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書迷正在閱讀:為了我的經(jīng)紀(jì)人[快穿]、在靈異畫卷里當(dāng)引導(dǎo)NPC[無限]、勾引鄰居弟弟(高h短篇合集)、我要上你、影帝再臨[重生]、師尊他以身飼狼、無限神經(jīng)[無限]、魔君今天也想反攻、海王他今天翻車了嗎、送你一朵云
如今德國人被逼著拱手交出了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席位,日本人翻身上來,直接把原來日本人的定居點從虹口區(qū)一路劃拉到了楊浦區(qū)沿岸,眼看就要劃到寶山區(qū),再下去可就是蘇州的太倉了。 日本人投資的各式工廠一水兒在黃浦江邊排開。什么棉紡廠、絲綢廠、電燈廠、染色廠、被服廠,乃至餅干食品廠,甚至制鐵廠! 而日本人也毫不客氣地在上海北部地區(qū),開設(shè)了日本巡捕房,專門“保護日僑”,以及日商物資、工廠。儼然有把整個華界都劃入自家勢力范圍的架勢。 這種舉國之力的經(jīng)濟入侵,豈是羅夏至以一家之力可以抵抗的。莫說他的時邁百貨做不到,連那前幾年還紅紅火火的“中華國貨推進會”的會員們,在日本工廠的夾擊下,很多小工廠都紛紛倒閉,戰(zhàn)斗力大不如前。 另一邊,戰(zhàn)后經(jīng)濟逐漸復(fù)蘇,外來投資滾滾而來,這個城市比以往更加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 懷揣著“上海夢”的江浙、兩廣、安徽乃至山東的移民們,紛紛叩開上海的大門。以工人、職員、手工者的“城市身份”,加入到了這個夢幻花都中來。 于是,誰也不能想到,今年的夏季,大馬路上三大百貨的生意竟是打破了往年的記錄,連不溫不火多年的櫻花百貨都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靠著物美價廉的日本產(chǎn)品,櫻花百貨很是收割了一批急于在新居定居下來,購買各種日用品的新移民的錢包。畢竟新來的人對于“王八蛋百貨”的歷史并不清楚,他們只需要便宜的商品來滿足生活需要。 至于時邁和摩登百貨,憑誰也想不到他們今年生意最好的部門,竟然是兩家樓上的天臺樂園。 便宜的門票,新奇的小吃和五光十色的裝飾,加上精彩的戲曲雜技魔術(shù)表演。只要花幾毛錢就能最直接地體驗“大上?!钡男鷩虩狒[,享受一覽無遺的浦江兩岸的美景。 在新移民的眼里,這里簡直是讓人心馳神往的樂園。 推出了幾年的“百貨公司”天臺樂園,居然在多年之后迎來了又一波熱潮。 幾乎整個夏季,只要不下雨,這兩家的天臺上,從早到晚始終是人潮滾滾,絡(luò)繹不絕,甚至需要派專人限制人流,才能保證安全。 而下雨天時,時邁百貨的小劇場和七重天飯店里的電影院又成了好去處。還有附近幾條商業(yè)街的茶樓、戲曲社、歌舞廳也是終日人滿為患。 在此期間,羅夏至腦袋一拍,讓時邁國旅臨時搞了一個“上海一日游”項目,拉著一匹扎眼的歐洲大馬車去碼頭,發(fā)海報,做宣傳。 結(jié)果效果居然很不錯,吸引了很多第一次來上海的游客們。 當(dāng)時也不存在什么小巴車、大巴車。羅夏至就讓人趕著刷了漆的普通馬車,一次拉上四五人游人,去城隍廟、大境閣、沉香閣和霞飛路、外灘、跑馬廳兜一圈——反正這些景點都不要門票錢。 初來乍到的外鄉(xiāng)人抱著包袱,瞪大眼睛張大嘴,看著這花花都市,街上往來的外國人,還有鱗次櫛比的各式商店、教堂、廟宇簡直說不出話來。 最后,車把式把人拉到大馬路中間的時邁百貨門口,這群懵懵懂懂的人,又被帶進了一個五光十色的“新世界”…… 總之,這群城市“新鮮人”,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很快以“消費”這種方式,融入到了上海這個“銷金庫”、“夜巴黎”中來。 “椿櫻子請了一個好軍師啊?!?/br> 周末的一大清早,正在翻看報章雜志的羅夏至,看著報紙上最新刊登的文章,咬著牙齒嘖嘖不已。 坐在他身邊的,是雖然休息在家,但依然批閱公文不止的顧翰林。 顧翰林熬了那么多年,終于在今年開學(xué)后不久,從“顧副局長”熬成了“顧局長”,不過也越發(fā)忙碌了起來。 這不,這段時間里都在和日僑扯皮,他們要建造的“ 虹口日本人學(xué)?!钡氖聞?wù)呢。 放下手里的文件,顧翰林拿過報紙,看了一下作者的名字——乃木宏。 然后眉頭一皺。 “這人我見過。” “怎么?” “前幾天來和我周旋談判,要求教育局給與日本人學(xué)校優(yōu)惠政策的人,就是他?!?/br> “他們自買地皮自籌學(xué)校,讓日本人自己上學(xué)就算了。干嘛和我們扯一塊去?” 羅夏至不滿地說道。 顧翰林冷笑,“之前不是跟你提到的的日本文部省搞的‘自然科學(xué)研究所’么?如今已經(jīng)儼然快要竣工了,這位可是所里的高官。” “一個研究所搞教育的,和大椿商社搞到一起,還為椿櫻子張目,可見也不是什么好東西?!?/br> 羅夏至冷笑一聲,將報紙扔到一邊。 這是今天發(fā)行的《商務(wù)報》,第二版就刊登了這位乃木宏先生的“鴻篇大論”,標(biāo)題是——《何為日貨?為何要抵制?》 這位乃木先生,一共提出了三個問題,然后做出了一個小節(jié)。 第一,并非在日本本島國土生產(chǎn),而是在臺灣、琉球、朝鮮等地生產(chǎn)出的貨物,算不算日貨? 第二,在中國之青島、滿洲等“日占區(qū)”生產(chǎn)出來的貨物,算不算日貨? 第三,在上海江浙等地,由日本人投資建廠,但是所使用的之原料和所聘請之工人都為中國人,生產(chǎn)出來的貨物,算不算日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