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拯救白月光(穿書)、漁家小農(nóng)女、渣了帝尊三次的下場、我綁定了學(xué)習(xí)暴富系統(tǒng)、槐安客棧怪事譚、絕對心動、郵寄新娘[七零]、變o后我rua了校草的龍尾巴、白月光、「延禧攻略」白月光
陸霖看小妻子還是蔫蔫的樣子, 體貼的把早餐端到屋子里, 看著姜春棗一口一口吃下了, 才放心到部隊去了。 如今雖然是冬天, 可是部隊里也有不少工作, 軍區(qū)的軍官們都忙的不行, 可是軍區(qū)的嫂子們在家里倒是清閑自在的很。 因著前頭幾天下了第一場冬雪,外頭白茫茫一片, 就是出去上個茅房都能冷成傻子,陸霖臨走前, 早早的就把家里的炕給燒的暖烘烘的, 用的柴火都是秋天的時候從山上砍下來的粗木頭,一捆一捆堆放在灶房里。 如今大冬天的,軍區(qū)的嫂子們不用出門干活,家里的娃娃們也都放假了,等著自家男人上部隊去了,就帶著自家孩子們在家里烤火。 老陸家也不例外,院子里的雪厚厚的,陸霖把院子里清掃出一條路來,石頭和茉莉倆崽崽穿著厚棉襖, 跟兩個胖團(tuán)子一樣,在院子里咯吱咯吱踩著雪玩。 姜春棗在屋里燒了個火盆子,是前頭從陸家村老家?guī)淼?,在陸家村家家戶戶都有這樣一個火盆子,在冬天的時候點起來,一家人烤火也好,烤地瓜烤花生也好,都是很方便的。 屋里燒的暖和暖和的,院子里倆崽崽在院子里堆了兩個小雪人,小茉莉從廚房里拿了兩個紅蘿卜給小雪人當(dāng)鼻子,石頭把自己的頭巾貢獻(xiàn)過來,給小雪人當(dāng)衣服。 等到院子里胖乎乎的小雪人堆好之后,姜春棗也在屋里考好了香噴噴的地瓜,她挑了兩個烤的焦黃焦黃的地瓜,抬頭招呼倆孩子進(jìn)屋: “石頭,茉莉,地瓜烤好了,快進(jìn)屋來吃,別一會兒涼了?!?/br> 石頭和茉莉聽了邁著小腿兒跑進(jìn)屋里,倆孩前頭在院子里玩雪,小腳腳上全是雪,小衣裳也濕一塊干一塊的。 姜春棗趕緊拿出新棉襖,新鞋子來給倆崽崽換上,讓孩子們洗了手,在火盆子上烤火,自個兒去把濕了的棉襖放在炕上烤。 等到忙活完這一切,堂屋里倆崽崽一人捧著一個紅薯吃的香甜,姜春棗笑瞇瞇的看著孩子們吃,比自己吃了還舒坦。 到下午的時候,趙嫂子在家里待不住,帶著半籃子花生叫上家里兩個小子到陸家做客,兩家人湊在一塊兒,屋子里立馬熱鬧了起來。 姜春棗把家里的紅薯拿出來一些,加上趙嫂子帶來的花生,都放在火盆子邊上烤,沒一會兒,屋子里就滿是香味,家里幾個孩子都眼巴巴的看著火盆子,那饞饞的小模樣惹的趙嫂子和姜春棗在邊上呵呵笑。 家里幾個崽崽讓自個兒媽笑話了,也不羞,理直氣壯捧著新出鍋的紅薯吃的噴香。 孩子們吃得好,趙嫂子也抓一把新烤出來的花生跟姜春棗邊吃邊絮叨: “要說,還是這冬天好,不用干活,家里幾個崽子也不用到學(xué)校上學(xué)去,春棗啊,你是不知道啊,我家兩個臭小子,上學(xué)的時候整天烤倒數(shù),每次開家長會,我這臉都不知道往哪放,你趙大哥倒好,整天好吃好喝,啥事不管,到頭來還埋怨我管不好孩子,你說說,我上哪兒說理去!” 