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19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陳金斗聞言不由笑道:“李將軍豈不聞‘一不做,二不休’的道理,既然殺了也就殺了。主公雖然仁義,卻素來嫉惡如仇,回頭將這寺里繳獲的贓物分給主公一份也就罷了!” 李際遇聞言不由欣喜道:“知我者,金斗也!悔當初早不聽閣下之言?!?/br> 第131章 議事(下) 話說李際遇血洗少林寺,殺散眾僧人以后,就霸占了少林寺。 少林寺千年名剎,竟毀于一旦。好在其積蓄多年,藏有粟米二萬石,金銀近三萬多兩,其余佛像金裝及佛寶不計其數(shù)。 李際遇親自帶領眾人,毀壞佛像,剖開菩薩,將其金裝所用黃銅、金箔一并剝下,熔鑄成塊,一并使人送往洛陽府。 當時原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正義正詞嚴,想為洛陽白馬寺討回一個公道。 結果張順聽到李際遇屠了少林寺,還送來銅鐵各萬余斤,不由大喜道:“這真是雪中送炭,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呂維祺一聽,也就急了,連忙問道:“那少林寺何罪,以致于此?” 結果悟空連忙拿出來李際遇附帶過來的書信,歷數(shù)少林寺十二大罪狀,一一讀了。 只把眾人聽到目瞪口呆,原來李際遇和陳金斗生怕張順責罰,故意把有的沒的,捕風捉影的,真的假的混雜在一起,湊足了十二大罪狀,報于張順。 張順沉默了半晌,這才看了悟空一番,低聲問道:“悟空節(jié)哀順變,我相信李際遇也未必是真心要毀滅少林……” “師傅你說什么呀?”悟空奇怪地問道,“他李際遇滅少林寺和我老孫有什么干系?” “???”張順更加奇怪的反問道,“你不就是少林寺出身嗎?” “師傅糊涂了,俺老孫本是天生地養(yǎng),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和那少林寺有何干系?”悟空嬉笑道,“只是原本少林寺一老僧與我有恩,我已經(jīng)報盡了,他也去往極樂去了,俺老孫凡塵俗事早已了斷!” “更何況他們勾來了‘女妖精’也不給俺老孫享用,捉來了‘女菩薩’也只讓俺老孫在門外警戒,俺老孫又豈能包庇與他?” 張順一聽,這悟空話里有話??!感情往日我在房里風流快活,這廝倒有幾分不滿了! 他連忙許諾道:“悟空,勿擾!若是他日你遇到與你有緣之人,為師自會替你說一樁親事!” “好說,好說!”悟空聞言不由大喜,連忙應道,“到時候還得勞師傅大駕!” 呂維祺聽了半天,雖然這兩人的關系他聽的一頭霧水,好歹知曉了這幾個悍匪感情是栽贓了幾個罪名,就把天下千年古剎給屠了! 他頓時不由打了個激靈,再也不敢替白馬寺說情了。若是惹惱了這幾個悍匪,自己身死不足惜,萬一白馬寺也被屠了,那豈不是天大的罪孽? 張順應了悟空之后,這才想起來還把呂維祺晾在哪里。此人雖然喜歡和自己對著干,多少也有幾分公心,張順倒不愿意責怪他。 于是,他便問道:“剛才呂先生欲言白馬寺何事?不意有別事耽擱,怠慢了先生!” 呂維祺聞言大驚,連忙擦了擦頭上的冷汗應道:“不敢煩勞舜王,此事處理已畢,想必全城百姓定會感謝舜王的恩德!” 張順想了想,發(fā)現(xiàn)倒是有個清閑的職務適合此人,便笑道:“呂先生不必拘束,如今義軍初次掌管城池,難免有粗暴之處。我欲任命呂先生為督查,專門督查城中不法之事,不知呂先生意下如何?” 大明朝廷本就設有御史之職,專門監(jiān)察地方。只是如今張順只是給自己取了一個“舜王”的諢號,半作綽號,半作王位使用。 若是他任命御史倒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之處,于是他干脆令創(chuàng)了一個督查之職,權作御史使用。 呂維祺倒也有幾分傲氣,只要你舜王敢任命,我呂維祺就敢接受!他不由笑道:“呂某素來剛正不阿,恐怕日后多有得罪之處!” 張順頗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笑道:“自古諫臣無過于魏征,卿愿為魏鄭公,我何不如唐太宗耶?” 原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聞言一肚子嘛麥皮:說你胖,你還喘上了! 