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dāng)皇帝 第18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曹文詔自北而來,定然欲渡孟津,以攻我洛陽。我軍何不現(xiàn)據(jù)此地,因河守之。南船北馬,曹文詔麾下即使有十萬大軍,又能夠拿我怎么樣呢?”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如今官兵勢大,義軍勢弱,你不去考慮如何據(jù)城防守也就罷了,居然還想主動出擊,出城野戰(zhàn)? 特別是擅長防守的張都督連忙諫言道:“兵法曰: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zhàn)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br> “今朝廷大軍前來,雖然不知其虛實,兵力當(dāng)在五千至萬余之間。我軍能戰(zhàn)之兵不及其半,將軍豈可自投羅網(wǎng)也?依我之見,不若據(jù)城而守之,待其兵疲,擊其墮歸可也!” 張慎言和韓霖聞言亦贊同張都督之言,張順倒也不惱,只是笑道:“張都督所言本是正理,奈何世異則事異,豈能食古不化哉?” “洛陽為義軍新?lián)?,人心未服,外無援軍。若不能先挫其鋒芒,以振奮士氣,豈可久守此城?況且孟津距洛陽不過三十五里,步卒不過一日腳程,騎卒更是頃刻可至。一旦洛陽有警,亦不耽誤及時回援?!?/br> “再說那朝廷人才濟(jì)濟(jì),兵馬眾多。我軍唯有以快打慢,以攻待守,方可爭得一線生機(jī)。若得人朝廷萬事俱備,派遣十萬大軍來剿,只怕到時一切皆休” “我意已決,張三百率不堪野戰(zhàn)‘毛葫蘆’三千五百人守城。其余騎兵步卒一并隨我前往孟津,迎戰(zhàn)曹文詔?!?/br> 眾人用兵皆不如張順,只好依令行事。 張順?biāo)旌筠o別眾人,親自帶領(lǐng)悟空、姬程、劉成、賀錦和賀一龍四人,及麾下一千七百騎,快馬加鞭趕往孟津。 蕭擒虎率領(lǐng)蔣禾、治世王和亂世王諸步卒,二千一百人在壓陣前往。 張順騎兵行動迅速,只用了半日便趕到了孟津渡口。 孟津渡口洪水早已退去,尚有一些淤沙堆積在不甚重要的低洼之處。 其余負(fù)圖寺聳立依舊,光武陵沉默如昔。一切好像都沒有太多的變化,只是來者卻不是當(dāng)初那個落魄的少年罷了。 張順還未來得及感慨一下物是人非,卻聽聞前面斥候回報道:“將軍容稟,前方渡口發(fā)現(xiàn)大量官兵正在渡河。已渡人馬,約莫二百余人;正渡之人,約有百余人;其余未渡之人不下千人?!?/br> 張順一聽,不由大吃一驚。他之所以倍道兼馳、輕騎前來,就是擔(dān)心曹文詔派遣先鋒,先行占據(jù)渡口,以阻止自己憑河防御。 如今義軍先到,官兵正在渡河,正好可以半渡而擊之。 張順連忙下令賀錦和賀一龍分別率領(lǐng)麾下騎兵,兩翼張開,呈一左一右夾擊過去。 來著不是別人,正是曹文詔的侄子,“大小曹”之一的“小曹”將軍曹變蛟。 正如張順?biāo)希藭r曹文詔大軍剛剛趕到懷慶府附近。但是曹文詔深知兵法,擔(dān)心義軍將孟津渡口堵了,使官兵不得渡河。 