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喪尸王后我拯救了世界、修仙不如玩基建、穿成反派的白月光炮灰替身后我成了萬人迷、我所知道的后來、男配又被巧取豪奪了[快穿]、庶妻、我家將軍有點撩、嬌寵為上(重生)、今天的劇本不太對[穿書]、驕縱成癮
“那跟在寧王身邊的那個侍衛(wèi)……” “你說的是祁林?” 蘇岑想了想點頭。 “他?”太監(jiān)滿目鄙夷,“那就是個王爺從外面撿回來的狼崽子?!?/br> “狼崽子?”蘇岑皺了皺眉。 “他不是漢人,”太監(jiān)道:“是突厥人,王爺從邊關(guān)撿回來的?!?/br> 蘇岑憶起那雙琥珀色的眸子,當(dāng)初只以為這人眸光淺淡,如今想來確實不是漢人該有的。 “那人就是王爺手里的一把刀,手上可不干凈,”太監(jiān)接著道:“你可聽說過圖朵三衛(wèi)?那個狼崽子就是那幫人里的?!?/br> 蘇岑心下一驚,圖朵三衛(wèi)號稱大周最強的一支軍隊,全部由突厥人組成,卻是為漢人賣命。當(dāng)年阿史那帶領(lǐng)突厥殘部躲在沙漠腹地捕魚兒海,漢人沒人敢入沙漠,只能望沙興嘆。圖朵三衛(wèi)一百五十人負(fù)輜挺入荒漠,十日后只回來了二十人,帶回了阿史那已經(jīng)風(fēng)干了的人頭。 一戰(zhàn)成名。 便是這么一支軍隊卻人人避之如猛虎,他們對自己族人尚且冷血如此,他日若是倒戈更不會對漢人留情。在外人看來他們就是一群行尸走rou的怪物,是一把鋒利的刀,用的好能削鐵如泥,用的不好也容易反遭其噬。 顯然寧親王就是位使刀的好手。 說話間太監(jiān)已領(lǐng)著兩人穿庭過院來到承香殿門前,蘇岑停下來向太監(jiān)辭別,崔皓冷冷越過兩人,目不斜視先行一步。 步入大殿天子尚還不在,卻也已有好些個人在席上了。 蘇岑第一眼便定在了御席右首正與鄭旸談笑風(fēng)生的寧親王身上。 說到底談笑的是鄭旸,風(fēng)生的卻是李釋。今日是常宴,李釋沒穿當(dāng)日那身莊正得嚇人的朝服,一身玄紗深衣絳紫袍,但不可否認(rèn),這人穿黑色總能穿出一種逼人的氣勢來,映的大殿上繁復(fù)鮮苒的輕紗曼帳都失了顏色。 看他進來鄭旸自覺地往后靠了一個座位,熱情招呼:“蘇兄,坐這里?!?/br> 位置好巧不巧,正是緊鄰著李釋下首的位置。 恰逢左首輕咳一聲,蘇岑回頭看了一眼,當(dāng)即認(rèn)出這人正是那位永隆二十二的狀元,太后黨的首席人物,當(dāng)朝右相柳珵。 還沒等他回神,崔皓已經(jīng)熱忱地對人行了一禮,眼里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崔皓如此也不無道理,這位柳相年紀(jì)輕輕就坐到如此位置,有楚太后做靠山,匡扶正主克承大統(tǒng),日后皇帝親政定然會委以重用,難免被天下讀書人奉為典范。 那位柳相眼神瞟過蘇岑,最后落到崔皓身上:“過來坐?!?/br> 崔皓忙湊過去坐到了柳珵下首。 蘇岑皺了皺眉,這席上的位置看似隨意,實則涇渭分明,左首禮部吏部戶部三位尚書,加上這位柳相,全是太后黨的人,右首則是以寧王為首的另外半壁江山。崔皓坐了左首,已然認(rèn)了自己是太后黨的人,鄭旸自然是坐在自己小舅舅這邊,就剩他一個以反對黨爭言論奪冠的新科狀元愣在庭中,受眾人指指點點。 蘇岑愣了片刻,無視眾人目光落座在方才鄭旸讓給他的位子上。 李釋掃了他一眼,執(zhí)杯一笑,說不出的意味深長。 蘇岑只覺自己那種全身炸毛的感覺又回來了。 天子入座,眾人行禮,只李釋坐在席上巋然不動,反倒是那小天子怯生生先喚了他一聲皇叔。 寧親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名頭果然名不虛傳。 天子落了座,照本宣科一通褒獎之后眾人才啟筷子,下面也漸漸有了人聲,因著是瓊林宴,討論的話題也都在這新登科的三個人身上,吏部尚書道:“這次一甲三人皆都是青年才俊,咱們也沒見識過這幾位的風(fēng)采,不妨現(xiàn)場出個對子,讓他們?nèi)齻€對上一對,咱們也權(quán)當(dāng)是附庸風(fēng)雅一回?!?/br> 幾個太后黨的人接連附和,表面上其樂融融實則暗潮洶涌。坊間皆傳這鄭旸是個走后門的草包,這些人這是想著現(xiàn)場給崔皓正名來的。 蘇岑瞥了一眼鄭旸,只見人渾不在意地吃著飯,見他看過來對著人挑眉一笑。 “柳相是永隆年間的狀元,這對子不妨就柳相來出吧。”有人附和。 柳珵客氣地謙讓一番,思忖片刻,道:“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 蘇岑暗嘆,柳珵這狀元之名確實不是浪得虛名,一句話將佛儒道三教匯總,三人又分指三教的代表人物慧遠(yuǎn)、陶淵明、陸修靜,簡簡單單一句話,實則考究的很。 庭上靜默了幾分,柳珵看了一旁的崔皓一眼:“你既是探花,便由你先來,大人物總該留到最后壓軸的?!?/br> 崔皓沖人拱一拱手,認(rèn)真道:“晚輩獻丑:廬立南陽,三請三辭去,三足三鼎立?!?/br> 這說的是武侯諸葛那一段軼事,對仗嚴(yán)謹(jǐn),音韻鏗鏘,柳珵滿意地笑了笑,轉(zhuǎn)而把目光饒有興趣地投向鄭旸。 眾人都在等著他出丑,然而當(dāng)事人卻像毫無察覺一般,放下筷子一忖,對道:“惠澤齊州,九轉(zhuǎn)九功成,九州九歸一?!?/br> 席上眾人面面相覷,等著看笑話的人紛紛被打臉。 崔皓臉上的表情尤顯精彩。 他和鄭旸的對子放在一起高低立現(xiàn),鄭旸所對不僅暗含道家九轉(zhuǎn)功成九九歸一的思想,更暗喻大周一統(tǒng)天下。他所對的立顯器小,不及鄭旸的恢宏大氣。 如此看來,這鄭旸確實是有些才氣的,至少不是眾人所言的全憑走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