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變o后我rua了校草的龍尾巴、白月光、「延禧攻略」白月光、這只龍崽又在碰瓷、我和師尊比演技、吾妻軟綿(H)、醫(yī)見鐘秦、意外標記[穿書]、白月光一出事他就把我丟出去、快穿之收視女王
角落里面放著個裝滿了水的小碗,小雞暫時就養(yǎng)在紙箱子里面。 現(xiàn)在還不大,看著就萌萌噠。 趙曼吃驚的問:“我記得最開始看到?jīng)]有這么多啊?!?/br> 三娃笑了笑:“本來只有十幾個,這幾天我又撿了一些,還讓二哥給奶奶家送過去了十幾只?!?/br> 雞苗很難買,可以腦補王桂花有多高興了。 趙曼點點頭,也替他們高興:“但是家里面也養(yǎng)不了這么多小雞。”上輩子她可吃夠rou雞了,養(yǎng)幾只給孩子們開開葷可以,養(yǎng)多了真的不行,三十幾只都長大了不是開玩笑,會臭死人的! 三娃洋洋得意:“所以我打算用小雞跟人換玉米,咱們養(yǎng)雞也要玉米,我拿一只小雞,可以跟人換二十斤玉米,我已經(jīng)答應孫家嬸嬸十個,梁奶奶十個,我大姨還想要五個我就白送她拉。”說完抬起來小胸脯。 這大姨疼孩子可真沒白疼。 而且還能換來四百斤玉米! 趙曼真的很高興,對韓景瑜說:“韓景瑜,你看看三娃,撿了到底多少只小雞,給了你媽十幾只,還換來了四百斤玉米,咱們家今年小雞的口糧就出來了,你可真棒!” 雖然四百斤玉米也不夠,可多少也省了不少東西呢。 三娃更得意了:“那我這幾天早上還去撿?!?/br> 趙曼:“但是你撿太多了也不值錢了呀,現(xiàn)在小雞崽子值錢是因為太冷了,廠里面的小雞孵不出來,也賣不出來,等到了春天出殼率會高一些,你就沒有這么多小雞可以撿回來了?!?/br> “???”三娃有點失望。 “不過你撿回來了這么多小雞,還掙到了四百斤玉米,今年mama要少花很多錢買玉米了,不如你把其他的小雞也壞掉,咱們留四五只小雞養(yǎng)著吃rou就好,這種rou雞養(yǎng)到七八斤容易,再大就不長rou了,每天還要吃很多糧食不劃算,咱們到了四五月份的時候再去廠里買,那會兒再養(yǎng)更小的,養(yǎng)到過年吃rou?!?/br> 知道孩子們愛吃rou,趙曼也盤算著到四五月份就開始養(yǎng)雞,養(yǎng)到冬天開始就殺,一個月吃一次雞rou,孩子們長大了要長身體,總要吃rou的,補充營養(yǎng)補充蛋白質(zhì),雞rou是白rou對身體也比較好。 她跟三娃說話,大娃也在一旁安安靜靜的聽。 孩子們都點頭同意,大晚上的就去找其他人家里,看看有沒有人要。 果然這個季節(jié)小雞就是緊俏,還沒有半個小時,三娃就回來了,跟趙曼說:“剩下的陳明麗mama全要了,咱們家自己養(yǎng)的明天我再去撿。” 趙曼眼睛發(fā)亮,那家里就有六七百斤玉米了。 她養(yǎng)了十幾只雞,到冬天的時候吃白菜梆子,夏天的時候有野菜,再加上麥麩、玉米粒、農(nóng)場賣不掉的野菜那些,一年到頭下來其實就玉米比較費錢,大概要吃個五六百斤,今年孩子們要養(yǎng)rou雞吃,吃的肯定也要比往年更多一些,但三娃能想出來用小雞換玉米,今年的玉米算是省了,再買個五百斤足夠。 算起來,雞差不多都是孩子們養(yǎng)的,到了夏天農(nóng)場的爛菜葉子多,孩子們就去用背簍背回來,一筐筐的都可以給雞吃,母雞吃了多元化的東西,下蛋的頻率都比往年高,一年到頭光雞蛋家里都有一千五百個左右,更不要說是雞rou了。 倒不是缺這個錢,孩子們能夠通過自己勞動,知道養(yǎng)家和賺錢的艱辛,也會更懂事一些。 三娃跟那邊說好了,就央求著大哥二哥幫他去送小雞。 