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的科舉日常 第18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假老公他失憶了?。ɑ楹筇饘?高H 1V1)、毒醫(yī)狂妃、活色升香、高盧情頌(西幻NPH;NTR)、【綜漫】和“最強”們love love的日常、修羅天醫(yī)、異界第一大俠、誘妻為寵、原罪、打鐵匠的嬌蠻妻
元老爺喊兒子過來的目的非常簡單,他老人家的大胖孫子終于有望,整個人神清氣爽紅光滿面,連例行的去廣場上打拳都沒去。 錦繡進院門的時候,剛好遇上周老爺家的下人過來詢問元老爺是否出了什么事,否則每日雷打不動要在廣場上打拳的老爺子,為何今日突然失約了。 元老爺人逢喜事精神爽,非常想與外人分享這個好消息,但礙于老家的規(guī)矩,月份不滿三月不好往外說,免得驚了小兒魂魄,于是強忍喜意,告訴來人:“無事,無事!回去告訴你家老爺,我好的很,明兒老地方準時見!多謝他的關心!” 打發(fā)了周家的下人,元老爺見著錦繡,用前所未有的和藹語氣道:“寶兒??!爹總算是等到這一天了!咱們老元家要后繼有人啦!” 錦繡不得不提醒元老爺:“萬一是個小姑娘呢?” 元老爺一噎,對著錦繡胳膊狠狠一捏:“說的什么胡話,孫女爹也疼,孫女爹也疼?!?/br> 但現實就是家里沒有兄弟姐妹撐腰,哪怕你是公主,往后日子也不好過。古人傳下來的習俗,不是一兩個人能改變的。 元老爺開開心心的帶錦繡去他的庫房,讓錦繡給他的大孫子挑揀些好玩意兒:“放著也是積灰,你瞧著好的先讓人記下來,回頭慢慢讓人往你院子里抬?!?/br> 錦繡哭笑不得:“這才幾個月,到孩子會玩這些東西還要好久呢,爹,到時候您親自帶著孩子來庫房取不好嗎,干嘛搬來搬去的,麻煩且不說,我那院子庫房被您上次送過去的箱子放滿了,根本就沒地兒放呢!” 元老爺大手一揮:“那就擴建官衙!不能委屈我大孫子!” 這話也就說說,官衙可不是能隨便擴建的地方,頂多翻修翻修,元老爺反應過來后,一臉遺憾道:“還不如城關鎮(zhèn)老家自在呢,把我大孫子給委屈的。” 錦繡都不知道說什么好,本來因為媳婦兒有孕的事,他心里非常激動,但經過元老爺這么一整,算是徹底清醒了,這一看就是個寵孩子沒數的爺爺,還是先想想將來怎么在親爹的溺愛下,不將孩子養(yǎng)廢吧。 應付完元老爺,還有元夫人在一旁等著。 元夫人跟錦繡仔仔細細的講了女子有孕后該注意的事項,來來回回說了三遍,保證錦繡能倒背如流才歇口氣。 喝杯茶緩緩,繼續(xù)道:“按理說,一般人家妻子有孕,夫妻就該分房睡,同時由家里長輩和妻子給丈夫納幾個貼身伺候之人。 咱們家在你爹這兒就沒這規(guī)矩,娘知道你是個心里有數的孩子,就不插手你們小夫妻之間的事,回頭你和緣兒商量著來吧。” 這么一通折騰下來,錦繡回到院子時已經到了掌燈時分,姜良緣在燭光下神態(tài)恬淡的做針線活兒,錦繡仔細一瞧,是一件小兒圍兜。 輕輕把圍兜從姜良緣手里抽出來,握住對方的手,兩人面對面坐下,大致說了方才在元老爺元夫人院子發(fā)生之事。 錦繡有感而發(fā):“我爹盼孫子真是盼的望眼欲穿,我今兒瞧見他好像年輕了幾歲似的,精神頭都足了好多,突然就有些愧疚這些年的任性。” 姜良緣打從心底里感謝元家老兩口:“我一直知道爹娘的心思,但爹娘選擇成全咱們的私心,往后孩子出生,定要叫他好好孝順爹娘。” 不過有件事錦繡不好說,姜良緣卻是要說的:“萬一我生不出兒子,我自己倒是能看開,就擔心爹娘會心里難過?!?/br> 姜良緣這話說的委婉,其實她想說的是,萬一錦繡生不出兒子,元老爺會心里難過。 畢竟這在世人眼里,怎么看都像是錦繡隨了他爹,子嗣艱難。