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當團寵 第24節(jié)
這次團委組織的交流夏令營,雖然說成分比較復雜,但是基本點必須有,那就是英語交流必須流暢,不然讓你來給外國同學做引導,你卻結(jié)結(jié)巴巴說不出一個單詞,丟臉的可就不是你自己,而是整個團隊了。 但是除開英語流利之外,對個人能力也有一定的考量。像一中和八中這些公立學校的學生,成績和個人cao行是必須要算進去的。而上次新風尚英語大賽的幾個得獎者也是各有各的優(yōu)勢才能入選。 除此之外,利用自愿繳費的方式進來的,也或多或少有點其他方面的優(yōu)勢,但那個女同學可能唯一的優(yōu)勢就是有錢了。 現(xiàn)在團委的老師也很頭痛,才第一天就發(fā)生了這么不友好的事情,他們簡直不知道要怎么處理。也幸好這事兒還沒鬧開,畢竟大部分遠道而來的同學還在倒時差,暫時沒有精力去關(guān)注其他人。 可明天上午就要開始第一次交流活動了,這也是讓雙方的學生進行自我展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處理不好,影響肯定很大。 “那要不,換個人?” “換誰?”另一個老師不留面子的翻了個白眼,“她的行為傳出去,誰愿意跟她一組?” “可如果讓她離開,那誰來代替?” 這也是難題,倒不是找不到人,但問題是代替這個女同學的人選至少不能比她差。而且已經(jīng)暑假一兩周了,這個時候再聯(lián)系人,時間上肯定來不及。 “要不,讓她一對二?”戴眼鏡的老師小聲的提了個議。 第四十四章 流程有變 這個她指的誰,其他人都明白。 但是這也有問題,太突出就容易被豎靶子。要是背景強也無所謂,可那個女同學家里條件很一般,萬一被針對了,豈不是他們害的? 團委的老師跟學校的老師想的不同,他們只想做好這一次交流活動,任何給他們認為設置障礙的都是他們的敵人。 因為這事兒,開會的時候,老師們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再一次強調(diào)了紀律問題,又讓留學過的老師來給他們加強了一下中外人民對隱私的認知。 “不該你們動的,別去動,想要幫外國同學,也得先征求一下人家的意見。你們都是滿了十六歲即將成年的學生了,有些話不用說得那么直白。我希望這件事不會發(fā)生第二次?!?/br> 老師捏了捏眉心。 她處理完這邊的事情,還要去找那個女學生的家長溝通,對方還想叫囂,甚至說大不了賠錢。 這是錢的問題嗎?簡直不知所謂! 想到這里,老師冷颼颼的目光投向了另外三人。 不是她有成見,實在是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她就擔心這三個頭腦發(fā)熱為那女同學出氣,把交流會攪和完蛋。 “歆歆,流程有變化。” 旁邊戴眼鏡的圓臉小姑娘碰了碰陳怡歆手臂。 “你看,原本明天上午是參觀科技園,然后下午去聽個講座,之后的三天是去一中學習。但是現(xiàn)在把明天的流程改了,上午自由活動,下午座談交流。去一中也調(diào)到下周了?!?/br> 好幾個同學都發(fā)現(xiàn)了這個改動,當即就小聲的討論起來。 “你們發(fā)現(xiàn)沒有,那邊差個人。” 觀察仔細的同學不止一個,聯(lián)系起流程改變來分析,事情可能不好說。 “得了,我們就聽老師的安排就行,別的不用去管。”陳怡歆小聲的提醒他們。 因為有著臨陣救急的友情,陳怡歆隱約成為這一撥同學的領(lǐng)頭人。