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114節(jié)
眾官拿會子在手,仔細觀看。只見會子遍布云紋,一面印著鹿門山,一面印著昭明臺。抬頭正中寫著“襄陽會子”四個篆字,下面畫著不同錢數(shù)。在會子的下面,寫有十文、二十文和五十文的文字。 曾惇道:“天下曾印過數(shù)種交子、會子、錢引,雖然形狀不同,卻沒有這般的。一般的會子都是豎著印,這卻是橫著的。不過這會子印得精美,不是其他可比?!?/br> 王宵獵道:“橫著印,百姓花起來方便。而且這樣方便排版,也方便印刷。” 襄陽司法參軍蔡安強道:“會子印制也不便宜,數(shù)額不會太小。這會子卻是最大五十文,面額有些小了。若是通行,百姓只怕不愿用銅錢。” 王宵獵道:“銅錢太重,用起來并不方便。百姓使用會子,可以把銅錢存在銀行里,對朝廷、對百姓都是好事。銀行有了足夠的銅錢,才能保證隨時兌換。” 一時之間,議論紛紛。大部分人的意見,都是看這會子不順眼,挑各種毛病。王宵獵為他們耐心解答,倒沒有不耐煩。 等慢慢安靜下來,王宵獵道:“今日招諸位來,兩件大事。一是發(fā)行會子,諸多事情。再一個是有了會子,民間就不會過于缺錢,許多事情要做了。發(fā)行會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發(fā)的多了,快速貶值,相當于官劫民財,百姓受苦。發(fā)的少了,百姓手中缺錢,還是不便。我決定,以后的會子印制由專門的衙門專門的官員負責,暫定楊審主此事。會子印制的數(shù)目,由制置司定,楊審組織人印制。印出來之后,作為衙門的存款,存入銀行。各衙門要用錢的時候,按制置司定的數(shù)目去取錢。如果沒有存款了,那就只能從銀行貸款。存錢是有利息的,貸款則要給銀行交利息,諸位記住?!?/br> 陳求道聽了不由皺起眉頭:“如此做,太過復雜了。錢都從銀行取,銀行算不算衙門?” 王宵獵道:“銀行不算衙門,而是由制置司設立,自己運營。他們錢的來源,除了印制的會子,還有衙門、百姓存入的錢,貸錢出去收的息錢。當然,銀行是由制置司開辦,算是半個衙門?!?/br> 陳求道搖頭,覺得如此太過麻煩?,F(xiàn)在正是打仗的時候,官方多少地方用錢?若都是這樣,從銀行取錢就太麻煩了。而且一旦沒錢,就要貸款,還息對衙門可是很大的壓力。 下面官員議論,也是如此覺得。大家做官,都習慣了下命令,哪里管錢從哪里來?庫里有,便直接從庫里支取。庫里沒有,就向百姓加稅攤派。一些小事,就由吏人自己出錢?,F(xiàn)在從銀行取,還要時時想著有多少存款,手續(xù)實在繁多。 王宵獵道:“此事沒有商量的余地。官員做官,也就是經(jīng)營地方,當然要知道有多少錢,要做多少事,要花多少錢才能做成。以后的官員,都要有這個本事?!?/br> 這是財政規(guī)范化的基礎,王宵獵當然不能讓步。這一步做成了,后邊才可以做預算決算,才可以根據(jù)財政情況賞罰官員。而不像以前一樣,考核都是統(tǒng)而言之。 等眾人議論了一會。王宵獵才道:“我想了又想,銀行的數(shù)量不能太少?,F(xiàn)在初步想的,是最少有三家。一家主要對商業(yè),一家主要對農(nóng)業(yè),還有一家專門對郵寄交通。諸位想一想夠不夠?!?/br> 一時之間,誰能夠想到這些?聽了王宵獵的話,面面相覷。 王宵獵擺了擺手:“罷了,我們要在此地住上幾天,此事你們以后商量。總而言之,以后會子是由銀行流布到民間,再由銀行收儲收回來。至于存款利息和貸款利息,以后再行詳議。以后京西南路的錢便以銀行為中心而流布,與以前不同。不管衙門還是民間,都要遵從這一點?!?/br> 為什么要這么做?說實話,一時之間王宵獵也說不清。他只是按照前世的記憶,加上自己的理解如此決定。