倒也不是姜良緣杞人憂天,而是元老爺從聽說兒媳懷孕后,就有了這個擔憂。 他自己受夠了生不出兒子的苦,不想兒子錦繡也走一遍自己走過的路。 錦繡自然明白媳婦兒的意思,輕笑一聲,扶著人去洗漱:“不怕,這事兒有我呢!” 本來按照公司的說法,當初他來這個世界,給他選定這個身份,是因為元老爺注定命中無子,而錦繡的到來,一定程度上就打破了元老爺和元家的既定命運。 元家的發(fā)展,開始奔向不可知方向。 在子嗣方向,錦繡是真的不擔心,實在生不出兒子,還能想辦法讓公司幫忙人工孕育一個,不過那樣的情況太過駭人聽聞,錦繡沒打算用。 夫妻二人都不是多愁善感的性子,也就是突然當了爹娘,驚喜來的太突然,一時有些手忙腳亂,等晚上躺床上,頭挨著頭靠在一起像往常一般說說話,困意來臨時,一切掩藏在表面下的波濤洶涌重歸于平靜。 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第195章 謝六親事 馮宛 元府一切看起來和往常沒什么不同, 除了夫人院里增加了不少有經驗做事穩(wěn)重的人手,同時悄無聲息的消失了幾個平日里視線總盯著錦繡看的丫鬟外。 嬤嬤將這個消息笑瞇瞇告訴夫人:“大人親自讓人處理的,直接打發(fā)了, 被咱們府里打發(fā)的丫鬟, 城里大戶人家是不敢用的,除非是那等心術不正之家。 大人對您的一片心意啊,老奴瞧著這世間少有,以往那些妖妖嬈嬈的丫鬟總往大人身邊湊,老奴想著打發(fā)了事,您總說女子在外不易,在咱們府里好歹吃喝不愁,不用挨打挨罵,等她們看清形勢, 自然知道不該對大人抱有不該有的幻想。 可這世間少有人能真正活的清醒明白,她們辜負了您的一片苦心?!?/br> 姜良緣搖頭:“沒有期待, 何談辜負。” 轉而交代嬤嬤:“大人今兒一早就去鄉(xiāng)下盯著下面人秋收,晚上回來的肯定也晚, 最近一段日子辛苦, 讓人熬些滋補的湯備著?!?/br> 嬤嬤歡歡喜喜的應了。 正是九月秋收季節(jié), 目前整個明安府最重要的事就是秋收, 今年春耕時,大面積推廣使用了柳大人研究出來的肥料, 秋收后稱重這一關,就是檢驗肥料效果的最佳時期。 雖然各處的莊稼, rou眼可見的比去年茂盛,枝繁葉茂碩果累累,長勢喜人, 但到底有多好,還是要經過實地測量才能知道。 最關心這件事的除了錦繡,就是柳大人這個肥料之父。 這段時間,錦繡他們忙的就是這件事,不管明安府的工業(yè)發(fā)展的有多出色,農業(yè)都是基礎,需要不斷提高產量,時刻保持警惕。 否則一場天災,不管是大旱還是大澇,都能將人打回原形。 所幸皇天不負有心人,今年明安府的糧食總產量,與去年相比,翻了一番。 雖然還做不到家家?guī)炖镉杏嗉Z,頓頓吃干飯,但按照這個數量算下去,也不會有人會餓死,就是大功一件。 為此,寧親王特意讓人擺了一桌酒席,專門請錦繡這個徒弟一起喝一杯。 等秋收忙完,很快又要到了一年一度的展覽會,但在此之前,錦繡先見到了一臉羞臊的謝六。 謝六期期艾艾的和錦繡說了他的想法:“我,我瞧著馮大人堂妹馮宛姑娘十分好,元伯伯您幫我上門提親好不好?” 一家人本不覺得這有什么,謝六愿意成家,有自己喜歡的姑娘,放下和京城榮國公別苗頭的心,安安心心過日子,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且一聽還是馮大人堂妹,有譜兒,元老爺當即就答應下來。 但這也不能直愣愣的什么都不知道,就帶著人上女方家里求親,最體面的做法,是兩家人私下里有了默契,然后男方家遣媒人上門,歡歡喜喜將這門親事訂下來,結兩姓之好,成一段佳話。 于是元老爺和元夫人作為長輩,讓人私下里悄悄地去打聽打聽馮家這姑娘,還特意叮囑了一定要小心行事,免得壞了人家姑娘名聲。 