而且跟只會讀書的他們不同,陳怡歆同學的應變能力和眼界比他們強多了。就算那幾個家世不錯的同學也不定比得上她。 “陳怡歆,邱旭,萬寧,你們?nèi)齻€出來一下。” 邱旭是外國語實驗學校的學生,那所學校是半私立的性質(zhì),里面就讀的都是有錢有勢的孩子。萬寧是一中的尖子生,家里長輩在省大工作,算得上書香門第。 老師把傍晚發(fā)生的事情給他們說了一遍,然后道出現(xiàn)在面臨的困境。 “那個女同學是自己不愿意來?其實,這也不是不可調(diào)和的。要不讓她給那位英國來的同學道個歉,實在不行,跟其他人調(diào)一下可以嗎?” 邱旭沒吭聲,這事兒他不好發(fā)表意見。萬寧提出的建議老師卻第一時間就否決了。 “你們可能不知道,那位女同學當時發(fā)了脾氣,鬧得很不愉快?!?/br> 老師也煩躁,本來是小事,結(jié)果大小姐把自己當成公主,所有的不對都是人家的問題,這簡直……不可理喻。 陳怡歆低眉垂眼不發(fā)表意見。她也沒想明白老師叫她來干嘛,這事兒很顯然不是她一個學生能解決的。 “陳怡歆同學,在替補人選沒到之前,可能得麻煩你負責一下那位英國女同學了?!?/br> 那位女同學的性格十分的固執(zhí),可能是因為還有著貴族血統(tǒng)的緣故,她本身是不愿意來中國做交換生的,好像是她的父母強迫她過來,所以她本身就從心底抗拒這個活動。 對方的領(lǐng)隊老師也清楚這事兒不能完全怪這邊的同學,私底下也跟團委的老師進行了溝通,希望能找一個脾氣包容的女同學來陪她度過這半個月。 一群老師扒拉來扒拉去,也就找出兩個女生可以勝任。但是另一個女生結(jié)的對子就已經(jīng)很麻煩了,再來一個得瘋。 相比較之下,陳怡歆的結(jié)伴同學茜拉本身就要溫和很多,而且還是個有華裔血統(tǒng)的混血兒,想來更能夠體諒陳怡歆一點。 從內(nèi)心上講,陳怡歆真不想答應??伤睬宄@會兒不是她愿不愿意的問題,老師安排下來她要是不接,后面穿小鞋是肯定了。 “行啊,要是對方每意見,我也沒意見?!?/br> 老師松了口氣。能主動接下就行了,大不了以后再想辦法給她補償點什么。 “那行,你們再相互交流下接待的經(jīng)驗,然后早點回去休息。” 老師們撤了,留下一群學生自由活動。 “陳怡歆同學,要是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br> 邱旭主動示好,陳怡歆也不會掃人家面子。另一個萬寧則提起了她上次參加的全國作文大賽的事情。 “好可惜,當時我要參加另一個競賽,就沒寫作文,不然應該早就認識陳同學了?!?/br> 萬寧笑得很溫和,可話里話外的意思卻讓人浮想聯(lián)翩。 “是啊,如果萬寧同學也參加的話,去b市的也就不是我孤孤單單一個人了?!?/br> 邱旭剛巧轉(zhuǎn)頭去拿東西,嘴角似乎抽動了一下。萬寧臉僵了一秒,呵呵笑了兩聲沒再繼續(xù)交談。 上樓的時候,邱旭悄悄扯了下陳怡歆的衣擺。 “萬寧是他們一中的第一名,本來是想?yún)⒓訑?shù)學和物理兩門競賽的,后來物理那邊多了個衛(wèi)忠,然后物理老師就勸萬寧放棄,專心數(shù)學就好?!?/br> 原來如此,她就說么,自己行事這么平和低調(diào)的,怎么會莫名其妙得罪萬寧大佬。 “這萬寧看上去不像是個心眼小的,怎么會生氣到我身上來?” “那就不知道了。不過我聽說他好像還去找過哪位老師,結(jié)果人不收他?!?/br> 那跟我不是更沒關(guān)系?陳怡歆眨巴眼,一臉的茫然。 邱旭一手握拳堵住嘴輕咳了一聲,掩飾掉自己憋不住的笑。 