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并派(下)
岳不群回道:“承左盟主詢及,在下雖于此事曾細加考慮,但要作出一個極為妥善周詳?shù)木駬?,卻亦不易?!币粫r峰上群雄的數(shù)千對目光都向他望去,岳不群的態(tài)度無疑是決定性作用,他若同意,恒山派則孤立無援,勢必也被迫并派。 岳不群又說道:“我華山創(chuàng)派二百余年,中間曾有氣宗、劍宗之爭。眾位武林前輩都知道的。在下念及當日兩宗自相殘殺的慘狀,至今兀自不寒而栗……因此在下深覺武林中的宗派門戶,分不如合。千百年來,江湖上仇殺斗毆,不知有多少武林同道死于非命,推原溯因,泰半是因門戶之見而起。在下常想,倘若武林之中并無門戶宗派之別,天下一家,人人皆如同胞手足,那么種種流血慘劇,十成中至少可以減去九成。英雄豪杰不致盛年喪命,世上也少了許許多多無依無靠的孤兒寡婦?!?/br> 他這番話中充滿了悲天憫人之情,極大多數(shù)人都不禁點頭。有人低聲說道:“華山岳不群人稱‘君子劍’,果然名不虛傳,深具仁者之心?!?/br> 方證大師合十而道:“善哉,善哉!岳居士這番言語,宅心仁善。武林中人只要都如岳居士這般想法,天下的腥風血雨,刀兵紛爭,便都混于無形了?!?/br> 岳不群道:“大師過獎了,在下的一些淺見,少林寺歷代高僧大德,自然早已想到過。以少林寺在武林中的聲望地位,登高一呼,各家各派中的高明卓識之士,聞風響應(yīng),千百年來必能有所建樹。固然各家各武術(shù)源流不同,修習之法大異,要武學之士不分門戶派別,那是談何容易?但‘君子和而不同’,武功盡可不同,卻大可和和氣氣??墒侵敝两袢?,江湖上仍是派別眾多,或明爭,或暗斗,無數(shù)心血性命,都耗費于無謂的意氣之爭。既然歷來高明之士,都知門戶派別的紛歧大有禍害,為甚么不能痛下決心,予以消除?在下大惑不解,于此事苦思多年,直至前幾日,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關(guān)竅所在。此事關(guān)系到武林全體同道的生死禍福,在下不敢自秘,謹提出請各位指教。” 群雄紛紛道:“請說,請說?!薄霸老壬囊姷?,定然是很高明的?!薄安恢降资巧趺丛??”“要清除門戶派別之見,那可是難于登天了!” 岳不群待人聲一靜,說道:“在下潛心思索,發(fā)覺其中道理,原來在于一個‘急’字與‘漸”字的差別。歷來武林中的有心人,盼望消除門戶派別,往往cao之過急,要一舉而將天下所有宗派門戶之間的界限,盡數(shù)消除。殊不知積重難返,武林中的宗派,大者數(shù)十,小者過千,每個門戶都有數(shù)十年乃至千百年的傳承,要一舉而消除之,確是難于登天?!?/br> 左冷禪道:“以岳先生的高見,要消除宗派門戶之別,那是絕不可能了?如此說來,豈不令人失望?“ 岳不群搖頭道:“雖然艱難萬分,卻也非絕無可能。在下適才言道,其間差別,在于緩急之不同。常言道得好,欲速則不達。只須方針一變,天下同道協(xié)力以赴,期之以五十年、一百年,決無不成之理?!?/br> 左冷禪嘆道:“五十年、一百年,這里的英雄好漢,十之八九是尸骨已寒了?!?/br> 岳不群道:“吾輩只須盡力,事功是否成于我手,卻不必計較。所謂前人種樹后人涼,咱們只是種樹,讓后人得享清涼之福,豈非美事?再說,五十年、一百年,乃是期于大成,若說小有成就,則十年八年之間,也已頗有足觀?!?/br> 左冷禪道:“十年八年便有小成,那倒很好,卻不知如何共策進行?” 岳不群微微一笑,說道:“左盟主眼前所行,便是大有福于江湖同道的美事。