趙嫂子家的兩個兒子,強強和壯壯,都是兩個皮實小子,雖然聰明可是就是不愛學(xué)習(xí),為這事,趙嫂子沒少頭疼,想起來就念叨兩句,不過這話念叨過去也就算過去了。 趙嫂子絮叨完家里的事兒,又跟姜春棗念叨起軍區(qū)的事兒,左右不過是這幾天軍區(qū)發(fā)生的新鮮事兒,比如昨天方嫂子家里包了香菇餡餃子,那吃起來可香了,方老婆子吃了晚上睡的呼呼的,那呼嚕吵的親兒子都沒睡著,還有啊,方營長家的那個方曼啊,這嫁了人也不消停,在家里整天跟她那個老婆婆打架,鬧的家里烏煙瘴氣的,方曼在婆家過不下去,就鬧著離婚要到娘家來。 這年頭兒離婚哪是這么容易的,再說這家里日子過不好,還不是方曼自個兒作妖鬧騰的,不知足啊。 聽了這話,姜春棗連連點頭,那可不,上輩子她可不就是吃了不知足的虧,作妖了一輩子,到最后了才知道后悔,這人啊,得懂的知足,知足才能常樂。 趙嫂子在陸家絮絮叨叨了一下午,等到天擦黑的時候,心滿意足的帶著倆小子家去了。 等到陸連長從部隊回來的時候,家里靜悄悄的,等到他進(jìn)屋一看,才看到吃飽喝足的小妻子抱著倆崽崽在燒的暖暖的炕上睡的可香。 陸霖看著這娘仨嬌憨的睡相,心里也跟著暖起來,他低笑了一聲,把兩個崽崽抱到各自的小床上,給小妻子蓋好被子,自個兒下了一碗面,大口大口吃了,洗漱完抱著小妻子舒舒服服睡了一覺。 ~ 悠閑的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等到臘月二十三這天,軍區(qū)附近的一個生產(chǎn)大隊傳出信兒來說要把今年養(yǎng)的幾頭豬給殺了,誰要是想買豬rou就來買。 軍區(qū)的嫂子們聽說了這個信兒,都說要去買些豬rou回來,不管咋地,這快過年了,家里咋地也得有點兒豬rou不是。 陸家這邊,姜春棗挺著個肚子,又要照顧倆崽崽,實在走不開,從家里那了錢,托幾個嫂子幫她買上十斤豬rou回來。 嫂子們一聽,這春棗這么大手筆,都笑稱陸家是大戶人家,一出手就是十斤豬rou,姜春棗笑道,啥大手筆啊,平時可不敢這么亂花錢,這不是過年了嘛,一年就一回,就大方這么一回也沒事,家里陸霖和兩個孩子都喜歡吃rou呢,平常家里沒rou吃就算了,這過年可得讓家里人吃個夠。 嫂子們聽了這話,也紛紛點頭,可不是,那老話不是說了,過年過年,過年就得過個富足年,不然這過年有啥好過的! 姜春棗正跟嫂子們說著話,方老婆子挎著個籃子,耷拉著老臉從邊上路過,別人跟她打招呼也不回。 幾個嫂子看方老婆子這樣子,暗自嘀咕,這方老婆子怕是又不知道咋了,見人就給人甩臉子。 姜春棗在人群里,看方老婆子這樣,心里奇怪了一下,也沒多想,就領(lǐng)著倆崽崽家去了。 臨近中午的時候,趙嫂子喜氣洋洋的來了陸家,身后強強壯壯兩個小子嘿呦嘿呦抬著一大塊豬rou進(jìn)了門,姜春棗正在家里收拾娘家寄來的包裹呢,見趙嫂子娘仨進(jìn)了門,趕緊倒熱水,又給倆孩子拿了糖和點心,請他們吃。 外頭天冷,趙嫂子娘仨雖然都穿著厚棉襖,可是這一路上讓風(fēng)一吹,也都給冷透了,娘仨進(jìn)了屋,倆小子放下rou就跑到火盆子跟前烤火,小茉莉見強強哥哥臉蛋紅紅的,好奇的跟著小手去摸,冰的小家伙兒打了個激靈,惹的大家伙兒哈哈大笑。 