里面的道理,怎么可能一下子說清?此事不急,只要運行平穩(wěn),做得成功,世間自然會有聰明人把這道理想出來,說得通。時間久了,還會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論。 其中的核心,是銀行不能自己印制貨幣,而是要受到官方的管控。各衙門不能cao控銀行,不能從銀行想取多少錢就取多少錢,而要自己做預算。兩者的聯(lián)結點,是自己的制置使司。通過這一套系統(tǒng),把治下的經(jīng)濟權力牢牢地控制住??刂屏素敊啵簿涂刂屏舜蟛糠謾嗔?。 這是眾官員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做法,說什么的都有,一時之間廳里鬧哄哄的。對許多人來說,以后怎么做事都不知道了。 等大家議論了一會。王宵獵道:“另一件事,民間有了錢,官方就要考慮怎么發(fā)展——” 陳求道道:“錢在銀行里。不管是官府還是民間,怎么就有錢了呢?” 王宵獵道:“銀行與富戶不同,他們存了錢可沒有用處,而是要想方設法貸出去。只要是能夠賺更多的錢,就可以從銀行貸錢。能貸錢,民間當然就有錢了。說起來,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便如富戶,手里的錢多了,他們也會想方設法開設質庫,向民間貸錢。道理是一樣的道理,只是由誰來貸,利息多少不同而已。銀行不只是要賺錢,還要支持地方發(fā)展?!?/br> 陳求道看了看其他官員,無奈地搖了搖頭:“觀察,說實話,這話有些想不明白?!?/br> 王宵獵道:“其實并不復雜。便如襄陽和鄧州,氣候都適合種稻,種稻的收成可比種麥多。想種稻就要有水。水從哪里來?就要建設陂塘,開挖水渠。這種事以前都是官方組織,民間出錢。以后就不必如此了。可以從銀行貸錢來建,只要以后連本帶息還上就可以?!?/br> 陳求道想了想,默默點了點頭。宗澤守開封府時,陳求道是都水使者,治理汴河甚有成效。其他的事情想不明白,治水卻一想就通。只要手中有錢,就不缺工人,許多水利工程可以開工。官府做保,治水的錢很快就能收回來。錢收回來就可以連本帶息還給銀行,再建別的工程。 王宵獵道:“不只是建水利,民間的許多事情,都可以如此。有了銀行,許多事情就可以做了。” 第258章 前所未有 看著窗外陽光明媚,鳥兒在唱歌,花兒在開放。王宵獵道:“當時滅了楊進,我們初來襄陽鄧州的時候,我在新野建了不少賺錢的社。到了現(xiàn)在,許多已經(jīng)很有成績了,卻一直沒有做起來。為什么做不起來?因為缺錢。不只是官府缺錢,民間同樣缺錢。錢有什么用?冷不能當被蓋,餓不能充饑,好像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但實際上,放到國家、社會,有了錢就事事好辦,沒有錢就寸步難行?!?/br> 說到這里,王宵獵看著眾人道:“所以我把錢,當做社會的虛。什么是虛?就是真正理論起來,好似沒半點用處。但是社會的方方面面卻都要靠著錢聯(lián)起來,有了錢整個社會一下就活了。所謂道,講究的是虛實相生,便是這個道理。錢的事情做好了,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會做好。我們整個國家,整個社會,才能不斷地向前進。諸位,不能我們這個樣子,后代還這個樣子!” 聽了這話,下面的官員不由怔住。這種觀點,還是第一次聽說。自古以來講的,是人類社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未來也是這個樣子,當下必然同樣是這個樣子。人類社會的錢,講的是天下財富有定數(shù),不在官,則在民。民富則國窮,國富則民窮。