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十六國 第197節(jié)
“此非中書侍郎盧諶乎?”石祗伸手,捏住一個俘虜?shù)南掳汀?/br> 俘虜頭發(fā)蒼白,眼神深邃而疲倦,面無表情的盯著石祗,嘴里蠕動,卻說不出一個字來。 中書侍郎是石虎給的官職。 盧諶出身范陽盧氏,曹魏司空盧毓曾孫,西晉衛(wèi)尉卿盧珽之孫,漢末一代大儒兼名將盧植是其高祖。 在河北極有聲望。 一旁的張舉看不下去了,“陛下,盧……公深孚天下人望,留其性命,可收河北人心。” “人心?”石祗面容扭曲起來,“那就開膛破肚,讓朕看看其心若何!” 對外去了帝號,但對內(nèi)仍舊以羯趙皇帝自居。 兩名侍衛(wèi)當場便提起盧諶,走向刑臺…… 石祗的目光轉(zhuǎn)向下一人,眼中恨意越發(fā)濃烈起來,“此人被明皇帝引入宗室,特加優(yōu)寵,位列三公,然則國家危亡,轉(zhuǎn)身便投賊而去!” 他嘴中說的正是羯趙司徒、冉魏司空石璞,乃晉大司馬石苞曾孫,因出身河北渤海石氏,被石勒當成宗室看待。 “哈哈哈……”石璞用盡所有力氣虛弱的笑了起來,“恨、恨冉閔不能、屠盡胡虜!” 石祗深陷的眼窩冒出一陣陣惡毒的幽光,“那今日就屠盡爾等背信棄義之人!來人,將逆賊石璞碎尸萬段,校、尉以上,處以大辟之刑,余者皆斬之?!?/br> “陛下……”張舉全身一顫。 但石祗甩袖而去。 很快,襄國變成煉獄,長街上緩緩流淌著一條血河,內(nèi)臟、頭顱遍地都是,尸體一車車的被運往城外。 這場屠殺持續(xù)了五天,自司空石璞、尚書令徐機、中書監(jiān)盧諶以下十余萬人,皆被屠殺。 冉閔之子冉胤尸體被開膛破肚,懸掛在南城門之上。 襄國血腥氣沖天…… 與此同時,鄴城廣德門上也懸掛著十幾顆頭顱。 法饒蒼白的眼神正望著北面襄國的方向。 回到鄴城后,冉閔立誅法饒滿門,尸體全部肢解,拋入漳水之中,頭顱懸在城門之上。 冉閔聽從射聲校尉張艾建議,出城祭天,追贈韋謏為大司徒,鄴城人心稍稍安定下來。 然而此時劉顯七萬大軍已到明光宮,距鄴城二十三里。 冉閔兵敗襄國,十萬精銳全軍覆沒,倉亭一戰(zhàn)俘虜?shù)氖嗳f胡人,盡皆逃散,此時城中兵馬不足五萬,士氣低下,人心動搖。 “賊重兵而來,諸位可有良策?”一場大敗,冉閔再無之前銳氣,仿佛一個輸光所有籌碼的賭徒。 殿中之人皆默不作聲。 國中一流人物,也只剩下劉群、王簡寥寥數(shù)人。 王簡拱手道:“衛(wèi)將軍韜略非常,必有良謀,陛下何不征詢其意?” “衛(wèi)將軍何在?”一提起王泰,冉閔悔不當初,如果當時能聽從他的意見,據(jù)營而守,贏不贏尚且不論,至少不會敗的這么慘。 “啟稟陛下,衛(wèi)將軍殺出重圍后,在府中養(yǎng)傷?!钡钪凶杂腥嘶卮?。 “快快去請?!?/br> 侍衛(wèi)飛馬而去,片刻即回,“陛下,衛(wèi)將軍患瘡不愈,臥病在床?!?/br> 殿中頓時安靜下來。 王泰從襄國突圍而出,比冉閔早六七天返回鄴城,冉閔失蹤之事,王泰還出面安撫過鄴城士卒,而冉閔一回來,王泰就稱病不出…… 誰都看得出來,這是怨恨冉閔當初不聽他計策。 冉閔臉色陰沉下去,自掌權(quán)以來,敢這么頂撞、違逆他的人不是沒有,韋謏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敵軍迫在眉睫,冉閔臉上的陰沉稍縱即逝,“朕當親自前去拜訪?!?/br> 遂率眾臣擺駕王府。 冉閔自以為降低身價前去問詢王泰,給足了面子和臺階,卻沒想到直接吃了一個閉門羹,王府大門緊鎖,侍衛(wèi)怎么敲門都不開。 最終門開了,出來的卻是王泰的長子,“稟陛下,家父金瘡不愈,臥病在床,不能拜見陛下?!?/br> 敵軍壓境,冉閔還未從大敗之中恢復(fù)過來,正是焦頭爛額之時。 被王泰拒絕,頓時勃然大怒,一句話沒說就返回宮中,對左右言道:“巴奴,乃公何須用汝之謀續(xù)命邪!朕將先滅群胡,再斬王泰?!?/br> 王泰巴人出身,冉閔連“乃公”都罵出來了,可見怨恨之深。 