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jié)
chapter 23 如果說梁以霜把自己和陸嘉時的感情經(jīng)歷算作一本小說,那林莞懿當之無愧是其中的女二號。 而小說里面的女二號,總是喜歡在男女主角確定關(guān)系后才姍姍來遲,她絲毫不在意你在這段感情中付出了什么,或是對他有多好,她好像被輸入了唯一的程序:你是配不上他的,只有我配得上。 陸嘉時所學的建筑專業(yè)學制五年,恰巧與梁以霜同年畢業(yè),但算起來應該是她學長。 他同屆的林莞懿在大二那年到蘇州的友校做了一年的交換生,大三開學初返校后瑣碎事比較多,學校那年還開了個交換生的交流與匯報會,她大概覺得陸嘉時是不近女色的唐僧,對他有意也不急不忙。 殊不知已經(jīng)殺出了個梁以霜。 林莞懿討厭梁以霜,討厭她張揚花蝴蝶一樣的性格、討厭她“奪走”陸嘉時,大概還有幾成原因是自己掌控的局面被梁以霜破壞。 這些梁以霜都不知道。 那天建筑系有兩個班一起上周復椿教授的設(shè)計課,林莞懿坐在前幾排,她知道今天會見到陸嘉時,嘴上還搽了斬男色口紅。 她這類女生天生驕傲,太把面子當回事。林莞懿或許打算靠自身魅力把陸嘉時“斬”到,然后讓陸嘉時死心塌地地苦苦追求,她再“勉為其難”地答應…… 上課鈴聲響,陸嘉時踩著鈴聲走進教室,面色不悅。 林莞懿投過去關(guān)切的眼神,還在疑惑他為何表情不好,很快看到他身后跟著的女生就明白了。 兩個人牽著手,但顯然陸嘉時走得太快,梁以霜將將跟著,也有些小脾氣在臉上。她答應陪他上這節(jié)課,但是有點事耽誤,壓點到達教學樓下,陸嘉時以為她又因為化妝而磨蹭。 林莞懿當時又臊又怒,低聲問了個陸嘉時同班的女同學:“陸嘉時交女朋友了?” “好像是吧,上次在周教授課上看到過?!?/br> 那節(jié)課下課后,林莞懿氣得把口紅折斷,丟進了垃圾桶。 梁以霜在后來接觸了林莞懿這個人之后,和姜晴笑說,林莞懿一定喜歡看亦舒。 她是經(jīng)典的亦舒女郎形象,那句話怎么說來著,對亦舒中毒太深的女生,大多變得自私又寡情。 林莞懿是否自私寡情梁以霜不確定,只知道她形象太過符合,看起來有不凡的衣品和尚佳的談吐,本身條件優(yōu)越,可惜骨子里覺得所有男人都應該愛她,包括陸嘉時。 她在建筑系、甚至全校都不乏追求者,每次出現(xiàn)在人前都是高傲不可攀附的女神模樣,梁以霜私下很mean地吐槽:一只戴三道杠的鵝。姜晴認為林莞懿身上的那股勁兒很像梁以霜小學中學時候不易近人的樣子,笑說:你那時候不也是一只鵝啦! …… 陸嘉時看到來人的瞬間說不驚訝是不可能的,他想過會是任何一個同屆同學,但確實沒想到是林莞懿。 林莞懿穿了件杏色的風衣,整體衣著也是溫柔的淺色,陸嘉時在正式場合見過的甲方里很少有這么柔和的顏色,甲方對乙方不需要柔和。他不知道林莞懿并非抱著全然見乙方的心態(tài)才這樣打扮。 陸嘉時和她握手的瞬間不可避免地打量到她的穿著,心里想的卻是梁以霜,他們正式在一起的那晚,梁以霜穿的是染上粉色的杏色,太溫柔。她大學的時候明明很喜歡這些淺色系,冬天的大衣都是杏粉色,馬丁靴也是女生鮮少會選擇的白色,現(xiàn)在卻是深色居多。 他想晚上回家要問問她。 林莞懿的笑容好像都對著鏡子練習過一樣,剛好露八顆牙齒,她叫他“嘉時”。 “嘉時,沒想到是我吧?!?