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他們兩直奔客廳,小朋友做模坐做樣的拿出暑假作業(yè),寫了幾筆就沒再動了,拿出手機玩起游戲來。 孔漫攤在沙發(fā)上也沒管他,拿出手機翻看。 手機里沒有新的消息。 付楊這個人是一旦投入到工作里,就真的顧及不到外面的人了。上次巡山也是,一走三天一條信息沒有,這次更是,都不曉得報個平安啥的。 ** 早晨的大公雞在外面鳴叫,院子里熱熱鬧鬧的。 孔漫躺在床上默默地想,這是付楊進(jìn)山的第二天。 不,應(yīng)該來說是第三天了,也不知道情況如何了。 今日天氣不怎么好,一大早就陰沉沉的,烏云在東邊山頭壓著頂。 果然,十點之后,一陣風(fēng)吹過,院子里就落下了雨點。 上午是大雨,到了中午就慢慢變小,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孔漫坐在客廳的窗戶邊看著雨。那邊付亞鵬小朋友就已經(jīng)裹好蓑衣穿著雨鞋,提著一個葫蘆式的竹簍,跑進(jìn)來拉孔漫去捉泥鰍。 李蘭一聽,伸手給他一巴掌,“小兔崽子,要捉泥鰍自己去,泥巴兮兮的也不嫌臟!” 小朋友一癟嘴,剛要反駁,孔漫就開口說:“捉泥鰍???我去看看?!?/br> “那田里地里的泥巴多,這還下著雨,容易弄臟了。” 孔漫搖頭,說:“我長這么大還沒見過捉泥鰍呢,想去看看?!?/br> 李蘭無奈,點點她的腦袋,感嘆了一句“小孩子似的?!?/br> 隨后在客廳翻找了一番,拿出一件舊的雨衣來,遞給孔漫,又說:“這是老二以前用的,你穿著些,萬一感冒了。” 李蘭還到廚房里拿了一雙雨鞋給孔漫。 孔漫接過雨衣和雨鞋穿了起來,整理好后,撐著把雨傘跟小朋友出門。 山村里的雨天也是好看的。 遠(yuǎn)處的田地上都蓋了一層霧。 玉米在雨天搖著胡須,煙草在雨中冒出粉色的花朵。 一路走過,山地雜草野蠻生長。 這兒的雨天,似乎都愛起霧。 第33章 捉泥鰍的地方不是太遠(yuǎn)。 順著山地小道一路往下走, 山地腳有一條小河。 早些時候有農(nóng)家的土地靠近這里的干脆把河流分道,引了河水過來地里,把地變成田, 種著谷子。 不過現(xiàn)在荒了起來了,但田里還是有河水流進(jìn)來, 又從岔口流出去與下游的河水匯合。 現(xiàn)在這片荒田里一到下雨天,許多村里的小朋友就會拿著竹簍過來捉泥鰍。 孔漫和小朋友到的時候,下面的荒田里已經(jīng)有三四個小朋友在著了。 一看到付亞鵬過去,大家吵吵嚷嚷給他潑水。 搞得付亞鵬又尷尬又惱。直到他后面的孔漫撐著傘出現(xiàn), 大家一瞬間安靜下來, 過了會兒參差不齊地喊了聲“孔老師。” 孔漫應(yīng)了聲,又說:“你們捉你們的, 老師來看看怎么捉泥鰍?!?/br> 小朋友們應(yīng)了一聲, 一開始確實很拘束, 直到后面孔漫也下田里來看他們捉了多少, 他們才放開來, 一個二個拿著竹簍給她看。 “老師!老師!我用手捉到一條!” 孔漫站在水中看過去。 一個男孩子手里捧著一條泥鰍, 大聲喊著她。 她走過去幾步,泥鰍在男孩手里搖頭擺尾, 男孩伸手, 靦腆著說:“老師給你?!?/br> 孔漫伸手接過,“謝謝啊……媽耶!” 泥鰍從她手里一滑飛了出去,掉進(jìn)水里,一擺尾就不見了。 孔漫抹了一把臉上被濺到的水漬, 小男孩在旁邊笑了, 跑過去捉泥鰍,邊跑邊說:“老師, 我去給你捉回來!” “我也來!”孔漫跟著去。 濛濛細(xì)雨的天氣里,孔漫難得的和小朋友們玩到一起去。 大家似乎開始較勁起來,都以孔漫的夸獎為目標(biāo),一個二個很積極的捉泥鰍,還會給她科普一下捉泥鰍的方法。 到最后每人手里都有泥鰍了,孔漫就攆他們回去。 小朋友們倒也乖巧,跟孔漫揮手告別。 孔漫和付亞鵬回到家,將手里的收獲拿給李蘭。 她把泥鰍拿去水盆里養(yǎng)著吐泥的時候,付楊的父親就回來了,把背籠往地上一擱,里面剛挖出來的筍子就倒在地上。 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吃筍已經(jīng)很晚了。 山里的甜竹都很少再出筍子了。付楊父親挖的是苦竹筍,雖然沒有早春吃的甜筍那么好吃,但還好,處理好了也是好吃的。 處理苦竹筍要水煮還需要用到石灰水,總之比起甜筍要麻煩。 還好是雨天,也沒辦法出去干活。老兩口就蹲在在廚房里忙活起來,順帶把他們剛剛抓回來的泥鰍也一起給處理了。 李蘭邊處理邊攆孔漫去洗個熱水澡,說她別玩了一圈回來,倒把自己給玩感冒了。 孔漫去洗的時候,小朋友也在院子右邊接近他家的老洗手間里洗起澡,老洗手間是早些時候搞家電下鄉(xiāng)的時候安裝的,也是平時經(jīng)常用的。 孔漫洗好澡到廚房,李蘭正在處理泥鰍。 泥鰍很小,拇指大的都有,畢竟是野生的,也長不了多大。 晚飯弄得很豐盛。 酸辣椒炒土豆片,酸菜炒筍,臘rou炒筍。處理好的苦筍很好吃,筍片稍微有點兒苦味,但吃過后又有點兒甘甜,配上臘rou的香味,回味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