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驟然升級的戰(zhàn)場
絲達林坐在辦公室中吞云吐霧,此時的他遠比當年奪權的時候要緊張上太多太多。 一旦遠東戰(zhàn)事失利,整個大熊國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對此,絲達林是極為清楚。 畢竟在另一段歷史中,絲達林可是能與羅絲弗相提并論的梟雄式人物。 最終,絲達林強行按捺下自己心頭的焦慮與不安。 他提起手中的鵝毛簽字筆,在文件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給朱珂芙將軍傳令過去,盡一切可能贏下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br> “明白了嗎?” 絲達林看向自己的貼身警衛(wèi)員,用最為嚴厲的語氣命令道。 聽到絲達林的這句話,那警衛(wèi)員瞬間就是繃直了自己的身體,他對絲達林敬了一個軍禮。 “是,絲達林同志!” 說完,那警衛(wèi)員拿起絲達林簽署的文件就是往外走去。 看著警衛(wèi)員的背影,絲達林深深的舒了一口氣。 不過他的眼神卻是變得更加的銳利與剛毅。 對于絲達林與大熊國而言,這一戰(zhàn)他們必須獲勝。 戰(zhàn)端一啟,就沒有退路可言。 而一旦大熊國戰(zhàn)敗,他們將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危局。 強勢如張宗卿這樣的人物,他如果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 那大熊國必然會付出血的代價,才能換取華國平息怒火。 對于這一點,絲達林也是早就考慮到了。 對大熊國軍事實力缺乏清楚認知的絲達林,他不僅對華國有著一整套的戰(zhàn)爭方案。 即便是對d國,他也是早早制定了“大雷雨”計劃,試圖先下手為強。 只不過“大雷雨”計劃還未成行,就被d國的“巴巴羅薩計劃”直接打斷。 d國的閃電戰(zhàn)直接就是把大熊國給打懵了。 僅僅是基輔戰(zhàn)役中,大熊國就被全面包圍,其中有66萬人被俘虜或殲滅。 在d國的強勢進攻之下,大熊國的首府城市甚至是差點被端掉。 若是加侖將軍不是被張宗卿俘虜的話,他大概率就死在絲達林簽署的相關命令之中。 不得不說,絲達林是個對敵人狠辣,對自己人更狠的梟雄式人物。 不過利用互不侵犯條約換取的時間,對華國突然開戰(zhàn)。 絲達林還真是沖昏了頭。 …… 轟! 轟! 轟?。?/br> 殘酷的戰(zhàn)爭還在繼續(xù),在虎式坦克、豹式坦克的狂轟亂炸下,大熊國的坦克裝甲車部隊被碾壓的連渣滓都不剩。 安德烈所駕駛的坦克,已經是被李云龍一炮給炸成了粉碎。 至于大熊國坦克軍團總指揮,則是落到了葉夫根尼的身上。 不過在兩個坦克師的相互夾擊下,大熊國的坦克軍團早就喪失了戰(zhàn)斗力。 此時的他們恨不得把bt-7快速坦克的履帶,全部都給換成移動速度更快的輪子。 此時絕對的速度才能讓他們在這么惡劣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下,成功的逃出生天。 什么為大熊國而戰(zhàn),為了勝利而戰(zhàn)都是虛的。 能在如此殘酷而血腥的戰(zhàn)斗之中,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是重中之重。 在張宗卿看來,經過強人絲達林執(zhí)政后的大熊國士兵,他們的戰(zhàn)斗意志力連倭奴國的陸軍士兵都不如。 更遑論華國的精銳陸軍。 大概是在經歷了三番五次的風暴之后,就連高級軍官都是十不存一。 這讓大熊國軍隊的戰(zhàn)斗力呈現(xiàn)出幾何式的墜落。 絕望,在大熊國的坦克兵之中蔓延。 有不少的bt-7快速坦克已經停了下來,他們紛紛是舉起白旗、打開坦克車的車蓋翻了下來。 面對這些失去戰(zhàn)斗力,選擇投降的大熊國士兵,張宗卿并沒有讓華國的坦克兵們趕盡殺絕。 在坦克兵團后,還有步兵在往這邊快速趕了過來。 這些俘虜自然是有他們處理,張宗卿并不需要對此多加關注。 就在大熊國的坦克兵陷入極度的絕望之后。 有轟隆隆的聲音從天空中傳了過來。 一時間,大熊國的坦克兵們竟然燃燒起了新的希望。 空軍! 這是大熊國的空軍! 如果能夠得到空軍的有效支持,能夠掌握制空權的話。 那這場戰(zhàn)爭極有可能出現(xiàn)逆轉。 而華國的坦克軍團就算是裝甲再怎么厚,也絕對無法擋住空中轟炸機的狂轟亂炸。 在這個年代,飛機對坦克裝甲車簡直就是死死的克制。 畢竟地面上的坦克再怎么樣,也無法對空中的戰(zhàn)斗機形成致命打擊。 “哈哈哈,我們大熊國的戰(zhàn)斗機,簡直是太棒了,華國坦克德末日到了!” “地面上移動的華國坦克對于空中的飛機而言,簡直就是一輛輛活靶子,這一次我們贏定了!” “炸死他們,炸死這些華國的坦克裝甲車!” “殺啊,殺死他們,把華國的這些坦克兵,都炸死在坦克裝甲車中?!?/br> “烏拉,烏拉!” “為了最后的勝利,殺光華國坦克兵,炸?。 ?/br> 像是快被溺死的人,突然抓到了一根稻草般。 被虎式坦克、豹式坦克追著揍的大熊國坦克兵們,竟然是瘋了一般的大喊大叫起來。 看他們的表情,還以為這一戰(zhàn)必然是他們會取得最終的勝利一般。 不過烏泱泱的戰(zhàn)斗機群往戰(zhàn)場上飛去的時候。 那些來自各個國家的戰(zhàn)地記者們,也是臉色瞬間發(fā)生了變化。 “天啊,這到底是多少飛機?。看笮車摬粫前阉械膽?zhàn)斗機,全部都調集到這里來了吧,這也太可怕了吧!” “密密麻麻的戰(zhàn)斗機群,這些戰(zhàn)斗機恐怕有數千架戰(zhàn)機,大熊國人為了獲得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還真是下了血本??!” “這下華國的坦克群危險了,即便他們的裝甲夠厚,但面對從天而降的襲擊,也是處于被動挨打的境況,如果華國無法奪回制空權的話,這場戰(zhàn)爭極有可能會出現(xiàn)逆轉?!?/br> “指揮這場戰(zhàn)爭的大熊國將領是誰?這一手挺不錯的,如果他們能擊敗華國軍隊,獲得最后的勝利,出動的這支空軍部隊絕對是居功至偉!” 來自各國的戰(zhàn)地記者們,都是極為緊張的看向洶涌而來的戰(zhàn)機群。 他們紛紛是發(fā)表著自己的意見。 近兩千架飛機的龐大戰(zhàn)斗機群,且不論這些戰(zhàn)斗機的性能到底如何。 就光這數量就不是一般國家能夠承受的起的。 要知道在另一段歷史中,d國閃擊大熊國的時候,總共的飛機數量也不過是五千架而已。 就在一眾戰(zhàn)地記者議論紛紛的時候。 胡連果斷的給五個飛行大隊,共計不到350架的飛行員們下達了對地面進行支援的命令。 此時,這些戰(zhàn)地記者們并不知道,一場足以載入人類歷史的大規(guī)模空戰(zhàn)。 一觸即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