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之南洋驚潮 第8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紅糖雞蛋、重生成幼崽A爆星際、蝸牛軟汁糖、望鶴(父女 1v1 h)、七零年代小福包[穿書]、假高四后班任是我前任、逼嫁失寵太子妃、被仙門大師姐撿走之后、AA將軍她非要讓我負責(zé)、癡情攻二死遁后[快穿]
突然,我也不知道我走到了哪里,我的腳下一軟,一個深深的腳印被我踩了出來,我低頭一看,地面和周圍沒什么兩樣兒,細看才發(fā)現(xiàn)了異樣,地表被一層細沙覆蓋,但用手輕輕抹去,我看到了細沙下才冒出頭的小草苗兒,這草苗兒已經(jīng)蔫吧了,這是被人后面掩蓋上去的沙。 我的腦海里出現(xiàn)了一副畫面,一群盜墓賊盜墓之后,進行了回填,回填之后并不算完,其中一個人跑到了沙丘旁邊,裝了一桶子的砂礫跑了回來,他將砂礫倒在了盜洞之上,幾個人開始有序地用掃把清理路面,砂礫覆蓋之下,很快將盜洞和足跡填滿,掃把揮舞之下,所有的痕跡消失。 這些工作大概花了半個小時,當(dāng)一切做完,一眾人上了車,倒車,轉(zhuǎn)向離開了這里。 我繼續(xù)用手將上面的砂礫撥開,也就在這時,我知道了鵪鶉是怎么發(fā)現(xiàn)這里有一座墳的,這下面的土層與周圍并不相同,雖說也是黃土,但這黃土更加地細膩,也就是說是被篩過的,而在這周圍的黃土里還有一些拇指大小的石頭。 至于為什么沒有黃土堆,在其他地方或許不正常,但在沙漠周圍就很正常了,首先,這里還沒有被黃沙吞噬,黃土依然是黃土,但風(fēng)卷沙是存在的,而且三十年前的風(fēng)沙一定比現(xiàn)在還要大,西境的天氣是風(fēng)沙過后,必有雨。 這就是所謂的成也蕭何敗蕭何,當(dāng)年的古人將黃土篩細以便建一個墳包,算是盡心盡力地對逝去之人做好最后一件事兒,接著,環(huán)境變化了,原來的草原消失,風(fēng)沙開始大了起來,風(fēng)卷沙讓細膩的黃土開始松軟。大雨之后,沒有小石子兒固化的黃土開始順著滂沱的大雨從土包子的頂部流下,日積月累,羊群的踩踏,鳥兒的停留讓土包子一點點地矮了下去。 這土包子是有一個臨界點的,比如被沖刷下去一半的時候,接觸面積增大,上下大約半米的土包子可能會在幾年之內(nèi)被雨水夷為平地,甚至我懷疑在過去的幾十年前,一場大暴雨后,直接將頂部的土包子沖垮成了幾塊,也就是這場暴雨,加速了土包子的消弭。 在三十年前,可能地面上還有一個略高于地面的平土堆,鵪鶉走過這里,立刻從圓形的輪廓上看出了端倪。 我繼續(xù)用手將被我踩下去的坑洞擴開,盜洞找到了。 我卻并沒有著急挖開,我關(guān)了手電,走到了萬金油和喬麗潘的身邊,說道:“剛才我觀察了周圍,死去的胡楊林,沙丘和我們來路的地方有一個土坡兒,那里都可以藏人,我擔(dān)心被人盯上,一會兒關(guān)了手電,一人一個方向開始跑,一定要確定周圍沒有人,因為他們將盜洞隱藏了起來,一旦他們拍照,那就等于我們挖了這個墓。安全以后回到這里來?!?/br> 萬金油點點頭,喬麗潘笑了笑,說道:“不愧是鬼王,做事兒滴水不漏。” 手電關(guān)閉的剎那,我們已經(jīng)朝著三個方向沖了出去。 第232章 范柔嬌的手段 我的方向是沙漠,我根本不看腳下,就當(dāng)沙漠里有人,我抄起了鬼王鏟,聽覺在這一刻爆發(fā)到了極致,四周安靜極了,風(fēng)在沙漠里會發(fā)出細微的聲音,如果有人,這種聲音會變調(diào)。 這是我嬸嬸給我說的,她是沙漠里長大的,她教我的時候,告訴我,沙漠的死亡氣息在于不藏任何生氣,但凡有生氣的地方必然有破綻,比如,羊在百米之外,順風(fēng)便可聞到羊味兒;有水的地方,周圍的燥熱會略微降低;人在沙漠里,再如何不動,只要有風(fēng),便可通過不同于吹在沙子上的氣流判定有沒有人。 