/br> 陸嘉時難免覺得不適應,他們在大學并不相熟,只能客套地回復:“沒想到,林工?!?/br> 林莞懿體面地笑,只有自己知道在咬牙,她是甲方設(shè)計部的總工,他叫她林工,確實一點問題都沒有。 就是太疏遠了。 林莞懿好像掐好時間一樣,兩個人談完公事就是午飯時間,不可避免一起出去吃。還是她主動提出“要不要一起吃飯”,好像時隔兩年,林莞懿終于遲鈍地意識到應該放下一點女神的身段去接近陸嘉時。 出于禮貌,陸嘉時不可能拒絕。 秉承著女性優(yōu)先的原則,他讓林莞懿做主,自己卻趁著她看菜單的功夫打開手機,梁以霜兩分鐘前發(fā)來詢問:我去找你吃午飯? 陸嘉時腦袋里想了幾秒,老老實實打字回復過去,告訴梁以霜:在跟綠騰的負責人吃飯,林莞懿。 梁以霜正在衣柜前找衣服,聽到手機響起后趕忙打開看,一看到林莞懿三個字就冷笑,回給陸嘉時三個字符:呵、呵 陸嘉時看到對面秒回的消息恍惚感覺眼皮直跳,立刻發(fā)了個感嘆號過去,梁以霜看著那個孤零零的“!”哼了一聲,沒再理他,打算自己在家里隨便做點。 等不來回復,陸嘉時默默放下手機,林莞懿已經(jīng)把菜單合上交回給服務(wù)生,單手撐著下巴歪頭看他,陸嘉時短暫和她對視就錯開目光。 可林莞懿以為他害羞,還露出了個溫柔的笑,陸嘉時更覺得不妙。 她大方開口:“我剛調(diào)到這邊,之前在杭州?!?/br> 陸嘉時記得她是江浙人,具體哪里記不清了,只能禮貌地點點頭,回問道:“怎么來這邊了?” “當然是為了你?!?/br> “……”陸嘉時干咳了一聲,笑著說:“現(xiàn)在做總工的都講話這么幽默?” 他時刻不忘強調(diào)兩人現(xiàn)在的身份關(guān)系,林莞懿想和他敘舊都覺得沒門路。 好像為了證明她真的是為了他而來,林莞懿說:“這次做的這個美術(shù)館他們本來想找鞏彭事務(wù)所做的,韓鞏和彭清合伙,業(yè)內(nèi)都很看好他們,綠騰前陣子好幾個項目都和他們簽的,工期很長。” 陸嘉時點頭,韓鞏和彭清任意一個單拎出來都比他名氣大,他有自知之明。 林莞懿盯著他,語氣好像很無奈的樣子:“那你知不知道為什么找了你的工作室來做?” “我也很好奇。林工,是綠騰的項目誰都想做,所以我合同簽得很爽快,現(xiàn)在只能向你保證盡量達到你們的要求……” 林莞懿感覺在對牛談琴,她甚至懷疑陸嘉時裝傻。 “是我。我跟上面力薦你,陸嘉時。” “這樣嗎?謝謝,昨天姚松還在猜是哪個老同學幫忙。” “你叫我莞懿好嗎?”她解釋:“像你說的,我們是老同學,沒必要這么生疏吧,嘉時?” 陸嘉時在心里把姚松慰問了一番,明明是姚松說的,他可什么都沒說。 “好?!?/br> 他答應,林莞懿松一口氣。 她沒發(fā)現(xiàn)的是接下來的整頓飯過程中陸嘉時講話都避開了稱呼。 林莞懿開始講上學時的事,拉近距離最有效又快速的方法就是“憶往昔”,陸嘉時始終帶笑應答。他其實疲于應對這些人際交往上的往來,但是自己開工作室有更大的自主性之余也代表著面對這些無可厚非。 中途林莞懿去洗手間,或許還要補妝,陸嘉時吃了兩口東西填肚子,越想越覺得不對。 他給梁以霜發(fā)微信:確定不來救我? 梁以霜:不。 陸嘉時:真的不? 梁以霜:少廢話,我一會去上班了, 陸嘉時:哦。 梁以霜:晚上接我之前記得洗干凈香水味。 陸嘉時:現(xiàn)在接你下班我還得沐浴凈身? 