國家沒有錢有什么可怕?那叫作藏富于民。 王宵獵卻說,社會并不是本來如此的,未來也不會如此,而是向前發(fā)展的。這是什么話?這種道理從來沒有聽說過。不說儒家的事必追三代,宋朝熙豐年間的政治改革,模板一是唐朝,再就是周朝。大家都想的是過去的才是好的,偏偏王宵獵就要說未來才是好的。 這不奇怪。在古代社會,由于進步緩慢,很多人都看不出社會的進步。主流的觀點,并不認為人類在一直進步,最后會進入無法想象的社會。大多數(shù)的人,只會美化過去的某一個時間,作為理想社會的模板。這種思想源遠流長,由來已久。哪怕在后世,這種思想也沒有消失。比如對未來的期待,不是末日就是僵化失去了進步動力的社會。比如賽博朋克,比如一九八四,比如未來大公司掌控一切的想象。歸根結底,就是不相信人類社會總體上會前進。 看著眾人,王宵獵道:“錢作為社會的虛,是什么意思?這個虛,有什么事實的用處?如果從理論上來說,錢的虛代表的就是人類的進步。如果人類不進步了,錢也就沒有太大的用處了。錢能買到的東西用其他辦法都可以辦到,為什么一定要去買?之所以要買,是我們希望用錢,來推動整個社會前進。” 陳求道實在忍不住。輕咳一聲,道:“觀察,你說以后要比現(xiàn)在好,那是怎樣好呢?” 王宵獵對陳求道的態(tài)度不以為意。道:“比現(xiàn)在好在哪里,要說清楚很難。但很多事情,都有個趨勢。比如治水,一年花多少錢,要辦到什么事情。五年花多少錢,辦多少事情。做個計劃,一條一條都列出來。只要做到了,五年之后必然就比現(xiàn)在強了許多。比如信陽軍的茶,做好計劃,一年之后要產(chǎn)多少好茶,五年之后產(chǎn)多少好茶。做到了,五年之后就比現(xiàn)在強得多。比如各州的道路,做好計劃,一年要修多少里路,五年要修多少里路,做到了,就是比現(xiàn)在強多少。我們整個社會,事事都可如此。只要我們做好計劃,完成了計劃,社會就必然會一直進步下去?!?/br> 其實何止這些。王宵獵在新野建的那些社的骨架,都可以這樣一步一步發(fā)展起來。五年計劃,是后世東方國家的寶貴經(jīng)驗。只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列出計劃,執(zhí)行計劃,社會就可以快速進步。當頭腦發(fā)熱,計劃制定得不切實際,就會有很多問題。 銀行建立,解決了錢的問題,王宵獵準備在自己管的地方實行五年計劃。一年做多少事,要怎么做事,每個官員都清清楚楚。任期到了,計劃執(zhí)行得怎么樣,也可以成為官員的考核標準。 陳求道聽得直犯迷糊??雌渌墓賳T,跟自己也差不多。 王宵獵的思想跟這個時代差異太多,許多說法都是聞所未聞。一眾官員聽著,好似天書一般。做官員本來是多么簡單的事情,怎么一下子這么復雜? 王宵獵道:“從仁宗時候起,交子印了有百年了。我知道,襄陽發(fā)行交子,許多人不當大事。但實際上可不是如此。有了交子,整個社會就煥然一新,從此不同?!?/br> 說到這里,王宵獵提高了聲音:“依照本錢一貫,發(fā)行四貫會子算,此次可以發(fā)行一千多萬貫。這些日子用盡了辦法,制置使司一共挪出本錢四百一十六萬足貫,可以印會子一千二百四十八萬足貫。加上本錢,一共一千六百六十四萬足貫存入銀行——” 陳求道不由吸了一口涼氣:“觀察,莫不是要把這些錢全部發(fā)出去?治下數(shù)州,才多大地盤?一下發(fā)行如此多的會子,必然會物價騰貴,為禍民間!” 王宵獵道:“不必多心。這些錢是要存入銀行的,又不是要花出去。銀行如何貸錢,如何收息,是他們的事情。不過以后衙門里用錢,就要靠這一千六百多萬貫了?!?/br> 陳求道聽了,心里千回百轉,怎么也算不過來這筆賬。從直覺來說,這些錢實在太多了。如果一下子流到民間,會子將立即破產(chǎn)。