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热爱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成人福利资源在线,成年美女黄网色大观看全,狠狠色综合激情丁香五月,777奇米电影网99久久,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成人无码午夜成人无码免费视频

筆趣閣 - 玄幻小說 - 寒門升官手札在線閱讀 - 【67】

【67】

    雅室內, 林邵白和魏席時將三人整理的縣試考集攤開在方桌上。

    三人輪換著看, 他們都是經(jīng)歷過縣試的人, 又翻閱了大量資料, 自然摸得清縣試出題的套路。

    林邵白與魏席時每人各準備了一套縣試題, 而謝行儉有心記下了今年的縣試題, 再加上他根據(jù)藏書樓的資料編纂了一套, 加起來他這次一共就出了兩套。

    考慮到這是他們第一次合力出書,三人皆是掄起袖子全力以赴,盡所能將他們能想到的考題內容都擼清擼順。

    每一道答案, 每一句話,都是經(jīng)過他們深思熟慮,鄭重審慎后才敲定的最終版本。

    “一個月出一回, 想來應該足夠了?!?/br>
    謝行儉將手稿卷起, 不疾不徐的執(zhí)筆在紙上寫著,下筆如游龍, 洋洋灑灑, 十分連貫, 幾乎沒有停頓。

    寫完后, 他對著墨跡吹了吹, 用硯臺壓住邊角, 迎林邵白和魏席時上前觀看。

    “你們過來看看,這是我根據(jù)咱們仨所擅長的領域列出的詳略,邵白兄記憶超凡, 最適合出帖經(jīng)題, 不像我和席時,有時看到冷偏的題,還要想一會才憶起來,以防出錯,還要翻書檢查一遭,實在太耽誤時間?!?/br>
    “是了,誰精通哪部分就專門負責這部分,成果比咱們這樣籠統(tǒng)的好?!蔽合瘯r非常贊同這點。

    林邵白點頭,“即是如此,之后的帖經(jīng)卷都由我來出。”

    說著,他謙虛的笑笑,“墨義題雖難不倒我,但終究比不上帖經(jīng)寫起來順手,若讓我單負責帖經(jīng)這一塊,日后輕松很多?!?/br>
    “那就這么定了!”謝行儉望向魏席時,“我平日看的書雜,墨義和經(jīng)義這塊我比較熟悉,做起來得心應手,不如這塊我負責,你覺得怎么樣?”

    巧合的是,魏席時專長詩賦,一聽謝行儉將帖經(jīng)、墨義以及經(jīng)義都分出去了,只留下詩賦這一塊給他,當即笑得點頭。

    “好是好,只不過你一個人出墨義和經(jīng)義兩卷,會不會任務過重?你要是抗不過來,記得跟我和邵白兄說啊,我們抽空幫你分擔一點。”

    謝行儉自然樂意,只不過出考集一事是由他發(fā)起,他首當其沖得多干點活,等過一段時間再招攬一二好友幫襯,他肩上的擔子也會輕點。

    謝行儉將三人的任務分配完畢后,又將剛才討論的細節(jié)一一在紙上記下,只待回去后,三人多研究研究,再用心查漏補缺,于此以來,下一回出題就會避開這些。

    因縣學還有課業(yè),耽誤不得,謝行儉卷起紙張去見了陳叔,陳叔立馬喊來雕刻印刷師傅,拿著手稿開始趕工。

    *

    回到縣學后,三人不巧與林教諭正面迎上,林教諭隨口問了一句他們干什么去了,謝行儉拱手將出考集的事說了一嘴。

    之前他找過林教諭,詢問有關藏書樓考卷書籍相關事宜,旁敲側擊的問過林教諭可有興趣加入出書行列。

    只林教諭推辭說縣學事務繁忙,當場回絕了他。

    此時聽謝行儉說去清風書肆交書稿,林教諭詫異道,“才幾天的功夫,你就整理出來了?”

