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jié)
第二件事,太后下旨詔她入宮,她老人家大大方方地一個贊賞,皇帝大人登時下了封賞,御賜天下第一手,賞銀若干。顏想憑著自己的手藝,到底是在后宮紅了一把?;实垡彩前侔阍囂?,她將自己多年來積攢雕玉的工具和手段道出一二,急需發(fā)展商業(yè)的管越,自此多了一位女官,因為官職特殊,小宮女們親切地稱她為姑姑。 被稱為姑姑的其實都是后宮女官,要司尚宮的,這個世界很少有女官,因為女子歷來都早婚,精力都在府邸內宅上面,鮮有不婚的。顏想能得到太后的青睞,絕對不是偶然,她手巧嘴甜,還會哄老人家,每日除了去官窯督促工具的進程和改良,還要進宮陪伴太后。她名正言順地開了第一繡坊,整日忙得不亦樂乎。 當然偶爾,也會遇見皇帝,他很和藹,對于她腦子里面那些新奇的東西很是好奇,老百姓都說顏想命好一步登天了,不時關注著她的動靜。也是她逃離了婚書的束縛之后,對于別的事情更加上心了,無事的時候就自己改改衣裙,給太后以及皇后做上兩件小玩意兒。 多少人每天口中都不離她的傳奇,不知什么時候起,京中的小姐們開始模仿她奇特的穿著,甚至模仿她走路的姿態(tài),她知道之后更是哭笑不得。 還有一件事,解除婚事之后,沈少君就去了玉田開采處,沈家和顏家井水不犯河水再無交集。 剩下的都是些許瑣事…… 她腳步輕快,本來是在催尚宮那教小宮女刺繡的,太后卻突然傳她過來永樂大殿。不等到近前,就聽見里面一男人的笑聲傳了出來。 “太后好福氣,這么一大塊玉實在罕見啊!” 她腳步一頓,是蘇少遙。 這個男人,沒臉沒皮。 半年之前,就是拿著他做由頭,和沈家解除了婚事,之后兩個都在演戲的人不了了之。 世間曾有傳言,說顏想也是貪心不足,就像紫玉公主那樣想要吞進沈蘇兩家,這才翻了船,被人識破才退了婚?;蛟S在他心目當中,她也不過是受了誘惑…… 她只笑笑,從不解釋。 走進大殿,太后的目光頓時從地面當中的玉器上面挪到了她的身上:“顏想你快過來看看,這么大一塊玉呢!” 顏想行走之間,腰上鈴鐺叮叮呤呤,清脆好聽。 她低頭走近,微微躬身。 太后早就說過了,在她面前不必多禮,只一個勁地催她:“快點過來吧,那么多禮干什么!” 可見對她寵溺。 她稱了一聲是,一抬眼,不期然卻撞進一雙黑眸。 沈少君一身素衣,上面連一點刺繡都不見,他面目清瘦,臉色微白,隨即別開了目光。他身邊沈大倒是錦衣華服,只那冷清的目光一直盯著殿中的那塊白玉。 顏想坦然地移開目光,走到太后身邊站定。 大殿當中有一大塊玉器,有一人多高,神奇的是上面紋理清晰,竟然神似一女子,雛形可塑。 太后笑得合不攏口,抓了她手笑道:“顏想你可是行家,快給哀家看看,是不是天然的?我怎么看著這么像我年輕時候的模樣呢?” 她點頭,拍了拍太后的手,走到白玉面前,上面女子的臉尤其清晰,一雙狹長的鳳眼半闔著,和藹慈祥。顏想伸手在那些紋理上面輕輕劃過,蘇少遙盯著她,余光當中瞥見少君追隨的目光忍不住開口笑道:“顏可要仔細看好了,是天然形成的呢,還是有人投機取巧呢?!?/br> 他尾音當中拉了幾個調調,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是在和親近的人說話。 沈家兄弟眼皮都跳了跳,少君愜意地拂了拂兩袖,只盯著顏想:“她是第一玉匠,再公平不過?!?