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晉江文學城獨家發(fā)表
于尚書在吏部初上任, 現(xiàn)在孫之江在吏部留下的爛攤子都交到了于尚書的肩上, 于尚書這些天可謂是忙的不可開交。 交代宋通帶著謝行儉去吏部上任后, 于尚書就跟著隨從急匆匆的離開此地。 待于尚書走后, 宋通憋笑的勁力終于破功, 隨之一串爽朗的笑聲在吏部上空盤旋不散。 謝行儉嘴角抽了抽, 他真的不知宋大人在笑什么, 他也不敢問。 宋通忽而笑容一斂,肅色問道,“你可知大人方才說的考功司是吏部何處?” 謝行儉見宋通突然放下臉來, 忙道,“《楚辭·天問》中記載,纂就前緒, 遂成考功, 學生猜想,大人口中的考功司應(yīng)該是掌管考核官吏的功過政績升遷或貶降之處?!?/br> 想了想, 他又補充了一句, “尤其是執(zhí)掌與文官相關(guān)的各類處分及議敘?!?/br> 宋通驚異的看了他一眼, 想著到底是一府的稟生秀才, 對朝廷官場有點研究也是應(yīng)當?shù)摹?/br> “不錯, ”宋通微笑道, 邊領(lǐng)著謝行儉往里走,邊道,“不過自從皇上將吏部交到于大人手上后, 于大人便將考第及秀孝貢士事也分到了考功司?!?/br> 還沒等謝行儉反應(yīng)過來, 宋通頓了頓,又道,“你可知吏部下轄幾曹?” 幾曹? 謝行儉沉思了會,才斟酌的開口,“回大人,吏部除了考功司,還有吏部司、司封司、司勛司,四曹分別掌管天下大小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調(diào)動……” 宋通見謝行儉如此熟悉吏部,心里尤為滿意當初他找廖大人的舉動,以及讓廖大人將謝行儉分到吏部行事。 不過,廖大人覺得這樣分配有些可惜了謝行儉,要知道現(xiàn)在的吏部亂的一團糟,對于這些初出茅廬的學子們而言,可不是個好去處。 廖大人還以為宋通對謝行儉有意見,這才強求將謝行儉分到吏部磨練,不過宋通的身份可不是表面這么個小小六品官,廖大人不答應(yīng)宋通的要求恐怕行不通。 廖大人琢磨了一番后,最終還是咬咬牙準了。 宋通拿走謝行儉的文書后,廖大人立在書房里嘆息了好半天。 “可惜了,這么好的苗子怎么就被宋通給盯上了……” * 宋通問這些,主要是想考察謝行儉對吏部有哪些認知,見謝行儉回答的縝密,宋通心情破好。 “你可知于大人將你放在考功司的意圖?”宋通繼續(xù)問。 謝行儉下意識的道,“不是因為宋大人在考功司嗎……” 宋通搖搖頭,“并不全是因為本官,孫之江下臺后,皇上將吏部交給于大人,于大人和本官都是出自禮部?!?/br> 謝行儉緩緩應(yīng)是,于大人的事他之前有調(diào)查過,畢竟能在宗親王一案后被皇上委以重任接替孫之江位置的,于大人定是有過人之處。 何況于大人還是于天嵐的親爹,于天嵐在稱頌館對他很是照顧,即便沒有宗親王一案,他也會細細的打聽有關(guān)于大人的事。 這邊,宋通帶著謝行儉進了考功司的大門,可一進門他就被里頭忙碌的人群驚呆了。 考功司所處院落的長廊上,一堆跟謝行儉一樣身穿青褐色長袍的人捧著厚重的書籍,來回在各大屋子里跑個不停。 “知道他們是干什么的嗎?”宋通停下腳步,遠遠的忘了一眼長廊處忙的焦頭爛額的人群。 “學生不知?!敝x行儉將視線從長廊處收回,拱拱手誠實的答道。 宋通笑的嘴角上揚,“他們是你在國子監(jiān)的師兄,才從赤忠館肄業(yè),就被廖大人丟到這來了,至于擔的是何職——” 宋通沒有繼續(xù)往下說,而是雙手環(huán)胸揚眉,就這樣端著微笑意味深長的望著謝行儉。 謝行儉霍然站直。 不會吧—— 這,這這,這些人難道是…… 謝行儉一臉驚悚的看向宋通,想找宋通求證。 宋通摸摸鼻子,略略一點頭,“誠如你所看到的,你不是才在于大人那里領(lǐng)了職務(wù)嘛,所以你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謝行儉望著來往師兄手上厚厚一摞書籍,頓時覺得頭皮發(fā)麻。 他還以為去了吏部能干實事呢,沒想到還是跟學堂里一樣,和書籍打交道。 “小主事,走吧!” 宋通似乎對謝行儉面露失望感到很有趣,見謝行儉目光呆滯,都摒棄了階級高低,直接上手將謝行儉拖進了旁邊一間屋子。 宋通甩給謝行儉一冊有關(guān)介紹考功司小主事的書籍,待他看完后,才得知于大人強調(diào)大的‘小主事’是何意。 原來考功司光這些主事,就有十九個,加上謝行儉,正好二十。 要知道,考功司整個司總的才三四十人,而謝行儉準備上任的打雜主事人數(shù)竟然占去了一大半。 怪不得叫小主事呢! 