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夫婦掉馬日常、路過人間、重生之貴女嫡妃、侯府小公主、抱錯大腿之后、[原神] 大風紀官他終于開竅啦、豪門老公他有讀心術[穿書]、[綜漫] 審神者之子織甜作、落魄影后,在線翻身、[排球少年同人] 我跟侑互換身體后
說完便看向忠順郡王道:“還請郡王出面安撫百姓,幸好殿下來時也了不少藥材,不然怕百姓們太過恐慌?!?/br> 忠順郡王明白夏貞話里的意思,便吩咐道:“明日就讓我的人將藥材都拉到城外去,好好說道說道此事。若真有情況,我也可命人傳消息回京城,請陛下派來太醫(yī)?!?/br> 謝齊志環(huán)顧四周,見他們大多仍是面帶愁緒,說道:“諸位大人不必憂心,小臣與諸位均食君祿,定是要留下的。陛下洪福齊天,皇室娘娘們也都送來親手縫制的冬衣,對百姓一片赤誠人人皆知。你我為臣者若不以忠報國,也枉費領到手的俸祿啊?!?/br> 說完還小小開了個玩笑,一時間殿內凝滯的氣憤一松。夏貞面上也帶出些許笑意,連聲道:“建州清苦,著實是委屈殿下與謝大人了?!?/br> 建州一系的官員也都出言吹捧兩句,對視間也都松了口氣。畢竟郡王是代表皇家,謝齊志是代表朝廷,若他們二人真在疑似有瘟疫時離開,只怕百姓一時受不住這樣的打擊。 誰都知道瘟疫不好治,若是遲遲沒有解決辦法是要屠村、屠城的! 在百姓看來,皇室的郡王身在建州,那皇帝自然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親兄弟死在建州,定是要想法子把瘟疫解決的。 這就已經夠了,只要給百姓希望,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有染病的百姓,知曉有大夫給你看病,每日有藥吃,他們便不至于拼個魚死網(wǎng)破。 夏貞見眾人不再出言,便拍板道:“暫且就這樣吧,還要盡快找到源頭才是。至于挖井,現(xiàn)在就直接找人開始,多挖幾口?!?/br> 幸好建州境內還有別的河流經過,雖說不是他們日常吃用的,但拿來應付一陣也足夠了。 因著府衙應對的及時,大半夜便有衙役挨家挨戶的通知日后不準再吃用建河里的水。白日里有瘟疫的事已經傳開了,這會兒衙役的話也算給他們吃了顆定心丸,忙喏喏的應下。 這邊已經有衙役找上挖井的手藝人,他也知曉厲害,再加上官府征召不得不去,叮囑完妻女只用家里的井水后便離開。 倒是衙役還不斷敲著隔壁的房門,那手藝人淡淡道:“這家里沒人住了,敲不開?!?/br> 衙役翻了翻名冊核對,見怪不怪的問道:“都沒了?” “嗯?!?/br> 衙役將冊子上的六口之家劃去,在另一本冊子上做好記錄后便貼上封條離開。 作者有話說: 晚安寶兒們~ 第118章 建州的消息尚未傳到京城, 幸好有皇室郡王身在建州主持大局,否則還不知會惹出什么禍端。 謝齊志當初隨蘇化彥、柳安在太原府賑災時也了解過災后防疫的事。此時從旁輔佐忠順,另有在建州多年的夏貞,三人合力才勉強將人瘟控制在一個村落中。 那邊日日都有沖天的煙火氣, 藥味兒飄得到處都是。但這也讓周邊的百姓略微安心, 官府好歹沒直接屠村,還給百姓留下一線生機。 夏貞作為同知, 實際上的知州, 更是每日要在村落附近親自督查, 生怕出了什么岔子。 建州百姓本就愛戴知州夫婦二人,如今夏貞喪夫, 對夏貞極為同情。見她這般愛民如子,不顧自身安危來到此處,更是感激涕零。 雖說做官本就要為民做主,可對地位卑下的百姓來說, 能遇到一個只貪錢不害命的貪官都算命好, 更別提夏貞這般真正將百姓放在心上的好官。 即便她是個女兒身,但若錯過了夏貞, 再被朝廷指派過來的可未必就是好官。 因此, 不少建州望族、當?shù)剜l(xiāng)紳都在琢磨此事,究竟要不要聯(lián)名上書請求夏貞做建州的父母官。事成, 自然是好事,但被一個婦人壓在頭上卻也讓人心里別扭。 眾人秘密商議了幾天, 最終還是決定聯(lián)名上書。畢竟等朝廷派人過來, 難免兩眼一抹黑, 雙方還要磨合好一陣子才能行事。但夏同知原就陪著亡夫理政, 也算是知根知底有經驗, 總比外人過來好。 因此,建州到達趙鈺手上的折子就從一封變成了兩封。 第一封是說明建州疑似出現(xiàn)人瘟,請求朝廷支援。第二封則是建州望族、鄉(xiāng)紳等聯(lián)名請求封同知夏貞為知州。 在這樣的年代,出現(xiàn)人瘟的解決辦法也簡單。將疑似患病的百姓圈到一處,朝廷撥藥撥糧、派遣醫(yī)者入內治療。若有得治,病好之后自然就將人放出來??扇羰菦]得治,他們能做的也只有在人死后將其燒成飛灰。 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天下百姓萬萬人,染病的活不了,其他人總也要活下來的。就連龍子鳳孫一個照看不住照樣夭折,便可見醫(yī)術高明的大夫有多難尋了。 朝會上,諸多臣子對趙鈺撥糧撥藥的舉措并不反對。見趙鈺已然派出太醫(yī)院的數(shù)十位太醫(yī),又在民間發(fā)放召集令后也都放下心。 這些原都是在大朝會上討論過的,天寒地凍,死的人又這樣多,有疫癥實屬正常。況且建州的瘟疫再怎么也傳不到京城來,他們自然不憂心。 這天下又不是他們的,他們也不是地方官,哪怕今朝換了皇帝,新皇帝也要接著用他們這些老臣。 反倒是第二件事惹得百官議論紛紛,兩撥人在金殿上險些吵起來。 一派主張以民意為主,他們雖說對女子在外為官的事頗為看不慣,但既然百姓相求,可見這夏貞自有她的好處。況且建州剛剛雪災,知州吳明逝世,誰都不想被派去接受這個燙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