    “先生見笑,學生一人之力當然完不成,這才找了林邵白和魏席時幫我出了兩卷?!敝x行儉說完,林、魏兩人忙上前一步拱手回應。

    林教諭撫著胡須,看了三人一眼,又問出書一事可還順利。

    “今日出的是縣試題,相對簡單些,學生三人尚且還能應對過去?!?/br>
    其實依照謝行儉的能力,院試都難不倒他,只是在老師面前,他還是得兜著點,不敢驕傲自滿,以防犯了林教諭的忌諱。

    林教諭點點頭,臨走前提了一句,說出書期間若是遇到疑惑,隨時可以上門去找他。

    謝行儉微愣,隨即感激不盡。

    不過林教諭再三警告道,“雖說出考集是造??瓶甲x書人的活,但你們千萬莫要本末倒置了,可別一心投放在出書上,而忘了自己讀書的初衷?!?/br>
    林教諭說的委婉,他心知謝行儉出書首要是為了賺錢,他也是窮苦人家出身,知曉讀書耗費銀錢,因而對此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好在你們寫的書是正經(jīng)書,我聽說最近書肆里盛行話本子!”

    說著,語氣抬高,略顯嚴厲道,“你們可給老夫當心點,不許插手話本子,這種污穢書籍,賺的是快活錢,若是你們以后入仕被御史大人逮住小辮子,臟的是你們自個的名聲。”

    謝行儉心虛的點頭,不過他接的是潤筆的活,想來不會查到他身上。

    只是日后行走廟堂,周邊有無數(shù)雙眼睛盯著他,他務必要小心行事。

    謝行儉緊了緊肩上的書箱,心想等出考集一事穩(wěn)定后,他最好跟陳叔再商量商量,潤筆一事他還是不做為好。

    林教諭收回意味深長的目光,擺擺手讓謝行儉一行人進去。

    謝行儉微微一哂,他總感覺林教諭對他起了疑心,難道林教諭已經(jīng)知道了他與清風書肆的潤筆交易?

    越多想越容易露出馬腳,他搖搖頭,索性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昂首挺胸,坦坦蕩蕩的進了學堂教室。

    林教諭神色微動,緊盯著謝行儉的后腦勺,好半天才轉移視線,跟著走進教室捧著課本端坐上首。

    *

    今年縣學兩場科考都無一人上榜,縣令氣的親自跑到學堂里責罵了教諭們一通,力令縣學先生們對底下的學生今后不可懈怠一分,必須嚴厲管教學子,希冀明年科考中能一雪前恥,切不可再重蹈覆轍,丟盡雁平縣的臉。

    其實這件笑料發(fā)生后,涉事的書生們早已經(jīng)認識到自身的錯誤了。

    再加上聽到近日京城傳來的消息,哪里還需要先生們鞭策,各個恨不得日日夜夜手不離書,讀書讀到廢寢忘食,指望著明年卷土重來,一路飛升,好洗一洗身上的臟名。

    身邊的同窗都在奮發(fā)圖強的時候,謝行儉也在給自己施壓,將徐大人寫得書單看完后,他又買了一套算術書籍,正式將學算術搬上了讀書日程。

    聽考過的人說,今年院試覆試中的一文,最后兩道大題選考的就是算學。

    算學這一門,縣學今年沒有單獨排課,是因為近兩年院試的第二場覆試一次沒有考過,因此很多人都忽略了算學。

    謝行儉作為一個義務教育出生的人,院試的算學題對他來講不算什么難題,只不過古代有一點不同——科考算學自有一套答題格式,且格式根據(jù)題目千變萬化,一旦格式出錯,即使你答案正確,也拿不到滿分,就這一點,難倒了諸多考生。

    謝行儉縣試、府試都排在羅郁卓后面,他心里苦啊,他可不想明年院試因為寫錯算學格式而丟了冤枉分,從而又與案首失之交臂。

    除了算術,律法他也不打算放過。

    古代算術他要重頭學,律法卻不用。

    很早的時候他就在他爹跟前將朝廷的律法背的滾瓜爛熟,只不過新帝繼位后,相關律法稍有改動,所以他需要與時俱進的更新腦中的條文律法內容。

    律法枯燥無味,而且容易忘,他自詡熟悉本朝律法,可在科考面前也不敢掉以輕心。

    唯有好好準備,他才能在明年院試中大放異彩,從而拿到案首稱號。

    他暗暗發(fā)誓,這一回不拿案首誓不罷休!