不過,張順這一手不但抬了呂維祺,也抬了自己,呂維祺無話可說,只好誠惶誠恐的應道:“呂某何德何能,敢以魏鄭公以自比?” 話里話外的意思是說“你張順何德何能,敢以唐太宗以自比?”。不過,張順臉皮厚,只當聽不懂,反倒笑道:“呂先生不要妄自菲薄!自古以來,從其上,則得其中;從其中,則得其下?!?/br> “為人臣者,當以名臣忠臣以自戒,砥礪品性。萬萬不可,效法蔡京、秦檜之流,遺臭萬年!” 呂維祺聞言更郁悶了,依照他的性子,本想來一句“我非汝臣,汝非吾君,舜王何來此言?” 只是他思來想去,覺得此言一出,恐怕福王就要小命不保了。此非人臣所為,只好低聲應了句,囁喏著退下了! 張順見諸事應對完畢,便高聲問道:“如今我軍已經(jīng)占據(jù)洛陽城,加緊城池修備之事,不知諸位還有何策以教我?” 張慎言見眾人皆不言語,才站起來說道:“自古以來,洛陽號為險要,素有‘洛陽八關’守衛(wèi)。” “哪八關?分別是函谷,伊闕、廣成、大谷、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大關?!?/br> “至今千百年未用,皆以廢棄。如今義軍想要修復,亦非頃刻間可得?!?/br> “如今義軍東據(jù)登封,北拒孟津,其中轘轅、孟津和小平津三關無須理會。只有西面的函谷關,南面的伊闕、廣成、大谷三關,東北的旋門關三處尚無守御。還請主公細思量之!” 張順聞言不由有幾分苦笑,洛陽盆地雖好,奈何八面漏風。自己麾下人馬雖然也不算少,奈何依舊不能面面俱到。 思量了半天,張順這才笑道:“西面函谷關暫且勿憂,‘闖王’、‘闖將’、‘活曹cao’等人亦非等閑,早把陜西鬧得天翻地覆,官兵暫時無力東出!” “東北旋門關雖然緊要,豫東卻有任辰作亂,李際遇牽制,朝廷若果然敢派大軍前來,我率眾據(jù)于前,彼輩率眾擾其后,官兵必定不戰(zhàn)必敗!” “唯今我所憂慮者,唯有城南耳!伊闕橫斷伊水,橫跨龍門和香山二山,我素聞之險要。只是如今無關可守,為之奈何?” 第132章 糧餉 曹變蛟見張順議來議去,自己卻插不上話,心道:“我本是個武夫,終究還是要領兵打仗。若是做個文房先生,豈不是讓故人笑掉大牙!” 于是,曹變蛟連忙站出來說道:“將軍勿憂,只需精兵五百,我定將此地守御的固若金湯!” 張順見曹變蛟站出來不由大喜,他原本就是計劃讓此人出征,納了投名狀。 如若不然,此人回頭再尋得曹文詔回營,自己就只能徒呼奈何了! 張順便笑道:“小曹將軍果然好氣魄,只是如今城中士卒各有布置,不能給予你如此多人馬?!?/br> “我欲將原本被俘虜?shù)亩偌叶。尫懦鰜?,繼續(xù)與你帶領。另外我再撥付五百‘毛葫蘆’,讓你一并率領。你與我前往嵩縣,試探進攻嵩縣縣城。” “若是果然能夠占據(jù)嵩縣,你便維持城中秩序,待我派遣將領駐守。若是嵩縣不能取,則退守伊闕,在伊闕建立營地。西防商洛,東防汝、潁,以免官兵趁隙攻來!” 曹變蛟聞言有幾分驚喜又有幾分失落。驚喜的是他帶出來的那些家丁,大部分都要回到自己麾下;失落的是,除了這二百家丁以外,張順居然摳門的只給自己五百‘毛葫蘆’! 曹變蛟不由不開心地抱怨道:“舜王能夠釋放我麾下的家丁,曹某感激不盡。只是那皇帝還不餓差兵,舜王不給發(fā)餉也就罷了,怎么軍糧也不提供?” “只給我五百個毛葫蘆。我們都是大肚漢,也就一頓飯都吃完了,能當?shù)昧耸裁???/br> 眾人聞言一愣,不由哄堂大笑,甚至連那呂維祺都被自己的口水嗆著了。 曹變蛟莫名其妙,若說眾人在嘲諷自己,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兒,大家看起來倒沒有什么惡意。 若說眾人沒有嘲笑自己,曹變蛟又沒那么傻。他不由有些惱羞成怒地質問道:“你們笑什么?欺我刀不利不成!” 張慎言解釋道:“曹將軍誤會了,主公所言‘毛葫蘆’,乃是豫西的‘毛葫蘆’兵。只因彼輩所用翻毛箭囊如同毛葫蘆一般,故而被人稱為‘毛葫蘆’?!?/br> “在我們主公麾下,別的不敢說,好歹糧食還是夠吃。之前因為義軍手頭緊迫,倒沒有什么軍餉。前番手頭寬裕了些許,士卒各有賞賜,差不多可抵做軍餉。” “更何況,前番孟津之戰(zhàn)以后,賞賜、軍餉皆有發(fā)放。普通士卒月餉一兩紋銀,武器鎧甲皆有義統(tǒng)一發(fā)放?!?/br> 曹文詔麾下家丁皆食雙餉,甚至有個別武藝高強、特別親厚之輩能食三餉。 明末邊軍“月糧”在一兩一錢至二兩五錢不等,只要看士卒精銳程度和作戰(zhàn)距離而定。除此之外,剛剛招募的時候,尚要支付安家銀子十余兩不等。 