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福儀像是受到了極大的驚嚇,忙推開他,紅著臉道:你做什么? 太子定定望著他,只道:前日為何站了一個時辰? 福儀只不語,離他遠遠的,皺著眉。 殿下王爺,是否要用膳了? 聽到門外初夏的聲音,福儀終回過神,小聲道:你快回去吧。 太子只皺眉,起身道:你好生歇息。 出去見了候在門前的初夏,太子叮囑道:煮點紅豆薏米粥給他喝吧。 發(fā)現(xiàn)他愛喝紅豆薏米粥,還是因為之前一同用膳的時候,他搶了他碗里的粥喝。 初夏應了,這才進了門。 太子出了恭王府,問海安道:王爺迎親的日子是什么時候? 殿下,是十月初十。 太子點點頭,王妃是梁州刺史的嫡女,他沒見過,想著是父王選的人,應該不會差到哪兒去,只不過應該也是跟他的太子妃一般的無趣了。 作者有話要說: 我又來了趁著空閑時候發(fā)一章~沒錯我已經(jīng)放假啦 第39章 舞象之年(二) 恭王的大婚在即,這可樂壞了兩個丫鬟,整天也是笑嘻嘻的,福儀只道:那梁州刺史的嫡女怎么樣? 奴婢也沒見過,不過聽說是個很溫柔的女子。 惜文笑:王爺也沒見過嗎? 沒有。 福儀倒是不關系這他將來的王妃是什么樣,他只知道,這梁州離京城這么近,那刺史必然是來討好皇上來了,送的女兒不會差,但是就怕是個引子,除了宮里的幾個重要的人外,都不知道其實他是之前寧王的遺子,那刺史必是以為是皇子的標準送過來了,不知如果他知道了他其實是寧王的兒子,還愿不愿意把女兒嫁過來了。 或者說,這刺史已經(jīng)知道了他的身份,只不過是來試探他。當年他爹寧王病故時,大家可都是知道有他這么個兒子的,一下子沒了音訊,自然會想知道去哪兒了。 蒲州離京城近,不及幾天便可以到,這二皇子一到,見了那刺史,才終于知道這河堤怎么這時候還沒修好的原因。 原來是那戶部撥的銀子不夠,大伙兒見這二皇子來了,都以為要多撥銀子呢。 之前戶部撥了多少銀子過來? 那司戶答道:撥了兩千兩銀子。 二皇子算了算,皺了眉,道:這怎么夠?還不夠修半條河的! 那廂刺史只點頭,道:是啊。 二皇子看了看刺史,問:你們這整個州都沒錢了? 司戶答道:回二殿下,前些日子為了安撫難民,花了大筆錢呢。 看來這戶部是有意為難他啊,既然這樣,只能請求撥款了。 他寫了折子,道:先修著,撥了款再說。 誒。 王爺?shù)拇蠡?,雖不如太子大婚那般奢華,但好抵是皇上很欣賞的皇子,十月初十,鑼鼓喧天,迎娶梁州刺史的嫡女,梁州刺史高興壞了,一直合不攏嘴,送了女兒之后站在后邊望了許久呢。 老爺,這恭王靠得住嗎? 胡氏望著迎親的轎子,心里不免擔心這個女兒。 你看我什么時候看錯過人? 刺史翻了個白眼,進了屋。 福儀看起來挺高興,這晚上會見父王的時候還喝了酒,不過倒是沒喝醉,幾個皇子見這福儀平常不喝酒的,這會兒倒是爽快,輪流著過來干杯,勢要灌醉他,結果幾人倒了,福儀紅著臉,沒有迷糊地意思。 太子本就不敢多喝酒,這會兒看著福儀,笑:你今天很高興??? 福儀搖搖頭,道:沒有。 他家的王妃還在府里等著他回去呢。 明明是很高興嘛,都喝了這么多,怎么還沒喝醉? 福儀摸著臉,道:我也不知道。 太子干了幾杯,這時候也快醉了,拉著福儀笑:真好啊,以后就有人陪著你了。 福儀看著他醉了,道:你不也有人陪著嗎? 可我不喜歡她。 福儀低眉,道:我也不一定喜歡她。 我打聽說,那梁州刺史的嫡女可是舉世的美色,你肯定會喜歡的。 太子說的時候對著他傻笑。福儀一聽這話,皺了眉,問:你選的? 說什么呢?太子笑道,這可是父王選的人,自然是跟母后一樣了。 還別說,那梨兒在太子眼里看來,是一般,但是在別人看來可是不可多得的美人。 這恭王妃福儀沒見過,拉著人回來的時候只覺得這女子倒不是一般的柔弱,這長長的一段路走下來,也沒見她道累,回了王府還健步如飛的。 他最是不喜那些矯揉造作之人,明明有體力,在男人面前偏要裝作一副嬌弱的樣子,倒是像詩云這樣的女子,最是入得他的眼了。 只可惜,詩云是他欣賞的女子,但是 他看著眼前人,笑道:我該回去了。 太子一把拉住他,道:你的王妃才1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