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頤行聽久了,眼皮子便發(fā)沉起來,不經(jīng)意朝太后那頭一瞥,見皇帝的視線冷冷朝她拋過來,嚇得她一凜,困意立刻消減了一大半。 這時恰好伺候宴席的宮女上來斟茶,蹲了個安道:“娘娘,外頭有個小太監(jiān),自稱是御藥房蘇拉,說來給娘娘傳句話?!?/br> 頤行遲疑了下,“御藥房的?”一面回頭看了銀朱一眼,“你上外頭瞧瞧去?!?/br> 銀朱應(yīng)了,轉(zhuǎn)身跟著小宮女出去,不多會兒回來,壓聲咬著耳朵說:“夏太醫(yī)讓蘇拉遞話,約娘娘在千秋亭見面,有萬分要緊的話對娘娘說?!?/br> 頤行很意外,“萬分要緊?” 銀朱點了點頭,“這夏太醫(yī)也真怪,上回不是說他那姨太太不叫他和后宮主兒多兜搭嗎,這才幾天吶,難不成把姨太太給休了?” 頤行心里卻有另外的想頭。 其實她一直覺得夏太醫(yī)那天來說那通話,并不是出于他的本意,大抵是因為她晉了位,怕彼此走得太近,妨礙了她的前程。要是照著禮數(shù)來說,敬而遠之確實對誰都好,可既然是要緊話,也許關(guān)乎身家性命,就不得不去見一見了。 看看外頭天色,太陽將要落山了,今晚上因是太后萬壽,各處宮門并不下鑰,夏太醫(yī)也可以自由往來。她心里頭突突地跳,挪了挪身子,似乎沒人注意她,便悄悄站起身,悄悄從大殿內(nèi)退了出去。 外頭熱浪滾滾,一絲風(fēng)也沒有,頤行問銀朱:“約在千秋亭?” 銀朱說是,心里卻七上八下,“做什么要在闔宮眼皮子底下見面,大大方方上永壽宮請脈,多少話說不得。” 頤行卻認為夏太醫(yī)向來辦事靠得住,這么著急見她,沒準(zhǔn)又有晉位的好事兒在等著她了。 這么一想,熱血沸騰,天底下沒有什么比升發(fā)更讓她心動的。她拉扯著銀朱,說快快快,“別讓夏太醫(yī)等急了。” 可是到了千秋亭,里里外外找了一圈,也沒見夏太醫(yī)的蹤影。頤行回身問銀朱:“是不是弄錯地方了?究竟是千秋亭還是萬春亭?” 銀朱說沒錯,就是千秋亭,“奴才聽得真真的?!?/br> 既這么,那就等會子吧,便在御花園里兜了兩圈。走到天一門前,忽然想起欽安殿前撲蝴蝶的事兒,自己倒尷尬地笑了。 然而又蹉跎了好久,實在不見夏太醫(yī)來赴約,頤行等得沒趣兒了,嘟囔著說:“再等下去又得喂蚊子,算了,還是回去吧?!?/br> 可剛要挪步,就見瓊苑西門上有個身影快步過來,那件補服的大小趕不上他的身高,下擺老顯得短了三寸,一看就是夏太醫(yī)無疑。 第58章 (我的夏太醫(yī),他死了。) 夏太醫(yī)的步伐,走出了氣急敗壞的味道。邊走邊咬牙,真是個不知死活的東西,大庭廣眾之下,皇上也還在,她竟敢打發(fā)人上御藥房傳話,說有頂要緊的事要見夏太醫(yī),讓夏太醫(yī)務(wù)必來千秋亭一趟。 懷恩當(dāng)時將話傳到他耳中的時候,他簡直有些難以置信,一再地問自己,難道那天話說得不夠明白嗎,為什么還沒有斷了她的念想?這老姑奶奶是吃錯了藥,還是這世界亂了套?明明是后宮嬪妃,卻一心想著別的男人,難道她是覺得尚家的罪名還不夠大,沒有滿門抄斬,所以急著要再送全家一程嗎? 生氣,郁悶,雖然站在夏太醫(yī)的立場上,避開了后宮那么多雙眼睛,悄悄來一個隱蔽處和她私會,讓他嘗到了一絲隱晦又刺激的味道,但作為皇帝來說,若隱若現(xiàn)的一頂綠帽子懸在腦袋上,也著實讓他產(chǎn)生了如坐針氈的不安感。所以他一氣之下,要來聽聽她究竟要對夏太醫(yī)說什么,如果她膽敢在今天捅破窗戶紙,那他非處死夏太醫(yī),罰她閉門思過三個月不可。 腳步匆匆趕往千秋亭,終于在玉石欄桿前發(fā)現(xiàn)了她的身影。多刺眼,他看見她穿著嬪的吉服,那是正統(tǒng)嬪妃才有的打扮啊,可她卻穿著這身衣裳,一門心思私會情郎。雖說情郎是他,丈夫也是他,可他就是不高興,后宮的女人竟對皇帝之外的男人有情。 一個箭步?jīng)_上了千秋亭,站到她而前。他走得氣喘吁吁,那天蠶絲的障而因他一呼一吸間隱現(xiàn)了臉頰的輪廓,她怔忡地盯著他,像盯著一個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 他下意識回避了她的目光,只道:“純嬪娘娘找臣,究竟有何貴干?” 頤行有些納悶,“我找您?不是您找我嗎?” 他訝然回過身來,“娘娘究竟在開什么玩笑,今兒是太后壽誕,臣怎么可能在眾目睽睽之下,約娘娘在這里碰而?” 頤行也是一頭霧水,“對啊,今天是太后壽誕,我怎么可能避開所有人的耳目,約您在這里會而?是我永壽宮的地方不夠敞亮,還是蚊蟲比這兒多?”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難道是有人故弄玄虛,兩頭傳話嗎? 銀朱表示:“奴才是真的聽那小太監(jiān)說,夏太醫(yī)有要緊的話傳達主兒,絕不會弄錯的。” 頤行說:“看吧,我沒騙您,我也沒有打發(fā)人去御藥房給您傳話?!?/br> 夏太醫(yī)沉吟了下,說不好,匆促道:“你快回重華宮……” 可是話還沒說完,瓊苑西門上就出現(xiàn)了無數(shù)盞燈籠。火光之后人影憧憧,先是幾十名太監(jiān)將千秋亭團團包圍住,然后便是各路嬪妃簇擁著皇太后,出現(xiàn)在了亭前的空曠處。 “太后老佛爺,您可瞧見了吧。今兒是您圣壽,咱們都在重華宮給您賀壽呢,純嬪卻悄沒聲兒地溜出來,跑到這地方吊膀子來了?!惫у纳ひ粲旨庥掷谶@深寂的御花園里蕩漾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