兩個大的還在說著話呢,一時之間爭論的有些臉紅耳赤的,三娃叫了幾次都沒聽見。 最后三娃喊了一聲:“大哥,咱們晚上就把小雞送出去吧,我還要把玉米給弄回來?!?/br> 這都已經(jīng)迫不及待了都。 小老三:“我要去送小雞了!” 兩哥哥看著小老三財迷的樣子,同時笑了出來。 二娃還想說什么,最后住了嘴。 大娃還露出寵溺一笑。 以前是mama的貼心小棉襖,可長大了以后好像不一樣了,心里藏著事兒了,mama心里嗚嗚嗚。 去年大娃出了一本書,按百分之十的提成拿版稅,最后童話書大賣,這孩子光版稅都拿了上千塊,再版以后每月還有,當時大娃就讓mama給他保管,趙曼給他存了個定期,把存折小本本給了他。 幾個孩子本身也不是富貴家庭的出身,如今稍微長大一些,就越發(fā)的懂事可憐。 老母親真是覺得我心安慰。 三娃干勁十足,第二天一大清早依舊帶著火鉗去翻小雞,結(jié)果這回真的沒翻出來幾只。 帶回來了十個,出殼的只有六只,還有四只剛開始還嘰嘰喳喳的叫著,后來就徹底沒音了,這六只里面有一只養(yǎng)了一天就夭折了,三娃不甘心后面又去了幾次,一次比一次少,最后想要靠著賣小雞致富的愿望看來是落空了。 最后家里養(yǎng)活的小雞也只有八只,這八只剛開始養(yǎng)在家里,后來讓趙曼在屋子后面搞了個小院子,把雞養(yǎng)在院子里面,避免了臭氣熏天,可趙曼越發(fā)的想要從狹窄的家屬區(qū)搬出去,找一個寬敞點的地方自己蓋房子。 這事兒跟韓景瑜商量了一下,起了個頭,又因為種種原因給耽擱了。 這一陣子唐老跟唐穎兩人也留在了新區(qū),就在新區(qū)的國營飯店里面暫住了下來。 這一住,就是大半個月沒有走。 新區(qū)當時蓋酒店的時候?qū)说木褪菐资暌院蟮臉藴剩苌H自對客房的審美跟便利程度把關,引進了一些在當時看上去都挺出位的設計,就是為了方便招商引資的時候,有一些高端客戶,或者是外賓來的時候的接待。 唐老住了就覺得很滿意,唐穎向來簡樸,也覺得還好。 重點是唐老越考察新區(qū),越覺得新區(qū)有投資價值。 只是唐穎已經(jīng)按捺不住,想要認回女兒的心情了,好幾次她都走到了家屬區(qū)門口,看著門崗外面站的筆挺的士兵,她又退縮了。 吃過了晚飯,唐穎出去散步,下意識的又走到了家屬區(qū)這邊,她多么希望能夠站在這里看到女兒,哪怕一眼就好,可一想到要出現(xiàn)在她面前,又沒有勇氣。 她是個不稱職的mama。 六點多,趙曼帶著小老三出門,兩人手里都拎著什么東西。 趙曼拎著一包十五斤重的面粉,小老三手里拎著六七斤重的玉米面,另一只手拎著十幾個雞蛋,兩人走到門口就看見開著車停在家屬區(qū)門口的唐小方。 唐小方叫了一聲:“趙局長,這里?!彼麆偤靡ツ羺^(qū)辦事,順路送面粉過去那邊打馕。 聽到了聲音,趙曼就沖唐小方招招手,對那邊笑,剛好唐穎站在吉普車后面,能看到她從那個方向過來,微笑著跟車上的人打招呼的時候的樣子,比前幾年看上去略微成熟了一些,更知性了。 唐穎的心臟忍不住狂跳起來——她看到我了嗎,她不會看到我了吧。 又想她真的看到了,會跟她打聲招呼,但是又有些害怕。 但見到趙曼走到吉普車跟前,就停住了,跟里面的人有說有笑的,旁邊還有個七八歲大的小孩子,也在說話。 趙曼這是拖唐小方去牧區(qū)讓阿里汗幫忙打馕,二娃快要走了,上回心心念念玉米馕,所以還送了人家小兜雞蛋,她先把東西都給到了唐小方,便跟他講:“東西給到阿里汗的媳婦就好了,你認識她的嘛,個子很高的大姐?!?/br> 三娃捧著雞蛋小心翼翼的遞給唐小方。 唐小方接過這些東西:“您又要讓我?guī)щu蛋過去,可別了,阿里汗上次都發(fā)火了,這雞蛋你拿回去,上回我還是偷偷丟他們家?guī)づ耖T口的,人家死活不收,我沒有辦法?!?