我的前方是一片沙海,我盡量屏氣凝神,調(diào)整呼吸為的就是感知到黑暗中有沒有人趴在沙丘上,我相信,當(dāng)周圍沒有光的時候,人會緊張,會下意識地四處看,這輕微的挪動會帶動砂礫的下落,下落就會有聲音。 四周很安靜,當(dāng)我跑到了一處我認(rèn)為最好的埋伏地,發(fā)現(xiàn)沙丘很飽滿,沒有任何足跡,我放下了心。一邊學(xué)著貓頭鷹叫了一聲一邊走回到了集合地。 很快,兩人氣喘吁吁地跑了回來,都沒有任何發(fā)現(xiàn),我放下心來,掏出了鬼王鏟,開始將被填埋的盜洞一點點地扒開,這盜洞很奇怪,既不是直打盜洞,也不是斜打盜洞,而是在墓xue的邊緣處,打了一個“之”字型的盜洞,起初,我以為是我挖錯了,或者他們直打盜洞的時候,塌方了,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是我錯了,真的是打了一個曲里拐彎的盜洞。 這手法看似像沒挖過墳之人的手段,但細想?yún)s可見其高明之處,第一,這樣的盜洞很難被發(fā)現(xiàn),填埋也只用在“之”字的第一次拐彎的地方堆土,下方的空間會在一次下雨之后灌滿了水,要不了兩年,這里就會塌陷,下面什么證據(jù)都不會存在。 第二,磨刀不誤砍柴工。我懷疑范柔嬌根本不知道墓xue下面有多深才能到墓室,她為了隱藏自己來過的痕跡,干脆打“之”字型的盜洞,以一米為一個界定,如果下一個一米出現(xiàn)了墓室,那是怎么挖都不會錯過墓室。 第三,上下取寶,不會借助任何繩索,就算出了好東西,有人在外面使壞,通過“之”字型的上下連接也不會讓人死在下面,從這點上說,范柔嬌很可能也親自下了墓xue。 第四,方便于空氣的流通,如果兩個人下去,也不會因為呼吸讓下面的氧氣消耗殆盡。 我挖著挖著,看到了更加不可思議的盜洞,如果把這個“之”字看成一個三維空間的平面圖,那么第一個“之”是橫向的,第二個“之”是縱向的,這可以理解為簡易的旋轉(zhuǎn)樓梯,這就大大降低了連續(xù)的“之”字造成塌方的風(fēng)險。 我不禁有點想笑,真不愧是學(xué)院派,這種學(xué)院派和實踐派結(jié)合的方式倒是讓人耳目一新。 很快,我便挖到了沒土的地方,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足夠我半蹲著的空間,一座土墻出現(xiàn)在了眼前,土墻是用燒制過的黃土磚堆成,可見當(dāng)年是就地取材,這種土磚應(yīng)該是先做成磚坯子,至少放進溫度很高的窯子里燒,表面已經(jīng)形成了一層薄薄的結(jié)晶,但畢竟溫度達不到,土磚的里面還是黃土。 而且,這土磚與土磚之間的閉合應(yīng)該是用黃土加了煮爛的小米水,以增加土磚之間的粘性。 我的眼前土磚被一塊一塊地取下,朝上面的土磚并不好取下,于是,盜墓賊直接將它雜成兩瓣,以保證不會造成整體塌方。這手法對專業(yè)人士來說有些笨拙,屬于出力不討好形的。如果要保證不塌方,完全可以使用鋼釬撐住,離開時,再抽掉鋼釬。 我沉吟片刻,我突然對范柔嬌有了一個新的認(rèn)識,她很謹(jǐn)慎小心,如果加了鋼釬,離開的時候必須要取走鋼釬,很可能導(dǎo)致頂部塌方,留下鋼釬,那就是盜墓的證據(jù);她很愛護部下,挖盜洞的人打到了墓室邊緣,她寧可花點時間,將土磚砸成兩截,也要保證下面不塌方;她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挖到墓室邊緣,并不著急打開,而是將周圍擴開,確定了一個完美能夠進入墓室的地方,再下手,仿佛在做一件有意思的行為藝術(shù)。 