“大人”,那么應(yīng)當(dāng)是官面上的人物。只是不知道是保護家眷的一方還是殺死家眷的一方。 這些人走來走去,到處翻找。 沈游沒敢動彈,事態(tài)未明,只好裝死。 很快就有一個人翻到了沈游這邊。那個人似乎力氣極大,抬手揪起了沈游身側(cè)的兩個土匪。 那兩個人是殺死家眷的一方。 沈游清晰的聽見了“砰”、“砰”兩聲。 那應(yīng)當(dāng)是兩個人又被扔在了地上的聲音。 緊接著,沈游就聽見了一陣細微的響動。那應(yīng)該是這具身體的母親被搬動的聲音。 沈游松了一口氣。她賭對了,對方應(yīng)該是保護女眷的一方。否則不可能對待殺死家眷的士兵如此粗暴,對待另一方又小心翼翼。 事實上,沈游當(dāng)然可以選擇遁入林中,躲開這一伙人??闪种卸嘁矮F,她身上有傷,箭甚至還未處理掉,當(dāng)務(wù)之急是趕緊找大夫拔箭上藥。偏偏如今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哪個地方,最近的城池又在哪里。 最好的辦法就是賭一把。她用腳踩著,再加上用右手掰才拗斷了一根箭,握著箭頭躺在地上裝死。 不過大概是運氣還不錯,雖說這一伙人目的未知,可他們既然是保護女眷的這一方,那么應(yīng)該暫時不會傷害她。至于以后的事就只能夠走一步看一步了。 接下來,就是考驗演技的時刻了。 沈游幽幽轉(zhuǎn)醒,先是短促的尖叫了一聲。 然后就是一聲一聲的喊著“娘”。 等看到那個彪形大漢手里抱著的尸身,沈游仿佛整個人都呆住了。 她幾乎是橫沖直撞的跑上去,雙膝一軟,跪倒在原身娘周氏的身邊,不斷地推著周氏的身體,一聲一聲的喊著“娘”。眼淚不斷地往下滾落,沈游已經(jīng)哽咽到泣不成聲,幾乎要哭到昏厥。 原身殘留的感情一陣陣的翻涌上來。對母親的眷戀,對死亡的恐懼,對前路的迷茫摻雜在一起,壓得沈游不堪重負。那些濃烈的感情宛如澆了油的烈火,愈燒愈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