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71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后來朱燮元、張鳳翼沒于陣中,其部泰半投靠‘順賊’。以吾度之,或許宣大二鎮(zhèn)為其所得,或為未可知。” “若宣大兩鎮(zhèn)為‘賊’所得,東虜懼其兵勢,移師昌平以抗之,亦在意料之中?!?/br> “嗞~”那朱由檢聞言雖然不甚高興,也不由到吸一口涼氣。 這真是前有狼后有虎,若是真如李邦華所料,這大明江山要完吶! 那李邦華一看火候差不多了,連忙開口道:“故而,依臣之見,當趁其兩虎相爭,盡快南遷,以避其鋒芒?!?/br> “然后,行仁義修甲兵,待其兩敗俱傷,我再出師北伐,還于舊都!” 李邦華話音剛落,早有御史急不可耐的跳了出來,大聲呼喊道:“臣請斬李邦華,以儆效尤!” “昔日宋高宗南遷而失半壁江山,我朝景帝臨危受命,誓守京師,天下乃安?!?/br> “故而,有敢言南遷者,秦檜也;有力主死守者,于少保也!” “誰忠誰jian,世人自有定論,請陛下三思!” “這……”崇禎聞言也不由猶豫了起來。 他根本不在乎誰是秦檜,誰是于謙,但是他在乎誰是宋高宗、誰是景泰帝。 難道我堂堂大明皇帝尚不如景帝,還要效法宋高宗不成? 崇禎皺了皺眉頭,只得下令道:“此事容后再議!” 第344章 漁翁 話說大明皇帝朱由檢剛剛拒絕了南遷之意,猶豫了一下,不由又開口問道:“如今東虜虎視在側,京師難安,為之奈何?” 遷都暫時先不遷了,那城外的后金兵怎么辦? “臣倒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內閣首輔溫體仁聞言,猶豫了一下,不由開口道。 “講!” “咳咳,那個若是但以東虜而言,其實可以行借師助剿之策!”溫體仁清了清嗓子道。 “如何借師助剿?”朱由檢皺了皺眉頭道。 “如今已經(jīng)僭稱帝號,又圍我京師,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獨‘順賊’雖多造殺戮,卻只以王號自稱?!睖伢w仁猶豫了一下,不由諫言道。 “既然如此,何不效法詔安宋江之故智,封他一個親王之號,引其滅虜,亦不失兩全之策……” 結果溫體仁話還沒說完,早有御史攻訐道:“詔安宋江者,徽宗也?!?/br> “這溫賊自比jian臣高俅,視陛下為宋徽宗,其言可殺,其心可誅!” 這個還未說完,另外一個又接話道:“東虜雖盛,卻不如西寇多矣?!?/br> “其兵馬之數(shù),遠不如之;據(jù)地之廣,遠不如之;野心之大,遠不如之。” “凡此三者,舍虜就寇,乃自取滅亡之道!” 你說這個,我可不困了! 這位御史此話一出,早有人跳將出來道:“此言差矣!” “夫西寇者,疥癬之癢;夫東虜者,心腹之患!” “西寇雖盛,一不曾圍我京師,二不曾僭越稱帝,三不曾擄我百姓。” “陛下有云:寇亦朕赤子,亦撫之而不必專戮!以臣之見,何不招為駙馬,兩家合為一家之好……” 好家伙,這廝話還沒說完,早有人噴道:“我大明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鳳凰焉能下嫁土雞瓦狗,公主焉能下嫁亂臣賊子!” …… 崇禎一看這事兒沒完沒了了,只好輕咳一聲,示意太監(jiān)王承恩近前,低聲道:“兵部尚書李邦華、戶部尚書侯恂、薊遼總督丁魁楚和遼東巡撫方一藻留對!” 那王承恩聞言連忙通知主持早朝的鴻臚寺官員宣布早朝結束。 待到眾人罷了早朝,崇禎在乾清宮見到了留對大臣,這才開口問道:“這里沒有外人,請諸位愛卿暢所欲言,不知如何應對城外敵人?” “陛下,老臣以為南遷仍為當前第一要務。”兵部尚書李邦華聞言忍不住開口道。 “若陛下不愿南遷,那唯有趁東虜、西寇兩敗俱傷,我再漁翁得利!” “哦?如何漁翁得利?”朱由檢聞言不由眼睛一亮,連忙追問道。 “這……具體如何cao作,恐怕就需要問丁總督、方巡撫了?!崩畎钊A猶豫了一下,然后應道。 “呃……”薊遼總督丁魁楚聞言頗為尷尬。 你道為何? 原來這丁魁楚是河南永城人氏,正是投降義軍的兵備副使丁啟睿的叔父。 有了這層關系以后,一直有御史攻訐他“兩面投注,暗通‘順賊’”。 如今李邦華把球踢給了他,他只好站出來表態(tài)道:“若說漁翁得利,誠為難事。” “一則,須派遣間諜、斥候探查敵情;二則,須挑選死士,視死如歸;三則,須挑選良將,智勇雙全,忠貞不二;四則,須糧秣齊備,精甲利刃;五則,須正當其時,一錘定音。” “如此,東虜西寇皆敗,天下轉而為安?!?