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變o后我rua了校草的龍尾巴、白月光、「延禧攻略」白月光、這只龍崽又在碰瓷、我和師尊比演技、吾妻軟綿(H)、醫(yī)見鐘秦、意外標記[穿書]、白月光一出事他就把我丟出去、快穿之收視女王
韓景林看了弟弟一眼:“這考試還真是浪費時間。” 可要問他想不想考,答案肯定是想去考的。 當年讀書的時候,他成績就很好,要不是家里實在是供不起孩子讀書,當時他應該上個高中的。 后來因為韓景林實在是喜歡讀書,韓石頭還找公社的高中老師買了一套高中的課本,韓景林還自學過。 因為這事兒,王桂花心里帶著歉疚。 第202章 吃完了飯王桂花去給韓石頭送飯, 問完了他的意見以后,就把兩兒子叫到房里談話。 這談話的內(nèi)容嘛當然就是關(guān)于這次秋收的。 按二老的意思,這陣子農(nóng)忙, 是地里面事情最多的時候,要韓景林準備考試,就得專心準備, 可地里的活就少了個缺口沒人能干的了! 去年, 全家人加上韓景瑜趙曼加上幾個孩子一起幫忙,才勉強給干完。 今年還多種了豆子,要少了個壯勞力, 其他人身上的擔子又要重幾分。 思忖了片刻, 二老的意思還是讓他們兩兄弟自己商量,這事兒要是讓唐彩云跟蔡秀敏掰扯進來,好事兒都會變成壞事兒了。 “二哥, 我沒意見,你要是去考試是好事情,我一定支持你, 地里面的活我替你干?!表n景柏表態(tài)說。 “老二,你咋想的呢?”王桂花看著二兒子。 這孩子從小就聰明, 比他哥哥也不會差,但他運氣沒韓景瑜那么好,讀到初中的時候剛好碰上家里最困難的那幾年, 運氣不好不能怪別人,可這次王桂花的心是偏到老二這邊的, 要她說,她還是希望老二考。 韓景林沒有做決定,他知道今年家里活兒重, 就算是花錢請人干,大家都集中在那幾天掰玉米棒子,誰有空幫你忙啊。 就這樣到了第二天,教育局那邊也出了正式的通告,廣播里面都在放了。 王桂花在家摩拳擦掌,準備把秋收好好安排一下。 她昨晚上也是一晚上沒睡著,仔細想想全家人吃苦也就這一個月,要是錯過了景林可能這一輩子都會遺憾。 這樣一想來,大清早的她就去找韓石頭合計了,準備讓韓石頭跟韓景林換工,讓韓景林去工棚里面看著材料,順便看看書,韓石頭回來掰玉米棒子,老頭今年才五十幾,年紀也不大,大把這么大年齡的老頭都還在地里干活呢。 但韓景林不是這樣想,這考試也要看運氣,看命,如果全家人都把希望放在他身上,全都遷就他其實他壓力也挺大的,還不如平常心,復習的時候好好復習,考試的時候好好考試,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 反正嘛,報個名又不要費錢。 這樣想完就跟王桂花 說:“昨晚上我也想了想,其實看書復習也不用一整天都在看,我早晚出去干活,白天你們不在家的時候,晚上你們都歇下來我再看,這樣干一會兒看會兒書,也不會特別累。反正考考試試嘛,我都這么多年沒碰書本,我自己也拿不準能不能考上,要是全家人都去干活我在家里復習,讓人知道了會說,我考上了還好,考不上臉都要丟盡了?!?/br> 這樣怎不會累,看書費腦,當初韓景林讀書的時候個子就不如韓景柏長得快,到后來初中畢業(yè)沒讀了,才開始長個子。 不過再想來,要是老二考上了,到時候老三家里的又要說當初考試如何如何,白賣給人情給老二。 “這樣看來也還行,我找找曼兒,讓她帶著幾個孩子來幫忙掰個幾天,你跟景柏主要就是干點體力活,你就早晚去,我也辛苦點給你們做做飯,早晚我也去地里幫忙?!