結果不打聽不要緊,一打聽,兩位老人家就不停皺眉。 馮宛,自幼失母,父親另娶,繼母進門后很快就生了活潑可愛的弟弟,馮父大喜,一年后,繼母相繼生了meimei,自然而然的,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馮宛父親沉浸在溫柔鄉(xiāng),和妻子一家四口過著甜甜蜜蜜的小日子,忘記了還有馮宛這么一個女兒的存在。 馮宛五歲時,差點兒餓死在自家院子,要不是馮老爺子回來一趟,想起還有這么一個大孫女,特意去瞧了一眼,馮宛怕是真的就沒命了。 馮老爺子氣急,覺得自己兒子不做人,兒媳也是個畜生,一大家子呼奴喚婢,吃香的喝辣的,竟然容不下這么個孩子。 老爺子當街大罵兒子狼心狗肺,毫無人性,和兒媳畜生作對,天作之合,當場帶著孫女兒離開,從此和馮父斷了關系。 也是那件事,徹底寒了老爺子的心,連無冤無仇,毫無利益關系的親生女兒都能下得了狠手,馮老爺子不覺得將來他能指望馮父孝敬自己。 馮父因為差點兒餓死自己親生女兒的事,在當地抬不起頭,心里怨恨老爺子不該將家丑鬧得人盡皆知,讓他失了顏面。 父子二人從此老死不相往來,都當從沒這個人的存在。 這件事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算是馮家的一樁丑聞。 馮姓在明安府是大姓,當然不止馮大人這一支,但那事不是秘密,很好打聽。 馮老爺子年輕時是鏢師,和楚師父算得上同行,天南地北的跑鏢,馮宛這個孫女打小跟著他沒少吃苦受累,但也見識過大漠風光,江南煙雨,塞北草原的風景。 外面人的說法,是老爺子年齡大了,跑不動了,因此回來想請族里幫忙,為馮宛尋一門合適的婚事。 在馮老爺子心里,他親手帶大的孫女,孝順,能干,有一手好功夫,長得漂亮,除了命苦一點兒,簡直沒有缺點。比天底下許多男人都強,配得上一個好男人。 但在族里人眼中,馮宛今年已經十九了!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更別提她從小就沒有母親教導,跟著一群大男人長大,絲毫不懂女兒家的矜持,沒有女兒家該有的教養(yǎng),粗俗,無禮,針織女紅,燒火做飯,打理家務,家世背影,沒有一樣能拿得出手,就這,還想嫁個好人家,簡直是癡心妄想。 但馮老爺子雖然和馮父這個兒子斷了關系,但他還有另外兩個能干的兒子,平日也沒少資助族里晚輩,因此在族里人緣極好,不少人主動應承下來,一定幫馮宛找個如意郎君。 馮宛就這樣開始了被迫相親的日子。 說實話,元老爺和元夫人是不想讓謝六娶這樣女子為妻的。都說娶妻娶賢,這年頭,大戶人家的主母要能打理家業(yè),處理家族矛盾,管教下人,孝順公婆,教養(yǎng)孩子,和夫君和睦相處,這樣的女子,本身就不缺才華,能力頂尖。 但打聽來的消息,馮宛和這些一樣都不沾邊兒。難道讓謝六整天在外面忙的累死累活,回家發(fā)現空無一人,找人一問,才知道媳婦兒又仗著會功夫,跑去街上和人切磋去了? 這哪里是娶了一個媳婦兒,簡直是娶了個祖宗,白天外面的事忙不完,晚上回家還要給妻子收拾爛攤子,不是自找罪受嗎?想想就折壽。 老兩口為了謝六好,但又不是謝六正兒八經的長輩,這些話又不好當著謝六的面兒問,只能讓錦繡去試探試探謝六的口風。 錦繡和謝六約在外面酒樓,兄弟二人一壺酒,幾碟小菜,順著窗戶看看下面的街景,話匣子就打開了。 謝六吸溜一口美酒,笑瞇瞇對錦繡道:“我知道你是來問什么的,我知道那姑娘的過往,她沒有對我隱瞞什么,我也不是色迷心竅。 我只是,只是在她身上,看見了另一個我,只不過她比我堅強,比我樂觀,比我幸運,從小身邊就有疼愛她的爺爺陪伴她長大。 