冉閔一向高傲自信,襄國大敗,將他的高傲自信踩在了腳底,王泰頓時成了宣泄口。 鄴城僅有的大軍集結(jié),冉閔挑選兩萬“精銳”,直接就出城迎戰(zhàn)劉顯七萬大軍。 “此戰(zhàn)不勝,朕當死于爾等之前!”冉閔完全豁出去了。 鄴城肯定守不住,人心不穩(wěn),四面胡人蜂起,圍困的下場,只會讓鄴城越來越虛弱。 石祗殺俘十余萬,其中就有他們家眷、子弟、鄉(xiāng)鄰。 鄴城家家戶戶都披麻戴孝,往北而哭。 這一戰(zhàn)敗了,鄴城里面的漢人肯定會像俘虜一樣,被斬盡殺絕。 魏軍不僅僅是哀兵,還是陷入絕境的死地之兵。 冉閔率親兵縱馬在前,朱龍馬猶如烈焰一般卷過軍陣,親衛(wèi)們一遍一遍的高呼著:“此戰(zhàn)不勝,朕當死于爾等之前!” 仇恨再一次被點燃。 冉閔說到做到,策馬而出,宛如霹靂一般撞向羯趙大軍。 轟隆—— 一千精騎的馬蹄聲匯集在一起,巨大的聲響仿佛天崩地裂一般。 仇恨、憤怒、怨恨…… 各種情緒宛如毒蛇一般在冉閔心中噬咬,自他以下,所有人都做好了必死的打算。 一夫用命,可奪三軍之氣也!兩萬亡命之卒,縱橫天下。 于是奇跡再一次出現(xiàn),冉閔兩萬大軍一見面就殺的趙軍人仰馬翻。 連劉顯的牙旗都被冉閔斬斷了。 趙軍當場潰敗,魏軍隨后掩殺,從鄴城一直追殺到黃河邊的陽平縣,陣斬三萬胡人,猶不放手。 羯趙大將劉顯被逼的走投無路,秘密派人向冉閔投降,承諾殺死石祗作抵償。 冉閔這才守兵返回鄴城。 冉魏永興二年(351年)四月,有人揭發(fā)王泰招集秦人,將逃往關(guān)中故土,冉閔怒而殺之,夷其三族…… 第二百五十七章 耕種 就在所有人以為冉魏不行的時候,冉閔用一場大勝挽回鄴城人心。 劉顯返回襄國,立即發(fā)動兵變,殺死石祗及其丞相石炳、太宰趙鹿等十多人,首級送到鄴城,并遣派質(zhì)子,稱臣于冉魏。 冉閔于大街通衢焚燒石祗首級,鄴城萬人空巷,爭相來看。 隨后,授劉顯上大將軍、大單于、冀州牧。 峰回路轉(zhuǎn),河北形勢變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羯趙在一場大勝后,眼看要崛起,卻快速滅亡,石氏一族除領(lǐng)兵在外的石琨,男女老少皆被族滅。 冉魏眼看要滅亡,卻被冉閔力挽狂瀾,重新從絕境中拉了回來。 不過更大的危機接踵而至。 冉魏從立國之日起,便不斷征伐,國中無人耕作。 冉閔立國時開倉賑濟百姓,致使府庫空虛,襄國一戰(zhàn),囤積的大量糧草全被趙軍焚毀。 饑困之下,司、冀二州賊盜蜂擁而起,人自相食…… 一群禿鷹在天空盤旋著。 大地上,一條長長的流民隊伍向兗州的方向行進著。 隊列中每一個人都餓脫了形,衣衫襤褸,赤著腳一步一步向前行走。 道路兩側(cè),灌木蒿草瑟瑟晃動著,不時探出一顆狼頭,幽綠色的眼神盯著行人。 一個流民摔倒在地,周圍人視而不見,眼神麻木的繼續(xù)向前走。 草叢中竄出三匹蒼狼,熟練的將倒下之人拖走…… 對流民而言,威脅最大的不是這些野獸,而是背后的盜賊、亂軍。 馬蹄聲驟起,一列鮮卑騎兵飛奔而來。 流民依舊麻木的向前。 騎兵直接撞向流民隊列,當即踩死百余人,然后下馬,挑選數(shù)百青壯男女大笑而去…… 黃河之北一片混亂,黃河之南卻阡陌縱橫,生機勃勃。 無數(shù)農(nóng)人正在田間忙碌著。 兗州幾乎所有能耕種的土地都被開墾出來。 “流民如此之多,我們的糧食能維持下去?”李躍與周牽、崔瑾走在田壟上。 從三月開始,北方流民就源源不絕的南下,兗州累積增加七八萬的人口。 而這只是一個開始。 羯趙雖然覆滅了,但形勢依舊不容樂觀,冉閔的地盤越打越小,各地牛鬼蛇神趁機崛起。 北面,慕容氏虎視眈眈。 “只要今年沒有天災(zāi)人禍,非但能維持下去,屬下至少還能節(jié)余五百萬石?!敝軤啃判氖?。 兗州除了征戰(zhàn),幾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耕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