范柔嬌的手法與蛐蛐的手法簡直是云泥之別,一個回填后還要把戰(zhàn)場打掃的干干凈凈,一個是挖開強行取寶,挖不開就炸開,怪不得爆破男雷輝會被安排在蛐蛐那邊,范柔嬌怕是不會用這樣的手段,她寧可挖一個“之”字型的盜洞,也不會用炸藥炸一個“糖葫蘆”的盜洞。 這就是高手與入階者之間的區(qū)別,說實話,范柔嬌也不能算做高手行列,只不過這開盜洞的方式很有些個人個性的標(biāo)簽,不走尋常路。 而且,范柔嬌留了后手,她為了保證墓xue能夠在暴雨來臨后灌滿水,先將挖出來的土磚填在了“之”字型盜洞的拐角處,再在上面培土,雨水滲下很快會灌滿墓室,另外一個最重要的點在于,這墓室邊緣的土磚已經(jīng)被挪開,等于力的平衡被打破,我可能隨意地觸碰任何一塊土磚,直接會導(dǎo)致整個墓室的塌方。 在歷史上,這樣的后手機關(guān)多不勝數(shù),我?guī)煾岛淖痈缭?jīng)給我說過一個墓,他那會兒還會和幾個信得過的道上的人一起挖墓,他們也是挖開了一個清代的墓xue,沒想到挖到墓室的邊緣就發(fā)現(xiàn)里面已經(jīng)塌方了。這對一個盜墓賊來說,是很晦氣的事兒,被人捷足先登不說,出力不討好才是關(guān)鍵。 耗子哥沒有放棄,他順著倒塌的地方摸了進去,卻有了更驚人的發(fā)現(xiàn),他發(fā)現(xiàn)了兩個盜洞,一個盜洞直接打到了主墓室,另一個盜洞是從另一側(cè)打到了主墓室,而后來的盜墓賊剛剛打開主墓室的墓磚,還沒跳下去,便引起了塌方,人掉進墓室的同時,被墓磚給砸死了。 耗子哥認(rèn)為第一個盜墓賊在盜墓之后,將一塊關(guān)鍵的支撐磚給抽松了,一旦再有盜墓賊下來,不論他怎么挪動墓磚,都會觸碰這塊關(guān)鍵的墓磚,這塊墓磚掉落立刻會引起連鎖反應(yīng)。 耗子哥還真就在塌方的墓磚中找到了那塊關(guān)鍵的墓磚,這墓磚按照行話說是最后十塊被填放的墓磚,在古代叫“十全十美牌”。 第233章 不一樣的盜墓賊 這“十全十美牌”第一塊是最關(guān)鍵的。 大家可能認(rèn)為的古代墓xue應(yīng)該是一層一層地往上落墓磚,最后幾塊磚應(yīng)該是封頂?shù)拇u,其實不然,古人建一半的時候會從側(cè)面一層層地碼,最后的幾塊卻是在中間,至于為什么,專家也大都是猜測,有的說就像蓋被子,為的是讓風(fēng)水之氣通暢;有的說是有錢人為了給自己死后留下一個升仙口;也有的說是露個頂子,一旁祭拜的人見不到亡故之人最后一面,會更加傷心,所以,通過側(cè)面封口,可以寄托哀思。 不過,在我看來,這墓磚其實就是一種防止盜墓的手段,尤其是圓頂?shù)哪故?,一塊墓磚被挪動很可能會觸發(fā)連鎖反應(yīng),導(dǎo)致塌方,所以,很多的盜墓賊在了解了這樣的墓室后,有了很多心得,看似最不堅固的墓室底部是最堅固的,越往上挖才越容易塌方,因為古人為了支撐的更加結(jié)實,墓室底部的墓磚會采用最好最結(jié)實的墓磚,即便是挪開了,其他墓磚還可以分掉上方土層的壓力。 話說回來,我看著眼前這個盜洞,盜墓賊只取走了七塊墓磚,分別是最下層兩塊,上一層的三塊,再上一層的兩塊,這個結(jié)構(gòu)卻是最脆弱的,按理來說只用取走最下面的三塊,上一層的三塊,再上一層的一塊,說白了,等于是開了一個門,而這個盜墓賊卻是開了一個圓,這就很容易導(dǎo)致塌方。而且身材高大的人,或者胖人還可能被下面的墓磚絆住。 我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很可能下到墓室的人只有一個,就是范柔嬌本人。只有身材纖細的人,才敢爬進這樣的墓xue。 