    謝行儉這邊在努力學習,清風書肆的考集買賣也慢慢步入正軌。

    一個月出三到五份試卷,末尾附帶答案,一經(jīng)問世,各大私塾的讀書人紛紛搶購。

    謝行儉考慮到他和魏席時要靜心準備院試,便交代陳叔不要對外聲張這些考卷是他們所出。

    為了方便稱呼,三人起了一個雅號,名為“長山書人”,以后都以此綽號登記在考集封面。

    林邵白本身是秀才,何況他又不打算明年參加鄉(xiāng)試,因此他主動站出來,說今后與清風書肆交接對稿的事由他負責,這樣謝行儉和魏席時可以少cao些心。

    謝行儉求之不得,于是放心的將心思放在院試上,除了每月交一到兩套考集卷,他不再過問相關事情。

    自從考集生意一炮而紅后,謝行儉含蓄的跟陳叔表明他將不再接潤筆的活,陳叔知道謝行儉為人謹慎,眼光長遠。

    從這些天的考集銷量上來看,出考集比給話本潤筆要劃算的來,謝行儉提出不再潤筆,陳叔想勸也沒法子,另外,他們簽訂的契約年限年底就到期,到時候他不答應都不行。

    而且謝小子這回留了心眼,跟他簽訂考集契約時提了要求,要求他給出的四成分紅不僅僅包括雁平縣,還要涉及府城清風書肆總館的分紅。

    這要求太大,他一時做不了主,因而他給府城大東家遞了急信,大東家第二天就回了消息,讓他答應謝行儉的要求。

    要說大東家不愧是常年與書商打交道的老手,一眼就看上了謝行儉這幾套考集的價值,直言一旦出版,定會在讀書人堆里掀起波瀾。

    果不其然,頭一個月的縣試考集才出了兩百份,一天內就賣脫了銷,可把陳叔樂壞了。

    他連夜將賬本從頭到尾算上一回,刨除成本、工匠薪金等等,清風書肆一天就賺了相當于一個月的話本錢。

    陳叔賺的盆滿缽滿,謝行儉和魏席時以及林邵白他們自然跟著沾光。

    只不過印刷速度慢,兩百套考集至少要十來天才能印出來。

    所以這種暴利的事,一個月頂多來兩回。

    哪怕陳叔加大人手,夜以繼日的勞作,一個月也只能印五六百本。

    考慮到市場飽和的問題,陳叔也不敢為了賺快錢而胡亂加大印刷量。

    因此規(guī)定清風書肆每月只賣五百套,先到先得,這樣的廣告一經(jīng)發(fā)出,清風書肆每天都門庭若市,進出的讀書人為了一睹為快,恨不得將清風書肆的門檻踩塌。

    至于謝行儉提出分府城總館的分紅,大東家也給了回應,只能讓出一成二厘的分紅給謝行儉他們。

    府城足有六七個雁平縣大,客源自然也多,一成二厘的分紅看似少,其實已經(jīng)算很多了。

    一成二厘,分攤到他們三人頭上,每人就持有四厘。

    如果以雁平縣一個月能給他們一人四五十兩進賬為標準,那么算下來府城一個月就要給他們每人七十五兩左右的分紅。

    夠了,真的夠多了。

    他們這些才十幾歲的少年,一個月能到手一百二十兩的銀子,這種賺錢的日子他們做夢都沒想到過。

    一旦考集生意興隆起來,周圍必然會出現(xiàn)眼紅的商人,跟風模仿的比比皆是,清風書肆的銷量自然而然會降下一部分。

    眼瞅著一兩個月的進賬逐漸減少,謝行儉卻絲毫不擔心。

    他上輩子九年義務教育不是白學的,各類輔導資料不說做了有上千本,五百本總有吧。

    他腦子中有無數(shù)編纂科舉輔導的想法,到時候他只要結合當今科舉模式加以創(chuàng)新,不怕對家抄襲,就怕對家望而卻步,抄都不會抄。

    讀書人都愛面子,但凡正版在前,都不會為了占便宜去買盜版,這一點謝行儉深知肚明,陳叔心中也有數(shù)。

    所以他們心照不宣的都按兵不動,接下的日子里,果不其然,模仿清風書肆考集的那幾家書鋪,慢慢的就被讀書人追著罵,不得已很快就歇了這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