最令謝行儉感到崩潰的是,小主事這個崗位是于尚書接手吏部后新設(shè)立的職位,他的師兄們是首批‘崗位’小白鼠。 難怪大家忙的分身乏術(shù)、焦頭爛額,主要是新職業(yè)沒有前輩指導(dǎo)啊,遇到難題全靠自己摸索。 謝行儉正在心里默默感慨無奈之時,宋通敲敲桌面。 “你接下來就跟著國子監(jiān)的師兄們?nèi)ナ煜は掠嘘P(guān)科舉主試的情況,整理些材料……” “科舉主試?”謝行儉冒然打斷宋通。 不是,他來的不是吏部嗎? 吏部何時管起科舉的相關(guān)事宜了? 宋通似乎料到謝行儉會意外,他慢吞吞的開口,“于大人是禮部調(diào)過來的,你懂得……” 他懂! 他必須懂! 所以呢? 謝行儉只感覺他胸口有鞭炮在齊鳴! 實在太令他意外了。 他還以為在吏部做個小主事,只能碌碌無為的做著打雜的事呢,沒承想,竟然離科舉這么近。 什么是科舉主試? 科舉主試一般是由禮部管轄的,小到童生試,大到皇上主持的殿試,都要經(jīng)由禮部審核,可以說,禮部是天下科舉的核心。 但禮部cao持科舉已經(jīng)成為過去式了,于尚書接手吏部后,順帶將科舉一項劃至吏部考功司。 朝廷之所以沒人反對于尚書的大膽作為,主要是因為主持科舉考試的主試權(quán)本就是吏部轉(zhuǎn)交給禮部的,如今于尚書想回收回權(quán)力,當然無人敢出言反對。 隨后,宋通將謝行儉帶去主事司認識了一圈師兄們,不一會兒就獨自離開了。 * 主事司內(nèi)。 “謝兄,你拿好這些——”喊他的是剛從赤忠館肄業(yè)的錢赤,字由美。 錢由美性子溫和,且年紀與謝行儉相差不大,兩人在主事司一見如故。 謝行儉在主事司才坐下一炷香的功夫,兩人就已經(jīng)熟悉起來。 見錢由美將一打沒有經(jīng)過線封的紙張遞給他,他忙丟下手下的筆,雙手接過。 “由美兄,這些是?”謝行儉好奇的翻閱。 錢由美笑,“這些都是前些年的鄉(xiāng)試題,剛才宋大人讓我轉(zhuǎn)交給你的,說讓你今天務(wù)必分題整理出來,等會宋大人那邊會派人來取?!?/br> 聞言,謝行儉拿紙的手倏而發(fā)抖。 他瞪大眼睛,捂著急速跳躍的心臟,不由高聲質(zhì)問道,“由美兄,這些真的都是往年鄉(xiāng)試的考題?” 錢由美很淡定的點頭,“豈能有假。” 見謝行儉飛快的翻看紙張,大氣都不敢出的樣子,錢由美急忙道,“行儉,你才來這,怕是還不清楚咱們每日做的事吧?” 謝行儉手指一頓,掌心壓在厚厚的紙上,他抬眸看向錢由美,驚呼道,“宋大人說咱們這些小主事主要是幫司里整理科考書籍,沒說要整理鄉(xiāng)試卷啊——” “那是宋大人沒跟你說齊全,”錢由美偷偷壓低聲音道,“宋大人他就這德行,表面一副坦蕩蕩,其實特別喜歡看別人手忙腳亂的樣子。” 謝行儉想起剛才在于尚書那,宋大人故意憋著笑取笑他小主事的名頭,莫名覺得錢由美這般形容宋大人也沒什么錯。 但在府城,宋大人嚴懲許如英女扮男裝科舉的狠絕手段,似乎又不太像是個會開玩笑的人。 錢由美瞥見謝行儉不相信他所言,再次強調(diào)道,“你莫被他一時嚴厲給騙過去了,我從小就認識他,他眼睛眨一下,我都知道他在憋著什么壞呢!” “從小就認識?”謝行儉眉心一跳,不會這么巧吧,他來吏部隨便交的一個朋友,莫非是世家子? “當然,”錢由美笑著靦腆,有著不自然的朝著謝行儉拱手,“實不相瞞,我乃本朝鎮(zhèn)國公之子,宋大人是我表舅……” 一聽錢由美提及鎮(zhèn)國公,謝行儉忽而覺得腦袋有些眩暈。 說暈他真的有點暈,還好錢由美及時扶住他。 “行儉,你可別跟他們說。”錢由美下巴往四周忙碌的主事們那昂了昂。 “我爹連我在國子監(jiān)的身份都是捏造的,所以我來吏部,大家也以為我只是京城小官之后。” “那為何你單單告訴我,你是鎮(zhèn)國公的……?”謝行儉納悶。 錢由美嘴角一勾,別有深意道,“表舅他貌似很喜歡你,他性子刁鉆,很少看好后輩,我想著能讓表舅刮目相待的,必是不同凡響之人。” 謝行儉被虧的臉色緋紅,“不敢當不敢當,由美兄,不不,鎮(zhèn)國公……” 謝行儉原想說見笑了,但面前是鎮(zhèn)國公家的公子,他再稱呼人家名號似乎不太妥。 畢竟鎮(zhèn)國公與武英侯不同,鎮(zhèn)國公家的爵位是世襲的,只是不知,到這一代,錢由美是不是第一繼承人。 “行儉不必見外?!卞X由美道,“現(xiàn)在我在吏部不過是個小官之子,還請行儉幫我保守住秘密?!?/br> 謝行儉連忙點頭,他雖不知這里頭是何緣由,但人家不說,他也不問。 錢由美回到自己的工位后,謝行儉望著手中一疊鄉(xiāng)試卷,臉上的笑容逐漸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