于是,他便將侄子曹變蛟派了出來,輕騎疾馳,欲奪取孟津渡口。結(jié)果好死不死,曹變蛟到了渡口,剛捉了附近的漁夫舟子,渡了三四百人,義軍騎兵便疾馳而來。 第108章 河邊鏖戰(zhàn) 曹變蛟部分士卒渡河以后,早已經(jīng)派遣斥候居于高處警戒。當(dāng)張順帶領(lǐng)騎兵趕到的時候,亦同時發(fā)現(xiàn)義軍的動靜。 官兵斥候連忙一邊拼命的舞動旗幟,一邊派遣騎兵快馬加鞭趕去河邊匯報。 好在河邊警戒之人沒有大意,及時的看到了高處斥候的示警。他連忙匯報給曹變蛟。 此次朝廷派遣了睦自強(qiáng)、曹文詔、張全昌三位總兵,這三人皆是善戰(zhàn)之人,被朝廷征調(diào)前去宣大增援,麾下人馬皆有損傷。 曹文詔麾下大約只有兩千余人,睦自強(qiáng)和張全昌各有一千五百余人,合計兵馬倒也沒有出乎義軍預(yù)料,大概五千人左右。 當(dāng)初張順承接了二當(dāng)家“紫金梁”麾下的騎兵之后,實力已經(jīng)超過了一鎮(zhèn)總兵官常帶人馬。 若是采取多鎮(zhèn)兵馬進(jìn)行配合作戰(zhàn),又往往互不統(tǒng)屬信任,不能形成合力。 所以張順對常常以總兵為獨立作戰(zhàn)兵馬的朝廷來說,確實是一個十分難對付之人。 好在那兵部尚書張鳳翼亦非浪得虛名之輩。當(dāng)他知曉張順的情報之后,便向崇禎舉薦了這三位總兵。 此三人皆是英勇善戰(zhàn)之輩,特別是那曹文詔若是兵馬齊備,實力已不亞于張順多少。 張鳳翼借助此三人因為抵御金兵不力獲罪的機(jī)會,讓他們戴罪立功,盡量避免了這三人互相推諉扯皮的毛病,想合這三人之力徹底奪下洛陽,剿滅張順。 張鳳翼想法雖好,這三人也頗有齊心協(xié)力之志。只是剛出山西,曹文詔提出集合三人麾下騎兵精銳,讓侄子曹變蛟親率趕往奪取孟津渡口,卻便起了爭執(zhí)。 原來大明官兵步騎比例一般為七三開,三人麾下約莫有一千五百余騎,皆是各自精銳、家丁。 如今曹文詔想把這些人馬收攏到自己麾下,其他兩人豈能容忍? 你是個總兵官,我也是個總兵官。雖然朝廷命你總督我們?nèi)咳笋R,可是卻沒有說要讓我們把家丁精銳交付與你? 大家的家丁精銳個個都是吃雙餉,乃是三餉之人。大家養(yǎng)士數(shù)載,不是為了好看。乃是指望他們能夠身披雙甲,沖鋒陷陣,為自己等人奪取馬上富貴。 如今不要說你曹文詔,就是巡撫、總督亦不能如此行事! 曹文詔雖然下達(dá)了正確的命令卻無法執(zhí)行下去,只好和睦自強(qiáng)、張全昌協(xié)商道:“順賊的兇狠,我們皆有耳聞?;蛟S比不上金兵兇悍,恐怕亦非一般賊寇所能比擬?!?/br> “如今這孟津渡口一旦為賊所得,我等進(jìn)退不得,不能建功,豈不是罪上加罪?” “我知二位信不過我,我麾下騎兵最多。我欲全部派于我侄子曹變蛟麾下。二位再各出一百五十騎,湊足千騎之?dāng)?shù),先奪了這孟津渡口再說?!?/br> “只待大軍渡河完畢,再行還與二位不遲。我曹文詔絕不貪圖二位人馬,更何況此輩皆是二位親厚養(yǎng)育而成,我豈能一言而決哉?” 總兵官睦自強(qiáng)和張全昌又私下商議了半天,覺得若是自己兩人不出點血,確實無法洗脫罪名。他們只好各自派遣親信領(lǐng)了,跟隨曹變蛟去搶奪孟津渡口。 