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jié)
13. 第 13 章 書院風(fēng)波 拾叁 - 沈驚晚的書院是官學(xué)書院,由官府承辦的集賢書院。 書院的開辦是為替朝堂廣尋鴻生碩儒,博聞多識之士。 被人戲稱為集賢之廷。 建于通濟(jì)的松鶴山,眥臨曲水。 她們住在平安街,靠近明德門,而書院靠近啟夏門。 行車需得一個時辰,早晚來回便是兩個時辰,路途不短,難免孤獨(dú)。 于是每回都是文時月同沈驚晚一道去書院。 文御史的府邸前往書院需得通過國公府。 于是文時月就早些驅(qū)車抵達(dá)國公府,下人見到文御史家的雙架馬車就去東院通知沈驚晚。 天方灰蒙蒙亮,坊門一開,馬車長驅(qū),朝向啟夏門。 沈驚月素來不與沈驚晚一道,沈驚晚也不稀得同她一齊去書院,免得一路上兩人還得一齊憋在車?yán)?,總得悶死一個。 片刻后,沈驚晚和銀朱從后院走了出來,銀朱抱著竹篋。 沈驚晚穿著與文時月一模一樣的襕衫。 這襕衫是他們集賢書院的統(tǒng)一著裝,寶藍(lán)色的棉麻面料,外面一層藍(lán)色大衫,夏冬各兩套,寬寬大大,穿上去仙風(fēng)道骨,活脫脫道觀子弟的模樣。 女兒家的襕衫與男弟子的襕衫略微不同。 男弟子衣襟是一個倒過來的人字形,鎖白邊,滾邊金云紋,女兒家的是高腰襦裙系腰,可系至胸上,鎖邊處為柳葉紋。 學(xué)院男弟子冬季衣裝與夏季一般無二,無非就是厚薄不一。 女弟子的略微考究些,夏季為半袖襦裙,不必裹大衫,只需穿褙子,對襟,長衣裾,兩邊開叉。 此時方初春,寒氣尚未全數(shù)退絕,沈驚晚著冬季的長袖襕衫,罩夏季褙子,霞帶嬋衣,仙氣飄飄。 她特地 * 束了發(fā),整整齊齊的鬢邊,耳朵上綴著圓潤光潔的白珠,偶有碎發(fā)落下,更顯精致可愛,為了同襕衫成套,沈驚晚還用藍(lán)色絲帶束雙髻,下墜兩個毛茸茸的白色小球,略顯嬌憨。 文時月一見,喜歡的不得了,伸手就去捏,另一只手替她掀了簾子,銀朱與文時月的貼身丫頭采荷坐對面,瞧著兩位小姐玩的不亦樂乎,咯咯直笑。 沈驚晚去推文時月的手,嚇唬她道:“你再捏我絨球,我下次就不與你共乘一輛馬車了?!?/br> 文時月只好求饒,在沈驚晚懷中蹭,小貓一般:“不了嘛,不了嘛,不過這襕衫為何穿你身上那么好看?” 她喋喋不休的抱怨襕衫穿起來遮了她的美貌,抱怨了一整學(xué)年。 沈驚晚但笑不語。 文時月想起什么,招呼采荷將竹篋遞過去,神神秘秘的送到沈驚晚面前,沖她道:“我今天帶了好東西?!?/br> 沈驚晚偏頭去瞧,模樣格外天真可愛,一雙含春的眼睛生生多出了幾分俏皮與靈動。 她已經(jīng)許久沒露出這幅模樣了。 文時月狡黠一笑,就在快開蓋的空檔,又一下子藏了下去,神神秘秘道:“偏不給你看,除非,你也給我做兩條藍(lán)發(fā)帶?!?/br> 沈驚晚睨了她一眼,語氣卻格外寵溺,甜甜如蜜:“依你依你?!?/br> 文時月這才小心的打開蓋子,將東西從竹篋中取出,緩緩舉到沈驚晚面前,“鏘鏘。” “噗,”沈驚晚當(dāng)場沒忍住,片刻后笑出聲。 是書院先生的皮影小人。 只是笑著笑著,她又忽然不笑了,垂下頭聲音如自亙古中悠悠傳來,帶著遙遙霧氣:“婁太傅沒了?!?/br> 眼尾通紅一片,斂著眸子,盈亮的濕意。 文時月的笑意也漸漸沒了,看著手里舉著的皮影小人,突然覺得沒意思。 她特意叫手藝工匠將婁太傅的長胡子做的再厚實(shí)些。 遙想當(dāng)年,她還嘲笑過婁太傅像是禿頭老斑鳩,只會叫不會下蛋,肚量還小。 也曾在婁太傅監(jiān)考時,往他胡子上系發(fā)帶,給他打了個死結(jié),叫書院的山長惱火至極。 一切仍恍若昨日,馬車內(nèi)寂然無聲,再無人說話。 這場飛來橫禍,不僅僅是哀嘆婁太傅,也是哀嘆無數(shù)個未來,他們還能看到未來嗎? 曾經(jīng)聽政余暇,式燕在茲,而今人人自危,嘴巴皆被上了一道沉重的枷鎖。 曾經(jīng)的論思之室,講六經(jīng),潤色之業(yè)的講堂,而今,又當(dāng)何種模樣? - 就這么安靜了一路,再無人說話。 眨眼到了松鶴山腳下,剩下的百十來臺階便要他們自己提衫徒步。 馬車又嘚嘚走遠(yuǎn),一行人站在霧氣縈繞的樹林中,心情比方才要凝重許多。 書院川臨曲水,常年霧氣熏蒸,進(jìn)了山中,只覺得比平安街要冷許多。 陪讀丫頭跟在身后,沈驚晚攜著文時月的手踏上終年濕漉漉的青石板,書院滿庭花木自院間延伸至山下,一路相迎。 周圍種滿綠竹,郁郁蔥蔥, * 終年見綠,新雨后,竹筍冒尖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