/br> 說完,雞蛋又塞回三娃手里面。 三娃捧著個雞蛋,不知道拿回去好,還是給唐小方好。 趙曼哭笑不得:“那就算了吧,下回我去見阿里汗,我自己帶過去。” 草原人民性格樸實,不喜歡來虛的,不要就是不要,給了還要生氣。 唐小方說:“趙局長,這都什么年代了,你們家還吃這種粗糧!” 以前他們家就經(jīng)常打馕,那會兒長期要給孩子們帶午飯,吃馕就便利許多,而且多吃玉米紅薯這樣的粗糧對身體也好呢。 倒是現(xiàn)在,新區(qū)成了大糧倉,家家戶戶也吃點粗糧,但基本上沒有像這樣做這么多馕餅了。 說起來,城里人才是羨慕新區(qū)人民的生活才是。 趙曼笑道:“怎么不能吃了,等過幾年,你再想想這個味兒,沒準還是個念想?!?/br> 三娃說:“這是我二哥去省城帶的?!?/br> 二十多斤的面粉跟玉米面,打出來的馕應該有三十多斤了,本來覺得麻煩人家不好意思,但阿里汗從不對他的漢族女兒說麻煩。 大嫂也是很好相處的人,越客氣越跟你著急。 唐小方摸摸后腦勺,笑道:“哦,韓千生又要去省城了啊,想想當年我去接你們,你兩個哥哥才你這么大點,現(xiàn)在都這么大了,可以一個人去省城了?!?/br> 三娃抬起小臉兒說:“小唐叔叔也長大了啊,快要當爸爸了。” 唐小方嘿嘿幾聲,語氣里面也充滿了愉悅:“韓團也快要當爸爸了啊,你也快要當哥哥了?!?/br> 趙曼又跟唐小方說了一會兒話,再跟他揮手道別。 等送走了唐小方,汽車一開走,她就看見馬路對面站著的女人。 也不知道站了多久,女人發(fā)著呆看著這個方向,夕陽的余暉打在她側(cè)臉上。 第287章 “宋老師!”趙曼驚訝的叫了她一聲。 從京市離開那么久, 已經(jīng)四年多沒有見到宋樊芝了,說不出有什么感覺,但這次看見宋樊芝, 總覺得她眼神里面藏著一些什么。 唐穎愣了愣,她化名宋樊芝在京市的那幾年,其實已經(jīng)習慣了這個身份了。 后來平了反, 名字也沒有改過來,除了父親還叫她唐穎,這個世界上就只剩下宋樊芝。 遠遠的看見了宋樊芝, 她又沒有說話,趙曼還以為自己看錯了。 她嘀咕一聲:“可能我眼神不好?”看錯了吧。 那邊的唐穎已經(jīng)在腦子里面快速的跑起來,怎么解釋她在這里的事情, 盡管她也懷疑女兒根本就知道了她跟自己的關系, 但目前她要怎么說開呢,她一個當母親的把女兒丟下來這么多年, 要怎么說她才能理解呢? 唐穎糾結(jié)了很久,就在趙曼以為自己認錯人準備轉(zhuǎn)身就走的時候,叫住了她:“曼曼,是我?!?/br> 三娃說:“mama, 是不是叫你,我聽見有人叫曼曼?!?/br> 小淘氣包說。 趙曼站定了看著女人,四五年的時間確實把一個人改變了很多, 她看上去比之前要稍微滄桑了一點。 她問道:“您怎么也在新區(qū), 剛剛我以為認錯了人。” 唐穎上下打量著她,看上去過的還不錯,衣服看上去都不是很時髦,但非常有品位有質(zhì)感, 能看得出來此人的性格比較沉穩(wěn)不浮夸。 旁邊的孩子長得很好看討喜,手里小心翼翼的捧著幾個雞蛋。 三娃小小聲:“mama,這是誰啊?!?/br> 他覺得這個女人跟mama長得很像哦。 趙曼帶他走近一點才跟唐穎說話:“這是mama的一個好朋友,宋老師你好,您什么時候來新區(qū)的,之前我給您寫過很多信,但是這兩年都沒有給我回信,我還以為您——” 她當時真的以為宋樊芝出事了,因為以前不管多忙,她都會給她回信。 唐穎的表情有些局促不安,她還在給她寫信? 這孩子,她走了難道她不生氣嗎? 她有很多個問題想要問她啊但是不知道怎么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