那曹變蛟實際只領(lǐng)了曹文詔麾下騎兵七百人,睦自強(qiáng)和張全昌麾下各一百五十人。 曹變蛟信不過睦自強(qiáng)和張全昌麾下人馬,便親自帶領(lǐng)自己人馬先行渡河。 如今曹變蛟聽聞義軍來攻,當(dāng)時他手中只有三百余人。他連忙一邊命令馬匹未及渡河的士卒結(jié)陣抵御,一邊命令其余士卒上馬sao擾遲滯義軍騎兵的進(jìn)攻。 一千騎兵對三百步騎,看似力量懸殊,當(dāng)摧枯拉朽解決當(dāng)面之?dāng)?,其實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官兵沒有馬匹者約有一百余人,擁有戰(zhàn)馬者有二百余人。在曹變蛟的命令下,那一百余人利用手中的騎槍背靠河邊結(jié)成了一個簡單的圓陣。 其余二百余騎則在曹變蛟的帶領(lǐng)下,先行撤退,在外圍來回游蕩,伺機(jī)反撲。 這百人小陣接敵面積甚小,即便是一千人左右夾擊,實際交戰(zhàn)之人也沒有多少。 好在賀錦和賀一龍作為同僚頗久,哪怕往日有些許矛盾,亦不耽誤二人的默契。 賀一龍見曹變蛟那一隊騎兵正好居于官兵左側(cè),他便帶隊向左一拐,沖向了河岸邊的曹變蛟所帶領(lǐng)的騎兵。 而那賀錦見了,明白賀一龍的好意,亦將麾下人馬一分為二,重新包夾向河岸邊的列陣官兵。 義軍騎兵率先和列陣官兵交手。兵法曰:勿擊堂堂之陣,如今非常之時也顧不了許多了。 經(jīng)過一陣聊勝于無的射擊之后,奔騰而來的騎兵猛烈的撞上了當(dāng)面的步卒。伴隨著一陣巨大的撞擊聲,長長的騎槍慘烈的分別刺入了雙方的血rou之軀之中。 不過,相對而言,列陣的官兵更慘烈一些,除了被騎兵刺死的以外,還有不少人倒在戰(zhàn)馬的撞擊和戰(zhàn)馬的踐踏之下。 不過,這些官兵巍然不懼。趁著身前兩三排步卒被騎兵撞開之后,停頓的瞬間。他們紛紛反撲上來,用手中的長槍、三眼銃殺傷當(dāng)面的騎兵。 騎兵卻趕快向旁邊撤退,盡快和步卒脫離接觸和糾纏。 當(dāng)這些騎兵剛剛轉(zhuǎn)身向兩側(cè)移動開來,第二波端著長槍的騎兵又沖擊了過來。 “左金王”賀錦比較狠辣,他擔(dān)心和這百余步卒糾纏過久,不利于消滅渡河而來的曹變蛟部。 所以,他干脆人麾下騎兵次第沖鋒,準(zhǔn)備用一波又一波的反復(fù)沖鋒,磨掉當(dāng)面之?dāng)场?/br> 這些被義軍用騎兵硬兌的步卒心中也憋屈的緊。他們個個都是曹文詔厚養(yǎng)的好手,往日精騎鐵甲在身,哪怕遇到后金精騎“巴牙喇”也敢對沖。 熟料今日也有如此下場,反倒被一群“賊寇”用騎兵摁在河邊摩擦。 那曹變蛟如何不知這些人都是叔叔曹文詔一生的心血?他遠(yuǎn)遠(yuǎn)望見這些精銳被義軍騎兵圍了,如同血磨坊一番,反復(fù)沖鋒磨殺,頓時心如刀割一般。 好個曹變蛟,知道如今自己脫不開身。他便端起長槍,大喝一聲,率眾向滾滾而來的賀一龍部騎兵對沖過來! 第109章 龍與蛟 賀一龍本就是勇武之上,當(dāng)初在二當(dāng)家“紫金梁”麾下亦以勇猛著稱。 他見曹變蛟以弱碰強(qiáng),以寡擊眾,心中佩服的緊。也大喝一聲道:“好漢子!我且試試你斤兩如何!”言畢,竟也揮鞭策馬,持矛而上。 在戰(zhàn)場上比較罕見的騎兵相對沖鋒再次發(fā)生了。