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重生一次,她不再起害人之心,要的不過是安穩(wěn)度日。 知道賈敏需要思考,王熙鳳暫且告辭離開,她回去還有很多事情要安排,想要成功和離不是一句話兩句話的事情。 那鳳兒就回去了,謝謝姑母如今不計前嫌信我。王熙鳳再次感謝,眼神中全部是感激,在來之前她心里是忐忑的,別忘了賈敏的鋪子可是王熙鳳親手賣的,即便是王夫人指使的,王熙鳳也做了這個幫兇。 出了里間,黛玉正在屋外坐著,半夏守在黛玉身邊,黛玉手里拿著紅繩編著裸子,這是半夏交給她的,花樣黛玉從來沒見過,應是北寧國特有的。 賈敏和王熙鳳在里間說話的功夫,半夏陪著黛玉,墨香和雪雁守在門口。 半夏跟著黛玉她們到了賈府,這姑娘別看是大小姐,適應能力極其強,做什么事情像什么事情,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從小跟在黛玉身邊一起長大的丫鬟。 小姐,不,姑娘真聰慧。半夏夸獎到黛玉,在她們北寧國叫未出閣的女子做小姐,不像南明朝這邊叫姑娘,兩國的文化還是有差異的。 半夏,你與我說說你們那什么樣子?黛玉好奇問道,和這里一樣嗎? 姑娘,不一樣,很不一樣,我們那有很高很高的山,不像這里地勢平坦,我們那里的人都使的一手好弓箭,沒辦法,深山老林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有熊瞎子出來。半夏說著還扮成熊瞎子的樣子。 熊么?黛玉瞪著大大的眼睛,腦海里是浮現(xiàn)的是那種原始森林的景象。 看著黛玉可愛的模樣半夏笑出聲來,不是到處都是黑瞎子,我們那也有鬧市,比這里熱鬧,女子可以上街可以做掌柜的。 女子可以做掌柜的?黛玉有些不可思議,要知道這在南明朝是不可能的,聽半夏這般說黛玉真想去北寧朝看看。 如今南明朝和北寧國兩國交好,去北寧國并非什么難事,起碼現(xiàn)在如此,今后就要看易之這邊。 皇宮內。 出了萬紅宮女的事情,皇帝特意還慰問了易之,易之表態(tài)一切都是意外,這般皇帝老兒放下心來,他著實怕易之出去胡說八道。 出事的第三日,有宮人到殿求見易之,宮人是云妃殿里的,他們來找飛到這里的鸚鵡。 他們來的不湊巧,易之帶著鸚鵡出去了,這鸚鵡很喜歡易之,自打來了就沒出去過,估計已經忘了自己的主子是云妃了。 不知皇子去哪了?宮人問道伺候易之的太監(jiān),他們和安公主正找這鳥,若是他們帶不回去就等著受罰。 和安公主平日里看著性子不錯,可惜對奴才,特別是他們這種用不到的奴才很是嚴苛,犯錯就會被罰。 皇子去御花園了。太監(jiān)道,一大早這鸚鵡吵叫著花園花園,這不易之就帶著他去御花園了。 易之得了皇帝親批,可在宮中自由活動,說是不受限制,范圍不過宮殿和花園罷了,別處易之是不能去的。 易之在想萬紅宮女的落網是不是因為自己的烏鴉嘴的原因,晚上他再測試自己的烏鴉嘴,說道讓北寧國在宮中的細作在他眼前倒個小霉,比如說連續(xù)摔個幾跤。 不知道預定倒霉形式這嘴還靈不靈了。 和鸚鵡一起,易之在宮殿里等了一天,什么事情沒有發(fā)生,這么看來烏鴉嘴功能不是百試百靈?還是限定的條件太多,所以發(fā)生不了? 易之不知是什么狀況,還是壞人在官場宮殿外面,即便倒霉了易之也不知,因此易之決定第二天出去逛逛。 以鸚鵡作為借口,易之帶著它去了御花園。 這天正好是賈敏從劉藥材那接到林如海書信的當天,黛玉知道自家爹爹在幫易之找家人這件事上出了麻煩,回府的路上黛玉一直在心里求自家爹爹和易之平安順利,不知她的誠心會不會幫到易之。 易之到花園的時候接近宮中晚膳時辰,宮中有規(guī)矩,晚膳前要誦讀詩書,因此這個時候御花園人很少。 到了春季,最早的迎春花已經開了,黃色的小花點綴著一院子的翠色,御花園的假山布置的尤為講究,不同角度看是不同的東西。 難得,易之有如此悠閑時刻可欣賞這園里的景色,說來好笑,作為北寧國的帝皇子易之不知北寧國的皇宮到底是什么樣子,是不是如同這里,有珍貴的花草有雕刻的玉柱。 不知離了我這個霉運北寧國是否國泰民安?易之想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沒半分想念有的只有冷徹心扉。 易之回憶的功夫,御花園出現(xiàn)了一個身影,急匆匆模樣,他身后跟著兩個小太監(jiān)顯然跑的不如他快。 只見此人跑到距易之不到十米的地方忽然摔了一個大馬趴 他摔倒的地方是鵝卵石,凹凸不平,哎呀呀,看的人都替他疼。 一個馬趴下去,長條帶子甩了出來,布條展開,里面是銀針,再看摔倒之人的打扮,官服在身,是個御醫(yī)。 估計不知是哪個娘娘病了,御醫(yī)抄御花園的捷徑,不想倒這個霉,摔這一下子估計膝蓋回去要疼上幾天。 哎喲喲。太醫(yī)起來,忍著膝蓋的疼,現(xiàn)在時間耽誤不起,惹了那個主子吃不了兜著走。 他邁步想要走,不知怎么的又摔了一下,這是哪個石頭起來的高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