來之前他找關(guān)系把名單上的同學都過了一遍,大部分人背景都很單純,包括哪幾個所謂的家世好的同學。但是就這個陳怡歆讓他有點摸不透,他這才放下身段主動示好。 帶著一頭霧水,陳怡歆靜悄悄的回了房間,洗漱完上.床之后,她還仔細捋了一遍今天的發(fā)生的所有的事,最后放棄的陷入沉睡。 第二天早上醒來時,隔壁床的茜拉已經(jīng)醒了,坐在床上做瑜伽。 陳怡歆跟她笑了笑,抓緊時間洗漱完,出來茜拉也收拾好等著她一起去吃飯。 茜拉真的如周昇說的那樣,很單純可愛的一個女孩子。估摸著茜拉的爸爸也跟她提過陳怡歆,所以兩人見面之后不像其他人那么拘束,反而有種相見歡的感覺。 “歆歆,周昇哥哥說你給準備了特別漂亮的禮物,我能提前看看嗎?” 還真是個單純姑娘,換了其他人肯定不會這么直接的說出來。 “等會兒吃完飯回來給你看。原本是打算你離開的時候送你的,所以沒有第一時間拿出來?!?/br> 茜拉聞言哈哈的笑了兩聲。 “我暫時不會跟著老師和同學們回去。我要留下來陪爸爸一段時間,十月的時候才離開?!?/br> 當然,茜拉停留的地方不在本地,而是打算跟隨團隊一起先去b市,到時候再分開行動。 她倆剛出電梯,就聽到餐廳那邊傳來一陣哭聲。 第四十五章 設計新的活動日程 “不是我,是他自己沒拿好?!?/br> 哭的是個女學生,就是八中那個,而她對面站著兩個男生,其中一個外國少年,胸口上有污跡,臉上也有醬汁。而他身邊的國內(nèi)小伙伴褲子上全是湯水。 “你們這是怎么了?其他的先別說了,趕緊回去換衣服。燙著沒有?” 陳怡歆看到周圍人都愣著,邱旭和萬寧也都不在,兩個出來圓場的都沒有,而老師就更不見人了。 她心里暗火,覺得學生沒有經(jīng)驗,老師也不靠譜,居然都沒有人來負責協(xié)調(diào)關(guān)系的。 幸好這兩天陳怡歆在學生群里還有點微信,當即點了兩個男同學,陪著被潑了湯的兩位上去換衣服,最主要的是看看有沒有燙傷之類的情況。 另外她又招呼服務員趕緊過來收拾,把只知道哭的小姑娘拉到一邊,上下打量了下。 “先別哭了,你也會去換件衣服,然后再說后續(xù)的事情?!?/br> 等到把三個人都安排好,她才拍拍臉,看向周圍的學生。 “現(xiàn)在,有誰能告訴我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嗎?” 這會兒吃飯的人不多。幾個目擊者同學用各自熟悉的語言把事情描述了一遍。陳怡歆不懂法語,全靠旁邊茜拉給她翻譯。 “這么說,他們是不小心撞上的?” 全體旁觀者點頭。而后有個高高瘦瘦的英國男同學猶豫了一下,連比帶劃的說,被撞之后,兩個男生有個推人的動作,他擔心那個不小心撞到人的女同學被桌角撞上了。 說著,他還現(xiàn)身示意了當時他看到的情況。那個女孩子的腰撞上了身后的桌角,連桌子都移動了一下。 陳怡歆深吸一口氣,拉著身邊的女同學囑咐了兩句。女同學急忙點頭,小跑著往八中那個女生的房間跑去,她的結(jié)對小伙伴也跟著跑,兩人都是一臉的擔心。 “去找老師了嗎?” “去了去了?!?/br> “老師說馬上就來。他們沒有住在這邊,而且一大早就在開會。” 到底是第一屆交流活動,恐怕雙方老師都有個適應跟磨合的過程。 這個小餐廳是專門提供給他們這次參加交流會的學生使用的。小餐廳的隔壁就是會議室,交流會的溝通環(huán)節(jié)大部分都在這里進行。 在服務員把地面收拾好之后,老師也趕到了餐廳,詢問了一番之后,又急急忙忙的去了酒店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