無論你是武藝高強(qiáng),還是地位尊崇,騎槍穿刺之下,眾生平等。 賀一龍眼睛不太好,只能遠(yuǎn)遠(yuǎn)望了個大概。他只能緊緊的端著長槍,死死地盯著對面來敵。 五十步、三十步、二十步、十步,賀一龍渾濁的眼睛終于看到了對面的對手。 他很年輕,不過二十五六歲左右,不過賀一龍沒有辦法小覷他的意思。 他的眼神很冷,如同凜冽的清泉,如同尖銳的長槍,如同呼嘯的寒風(fēng)! 騎槍對沖是一場勇氣的對決,大家都知道最終結(jié)果很可能是兩敗俱傷,雙方長槍會同時刺入自己的身體,但是依舊毫無畏懼。 沖鋒的一方但凡有半分怯意,就會動搖,就會遲疑,就會閃避。動搖、遲疑和閃避的下場,就是被人單方面的屠殺。 賀一龍雖然比曹變蛟年齡大一些,一腔熱血依舊不輸于年輕人。他這樣沖鋒很多次了,每次的結(jié)果都是敵人倒在他的槍下! 曹變蛟更是血氣方剛,勇往直前,他這般沖鋒的次數(shù)一點也不亞于當(dāng)面的賀一龍。 他沖殺過衣衫襤褸、卻悍不畏死的農(nóng)民軍;他沖殺過快馬輕刀的蒙古韃子,更沖殺過如狼似虎的女真“巴牙喇”,他從來無所畏懼! 說時遲,那時快,兩股滾滾鐵流山呼海嘯一般就撞在了一起,一時間人仰馬翻,利刃入體。 賀一龍與曹變蛟在人群之中打了個照面,長槍交擊,如毒蛇探出。只聽見“刺啦”一聲,雙方瞬間交馬而過。 賀一龍不由大喜,他感覺到長矛刺實的反沖力。只是沒有矛頭刺入身體的感覺,他也不敢判斷是否拿下了那曹變蛟。 兩隊人馬交馬而過,各自跌落下馬下十余二十騎。有的當(dāng)場死亡,有的摔在地上筋斷骨折,痛苦的哀嚎著。 不過眾將士沒了傷春悲秋的心情,只是確信自己還在戰(zhàn)馬之上,自己手中的長矛尚未折斷,這已經(jīng)足夠了! 賀一龍連忙掉轉(zhuǎn)馬頭,向本來在身后的官兵望去。 只見官兵旗下依舊聳立著一位黑甲騎士,他不由懊惱了一下,竟然沒有能夠?qū)⑦@廝刺落馬下! 其實賀一龍并不知當(dāng)面之?dāng)潮闶谴竺ΧΦ摹按笮〔堋敝徊茏凃?,那曹變蛟亦不知?dāng)面之?dāng)潮闶呛贩恕案锢镅邸薄2贿^,僅憑這一槍,雙方都有惺惺相惜之感! 對敵方英雄的敬重,便是親手將他挑下馬來,如此方不負(fù)沙場秋點兵! 麾下士卒將麾下的騎兵報告與賀一龍,賀一龍不由皺了皺眉頭。如今敵寡我眾,力量懸殊,雙方對沖之下,傷亡幾乎相當(dāng),足以說明當(dāng)面之?dāng)匙钍呛酚拢?/br> 好個賀一龍,蔚然不懼。他大喝一聲:“沖鋒!”隨即隆隆的馬蹄聲再次響起,有快及慢,地動山搖一般再度沖鋒起來! 曹變蛟見此,也不由臉色變了一變!他身為悍將臨洮曹文詔的侄子,曾隨他交手過各種悍匪、韃虜和女真,深知很多看似兇悍的騎兵。 他深知,若是能夠承受多次對沖的騎兵,定然是精銳。如今敵眾我寡,此戰(zhàn)卻是不好收場了! 不過,曹變蛟毫無畏懼。他立刻針鋒相對,亦拍馬上前,與賀一龍再次對沖起來。 雙方毫無花哨的再次碰撞在一起,雙方又是近二十騎摔下馬來。只是這一次,賀一龍沒有了上一次的好運(yùn)氣。 他右腿上的裙甲被曹變蛟刺中,一把挑了下來。連大腿都被對方的長矛畫出了一道血口,鮮血染濕了裙甲下面的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