我用手電照了照,里面是長方形的,頂子是圓的,而且頂子已經(jīng)有些變形了,我估算了一下,這墓xue的墓底處于地下七米位置,里面的空間相當(dāng)大,如果再有兩個耳室,那就是活脫脫的地宮,只不過這墓室是沒有耳室的。 通過這墓室的結(jié)構(gòu),我已經(jīng)可以斷定這又是一個元朝的墓xue,而且保存非常完整,也可以再次證明刀郎鄉(xiāng)的祖先很可能就是蒙古人。這墓室的頂子糊了一層黃泥,上面應(yīng)該有一些壁畫,可能打開墓室后,新鮮的空氣進入了其中,導(dǎo)致了壁畫氧化剝落。 說到壁畫,我其實挺佩服倭國人的,他們曾經(jīng)在哈國與當(dāng)?shù)乜脊湃藛T組織了一次唐朝墓xue的挖掘工作,因為當(dāng)時的哈國實際上在唐朝時期是屬于大唐的,叫碎葉川,名字也好聽,所以,出現(xiàn)唐朝的墓xue并不奇怪。 據(jù)說,這個墓地還帶著地宮,倭國人的裝備穿好后把哈國考古人員嚇了一跳,各個都是全副武裝,看上去和太空人無異,他們進入墓xue的方式其實和盜墓賊很像,他們通過地震成像儀構(gòu)架了地宮的模樣,在討論之后,卻決定不從地宮正門進入,而是打了一個l型的洞xue,從地宮下面進入。 在打到地宮地磚的時候,他們將盜洞封閉,呼吸全部靠自身供氧設(shè)備,排出的二氧化碳全部進入背上的收集裝置,這樣就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護住地宮里的空氣,地磚被打開的剎那,倭國科學(xué)家齊刷刷地將防護服最外層的膜兒去掉,丟在了l形洞xue里,如此,便與外界的細菌完全隔離,在這個通道里還有十幾個備用氧氣包。 他們進入地宮后,立刻有人用寬大的保鮮膜封閉了地磚,之后,開啟了啞光手電,這種光不會對色彩產(chǎn)生影響,要知道光也是一種武器。一部分人首先用膠水將壁畫貼住,揭下再封存,另一部分人將字畫類在十幾秒的過程中展開過膠封存,最后幾個人則對絲綢類的物品進行保護,據(jù)說下去了十幾個人,地宮里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厝侨恕?/br> 而這一次發(fā)掘卻是令人失望的,因為這個墓xue已經(jīng)進過水,很多的東西已經(jīng)被爛了,但壁畫和絲綢類的物品卻是完整地呈現(xiàn)在了世人面前,也就是這一次發(fā)掘,讓倭國有了更多保存大墓文物的經(jīng)驗。 我個人估計,如果有一天,我們要挖掘秦始皇大墓,也是這么一個做法,也很可能和倭國合作。 話說回來,我看著墓xue,如果沒有這個盜洞,我甚至以為這個墓xue根本就沒有被盜過,棺蓋嚴(yán)絲合縫地蓋著,地面上的東西也依然完好。 說來奇怪,地面上有一塊非常平整的地方,就在棺材前面,這塊地上放著一些碗和盤子,甚至木頭筷子的碎屑還依稀可見,一旁的酒壇子還好好地擺著,我甚至還看到了一個碗里擺著已經(jīng)成了拇指大小黑漆漆的板栗子。 我細看之下就發(fā)現(xiàn)了端倪,這些碗和壇子都不值錢,便沒有帶走的必要。我看向了周圍,我不確定周圍有沒有陪葬品,因為墓xue地面上根本沒有腳印,這很奇怪,只能說明進入的足跡也被清理掉了,那陳年的壓痕也被抹去了。 我猜測是有陪葬品的,陪葬品是有重量的,在無盡的歲月里,這個重量會讓地面微微地下沉,而這就是一個特征,我在墓xue的最里側(cè)看到了微微地下沉,神火手電打上去有明顯的陰影,但這也有可能是地下的潮氣在時間的長河中,讓地面有了微微地起伏,不過,西境的地下水還無法返潮,我的判斷傾向于有陪葬品。 這就是范柔嬌厲害的地方,沒有明顯的證據(jù)就無法證明她帶走了什么寶物,和蛐蛐四處留下自己作案的證據(jù)相比,這種盜墓手法倒是我最頭痛的地方。 我該不該進去,現(xiàn)在是我最擔(dān)心的一點。 “銀大少!