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瞞天過海,二公子之謀
張宗卿的眼眸之中,殺氣騰騰! 沒人懷疑他這句話,只是虛張聲勢! 但誰也沒有想到,一個華國軍人竟然會說出如此強硬的一段話! 張宗卿并沒有解釋,他不屑于解釋! “下一個問題!” “我的時間寶貴!” 回到主席臺上的張宗卿開口說道。 刷刷刷…… 一排記者都是舉起了自己的手,他們暗感今天能從張宗卿的口中,得到更多的新聞。 華國與大熊國,還真有可能因為中冬鐵路,而展開一場大戰(zhàn)。 華國是否早已做好戰(zhàn)爭的準備? 華國有把握贏得戰(zhàn)爭的勝利嗎? 華國…… 太多太多的問題縈繞在與會記者的腦海中。 而張宗卿只是回答了兩個問題,便直接離場。 至于更多的問題,張宗卿只是讓他們關注準備趕往華熊兩國邊境的第398師、第367師、第325師等部隊就知道了。 隨后,一眾記者一涌而出。 因為他們聽說這幾支部隊,早就在奉天城集結完畢。 果然,奉天城內響起整齊的腳步聲。 “踏踏踏!” 手持毛瑟kar98k步槍,一身戎裝的士兵們,精氣神高昂。 有牽引的華二五式步兵炮,mg42式7.92毫米通用機槍”、布倫輕機槍以及m1938型120mm重型迫擊炮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當然,這些出現(xiàn)在各國記者面前的武器,讓所有記者的眼珠子都快震驚了下來。 盡管他們并不知道這些武器的名字,但只是從外觀上來看,就知道這些武器的強悍程度。 “天啊,這是華國人自己造的武器嗎?他們的水平什么時候這么高了!” “你看那重機槍、輕機槍和迫擊炮,似乎是新武器,還有那火炮,絕對是世界上從沒有過的新式武器!” “太可怕了,不知道這些武器被運到戰(zhàn)場上,會起到什么樣的效果,我感覺這次戰(zhàn)爭可能會帶給給我們意想不到的結果?!?/br> “不愧是從西點軍校和d國軍事學院中畢業(yè)的學生,據(jù)說張宗卿的結業(yè)成績在西點軍校和d國軍事學院,都是排在第一位。” “這樣威武雄壯的軍隊,簡直是不可阻擋啊!” 一眾記者議論紛紛,而另外一邊士兵們的大喝聲,更是震人心神。 “全體都有,集合!” “出發(fā)!” “踏踏踏……” 士兵們都是往運兵車的方向跑去,而運送士兵的車輛,也已經是早早的發(fā)動起來。 在所有人都沒有注意的一個角落里,一個白人記者將眼前這一幕拍下來。 然后轉身就是溜走了。 …… “和尚!” “宋希連部、孫禮任部、胡連部、戴鞍蘭部都做好攻擊準備沒有?” 張宗卿離開記者會之后,看似是走向了三個機械化步兵師的方向。 但他并沒有真正待在這三個機械化步兵師中。 華國古代兵法就有云: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他這一切,不過是做給某些混入這些記者群的間諜看的。 這些記者群提供的假情報,可以迷惑大熊國元帥加輪將軍的目光,影響他的判斷。 對于這個幫助江老板北進,將吳書生、孫屠夫等軍閥打的潰不成軍的大熊國名將。 張宗卿從來沒有小看。 在另一段歷史中,如果不是某些原因,大熊國的加輪元帥被處決。 d國不一定能夠在大熊國境內如此肆虐,而朱克夫也可能不會成為大熊國最厲害的將領。 因為加輪元帥的戰(zhàn)術、戰(zhàn)略水準,都是首屈一指。 甚至后來的朱克夫,也不一定比他強。 而這也是張宗卿第一次與世界名將交手,他自然是不可能掉以輕心。 “二公子,他們早就做好攻擊準備了,隨時都可以對駐扎在華熊邊境的大熊國兵,展開瘋狂的攻勢!” 魏和尚摸了摸自己的光頭,和張宗卿開口說道。 “好!” 說話間,張宗卿將空軍使用的頭盔,扔給了魏和尚。 他很快就爬上奉天兵工廠內停留的一架飛機上。 待魏和尚坐定之后,張宗卿很快啟動飛機。 伴隨著一陣尖銳的呼嘯聲,戰(zhàn)斗機收起輪子,像是一只蒼鷹般,扎入了蒼穹之中。 原來,所謂的調集第398師、第367師、第325師三個師四萬余軍隊趕往華熊邊境,不過是張宗卿瞞天過海之策。 利用這個假情報,完全可以讓大熊國的加輪將軍,對奉軍攻擊時間產生錯誤判斷。 而這正是張宗卿所希望看到的。 在列強的眼中,在大熊國的眼中,華國是個弱小的國家。 奉軍的戰(zhàn)斗力應該也只是停留在舊式軍閥上。 所以沒有足夠的兵力之前,大熊國將領不會認為華國軍隊膽敢率先對大熊國進攻。 就是第398師、第367師、第325師三個部隊、四萬人眾。 大熊國將領大概也是會認為,這只不過是張宗卿用來加強防御的軍隊而已。 畢竟宋希連部、孫禮任部、胡連部、戴鞍蘭部四個旅,不過也就是一萬多人。 這點兵力,甚至不及大熊國在邊境駐扎軍隊數(shù)量的一半。 在大熊國士兵看來,就算是給華國軍隊安上天王豹子膽。 他們也是不敢主動朝著駐扎在大熊國與華國邊境的大熊國兵,主動發(fā)生進攻。 但張宗卿從來不是個按常理出牌的人,他就是要利用大熊國的輕敵之心,給他們好好上堂課。 一堂華國古代兵法的課。 戰(zhàn)機呼嘯而過,誰也沒有察覺有一架戰(zhàn)機竟然是從奉天城起,消失在蒼穹之中。 而駕駛這架飛機的,正是奉天城的二公子,近四十萬奉軍的主帥——張宗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