/br> 顏想圍著這玉器轉了一圈,她摸著紋理淡然回眸,好似漫不經心地瞥了眼沈二,心里明明白白這么大塊的玉器若是天然形成的,那幾人歡喜幾人憂,若是有心人為之,那又當何論。 太后也盯著她呢:“怎么樣?很是難得吧?” 的確難得,官窯里面的器具還未全造出來,這送玉的就掌握了一二,不著痕跡地弄出這么一大塊玉,上面紋理清晰,人物輪廓略微模糊,很像天然形成的。也是夠為難這玉匠師傅了,既要有太后輪廓,又要把握住功底紋理上面弄出自然風貌。 她知道在場的幾個人都看著她,笑了笑:“的確難得?!?/br> 蘇少遙已到身邊,他盯著她的眉眼語氣輕快:“我不大懂玉,也是友人相贈,這可都是托太后的鴻福呢!” 哦,原來是他送的…… 太后對她招手,到了跟前才問:“是自然形成的么?” 沈家兄弟的目光若是能有形,早將她捆起來了…… 顏想仿若未見,笑道:“是的呢!” 蘇少遙勾起唇角,太后笑道:“知道你忙,就叫了少卿來,剛好少君從玉田回了,可他們和少遙爭論不休,弄得哀家呀這個頭疼,現(xiàn)在好了,這塊玉器就交給你了,好好替哀家打算打算!” 她自然是應下,沈蘇三人隨即告退。 老人家摒退了其他宮人,她手里捻著一串佛珠,半闔著眼就收起了笑臉。 大殿上那塊玉器正對著她,顏想走到她的面前單膝跪下:“太后恕罪?!?/br> 太后苦笑:“你何罪之有?” 她低頭:“這塊玉器并非天然?!?/br> 太后嘆息道:“你起來吧,他們現(xiàn)在針鋒相對,其實都怪哀家,都是哀家的錯?!?/br> 顏想重新站在她的身邊,聽她講述心事。 這是半年以來她常常做的事情,那就是陪伴老人家回憶過往…… 原來當初沈少卿的父親和蘇少遙的父親曾是至交好友,而蘇父和當年的小郡主早有私情,這門婚事卻是太后欽賜,隨后小郡主在沈家產下四子,后來執(zhí)意合離,并且?guī)ё吡水敃r已經姓了沈姓的少遙,此事成了笑柄,蘇少遙從小被人指指點點,后來雙方的爹一個病死,一個出了家。 留下下一代互相憎恨。 隨著年紀的增長,到了婚嫁年紀,紫玉公主和蘇家子沈家子也算都是從小一起長大,太后又動了心思,可她猶豫不決,生怕當年舊事重演。沒想到沈少卿江南治水三年,一回來就驚鴻了她的眼,賜婚何等的殊榮,沈家應下婚事,可偏偏那蘇家子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紫玉又應了他。 沒想到到了大殿上,這更成了笑話,太后本以為是兩家還能為一家,結果是兩敗俱傷,婚事作罷。 從此兩家就像是較上了勁,大有一副有沈沒蘇,有蘇沒沈的架勢…… 沈少卿名為御史,他手段狠辣年紀輕輕就受到重用,其實是只為皇帝做事,專做那些不見光的事情,他沈家從商也是為此。而蘇少遙卻是在兵部掌權,兩個人不分伯仲,他表面上總是笑意吟吟的,對沈家不甚在意的模樣,私底下卻是恨之入骨。 當然,這些是顏想這半年來自己琢磨出來的。 太后甚是苦惱,本就不是天然的,哪里還想做什么玉雕呢! 顏想看著那玉雕,只覺好笑。 她在官窯也養(yǎng)了兩三玉匠,自然先別人得知,其實沈少君從玉田回來就是帶了一人來高的玉料,據(jù)說是天然形成的上門紋理清晰,像極菩薩,蘇少遙不知哪里得了信兒搶先弄這么一出,可算是叫他們泡了湯了。 好生安撫了太后,她走出永樂殿的時候已經過了晌午,假山池塘,那些小宮女已經不知去了哪里,清脆的鈴聲隨著她的腳步不時響起。 聽見聲響,池塘旁邊的亭中人一身素白,轉回了身。 顏想瞥了兩眼,他是真的清減不少。 男人定定看著她,她不忍再看快走兩步,只聽得鈴鐺搖曳生響,很快就看不見人影了。 