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65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理當正本清源,還其一個清白才是!” “那舜王的意思是……”孫傳庭一臉懵逼,心道:你和李自成的恩怨,我遠在明廷便有所耳聞,莫非其中別有隱情? 果然只聽到張順說道:“這一出故事情節(jié)原是這般?!?/br> “原有大家閨秀南氏年方二八,出身于官宦人家、閨閣待嫁,只可惜不幸遭災(zāi),落入賊人之手。” “大賊貪圖南氏美貌,欲強娶為壓寨夫人。不意二賊亦同樣心思,雙方起了齟齬,南氏借機挑撥離間,以保清白?!?/br> “就在南氏自度難以支撐之時,大賊、二賊突然性情大變,反倒整飭軍紀,釋放所擄男女?!?/br> “南氏心中奇怪,私下里偷聽才知這大賊、二賊上面還有‘義軍三十六營盟主’,最是英雄好漢,專門約束諸賊不法?!?/br> “南氏遂苦等數(shù)日,終于等到‘三十六營盟主’前來巡查。大賊、二賊弄虛作假,哄得盟主頗為高興?!?/br> “不意南氏突然跳將出來,告發(fā)此二賊。盟主審明此案以后,斬殺了搶掠民女的二賊,懲罰了準備強納南氏的大賊,然后派人互送南氏回家?!?/br> “結(jié)果沒想到南氏家族認為她為賊所擄,不能盡節(jié),辱及家門,根本不讓她進家?!?/br> “于是,天大地大,南氏竟無家可歸,又思及‘三十六營盟主’救命之恩,遂以身相許,成一片佳話!” “這曲子共分六折,分別是:思春、遭難、離間、竊聽、鳴冤、相許,皆用南氏視角?!?/br> “妙,妙?。 睂O傳庭聞言一愣,不由拊掌大喜道,“不意舜王竟有此奇才?!?/br> 原來明中期以來,戲曲逐漸登堂入室,成為文人墨客爭相追捧之物。 但凡豪門大戶,皆購買女子仆僮,畜養(yǎng)家班,親自寫曲作詞,cao演排練,成為一大雅號。 其基本特點便是一個是“為閨閣立傳”,寫情寫愛,如《西廂記》、《牡丹亭》等。 一個是辨別忠jian對錯,以正世風(fēng)。如《浣紗記》,《冰山記》等。 先前明廷所作《張順盜嫂》,不但粗劣不堪,期間又多誨yin誨盜劇情,只適合夜深以后,民間偷偷表演,算不得上乘。 而張順新作則以女主角南氏為視角展開,反應(yīng)了明末普通百姓的苦難遭遇,揭示了“官像賊,賊像官”的社會現(xiàn)實,然后最終借“三十六營盟主”之手滌蕩污穢,還社會一個朗朗乾坤。 不但和明末戲曲題材相似,還一喉二歌,同時把愛情故事和忠jian對錯糅合在一起,一看就有大火的跡象。 “只是如此以來,原來的名目卻是名不副實,不知現(xiàn)改作什么名目?”孫傳庭不由又笑道。 此劇一出,大家只會贊賞“三十六營盟主舜王”之德,哪里還管什么盜嫂不盜嫂之辭? 不意張順卻搖頭笑道:“不必改了,原來名目故作驚人之語,正合大火!” 你知道什么叫標題黨不?這就叫標題黨! 明代雖然風(fēng)氣漸開,誨yin誨盜之曲,終究難登大雅之堂。 而明代戲曲又以家班表演為主,若是以此待客,豈不是辱及門楣家風(fēng)? 故而這戲曲正合拿來以假亂真,以雅代俗。 第257章 求援 “哈哈哈,不錯,不錯,果然不錯!”就在張順辛苦改劇本的時候,總監(jiān)高起潛正開懷大笑地看著原版《張順盜嫂》。 “咱家雖然是個中人,若是易地而處想想,怕不是也要怒發(fā)沖冠!” “那‘闖賊’但凡有些男兒血性,也早該反他釀的。” 左督師朱燮元、宣大總督張鳳翼、大同巡撫葉廷桂、宣府總兵李國樑和大同總兵王世仁一干人等眼聽了這番話,眼見“死太監(jiān)”不再逼迫大家出城浪戰(zhàn),這才紛紛松了一口氣。 “總監(jiān)所言甚是,我等只需稍微待些時日,便能坐享其成,豈不美哉!”張鳳翼也不由開口附和道。 大明皇帝朱由檢為何派遣總監(jiān)高起潛至此,眾人心知肚明。 除了充當監(jiān)軍以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督促眾將盡快發(fā)起進攻,以便早日騰出手來對付其他方向的威脅。 故而,他們費盡心思整這一出,目的很簡單,就是說服總監(jiān)高起潛不要強行催促明軍主動進攻“順賊”營地。 眼見高起潛好容易開了口,眾人如何不喜? 只是張鳳翼話音剛落,眼見一個士卒在趴在門口往里覷視,一副忐忑不安模樣。 他連忙扭過頭去,只當做沒看到。 不意總監(jiān)高起潛眼尖,反倒開口問道:“門外何人,在哪里鬼鬼祟祟做什么?” 那士卒聞言嚇了一跳,連忙跑進來跪在地上道:“爺爺恕罪,只因有緊急軍情,不得已伸頭看看情況?!?/br> 朱燮元、張鳳翼等人聞言一愣,頓覺事情不妙。 果然只見那高起潛聞言笑道:“不知何事,但說無妨!” 那士卒聞言頓時目光亂飄,不知如何是好。 