咱們要一舉而混滅門戶宗派之見,那是無法辦到的。但各家各派如擇地域相近,武功相似,又或相互交好,先行盡量合并,則十年八年之內(nèi),門戶宗派便可減少一大半。咱們五岳劍派合成五岳派,就可為各家各派樹一范例,成為武林中千古艷稱的盛舉?!?/br> 他此言一出,眾人都叫了起來:“原來華山派贊成五派合并?!币粫r間,群雄大為吃驚,就是華山弟子也驚訝不已。左冷禪則是胸有成竹的表情。恒山派定逸師太滿臉的不可思議,大聲問道:”岳師兄,可是左盟主以你三弟子之事威脅與你?“ 岳不群回道:”并無此事,并派之事,乃是‘息爭解紛’的好辦法,就是沒有我三徒弟之事,我也贊同?!?/br> 左冷禪說到:”岳師兄真是好見識!現(xiàn)下四派都同意并派,不知恒山派是何意思?“說完冷測測的看著恒山眾人。一眾嵩山弟子隱隱將恒山眾人包圍。看形勢,若是不同意,便不讓她們活著離開嵩山。 定逸師太正待大罵,卻被定閑師太拉住,只聽得定閑師太說道:”既然大家都同意,貧尼也無異議?!?/br> 左冷禪臉色緩和,說道:“五岳劍派之中,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派一致同意并派。那么自今而后,這五岳劍派的五個名字,便不再在武林出現(xiàn)了。我五派的門人弟子,都成為新的五岳派門下?!?/br> 他左手一揮,只聽得山左山右鞭炮聲大作,跟著砰拍、砰拍之巨響不絕,許多大炮仗升入天空,慶?!拔逶琅伞闭介_山立派。群雄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臉上都露出笑容,均想:“左冷禪預備得如此周到,五岳劍派合派之舉,自是勢在必行。倘時今日合派不成,這嵩山絕頂,只怕腥風血雨,非有一場大廝殺不可?!狈迳舷鯚熉埿技婏w,鞭炮聲越來越響,誰都無法說話,直過了良久良久,鞭炮聲方歇。 便有若干江湖豪士紛紛向左冷禪道賀,看來這些或是嵩山派事先邀來助拳的,或是眼見五岳合派已成,左冷禪聲勢大張,當即搶先向他奉承討好的。左冷禪口中不住謙遜,冷冰冰的臉上居然也露出一二絲笑容。 這時候,群雄中突然有人喊道:”五派既然并作一派,不知這掌門人之位,如何歸屬?“當下各人議論紛紛,有的推薦方證大師,有的推薦沖虛道長,還有的推薦左冷禪,岳不群,更甚的毛遂自薦,更有人提議大家輪流做! 泰山派一名老道朗聲道:“五岳派掌門一席,自須推舉一位德才并備、威名素著的前輩高人擔任,豈有輪流來做之理?”玉璣子又補充道:“不錯,需是五岳派中人才行,以我看,左盟主就最適合不過!” 左冷禪假裝推辭幾句,突然有人攪和到:“既然是五岳劍派并派,需得比劍定掌門,這才實至名歸?!比盒垡宦?,都覺得甚是有理。千余名江湖漢子跟著叫嚷:“對!對!比劍奪帥,比劍奪帥!誰的武功高,誰就做掌門!” 左冷禪自認為學會了辟邪劍法,應(yīng)該無人是其對手,回道:“不錯,正是此理!” 岳不群說道:“比劍難免有所損傷,最好是請方證大師、沖虛道長、丐幫解幫主、青城派余觀主等幾位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輩出作公證。誰勝誰敗,由他們幾位評定,免得比武之人纏斗不休。咱們只分高下,不決生死?!?/br> 左冷禪道:“這是大師對敝派慈悲眷顧,自當遵從,原來的五岳劍派五派,每一派只能派出一人比武奪帥,否則每一派都出數(shù)百人,不知比到何年何月,方有結(jié)局?!?/br> 當下,眾人約定好比劍方式,以方證大師,沖虛道長等作為裁判,一場大比就此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