蓖豕鸹ㄅ陌宓馈?/br> “那我報名考試的事情,娘你可千萬別在外面說起。” 就這樣王桂花讓韓景林去報了名,第二天趙曼把相關(guān)的書籍送了過來,韓景林理科好,他想要報考小學數(shù)學老師,主要考的科目有語文、數(shù)學,如果過了文化課的考試,還有一門面試,要在課堂上試講課。 為此王桂花還專門組織了家里的四個孩子當學生,專門當韓景林的學生。 剛開始韓景林給孩子們講課的時候還有點害羞,后面放開了越講越好。 韓景林考試的事情都還是瞞著村里人的,家里人也只當他試試看,畢竟都這么多年沒有讀書了,考試這種事情怎么說的好呢。 趙曼把韓景林要考試的事情跟韓景瑜說了。 一并連王桂花要她去地里干活的事情也說了。 其實王桂花很少開這個口,去年她都是自己愿意去才去的,今年王桂花主動跟她講家里的人手不夠的事情,趙曼聽完了當然一頭就答應下來。 韓景瑜剛下班回來,先壓了些井水洗了把臉,抬起頭來看見她亮晶晶的眼睛,心頭一軟:“你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我就跟娘說一聲,夏天掰玉米棒子是最辛苦的活兒,不成我就請兩天假,讓我娘把活兒留著給我干就成。” 趙曼笑道:“那哪成呢,有些活就是 我們女人跟孩子做的啊?!?/br> 地里面的活多但是分工也很明確,比如說掰玉米棒子這種因為輕省,一般都是孩子跟女人干,而運玉米這種體力活就要男人來。 別以為運回去就是利索活兒了,玉米棒子的個頭大的很,碰到孩子們多的人家,掰下來丟地里一會兒就是一大堆。 這樣就要有個男人一車車的往回運。 一車一個人當然拖不動,需要一個人拖著,一個人推車,后面的人還需要扶著,于是就要兩個壯勞力搭伙以前這個工作都是韓景林跟韓景柏兩兄弟給干的。 一般女人也干不了。 但,前面的活兒不管進度,能干多快干多快,而且沒有啥難度的只要是站得穩(wěn)的孩子都能掰,問題是韓景林的活兒可替代性不是很高,要是韓景林不能搭把手,韓景柏一個人就會很辛苦,工作效率也會低很多。 家里就算少了誰,也不能少了韓景林這樣一個壯勞力了。 兩人正聊著這事兒,家里的大門被人“嘭——”的一聲就從外面撞開了。 趙曼:“外面起火了?” 二娃就像是大狗一樣吐著舌頭:“那倒沒有,就是覺得很熱,我都快要熱死了,今年夏天怎么這么熱啊,我都想吃冰棍了?!?/br> 往年夏天都會帶著孩子們?nèi)ヌ瞥峭?,孩子們一定會要吃個綠豆雪糕。 今年大家伙都忙,都沒有去過城里,不過現(xiàn)在新區(qū)發(fā)展的也很好,供銷社就有一臺冰柜,里面就有賣冰棍的,生意可好才開張。 趙曼裝作不知道這事兒:“啊,沒去唐城哪來的冰棍吃啊,你喝點涼水不行嗎,涼颼颼的可解渴了?!闭f著就壓了一瓢井水給二娃。 夏天實在是太熱了,吃冰棍喝涼水對腸胃都不好。 可就是這么困難的年代,好像也沒聽誰說自己胃痛吃不下飯。 她知道韓昌君對孩子們約束很嚴格,這些孩子們都怕他,可不敢問他要錢買冰棍吃。 二娃跟個小狗兒一樣跑到她跟前,笑瞇瞇的:“mama供銷社就有冰棍賣?!?/br> 趙曼:“就知道這種消息瞞不過你,不過mama可以請你們吃冰棍,每天吃都行?!?/br> 二娃一雙眼睛睜得溜圓:“啥?” 為了冰棍也可以拼了。 其他兩個孩子比較 含蓄,雖然也很想吃冰棍來著,但是目光灼灼都盯著趙曼呢。 頭回覺得自己是這么重要的人的趙曼:“……” “你們學校不是放了秋收假嗎?” 