/br> “若退而求其次,亦可仿造昔日洪太與虎蹾兔相爭舊例。待其勝負一分,我可網(wǎng)羅其殘部,再與勝者一決勝負?!?/br> “好,若果然如此,丁先生當為朕之諸葛武侯!”崇禎朱由檢聽到這里,不由欣喜道。 不是,我就表個態(tài),陛下您就信了? 那丁魁楚聞言一臉懵逼,心道:“咱們這城里有沒有悍勇之將,難道陛下您就不知道嗎?” 果然那遼東,巡撫方一藻聞言也急了,連忙勸諫道:“俗話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萬乘之主,行不履危?!?/br> “陛下身為一國之主,身系天下之安,豈可以身犯險,立于險地?” “以臣之見,或使太子留守京師,陛下宜前往南京坐鎮(zhèn);或陛下坐鎮(zhèn)京師,使太子前往南京,以備萬一……” “朕意已決,勿復多言!”不意方一藻話沒說完,突然間崇禎帝勃然大怒,斷然拒絕道。 原來崇禎二年“己巳之變”,后金兵猛攻京師不下的經(jīng)歷,讓崇禎產(chǎn)生了不切實際的幻想。 當年我可以,現(xiàn)在我還可以。退一步,便會宋高宗之流;堅守一時,至少也是宋仁宗、景泰帝。 其中利弊,你當我分不清嗎? 那遼東巡撫方一藻聞言驚愕不已,只好無奈而退。 戶部尚書侯恂見事不可為,只好轉變策略道:“陛下,如今京師人口眾多,援軍齊聚,如今糧餉耗費頗巨,久之,必不可支!” 沒糧食,您總沒有辦法了吧? “哦?”崇禎皇帝聞言猶豫了一下,不由開口問道,“朕聽聞臨清倉為天下第一倉,可容納三百萬石,不識有諸?” 那侯恂聞言一愣,只好應道:“臨清乃漕運重鎮(zhèn),設有廣積、臨清和常盈三倉,以備非常?!?/br> “臣雖不知其虛實,大體二三百萬石應該有之!” “好,有這個就好!”崇禎聞言欣喜道。 “如今正是非常之時,須非常之用。這臨清倉如今儲存有這許多糧食,理當盡快送到京師,以備非常!” “陛下,您這是……”侯恂有點懵了,你這是要把臨清倉一口氣搬空嗎? “諸位愛卿,朕是這般想的!”朱由檢興奮道。 “這糧食留著也是留著,萬一留給了‘順賊’、‘東虜’,豈不可惜?” “既然如此,何不運來京師?” “一則,可以充作糧餉;二則,一旦雙方勝負已分,亦可那里招募潰兵,正合一舉兩得!” “額……”眾人聞言不由相視一眼,不知道該是夸他終于開竅了,還是罵他糊涂。 你若是真是開竅了,就不應該死守京師這塊“死地”;您若是沒開竅,怎么又想起來拿糧食招募潰兵的主意? 第345章 封侯 “叔父,那‘賊子’許我以侯爵,意圖收買與我,當我李過是什么人了?”話說那李過領了張順軍令以后,在出發(fā)之前私下里拜見了叔父李自成道。 “只要咱們叔侄同心,天下之大,何處去不得?” “你呀,還是改不了這毛?。 崩钭猿陕勓該u了搖頭道,“去吧,好好干,將來搏一個封妻蔭子,也不枉來這人世間走一遭!” “叔父,這叫什么話?”李過聞言勃然變色道,“想當年,你我二人雖為叔侄,實為兄弟,我們一同約定做一番事業(yè)……” “難道現(xiàn)在我們就沒有做一番事業(yè)嗎?”李過話還沒說完,李自成突然打斷他道。 “你……你什么意思?難道,難道嬸子的仇,你就不報了嗎?”李過不由不敢置信道。 “你說你要我怎樣?”李過話剛落地,不意李自成突然低吼了一句道。 “女人?現(xiàn)在我想要多少有多少。權位?現(xiàn)在我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財富?這輩子我早就吃喝不愁了?!?/br> “你還想讓我怎樣?難道你想讓我去搶他那個位置嗎?” 李自成不由絕望道:“你看看外面的人馬,那是咱們能對付的嗎?” “更何況外面那些人馬,也不過是他十之一二罷了!” “然而,就算咱們叔侄倆奪取了天下,那又怎樣?” “你沒有兒子,我也沒有,甚至咱倆連女兒都沒有,到頭來還不是為他人做嫁衣嗎?” “你聽叔父一聲勸,人就這一輩子,吃他釀,喝他釀,然后兩眼一閉、兩腿一蹬,這輩子就算值了,還管那么多干什么?” “這……”這一次估計是李過這輩子聽到李自成說過最多的一次話了。 原來他一直以為嬸子就是叔父的天,叔父的地,男子漢大丈夫受了委屈,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叫他血濺五步。 他萬萬沒想到叔父竟然變了,自己也變了! 他本來以為自己聽到這些會惱怒非常,結果他沒想到自己竟然還非常認同叔父這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