強買民間的貨物,百姓可就遭殃了。 見一眾官員都面色凝重,王宵獵知道他們在想什么。道:“我再說一遍,這錢不是花出去,而是存到銀行,也算是銀行的本錢。怎么花,怎么貸,銀行自會處置。你們放心,如果物價騰貴,就相當于銀行貸出去的錢虧了。銀行又不是傻子,怎么會做這種事?” 陳求道只覺得腦子里一團亂麻,實在想不出銀行要怎么保證不虧錢。如此大的數(shù)額,遠超出了社會需要的數(shù)量,貶值是板上釘釘,這有什么好討論的? 王宵獵道:“這些錢怎么分配,每個衙門要分多少,這幾天大家也要討論一番。記住,這是衙門的本錢,可不是今年可以花的錢。將來一年收多稅,衙門賺多少錢,現(xiàn)在并沒有一個確數(shù)。還有,銀行里有了本錢,將會貸向哪里,使社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也要再想。” 陳求道等官員并沒有仔細考慮印了會子會對財政造成多大的影響。按通常做法,應該是看衙門要花多少錢,手里有多少錢,用會子來補差額。沒有想到王宵獵直接按照手里的金銀和銅錢做本錢,一下子印出一千多萬貫會子。這么大的數(shù)額,差出了大家的預計。 王宵獵并不考慮其他官員怎么想,只是按著自己的計劃述說。一千六百多萬貫多不多?如果跟以前京西南路各州的收入來算,當然是一筆巨款。但如果按照各州的社會經(jīng)濟需要來說,其實也不多。最關鍵的不是這次印了多少,而是這些錢流動有多快,能不能創(chuàng)造出足夠的價值。 第259章 力爭上游 夏天的天氣,說變就變。太陽升起來沒有多久,突然來了一陣烏云,暴雨就下起來了。不到一個時辰,雨又晴了。碧空如洗,山間的河溝里到處都漲滿了水。 看著外面,王宵獵對陳與義道:“我們幾個出去走一走,看看雨后山景?!?/br> 陳與義看了看身后房間里聚在一起議論的官員,道:“觀察,眾官都在議論事情,我們——” 王宵獵擺手:“那是他們的事情,我們不必多管。這幾天,制置司的人盡管放輕松,不要過多參與官員的議論。等他們想通了,議論出個大概,我們再參與。” 說完,王宵獵當先出了廳門。陳與義跟新任的書寫機宜文字李晦叔急忙跟了出去。 山上的景物好像被洗了一遍一樣,處處透露著清新。草色碧綠,路旁果樹葉也可愛,花也可愛,果也可愛。小鳥不斷鳴唱,在空中飛舞。 吸了一口氣,王宵獵道:“許多日子,沒有見過這種景色了?!?/br> 陳與義道:“觀察說的是。雨后的山間最是清新,讓人心情舒暢。” 順著山間的小路,幾個人信步而行。路上不時蹦過一只青蛙,三兩下就沒了影子。 陳與義道:“觀察,雖然前些日子你講過了銀行開會,許多事情會有變化。但到底怎么變,百姓是得利還是受害,實在是難說得很。我聽襄陽官員議論,他們也多疑慮?!?/br> 王宵獵道:“此事不必過多去想。制置司具要確定了此事總體上是有利的,如何有利,就是下面官員的事情。他們做不好,自然受罰。做得好了,也會受獎?!?/br> 陳與義苦笑:“此事我想來想去,還是想不出來為什么民間的錢多了,大家日子就會過得好。世間萬物有其數(shù),錢多了,應該只是價格上漲才是。” “有數(shù)嗎?”王宵獵搖了搖頭?!拔覀儜撁靼祝@世上的東西,大部分都不是有數(shù)的。民間的錢多了,就會刺激生產(chǎn)更多的東西。當然,如果太多,確實沒有用處?!?/br> 見陳與義想要再說,王宵獵擺了擺手:“此事說不明白。——就是能說明白,也沒有人信?,F(xiàn)在不是討論這些的時候,只要按著定好的去做,等三五年后不說許多事情也明白了?!?/br> 說話間,幾人轉過小山腳。就見前面的草叢里,兩個少年卷著褲腿,彎腰不知在做什么。 聽見腳步聲,兩個少年轉過身。見是王宵獵,急忙行禮。 王宵獵發(fā)現(xiàn)前面的少年是孫五郎。穿著一身短衣,卷著褲腿,臉上濺了許多泥水。急忙走上前問道:“你們在這里做什么?