朱燮元眼見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不由怒道:“你看我做什么,有什么就說什么,哪個還敢不讓你說不成?” “是是是,老爺!”那士卒嚇了一跳,更加無所適從。 他連忙又磕了幾個響頭,結(jié)結(jié)巴巴道:“剛剛汾州府傳來消息,汾州府為‘賊子’所圍,汾州知府及慶成王聯(lián)名上書,請求督師發(fā)大軍支援?!?/br> 妮瑪,朱燮元、張鳳翼及葉廷桂等聞言頓時老臉一黑,差點罵起娘來。 眾人好容易才勸說高起潛不要逼迫過甚,暫緩出兵,結(jié)果又出了這種鳥事。 慶成王全稱是晉藩慶成郡王,乃是第一代晉王朱棡第四子。 永樂初封潞州,永樂十年以從征有功徙汾州,自此世世相傳,至今已傳十代,算起來輩分還要高于當今圣上兩輩。 雖然這幾年義軍形勢蓬勃發(fā)展,大明親王、郡王也不知被殺了多少個,有他一個不多,有他一個不少。 那朱由檢雖然一心想追“失陷宗藩”之責,奈何形勢危及,人才難得,不得已作罷。 但是,朱燮元、張鳳翼和葉廷桂一干人等也不敢輕言坐視不救,以免被日后算總賬。 “朱少師,不知你怎么看?”總監(jiān)高起潛聞言也不覺牙疼。 他雖然無朱燮元、張鳳翼和葉廷桂一干人等本事,好歹也真刀真槍參與過戰(zhàn)斗,自然明白其中的形勢。 只是高起潛作為一個太監(jiān),一切權(quán)力皆來源于皇權(quán),自個也做不了主。 本來他聽從朱燮元、張鳳翼一干人等意見,準備稍緩幾天再作計較,結(jié)果不曾想出了這種事兒。 我怎么看,我也很為難??! 朱燮元苦笑一聲,甚至這時候自己若是說出半個不字,定然要為晉藩慶成王府失陷之事負責。 “張軍門,不知你手底下何人可擔此重任?”他不由扭頭向宣大總督張鳳翼開口問道。 張鳳翼聞言一愣,萬萬沒想到這球踢來踢去,居然踢到了自己這里。 “茲事體大,不如由下官親自走一遭……”思來想去,好容易讓張鳳翼想出了一個“不粘鍋”的法子。 你要文攻,我就武斗;你要救援慶成王,我就擴大化! 你不是要救嗎? 那好,我就把我麾下這萬余援軍帶走,看你怎么辦! 朱燮元聞言一愣,哪里想到宣大總督張鳳翼還有這種急智,一時間都沒反應(yīng)過來。 “呵呵,如今形勢,關(guān)鍵之處只在太原?!敝燠圃挥蓳u頭苦笑道,“汾州雖急,非大關(guān)節(jié)之處?!?/br> “此事只需派一員偏將即可,能守則守,不能守則走。只要能救下慶成王殿下,便是大功,何須勞煩張軍門大駕?” “這……那不知督師以為何人處置此事為佳?”張鳳翼冷冷一笑,不由反問道。 得了,這皮球又踢了回來。 朱燮元扭頭看看這個,扭頭看看那個,只見一個個不是扭頭看向他處,就是低頭看著腳尖,根本沒有接話的意圖。 好吧,這鍋還得只見背。 朱燮元只好干咳了一聲,提議道:“今天總監(jiān)入城之時,那參將唐通果敢英勇,又得總監(jiān)贊嘆,可堪大任,不若就派此人前往?” “咱家只是一個中人素不知兵,一切單憑督師安排就是!”高起潛不由笑道。 “那你們的意思呢?”朱燮元面帶嘲諷,又向張鳳翼、葉廷桂、王世仁和李國樑一干人等望去。 “我等皆無異議,單憑督師做主!”一干人等齊聲應(yīng)道。 “好,好,你們倒是好生齊心!”朱燮元嘲諷了一句,只好下令道,“那就讓參將唐通帶一營人馬前往汾州去吧!” 原來這唐通雖然“百戰(zhàn)起家”,終究在朝中實則沒有背景。 這朱燮元表面上委以“重任”,實則是個大坑。 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 如今敵情不明,朱燮元貿(mào)然命其出擊無異議棄之。 只是唐通人微言薄,自然只能領(lǐng)命行事。 只是且不說唐通如何行事,且說那義軍北路軍左帥張三百離了綏德吳堡縣,渡過黃河,一路抵達汾州府境內(nèi)。 明軍守軍猝不及防,連失了臨縣、寧鄉(xiāng)、石樓等地,圍困永寧州城。 本來義軍還要等待“擎天大將軍炮”渡河然后轟擊州城,不曾想?yún)s從攻打石樓的藺養(yǎng)成那里得知昭德將軍張鳳儀正在隰州的消息。 張三百靈機一動,便命官撫民繼續(xù)圍攻寧鄉(xiāng),自己書信一封,邀張鳳儀圍攻汾州府城。 那張鳳儀不愧是張順身邊最特殊之人,竟早帶領(lǐng)麾下“白桿兵”,連破太平、鄉(xiāng)寧、吉州、大寧和隰州等地。 當她接到張三百的書信以后,深以為然。 遂獨留羅尚文一營三千人馬駐守隰州,自率七千“白桿兵”翻山越嶺于外張三百會于永寧。 然而再轉(zhuǎn)而向西,越過呂梁山脈,直驅(qū)汾州城外。 那汾州知府、汾州衛(wèi)指揮使以及駐在汾州的晉藩慶成王三人不由大驚失色,這才有了向朱燮元求援之事。 只是這些人只是一味催促,卻不知張三百、張鳳儀手中并無攻城重炮,其實明軍若是死守下去,只能束手無策。 只可惜這三人并不知兵,只是驚慌失措,反倒露出了破綻。 第258章 攻其所必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