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聽聞只是這件事情,太后輕聲辯解道:“朝堂上誰不知道,隆科多和年羹堯備受皇恩,敦親王自然是想盡力一試,妄想拉攏。” 太后掩下神色,裝作不在意的推測道:“說不定,敦親王還與年羹堯求助過,這都還未可知,再說哀家倒是瞧著隆科多一直以來安安分分的,不像多事之人?!?/br> 皇上自然知道這些是太后的搪塞之言,而且主要還是為隆科多開脫罪責(zé)。隆科多這些年來,在朝中擴(kuò)展勢力,他不信這些太后也都全然無知。 “兒子這些天一直都在忙這一件事,難道皇額娘還覺得兒子手里什么證據(jù)都沒的,就敢來皇額娘這里說笑?!?/br> 想著還擺在他的龍案上一條條列好的罪狀,皇上冷然道:“隆科多罪犯滔天,大臣們列出來隆科多的罪狀有十?dāng)?shù)條之多,即便有一條兩條的冤枉了他,那也不算為過?!?/br> 太后沒想到皇帝這次的態(tài)度這般決然,一時間心頭也是xiele氣一般。 “皇帝這些年,料理朝政,頗有成效,哀家自然是信任皇帝的,只是事情來的突然,哀家心里有些感慨而已?!?/br> 皇上自然不信,說道:“只是感慨?” 太后隱下復(fù)雜的心思說道:“都是熬一天算一天的人了,哪里還能有什么別的精神去想太多?” 皇上卻是不肯輕易罷休,直接點(diǎn)透道:“是兒子糊涂了,以為皇額娘是看隆科多是少年的舊相識,有青梅竹馬的情份在,所以才會如此勸阻兒子?!?/br> 被皇帝這么直白的說出來,太后一時間只感覺到難堪,還有說不清的委屈。 這么多年的宮中爭斗和整宿整宿的徹夜難眠下來,她也分不清到底是愛居多還是恨居多。 只是畢竟是老相識,她也不想讓隆科多最后連點(diǎn)體面都保不住。 “哀家只是覺得當(dāng)年隆科多和年羹堯,都為皇帝的登基立了大功,現(xiàn)在皇上坐穩(wěn)皇位之后,就拿隆科多下手,別人會非議皇帝,狡兔死,走狗烹。” 皇上眼神幽暗,冷然道:“是隆科多自己不珍惜,怪不得兒子,況且這么多年兒子不是沒有給他機(jī)會,可現(xiàn)在他卻越陷愈深,再不處理怕是兒子以后要無顏面對先皇?!?/br> 太后眼中悲傷難抑,卻還想再勸。 “可要是隆科多一倒,怕是將來年羹堯那邊不好平衡。” 皇上聽太后這么多推辭之言,心中早就不滿,直言道:“皇額娘不必再說,隆科多這次必死,不然兒子在皇位上如坐針氈?!?/br> 太后對皇上這點(diǎn)了解還是有的,自然是聽出了他的不滿,先前盡力一試不過是安一安自己的心罷了。 “那皇上打算如何處置他?!?/br> 皇上看太后態(tài)度和軟了下來,皇上的語氣也不再生硬。 皇上撥了兩下袖子下蓋著的佛珠,說出了心底的打算。 “畢竟是兒子名義上的舅舅,況且當(dāng)年……出力不少,兒子已經(jīng)下令將隆科多圈禁在暢春園的一間偏房。 接下來,還請皇額娘為兒子和先帝的顏面著想,也為自己的太后之位著想?!?/br> 等皇帝走后,太后雙眼發(fā)澀的默默良久。 “竹息,你安排一下,哀家今晚出宮一趟……” 第101章 悲怒交加 翊坤宮 皇上回到養(yǎng)心殿后,心煩氣躁的沒心思看折子,就讓養(yǎng)心殿的小太監(jiān)去翊坤宮說他今晚會過去用膳。 小太監(jiān)到了翊坤宮之后,說的話聽的華貴妃眉心一蹙,她今晚還有事情要安排呢,沒工夫搭理他。 華貴妃立即輕咳兩聲后,讓傳話的小太監(jiān)回去替她傳達(dá),她今日身體不適無法面圣。 養(yǎng)心殿里,還在處理折子的皇上想了想后宮余下的那幾個,搖搖頭后只好決定今晚宿在了養(yǎng)心殿。 今天白日里晴朗無風(fēng),夜晚反倒是起了陣陣寒風(fēng),吹在人臉上只叫人哆嗦著裹好衣襟。 翊坤宮,水紅的帳幔下,華貴妃穿著一套芋紫色的寢衣躺在床上,手中把玩著皇上先前所贈的佛珠,垂下的明黃色穗子輕輕的掃著華貴妃的手心。 頌芝輕手輕腳的走進(jìn)門內(nèi),搓了搓手取暖后,走近床前隔著帳簾說道:“娘娘,暢春園那邊,大將軍傍晚就已經(jīng)派人布置好了,太后這會兒打扮的嚴(yán)嚴(yán)實實的,由竹息帶著已經(jīng)出了宮門了。” 華貴妃撥開幔帳,看頌芝冷的縮肩,華貴妃皺著眉頭隨手將一件馬褂披在頌芝身上。 “咱們的人跟上了沒有?” 頌芝攏了攏衣襟,笑道:“自然是跟的牢牢的?!?/br> 華貴妃這才心安的又躺了下來,“那就好,明早就等著看好戲吧?!?/br> “是,娘娘?!?/br> 頌芝給華貴妃掖了掖被角,又滅了兩盞燈后就走了出去。 帳幔里的光影朦朦朧朧,華貴妃看著頭頂上的水紅色帳幔久久出神。 太后上輩子看似無辜,可誰讓她在宮里飄蕩了那么久,什么秘密能瞞得過她。 她可是親耳聽過太后說,那碗令她落胎的藥,是太后親自看著熬制,還勸皇帝說什么上天譴責(zé)就報應(yīng)到她身上。 那她自然是不能讓太后失望! 華貴妃轉(zhuǎn)動著手中的碧綠色的佛珠,心中卻被恨意彌漫。 既然今夜之后,太后的死已經(jīng)注定,那她必定挑一個最讓皇上和太后臉面丟盡的死法。 當(dāng)年太后和皇上能算計她,如今輪到她算計回去,也算是太后他們活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