放了半個月呢。 主要是給老師放的,這年月沒有暑假,只有秋收跟寒假,一般老師不是村里的知青,就是農(nóng)民出身,所謂不能忘本,所以秋收會給他們放假,知青也要回村里幫忙干農(nóng)活,大點的孩子要去農(nóng)場干活,小學生可以回家自行安排。 像大娃二娃這個年紀的孩子在別人家里,就要頂上半個壯勞力了。 二娃長大了嘴,突然笑嘻嘻的:“不就是去地里干活嘛,只要mama你給我錢買綠豆冰棒,我肯定好好干活?!?/br> 趙曼伸手:“擊掌為誓?!?/br> 孩子們歡快的跳了起來,一個個蹦跶著上前跟她擊掌,約法三章一天去一趟,早上早早就要起來,六點鐘過去,能干到十一點,這樣能干上半天。 到了十一點孩子們就回來,在食堂吃完午飯就是自由活動時間。 “早上要起來很早,咱們騎兩個車過去,中午時候回來,我請你們吃冰棒,這個交易咋樣?!?/br> “好勒,那今天可以吃一個不?”幾個孩子眼睛里面都冒著星星。 “可以?!?/br> 小伙子們“歐耶”一聲,一人領了幾分錢就往外面沖,各自撒歡去了。 其實幾個孩子本來就很喜歡去農(nóng)村玩,干活也都很愿意,要是有冰棒吃就更好了,誰還能拒絕綠豆冰棒的誘惑呢。 孩子們走了以后家里就剩下他兩,韓景瑜洗完臉,看著她,走過去在她臉頰上親了一下。 “喂,別讓孩子們看見。”男人的氣息還停留在臉頰邊上,燒的人耳根子都燥熱。 這幾天天氣熱的很,好幾天她都不想親熱,兩人睡覺靠的近一點她都會避開一些,素了好幾天大白天看著她都有一種極致的誘惑。 她身上穿著那件紅色的裙子,趁得她肌膚勝雪,腰緊腿長的。 他的大手直接掐住了她的腰,一本正經(jīng)的耍流氓:“腰還是太細了,你多吃點?!?/br> 趙曼惱羞成怒一巴掌打在他手背上:“干啥。” 韓景瑜的手沒松開,竟然又掐的更緊了一些,人也湊到她耳畔:“我讓人給我弄來了一 張電風扇票,你看看有了電風扇,你就不會叫熱了吧” 趙曼:“韓營長,你也開始不正經(jīng)了,大白天的就跟人開有色小車車呢?!?/br> 韓景瑜很認真的看著她:“我看你說天氣太熱了,就拖人弄了一張電風扇的票,另外岳父那里我也去了一下,他好像生病了。” 趙曼:“?。俊?/br> 韓景瑜:“是肝炎,有傳染性,他自己住療養(yǎng)院去了,我去看了他,但是他不愿意見我?!?/br> 最后一次見到趙傳炯還是一年前,那會兒他就查出來有乙肝,估計是方曼麗傳染給他的,之前方曼麗在監(jiān)獄里面也查出來有乙肝,后面送到隔離監(jiān)獄了。 趙曼低下頭沒有說話。 她這個人一向感情比較淡漠,并不會像有些從小缺少父愛的人一樣向往父親的關(guān)心和愛。 韓景瑜問:“你想去看他嗎,忙過了這一陣我?guī)闳タ纯此??!?/br> 趙曼想了想,點了點頭。 其實不管是原主還是她本人,對趙傳炯都已經(jīng)沒有什么感情了,也就不存在什么恨,但這是原身的父親,即使不能近距離探望,看一眼也是好的。 她的心情好像也沒有想象中那樣糟糕。 這天晚上韓景瑜就把電風扇給買回來了,趙曼也總算是睡了個好覺。 感謝韓營長手下留情,前天晚上早早就睡了,第二天也起了個大早,五點半就爬起來胡亂吃了點餅子。 孩子們干脆沒有回去,也歇在炕的另外一頭,被大人們叫醒來的時候還打著呵欠。 上工趕早不趕晚,去太晚了日頭都要出來了,太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