走出皇宮,她已經平復好了心情,侍衛(wèi)都認得這太后跟前的紅人笑臉相送。 高高的城墻仿佛能錮住人的氣息,顏想步調輕快,快步穿過高高的宮門,外面陽光大好,她抬臂遮住些刺眼的,這才發(fā)現(xiàn)不遠處停著輛眼熟的馬車。 一個也同樣眼熟的侍衛(wèi)走上前來微微欠身:“顏姑娘,大公子請你過去說話?!?/br> 她歪頭看了下,聽見有個聲音在身后傳來:“她沒空?!?/br> 顏想轉身,蘇少遙背靠城墻,正是抱臂看著她:“饑腸轆轆不如去喝點小酒?” 他走上前來,動作親密伸手拉她,她可不想再當成蘇沈兩家當中的夾心餅,隨即退了兩步,避開他的碰觸。 她完全不想理會,誰也不想理會。 顏想擇路而行,徑自離開。 “我的確是沒空?!?/br>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大家的陪伴,挨只嘴嘴。 ☆、24共妻守則 第二十四章 其實顏想并沒有說謊,她是真的沒有空。 一早出來的時候,就和羅成約好了,今日他meimei的成人禮,要去給她觀禮的。 狀元府聽著名頭響亮,可其實不過是顏家旁邊一家小院,還是顏想從自家分出去的個,這也要感謝沈少卿,他幫忙找的這個府邸不小,隔了個小院給羅成,兩人成了鄰居。 羅家家里只有一個meimei,叫做羅靜,有了住處就給她接了過來。 本來算計好的,從崔尚宮那里回來時間剛剛好,可現(xiàn)在這個時候明顯已經來不及甚至是已經晚了。 果然,她急匆匆地趕回羅家,為數(shù)不多的觀禮者早都散了去,禮成了,她回來得遲了些。 顏想送上禮物,少女扁著嘴,還是很不高興:“顏jiejie你明明答應我了的!” 她只得解釋一下:“對不起啊,宮里突然有點事。” 羅家只有一個小廝和一個嬤嬤平日照料家里的,問了才知道,羅成正在后院灶房忙著,不許人去打擾。 好言好語地哄了小姑娘,她才去尋他。 天氣炎熱,灶房的門開著,顏想靠在門口,看著里面的那個男人有條不紊地做著菜。 那小廝一邊燒火,還不由得贊嘆出聲:“大人真的好香啊!” 羅成一身青衫,他卷著袖子,露出手腕來,都說君子遠庖廚,在顏想的印象當中,他從來都是這么照顧meimei的。兩個人慢慢熟識了,她這才知道,當初愿意相看她也是迫于生活的無奈。 她倚在門邊,眉眼彎彎。 就像是感受到了一樣,羅成也不回頭在撕拉撕拉的翻炒當中淡淡說道:“都是油煙,有什么好看的?” 顏想頓時失笑:“你背后長眼睛了?怎么瞧見我的?” 他勾起唇角,回眸一笑,意味深長地瞥了眼她腰間的鈴鐺。 哦…… 她明白過來,搖了下鈴鐺笑道:“你送我的這個東西,原來還有這個妙用?!?/br> 雖然是遲了,但是恭賀一番還是需要的,她只說太后叫她過去問話,羅成一點也不追問,只說來了就好,他備了四個菜,甚至還有兩壺清酒。 羅靜不斷向她描述自己成人禮時候的緊張心情,她因為過于激動,甚至還在出來的那一刻踩在裙子上面摔倒,手舞足蹈地跟她學著當時模樣,惹得她輕笑不已。 羅成也板不住臉了,不忍直視。 顏想抓住小姑娘過來吃飯,三個人坐在小桌邊,一時間無比的溫馨。 稍晚些,羅靜早早離席,剩下兩個人對酒當歌。 羅成給她重新倒?jié)M,想起那個人來唏噓不已:“昨個聽說沈少君回京了,縣里的玉礦不知又出了什么好東西,在車上裹得嚴嚴實實,好多人都說天降吉兆呢!” 顏想臉色微紅,好笑道:“的確是帶回個好東西,可惜被蘇少遙一攪合,生生斷了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