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沒?”身后傳來了萬金油的聲音。 我說道:“你再帶兩個氧氣包下來,我感覺嘴里有點發(fā)干,估計下面的氧氣夠嗆?!?/br> 很快,萬金油下來了,手里抓著我備好的兩個氧氣包。 他說道:“剛才喬美女說了,她也想下來看看,要不是你安排她去放哨,估計下來的就是她?!?/br> 我說道:“你不要進去了,這個墓xue隨時都會塌方,我的腰上會綁著安全繩,如果有任何意外,你和喬麗潘一起下來,順著安全繩找到我?!?/br> “???這么危險?那我用力拉不就完了?”萬金油吃驚地說道。 我笑了,說道:“塌方就在一瞬間,你還沒反應(yīng)過來,我就被埋了,你要真想救我,那只有挖開土磚,找到我,把我?guī)С鋈?,如果我還活著的話?!?/br> 第234章 手法老道 我整理了一下潛水服,將鋼釬、撬棍和鬼王鏟放在了外面,深吸一口氣,一點點地爬進了墓xue,我盡量不觸碰任何一塊墓磚。 剛進入墓xue,我從萬金油手里接過了家伙事兒,掛在了背上,小心翼翼地跨過了平整的地面,到了棺材與平整地面連接的地方,我蹲下查看四周,這古人挺有意思,還在墓xue里擺了一桌,看來在封閉墓室之前,這里的氣氛不算很差,那就是說這里是喜宴,棺材里多半是一個老人壽終正寢。 換句話說,這墓xue的陪葬品那應(yīng)該還不錯。 我四下查看著,我可不想有什么機關(guān)被觸碰,還沒看出個因為所以然,把自己的命交代在下面了。不過,我沒找到任何機關(guān),可我還是提著十二萬分的小心。 我走到了棺材邊,這棺材外面居然有棺槨,棺槨是黃泥糊住的,卻獨獨沒有將頂部閉合,這種葬式倒是少見,一般的棺槨都是全封閉式的,頂部也會有黃泥糊住,而這個棺槨正好糊在了與棺材齊高的位置。不過,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了貓膩。 我只能說好厲害的手段。 范柔嬌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硬生生地將棺槨上層的泥完整地切掉了,并且運了出去,怪不得下面的空氣這么稀薄,看來,她在下面沒少“發(fā)憤圖強”。 這是一個新問題,她怎么做到的?我扣下了一塊棺槨皮,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這棺槨不是一次成型的,至少用了四次,從被砍開的橫截面上看,第一層泥巴糊上去之后,等它干燥了,再糊了第二層、第三層,一直到第四層。 這么做最大的好處就是棺材里面是干燥的,畢竟泥巴是潮濕的,一旦墓xue閉合,棺槨里面的潮氣就會腐蝕棺材板,想來古人也是發(fā)現(xiàn)了這點,當(dāng)真是了得。 如果是這樣,那么棺槨的建造模式就很清楚了,當(dāng)棺材板合上以后,一塊已經(jīng)制作完成的黃泥棺槨板直接蓋在棺材板上,再用少量的黃泥涂抹在連接處就大功告成了,這就保證了棺材里面的絕對干燥,而且細菌也完全地被包裹在了黃泥棺槨里,不出意外,當(dāng)里面空氣耗盡,尸體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再加上西境的炎熱,下面處于一種恒溫的狀態(tài)。 而范柔嬌則是用小刀將連接的縫隙重新鏟開,再用小錘子在棺槨蓋上來那么幾下,這百年的黃泥便會碎成幾塊,幾下也就運出去了,我說怎么在盜洞里會出現(xiàn)黃泥塊,想來就是這棺槨的蓋子。 這時,我發(fā)現(xiàn)了兩側(cè)的地面上有一個很深的小洞兒,瞬間我便明白了范柔嬌是怎么打開棺材蓋的,她是撬開的,如果撬棍支撐在了棺槨上,稍一用力那就會讓四層黃泥棺槨碎裂,可它是完整的,那就需要另外一個支撐點,她很可能有一個“y”字型的工具支撐在地上,撬棍卡在“y”字型工具的中間,兩邊一用力,便可以撬開棺蓋,還不會傷害到棺槨皮。 