梁以霜:讓我聞到一點味道你就“凈身”證明清白吧,知不知道男人最好的嫁妝是貞潔? 林莞懿還沒走近就看到他對著手機笑得很好看,實際上陸嘉時是笑到失語,正在打字回擊梁以霜,林莞懿已經(jīng)坐下。 “在看什么,這么好笑?!彼龁?。 陸嘉時當然不會sao包地炫耀“我女朋友查崗”,梁以霜也沒查,是他主動送上去被查卻遭拒。 他收回手機,搖搖頭:“沒什么?!?/br> “我記得那會設(shè)計作業(yè)每次都是你拿高分,周教授在我們班上課的時候總要提你,男生們都很不服氣?!?/br> 陸嘉時笑了笑,周教授就是這樣,不僅是他,只要你交了個讓他心儀的高分方案,他那陣子都到哪都會念你的名字,只不過他陸嘉時次數(shù)多了那么一些。 “他年紀大了,給我們講課的時候也很嘮叨的。” “是啊,他在屏幕上展示你的作業(yè),我都有認真看,是真的很好,給我兩個腦子都做不出來。我這兩年幾乎都沒畫過圖了,大學的時候?qū)I(yè)選得太倉促,其實女孩子學學外語就好,做設(shè)計普遍還是男生在行。” 陸嘉時不大贊同,雖然想到家里那只學外語的小狐貍,但是做建筑設(shè)計的也不乏優(yōu)秀女性。 “隔壁大興機場通航一年了,扎哈·哈迪德設(shè)計,看來周教授的課你聽得不夠認真。” 他本來想說得更直白,還是換了個委婉的語氣,林莞懿卻覺得他聲音溫柔,聽到耳朵里總有一種寵溺的指責的感覺。 她低頭斂笑,“其實我還會看圖紙的嘛,不然怎么做你甲方?” 陸嘉時淡淡“嗯”了一聲,看她沒再動筷的意思,打算就此結(jié)束這頓如坐針氈的午餐。 他主動買單,林莞懿當然不會拒絕,又送她到停車場,看著她車子開走之后,陸嘉時立刻轉(zhuǎn)身,進電梯后忍不住長吐一口氣,好像混身都放輕松。 看著電梯向上升,陸嘉時突然想到什么,偏頭聞了聞身上,林莞懿確實噴了香水,他不確定自己身上有沒有染上。 回到工作室后路過助理小鄧的工位,他停下腳步湊了過去,鄧立安閃身躲遠:“老大,你干什么?” 陸嘉時很誠懇地看著他,認真發(fā)問:“你聞一下,我身上有沒有香水味?” 鄧立安敷衍地探頭嗅了嗅,“沒有……” “湊近點?!?/br> “……”鄧立安重復:“沒……” “再近一點?!?/br> 他想梁以霜肯定要抱他的,離得遠聞不真切。 “老大,我不是……” “不是什么?” “我不是gay…以霜姐今天沒來,你別這樣?!?/br> 陸嘉時臉上的表情僵住,愣了兩秒說:“好好工作。” chapter 24 邁進九月以后,天黑得好像更早幾分,車子停在馬路邊,陸嘉時坐在里面玩手機,等梁以霜出來。 上次他差點在她學生面前不給面子地笑出聲,梁以霜不準他再進學校,陸嘉時還說:“我就這么讓你拿不出手?” 梁以霜一副“這你就不懂了”的眼神,“恰恰相反,我怕我單身的女同事對你想入非非?!?/br> 此時他在看她的微博,毫無意外地沒有刷到更新,心里好像有小貓在翹尾巴,陸嘉時忍不住想兩個人已經(jīng)復合這么久,梁以霜為什么不在微博提及他? 她上一個微博id叫“松本清霜”,大學那會她有陣子沉迷松本清張的小說,恰好這個名字還沒被起用,她就這么叫了。那時候梁以霜偶爾在微博寫一些靈光閃現(xiàn)的句子,逐漸積累了一點有共鳴的關(guān)注者。他們在一起之后,梁以霜開始偶爾在微博記錄日常,“ 10”從此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