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dāng)皇帝 第53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魏從義這番話卻是向自己表態(tài),其實是想領(lǐng)兵作戰(zhàn)了。 所謂“萬人敵”云云,不過是障眼法罷了。 昔日魏從義裹挾百姓,鼓噪于京師之外,令大明朝廷上下大嘩,足見其能。 當(dāng)然,張順的反問同樣是試探之意。 既然你想領(lǐng)兵,那你有什么章法沒有?有什么打算沒有? “孫子曰: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故而用兵之法,輕疾為上,笨拙為下。” “夫輕疾之兵,日馳百里,倏忽而來,倏忽而去。我欲戰(zhàn),敵不得不與我戰(zhàn)者,趁其虛也;我不欲戰(zhàn),飄忽而去,敵追之不及也!” “故而騎兵為上,步卒為下,輕兵為上,重兵為下。” “哦?聽從義之言,欲用輕騎乎?”這和盧象升“奇兵營”思路還不一樣。 盧象升是特種作戰(zhàn)思維,馬只不過是“奇兵”的載具罷了,講究“夜襲”、“奇襲”。 而魏從義是思路是機動、機動,還特么是機動! “你是如何打算?”張順倒沒有一下子否認(rèn)了魏從義的想法,反而追問道。 “我是這樣想的!”魏從義見張順沒有一口否決,心道有門兒。 “具裝騎兵至少一人三馬,上馬一匹用于作戰(zhàn),中馬一匹用于騎乘,騾馬一匹用于負(fù)重?!?/br> “普通騎兵至少一人雙馬,一馬用于作戰(zhàn),一馬用于負(fù)重?!?/br> “此二者皆行動遲緩,日不過七十里而已。” “我所謂‘輕騎’,則一人雙馬,日趨百里,神出鬼沒,莫能當(dāng)也!” 張順聞言不由皺了皺眉頭,對于這個時代的騎兵他也頗為了解。 義軍麾下其實沒有那么騾馬,所以只好利用車輛運輸鎧甲、馬甲和輜重等裝備。 雖然行進(jìn)速度稍微受限,在條件良好的情況下行軍,也能勉強滿足騎兵每天七十里的標(biāo)準(zhǔn)速度。 如今魏從義既然夸下海口,一人雙馬,日趨百里,顯然是不要負(fù)重,或者主要負(fù)重由個人負(fù)擔(dān)。 但是如此一來,這樣的輕裝隊伍還能有獨立戰(zhàn)斗能力嗎? 這個時代因為各種火器流行的原因,火力空前密集。 脆弱的rou體若無鎧甲防護(hù),磕著就傷、碰著就死,如何能戰(zhàn)? 他不由追問道:“若此,何以破敵?” 魏從義也知道所謂戰(zhàn)爭,也就兩個要點。 一個是趕得到,一個是打得贏。 輕裝疾行的行軍速度自是遠(yuǎn)超這個時代一般水準(zhǔn),但是如何打得贏對手,才是他這種“輕騎”的關(guān)鍵。 “我是這般打算?!蔽簭牧x聞言不由認(rèn)真道。 “凡騎手皆精挑細(xì)選,配備火銃一支、長槍一把、弓箭一副、彈藥一袋、干糧一袋。” “一人雙馬,輪換騎乘。另配備馬若干,專司攜帶糧草、弗朗機炮、彈藥、鎧甲甚至馬甲?!?/br> “然而鎧甲、馬甲之?dāng)?shù)不過二三百副,不得已而用之。故而能日行百里?!?/br> “若是遇到緊急軍情,可以不惜馬力。若是增加備馬,一人二百里也能行得?!?/br> “其中火銃最好能縮短銃管,加大銃徑,以能破精甲為上!” “輕馬重銃?”張順一愣,不由下意識總結(jié)道。 “哎?對!”魏從義不由佩服道,“就是這個意思?!?/br> “當(dāng)今之世,火器犀利,邊軍亦有用鳥銃換弓箭者。我尋思既然如此,何不重銃輕馬,輕疾如風(fēng)、侵略如火,天下焉有能擋者?” “好!來,喝了這杯酒,本王就任命你如法組建一營騎兵,試其效果如何!”張順聽了半晌,算是聽明白了,魏從義這是要組建鳥銃騎兵。 說實話,張順雖然頗有指揮天賦,但是未來戰(zhàn)爭究竟怎么打,他心中還是有點沒譜。 所以讓徐全組建鳥銃營、讓任繼榮組建“孩兒營”都是他在逐漸摸索、試驗。 如今既然魏從義有這種新想法、新點子,干脆他把原本準(zhǔn)備留給李際遇的騎兵營干脆轉(zhuǎn)手給他,讓他試驗一番。 若是果然有所成果,便能迅速推廣全軍,迅速擴軍備戰(zhàn)。 第84章 鳥銃騎射 “砰!”隨著一聲銃響,遠(yuǎn)處早有人報靶道:“再中!” 魏從義聞聲毫無波動,熟練地抽出搠杖“洗銃”,然后“下藥”、“下鉛子”、“送鉛子”、“下紙”、“送紙”、“開火門”、“下線藥”、“閉火門”、“安火繩”、“開火門瞄準(zhǔn)”。 十一個標(biāo)準(zhǔn)動作在馬上一氣呵成,猶如行云流水一般。 和后世大多人想象中,明代火銃手都是一通亂射不同,其實明代早已經(jīng)總結(jié)出鳥銃設(shè)計的十一個標(biāo)準(zhǔn)動作。 而且和戚繼光時代標(biāo)準(zhǔn)相比,還多了“下紙”和“送紙”兩個動作,以增加火銃氣密性,提高彈丸的初速。 只是這一次魏從義舉著火銃并未發(fā)射,反倒縱馬快速向靶子靠近,及至二十步左右。 他端起鳥銃,從戰(zhàn)馬側(cè)面伸了出去,姿勢頗為類似弓箭的“分鬃射”,“砰”的一聲,向靶子射出來一顆彈丸。 “三中,打穿甲片!”報靶人連忙跑過去一看,然后從靶子上揭下甲片,高舉著報靶道。 “好,從義這一手端的是神乎其技!”張順不由拊掌贊道。 這馬上使鳥銃看似簡單,其實由于馬背上來回顛簸,無論裝填還是射擊都頗為不便,沒有良好的馬術(shù)根本無法完成這一系列動作。 對此,張順也有幾分遲疑,不由問道:“不知其他馬兵可有如此本事?” “舜王殿下放心!”陳長梃不由笑道,“我和從義專門找人試過?!?/br> “凡是能騎射之人,早已經(jīng)能夠雙手離韁。即便是換裝鳥銃,也不過訓(xùn)練十余日即可!” “不過三錢鳥銃威力過低,不利于破甲;四錢魯密銃過長,不利裝藥,然精準(zhǔn)勝之!” “哦?那若是換作短管重彈火銃,又如何?”張順聞言想了想問道。 “三錢鳥銃可以手持之,四錢魯密銃可以肩抵之。若是稍作修改還好,裝藥太多,也不利于馬戰(zhàn)!”陳長梃搖了搖頭,遺憾道。 “這……”張順前世好歹學(xué)過物理,一聽就明白陳長梃說的是什么意思。 火銃威力小的時候,后坐力也小,所以三錢及三錢以下鳥銃槍托呈勾狀,可以握持發(fā)射。 而像四錢裝藥的魯密銃槍托就變成后世抵肩結(jié)構(gòu),便于利于身體減緩更大的后坐力。 若是加大火銃口徑和裝藥,固然能夠具有更大的威力,利于破甲,卻因為產(chǎn)生更大的后坐力,不利于馬上射擊。 “不過好歹有弗朗機炮可以彌補一二,勉強可以處理一些鎧甲精良的對手!”陳長梃又補充道。 “反正虜寇素來以快馬疾馳為長,鎧甲、武器為短,亦不足為懼?!?/br> “北虜以輕疾為要,只是東寇可未必如此了!”張順聞言不由皺了皺眉頭道。 