粗略看來,好像張順麾下士卒待遇遠低于官兵,其實不然。 由于明末以來,朝廷財政入不敷出,拖欠糧餉嚴重,多數(shù)邊鎮(zhèn)拖欠糧餉一年以上,甚至還有超過兩年的。 而張順糧餉賞賜皆為足額發(fā)放,再加上軍糧一體由義軍統(tǒng)一供給,雖然名義收入稍遜,而實際待遇卻更勝邊鎮(zhèn)士卒。 人終究是血rou之軀,食飽飯足方有力氣。大明邊鎮(zhèn)雖然精銳,一來兵額不足,武將喝兵血嚴重;二來武將領一群家丁外加幾千乞丐兵,豈有戰(zhàn)心? 像曹變蛟的叔叔曹文詔之所以號稱敢戰(zhàn),就是因為喝兵血較少,并且把戰(zhàn)功所得賞賜多用來養(yǎng)家丁精銳,故而實力更勝其他邊鎮(zhèn)總兵。 曹變蛟聽聞張慎言講述,倒是頗為滿意。雖然他也想讓麾下家丁繼續(xù)吃雙餉甚至三餉,但是如今是敗軍之將,不敢言勇,哪里敢提什么要求? 他聽說張順還撥付給自己五百“毛葫蘆”,倒是頗為滿足,便領命去了,辦理接收麾下家丁和“毛葫蘆”事宜。 等到曹變蛟剛走,張順便說道:“自古以來,喝兵血之事屢禁不止。朝廷白白花費銀兩,卻依舊嚴重影響士卒戰(zhàn)力。紅娘子你掌管財貨,不知有何看法?” 紅娘子一愣,心道:我執(zhí)掌錢財以來,一切皆依照舊例。當家的如今問起我來,想必是另有想法。 她思量了片刻,試探著說道:“歷來喝兵血,不過錢財經(jīng)過主官之手罷了。若想杜絕此事倒也簡單,只需單獨發(fā)放到士卒之手便是。只是如此一來,不便于主官掌管兵馬?!?/br> 張順聞言倒是意外的看了紅娘子一眼,他只道自己從后世學來的研究結果,別人不知。 不曾想紅娘子只用片刻便想的分明,便笑道:“此時易耳,我有三策,既能夠保證士卒戰(zhàn)斗力,又能保證糧餉足額發(fā)放?!?/br> “一曰:后勤,執(zhí)掌士卒糧餉事宜。二曰:軍校,專門為軍隊教授什長、伯長和參謀;三曰:參謀,掌管軍事幕僚之事?!?/br> “而主將專管訓練、作戰(zhàn)之事,執(zhí)掌一切生殺大權。戰(zhàn)時姑且不問,平日主管只發(fā)放士卒‘餉票’,由士卒自行前往后勤處兌換軍餉。娘子以為如何?” 紅娘子聞言哪里還不知道張順早有定計,連忙笑道:“當家言之有理,只是這許多事何人執(zhí)掌?” 張順便道:“如今義軍人手缺乏,后勤之時還請娘子一并掌管。等回頭有了合適人選,再另行任命不遲?!?/br> “之前張三百、蕭擒虎和馬英娘多有涉及練兵之事。如今張三百和蕭擒虎皆執(zhí)掌兵馬,不便脫身。我意屬馬英娘,不知娘子以為如何?” 紅娘子聞言不由一愣,心道:感情你在這里埋伏著呢,好一個一石二鳥之計! 不過,她也不急著表態(tài),只是打哈哈道:“此事一會兒大家一起商議便是,只是那參謀之事又當如何?” “之前那嵩縣徐全和孫承宗等人投靠與我,此輩皆是讀書人,我便把他們安在身邊充當幕僚,如今也頗識幕僚之事。此次曹變蛟出戰(zhàn),我欲派遣此人作為參謀,試行一番,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這才明白,張順說是參謀,其實是派遣了監(jiān)軍。眾人一想,那曹變蛟新降之輩,若是無監(jiān)軍監(jiān)督,反倒不應當。于是,紛紛點頭稱是。 第133章 下嵩縣 當張順找到馬英娘的時候,高一志正在糾纏馬英娘。他不由臉色一黑,連忙跑了過去呵斥道:“你這洋鬼子作甚?無端糾纏女士,可不是紳士所為!” 高一志見是“殺人魔鬼”張順,連忙用他那怪異的口音解釋道:“不不不,你誤會了,我只是向這位女士宣傳一下我們天教。中西無二天,則無二天主……” 高一志剛剛說了一半,張順便粗暴的打斷道:“我中國人,敬天法祖,別無二志。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豈有天主乎?此言大謬,我不取也!” 高一志漢文水平有限,張順一通用典,把他說的啞口無言,不知所云,他只好尷尬的退去了。 “吃醋了?”馬英娘開心地問道,“雖然我對這個勞什子天教不感興趣,你也太疑神疑鬼了吧?” 張順聞言左顧而言他,反而問道:“我與你的手銃還在嗎?” “在?。俊瘪R英娘知張順轉移話題的意思,只是心中高興,也便順著他來了。 卻哪里想到張順兀自暗中嘀咕道:“你已經(jīng)有了手槍,若是再當了修女,回頭又為我做了校長,豈不就是傳說中的‘圣槍修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