我在想如果是我打開這個棺槨,或許也會采用這個方法,范柔嬌這么做,倒有些意思。 我查看了棺材,四周的子孫釘被完整地取了出來,并且沒有傷害到棺材表面,這手法也是了得,做到這點,需要一樣古代的工具,叫做鷹嘴鉗,這鉗子一直是古代棺材店常備的工具,鉗子的前段似鷹嘴一般地薄且鋒利,它可以一下抓住子孫釘,因為古代的鐵質(zhì)工藝還達不到現(xiàn)代的硬度,打入棺材里會造成彎曲,只用抓住鷹嘴鉗的柄左右搖晃,就可以完整地取出。 鬼門知道這東西,但不會帶著,比較費事兒,且沒有必要,開棺取東西曾經(jīng)是鬼門天經(jīng)地義地行當(dāng),只要不破壞棺木,那便可以了,范柔嬌還帶著這東西,當(dāng)真是有幾分專家的模樣。 我是不在乎棺槨的,畢竟已經(jīng)被盜了,而且它就是一層黃泥,也沒有花紋兒,即便是考古也不會太在乎這東西,范柔嬌是做賊心虛,怕被人發(fā)現(xiàn),我不怕,所以,我掏出撬棍,插入到棺材蓋的縫隙中,用力一壓,一塊黃泥落在地面的同時,咯吱一聲,棺材板被我打開了。 這棺材板有點意思,用的是樺樹木,這種木頭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潔白無比,但缺點卻不少,這木頭里含有大量的糖和蛋白質(zhì),我小時候,爺爺還在樺樹上鉆一個洞,放一個小木棒,下面放一個瓶子,再用報紙一包,到晚上的時候取回來,加水煮開了讓我喝,那種味道甜甜的,很舒服。 這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樺木里含有數(shù)量不同的細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線菌,這些東西造成了樺木很易腐朽,當(dāng)然干燥后這個問題倒也不是問題了,但缺點就是不能遇水,遇水就腐蝕,尤其是百年以上還保存的樺樹。 所以,我以為我要用吃奶的力氣才能把棺蓋打開,卻沒想到?jīng)]費多少力氣,很輕松便將棺木打開了,我仔細一看,好家伙,這棺蓋被弄成了三截,在棺蓋的碎裂處還非常整齊,難道范柔嬌帶了電鋸,可表面卻沒有一點點鋸末兒,這就有意思了。 很快,我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兒的地方。斷裂處的顏色很深,我用手摸上去,還有點黏,我明白了,她在棺蓋表面抹了兩道水線,水線很快將這百年的樺樹木腐蝕,加上新鮮空氣的腐蝕,要不了幾分鐘,這樺木被水線弄濕的地方就糟了,一把小刀就能弄成幾截。 這當(dāng)真是一個絕妙的點子,我了解樺木的特點,要讓我這樣運用,我還真就做不到。 好厲害的女人!對細節(jié)的運動登峰造極。 我收斂心神,開始了查看,棺材里只剩下一具骨骼,這骨骼保存得還算完好,只是里面什么都沒了,只剩下一具骨骼,我看到了衣物的碎片,說明最先糟了是古人的衣服,很可能范柔嬌想取完整的衣服,只是手法再輕也架不住空氣的腐蝕和早已腐朽的布料,讓不少的衣服成了碎片。 不過,她沒有停,硬是將尸骨上的衣服完整地剝離,上面的物品也會捎帶著一起帶出去,之后再將骨骼放回去,一切就這么順理成章地完成了。 我不是醫(yī)學(xué)專業(yè)的專家,我甚至都看不出來是老人還是年輕人,男的還是女的。 第235章 險象環(huán)生 我慢慢地合上了棺蓋,再打開中間的碎裂的棺蓋查看,最后打開末尾的棺蓋,沒有留下一絲的線索。 這讓我很煩躁,骨骼已經(jīng)亂了,根本無法分辨更多的線索,這棺材對我來說,一點用價值的東西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