他猶記得多爾袞所率白甲精銳,盔甲耀日,如若冰雪,甚至比明軍還要精良,那可不是套虜裝備所能比擬的存在。 義軍若想奪取天下,早晚免不了和遼東的后金戰(zhàn)略決戰(zhàn)。 到時候若是不能擊破對方的鎧甲,那就有點麻煩了。 特別最近杜文煥手底下二三百鐵甲重步兵,讓張順都有眼前一亮之感。 “這樣,回頭試驗一下看看,短管大口徑火銃在馬上使用效果究竟如何,再作計較!”張順?biāo)妓髁艘幌隆?/br> 雖然說后坐力太大固然不好,但是若是有一款能破重甲的騎銃,更是有備無患。 其實張順想到這里,又有一個新的想法。 若是能夠設(shè)計一個一款雙型的重型破甲火銃,將會極大的改善義軍面臨重甲對手的局面。 “舜王殿下,你看我這手如何?”魏從義早趕了過來,舉著手中鳥銃,頗有幾分自豪道。 “很不錯!”張順點了點頭道,“我明白了,你這是準(zhǔn)備以鳥銃代弓,不過射速要慢了點。” “何止慢了一點?”魏從義聞言苦笑道,“鳥銃裝填一發(fā),弓箭都能射出四五箭?!?/br> “不過,鳥銃勝在一則能夠擊遠(yuǎn),二則能夠破甲罷了?!?/br> “一般多遠(yuǎn)可以命中?破甲效果如何?”張順不由追問道。 “若是使用魯密銃,依照正常水準(zhǔn),六七十步可以中人,二三十步可以破甲。”魏從義聞言道。 “不過若是遇到精甲,十步之外,恐怕亦難射穿!” 什么叫精甲? 杜弘域麾下那三百重甲家丁的鐵甲就是精甲。 一則甲片厚度要厚于普通甲片,二則甲片經(jīng)過冷鍛以后,無論硬度和韌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像這樣鎧甲,刀劍不傷,弓矢不入,哪怕四錢的魯密銃也很難一下?lián)舸?/br> 如果外面再罩一件打濕了的棉甲或者披上滾被,那真是近乎無敵的存在。 既然已經(jīng)來到校場了,張順豈有空手而歸的道理? 他想了想不由對魏從義道:“你在馬上使用鳥銃感覺如何,有什么不習(xí)慣的地方?jīng)]有?” “沒有啊,很好!”魏從義聞言不由撓著頭,一臉奇怪地問道。 得了,我看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做人機工程學(xué)和人體力學(xué)! 張順前世好歹算是半個軍事愛好者,在網(wǎng)上一度和人關(guān)于無托、無托的優(yōu)劣,爭了個面紅耳赤。 不過也就在這種閑扯互噴的過程中,他隨便學(xué)到了一個輕兵器射擊需要符合人機工程學(xué)和人體力學(xué)的專業(yè)知識。 什么叫“人機工程學(xué)”、“人體力學(xué)”,其實張順也似懂非懂。 不過好歹他是建筑行業(yè)出身,好歹有個現(xiàn)成的參照對象。 比如建筑物設(shè)計的時候,門有多高、走廊有多寬、步梯臺階有多高,這些基本數(shù)據(jù)的基礎(chǔ)全是按照人體尺寸、構(gòu)造進(jìn)行設(shè)計。 所以張順想當(dāng)然認(rèn)為火銃的設(shè)計也應(yīng)當(dāng)如此。 有了設(shè)計理念,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問題隨即便在張順腦子里崩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