剛下過了雨,山里的地可是滑得很?!?/br> 孫五郎指著身后說道:“剛才雨下得大,很多小魚游了上來,回不去啦。我和葛二郎一起,把這些小魚放回河里,他們以后可以長大?!?/br> 王宵獵看路邊的草地里,雨后多出了許多水溝。旁邊一個水池,許多塘角魚順著新沖出來水溝盡力向上游,擠在一起,很是壯觀。 陳與義道:“魚有奮力爭上游的習性。出現(xiàn)這些新的水溝,它們就要奮力游上來看一看。不用過于擔心,魚生來就是如此。水少了,它們自然會回去?!?/br> 孫五郎歪著腦袋問道:“怎么回去?不等它們回去,水就沒有了。” 陳與義一時語結,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王宵獵道:“你們只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怕魚會回不了家,那就幫他們回去。千百年來魚形成了這樣的習性,必然也有它們的道理,不要過于擔心就是了?!?/br> 孫五郎不懂。明明這些魚游上來的地方?jīng)]有水,它們要怎么活?等到太陽出來,小水洼干了,就連回去的路也沒有了水,這些魚又該怎么辦? 這種事情看起來簡單,其中人道理卻非常復雜。大人都難說清楚,更何況是兩個孩子?王宵獵也不多說,只是看草叢里,許多塘角魚擠在一起,奮力地向上游。不知道每條魚的天性都如此,還是大部分不過是隨著別人??匆妱e人游,我也游。 孫五郎和葛二郎兩人把新沖出來的水溝堵住,然后把里面的魚抓回池里,看來忙了許久。 李晦叔道:“虎頭山雖然不大,這樣子的水池不知有多少。你們能救這里的魚,其他地方的又該如何?這種事情自古如此,又何必去管它?” 葛二郎問道:“自古如此,便就不管了嗎?” 王宵獵聽了大笑:“自古如此的事情,該管當然要管。人的力量有限,救了這里就救不了那里,實屬平常。不能因為救不了那里,便就不救這里了。孩子的心思雖然簡單,但也純粹。你們只管做自己覺得該做的事情,不必聽別人說些什么。” 葛二郎看著王宵獵道:“還是觀察說的最好。” 王宵獵笑笑,沒有說什么。一時興起,從路上下來,走到了草叢里。 一場暴雨之后,山里漲了水,到處都是溝渠。離著水池不遠有一條深溝,若是水滿,深可及腰。這水溝想來平時是沒有水的,此時溝里的水剛剛沒過腳踝,水流很急。溝里面擠滿了泥鰍,密密麻麻擠成一團,奮力向上游。有的地方,只見泥鰍,水都快看不見了。 王宵獵指著溝里的泥鰍道:“這里的魚更多,你們怎么不幫它們?” 葛二郎道:“泥鰍看起來多么難看,身子又滑溜,抓也抓不住。這些小魚長得又好看,看起來又可憐,自然就要幫它們!” 王宵獵點了點頭:“有道理。你們在這里幫魚,本就是隨自己性子,自然想幫哪個幫哪個。不過泥鰍卻是一道美味,不如我們抓了回去做了吃?!?/br> “官人說笑,泥鰍有什么好吃!”孫五郎和葛二郎都不信。 王宵獵道:“我說是美味,自然就好吃,只是世人不知道怎么做罷了。” 說完,吩咐跟在身邊的士卒,下到溝里抓些泥鰍。旁邊柳樹上扯幾根柳條,穿了幾大串。 泥鰍不是正經(jīng)的魚,正常年景是沒有人吃的。特別是少油的年代,又缺少佐料,土腥氣太重。后世的泥鰍美食,是隨著時代發(fā)展,能夠把這種魚做成一道美味了。 這個年代,不但是泥鰍沒有人吃,河中的魚小一些都沒有人吃。鄉(xiāng)下人若是有心,這些小河塘小水溝里,隨時可以抓許多魚出來。只是味道,讓人難以下咽罷了。 王宵獵這幾日一直想著最近議論的事情,見到此情此景,就覺得這其中有道理。便就順便抓些泥鰍回去,做了菜,跟底下官員好限講一講道理。 第260章 簡單還是難? 在山上轉了一會。等到回來,見孫五郎和葛二郎坐在路邊休息,便叫他們隨自己一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