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人巷
王璟對少林寺并不陌生,笑傲位面,天龍位面都有少林寺,王璟也算是???。其他位面雖然少林名聲不顯,但或多或少也有少林的傳說。風云位面也是神州的地圖,少林寺也應該在河南嵩山,距離中原皇城并不算遠。 王璟向著河南方位,不過半個時辰便飛到了少林寺上方。王璟神念向少林寺一掃視,所有景象都清晰的映入王璟腦海中。 在少林寺的后山上,有一個洞口。 洞口上方赫然刻著一行一尺大小的字: 少林木人巷! 王璟心里一笑,連個守衛(wèi)都沒有,慧可對自己的機關術還是自信。 摩柯無量本是達摩所創(chuàng),但達摩的徒弟慧可卻是武學天分不足,反而對機關術很擅長,這才將摩柯無量藏在木人巷中。 王璟從高空降落到木人巷洞口處,一步踏入,便進得一條異常狹小的長長通道,通道兩旁,每隔五丈便有一盞油燈。油燈火光搖曳,勉強照耀得通道不那么黑暗。對王璟來說,再黑暗的地方都影響不了他,神識一開,視若白晝。 王璟行了一會兒功夫,便到了通道盡頭,盡頭處赫然又是一個洞口。 這個洞口左旁,刻著一些模模糊糊的小字,看起來年代甚為久遠,應該是木人巷建成之時便刻上去的。 王璟抬眼看去,只見那些小字寫著: “要過木人之巷,必先三跪我巷,九叩諸天善神,方能見神見佛,否則必遭天譴!” 王璟彎腰鞠了一躬,嘆道:“我來取達摩前輩的武功,這一禮是敬給達摩前輩的!要我三跪九叩,卻是千難萬難。以后若是少林有事,看在達摩前輩的份上,我盡力一幫就是!” 王璟鞠躬完,便一步踏入洞口,落腳之處正是一個巨大的佛教萬字標記。 這便是木人巷的起點,按外邊小字所說,要從此處開始三跪九叩,方能安全通過木人巷。 王璟當然知道木人巷內(nèi)有什么,毫不在意,先不說王璟自己也懂機關術,要人三跪九叩,這表明只要低頭,便可以躲避機關。以王璟的武功,除非達摩再世,笑三笑前來,其他的沒有任何能夠?qū)ν醐Z造成威脅。 王璟向前走了十丈,便見前方突然有光! 那不是黃昏如殘陽的油燈之光! 而是一道充滿殺氣的慘白強光! 那是一柄整整長逾二丈,重逾千斤的巨大鐮刀,正以雷霆萬鈞之勢向王璟的頭頸之位,橫劈而來。 王璟右手五道劍氣齊出,正是六脈神劍。 劍氣后發(fā)先至,沖向那道白光。 “吭吭吭吭吭”,五聲連為一聲,金戈相擊的聲音傳來。 片刻之后,“砰”的一聲,卻是金屬落地的聲音。 鐮刀被王璟的劍氣所毀,斷成六段,重重的落在地上。 這鐮刀長約二丈,剛好是這條通道的寬度,左右皆不能閃躲,那么只有向上或者向下,但通道高度有限,向下是不可能的,唯有低頭,才能閃避。 這是為什么洞口處提醒來人要三跪九叩,只要一路叩首,由于早已經(jīng)俯身低首,自然能躲過這必殺一刀。 慧可設計這道機關,便是算準了人心。天下英雄,若然能闖到少林寺木人巷,定然不是泛泛之輩。 這種人怎么可能輕易向神佛屈膝。 可惜,慧可不知道王璟武功已經(jīng)高到了一種層次,任何機關,便是再強,也有限度,有人能強行頂著機關前行,這是慧可沒有料到的。 王璟擊毀了這死神鐮刀,接著便繼續(xù)朝通道深處繼續(xù)前進,又走了上百丈的路程,仍然不見盡頭。 隨著王璟的深入,王璟便越感覺到木人巷深處有一股上天下地至尊無敵的力量在默默的等待著。這是王璟身為元神高手的感應。 王璟不知道走了多久,終于到達盡頭。盡頭處是一堵沒有去路的洞壁。 王璟神識掃了一眼,盡頭處其中一處暗角,放置著一個半丈大小的水晶圓球。 這顆水晶圓球,晶瑩通透,圓球底部與一水晶所制的八葉蓮華緊緊相連,宛如蓮華所凝聚的一滴清泉。 在這顆巨大的水晶圓球內(nèi),又刻著數(shù)行小字: “盡頭未是盡頭,巷末仍是有巷,若要進巷中之巷,心需存經(jīng)中之經(jīng)!心中有經(jīng),口中有經(jīng),眼中有經(jīng),足下有經(jīng)。由經(jīng)指路,方證菩提!” 這個水晶球表面光滑無比,也沒有任何拼合的痕跡或者接縫,但字體卻在內(nèi)部??梢姡耸强套种说乃?,已經(jīng)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程度,指力要恰到好處,透球而入,卻不損傷水晶球分毫。 王璟憑借元神,也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可見刻字之人,絕不在王璟之下。 王璟熟悉機關學和原著,當然知道這個水晶球便是機關樞紐。 王璟使勁將水晶圓球向右一旋轉(zhuǎn),這條通道盡頭,驟然生變。 只見連串“轟隆”聲響,在響聲中,面前那堵墻壁,赫然向左右分開。顯然,這墻壁是一道活門,只要扭動水晶圓球,活門便會向兩旁敞開,露出洞壁內(nèi)的世界。 那是一個相當寬闊的山洞,洞的最后方,是一列由水晶砌成,寬逾四丈的巨門。 王璟的神識透過巨門,看見里面的場景,卻是空空如也。 王璟輕嘆一聲,看來還是要按照經(jīng)文指示,不然木人不會現(xiàn)身。 在水晶門的地上,有著數(shù)不清的字。 這些字被刻在寬約一丈的血紅方磚上,字體一尺大小。 而這些血紅方磚卻是鋪滿了整個山洞的地面,王璟距離水晶巨門,有六十多塊方磚的距離,便是六十多丈的距離。 王璟倒是可以飛過去,但門內(nèi)空空如也,不依照這些字,進去也是沒用。 王璟細細掃視了一眼這些字,雖然排列雜亂無章,但合計共分四行,每行六十六個,正是二百六十八之數(shù)。果然不假,正是佛教“般若心.經(jīng)”的內(nèi)容。 王璟熟悉佛法,佛家最重要的經(jīng)典,便是“大般若經(jīng)”,“大般若經(jīng)”的精髓,卻是體現(xiàn)在一篇僅僅二百六十六字的“般若心.經(jīng)”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