陪她見識了不同風景,開闊心胸,增長見識,誰說從書本里得到的知識才是知識呢?京城里的文人們知道大漠幾時晴朗幾時雨嗎? 知道塞北的馬兒幾月產小馬駒嗎?知道江南煙雨朦朧下美的不可方物的姑娘們,其實每天都在為曬不干的衣物鞋襪發(fā)愁嗎?” 錦繡道:“我沒有看不起馮姑娘的意思,這番經歷,絕對能稱得上一句游歷天下,見多識廣。 但你要知道,這放在男子身上就是不可多得的優(yōu)點,放在女子身上,就是數不盡的缺點,這就是現實。 我不是要勸你什么,只是要你知道,將來你們成婚后,她不會料理家務,不懂你同僚之間的人情往來,不知道滿月和七十大壽送禮有什么區(qū)別,這些都需要你去cao心,或者由你慢慢教會她。 這一切的前提,是她愿意配合你,愿意被你教,而不是成親后,還惦記著外面的世界,想要自由,想要見識更廣闊的的天地。 到了那時,是你放棄從小習慣且擁有的一切,陪她去見識外面的世界,還是強行讓她認清現實,乖乖待在后宅為你打理家務?” 錦繡慢慢飲一杯酒,緩緩道:“當然,這些都是小事,你要知道,成親過日子可能是一輩子的事兒,當你晚上回家,說這月績效有多好,想犒勞一下,問她想要什么,她脫口而出想去看看塞北的日出時,你該如何自處?!?/br> 錦繡知道自己說的都是屁話,這年頭,男人,尤其是有錢有勢,像謝六這樣的男人,就沒有為了一個女人委屈自己的。除非男人自己想不開,非要掛死在一顆歪脖子樹上。 男人可以有妻子,還可以有妾侍,這個讓自己不滿意,還能換下一個,但一個好妻子,到底是不一樣的。 但錦繡之所以不看好這門婚事的理由,是因為他后知后覺的想起來,他曾經在街上見過那位馮宛姑娘。 當時街上一對父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女兒一身破爛衣衫,在前頭一撅一拐的跑,后頭父親拎著掃把邊罵邊追。 眾人還沒搞清楚到底發(fā)生什么的時候,那位馮姑娘從天而降,二話不說,一腳將父親踢翻在地,差點兒吐血。 結果女兒見狀心下害怕,抱怨馮姑娘多管閑事,眾人才弄清楚,原來是那家女兒偷錢給情郎做生意,三番兩次,被父親發(fā)現,父親不同意,才發(fā)生了街上的一幕。 按理說,馮姑娘天降正義,好事沒做成,將好好的父親給踢傷,都是源于她沒搞清楚事情真相就沖動行事,現在真相大白,她給人道一聲歉轉身走人就行,或者再有良心一些,賠點兒醫(yī)藥費。 但馮姑娘不,她臉一陣紅一陣白,將人家父女好一頓教訓,說父親不會教養(yǎng)女兒,讓女兒養(yǎng)成了偷家里銀錢的習慣,現在偷錢,將來偷人。 說女兒腦子有毛病,既然是一家人,干嘛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就不能爭氣點兒,打回去罵回去?白白耽擱她時間。 兀自發(fā)xiele一通,轉頭一臉高傲的離開了。 留下一眾看客包括錦繡,全都目瞪口呆,不明白自己遇到了什么品種的智障。 雖然稱不上智障,但總體來說,就是典型的自認為江湖兒女,快意恩仇,看不慣條條框框,不把朝廷律法放在心里,想殺人就殺人,想放火就放火,高興的時候還要天降正義劫富濟貧一下。 要這個世界真有江湖這玩意兒,錦繡也頂多說一句三觀不同,不強求。 關鍵問題是,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江湖這東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馮姑娘一身不講道理的氣息,錦繡簡直不敢想,娶這樣一個看似快意恩仇,實則是非不分,想打就打想殺就殺的姑娘,生活在一起,該有多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