趙嫂子咕咚咕咚喝完了一杯熱茶,才眉飛色舞的給姜春棗描繪,這生產(chǎn)大隊殺豬的時候,那樣子,可是真嚇人啊,不過那生產(chǎn)大隊養(yǎng)的豬是真好,膘肥體壯的,一頭頭都小二百斤的樣子,咔咔幾刀都給宰了,小一千斤豬rou擺在那,就是看看都過癮的。 趙嫂子說完這話,又樂呵呵的從籃子里拿出兩斤豬下水,說是買豬rou的時候一道兒搶著買來的,總共買了四斤,他們自家留下兩斤,,這兩斤就拿來給他們吃。 姜春棗一聽,連連擺手,這哪行啊,這年頭,就是豬下水也是稀罕東西,家里吃不起rou,把豬下水好好收拾收拾,放上家里曬的干辣椒,吃起來又辣又香,可是好吃的很。 趙嫂子早料到她不收,丟下手里的豬下水,帶著倆小子跑的飛快飛快的,沒一會兒就跑沒影了,姜春棗瞠目結(jié)舌的看著跑沒影的趙嫂子娘仨,無奈之下,只能把桌子上的豬下水給收了起來。 外頭冷風(fēng)嗖嗖的刮,陸霖邁著大步從車上下來,進(jìn)了家門,灶臺前燭火通明,姜春棗在灶臺前忙碌著,豬油辣椒熗鍋,把切好的豬rou放下去,屋子里冒出一陣誘人的香味,倆崽崽都在mama手下幫忙。 這天晚上,陸家人難得放開肚子吃了一頓辣椒炒rou,加上家里大鍋蒸出來的白米飯,吃起來又爽又開心。 第二天,姜春棗把姜姥娘給自個兒寄來的一匹亞麻色的土布,都是姜姥娘自個兒織出來的,雖然布料有點兒粗糙,卻也結(jié)實耐用,她才裁下幾尺來,到了趙嫂子家,讓她給強強壯壯倆孩子做衣裳,趙嫂子很喜歡她送來的土布,嘮叨著說家里的兩個臭小子整天跟猴子一樣,穿衣裳就跟吃一樣,這布料正好。 姜春棗笑了笑,沒一會兒方嫂子也來了趙家,神秘兮兮說前頭殺豬的生產(chǎn)大隊,今天下午還要殺了幾頭羊,問趙嫂子和姜春棗要不要托人買些羊rou。 姜春棗想了想,又聽嫂子們說這羊rou滋補,多買些回家給陸霖和倆崽崽補身子也是好的,欣然點頭。 沒想到這羊rou買回家,當(dāng)晚上燉了給陸霖吃了,面對龍精虎猛的某人,姜春棗卻哭的很大聲。 第35章 等到第二天,跟嫂子們啦…… 等到第二天, 跟嫂子們拉呱的時候,姜春棗才從嫂子們口里后知后覺的想起來,這羊rou不僅補身子,它還補腎啊。 怪不得, 昨天晚上, 某人那么龍精虎猛的, 姜春棗小臉兒熱了熱, 當(dāng)作啥也沒聽見, 繼續(xù)跟嫂子們說說笑笑。 轉(zhuǎn)頭就到了二十七, 這幾天軍區(qū)的家屬們都樂呵呵的, 家家戶戶都為過年做準(zhǔn)備, 買米的買米, 灌臘腸的灌臘腸, 眼瞅著部隊里年禮就要下來了。 姜春棗挺著肚子,挎著個軍用包, 給趙嫂子她們一起帶著自家的娃都縣里去買過年用的東西,今年是陸家人頭一次在軍區(qū)過年。 陸霖家來跟小妻子商量了一下, 夫妻倆都覺得今年這個年得好好過, 過年家里要放鞭炮,給石頭和茉莉買好看的煙花,米面豬rou啥的部隊?wèi)?yīng)該會發(fā)。 家里過年用的鞭炮煙花啥的都讓陸霖買了,姜春棗就負(fù)責(zé)給倆崽崽買過年的新衣裳,還有家里過年吃的點心糖果之類的。 這些都是輕快活兒,姜春棗懷著娃整天憋在家里,也想出來透透風(fēng),再說了這懷著娃也得多運動運動。 這天姜春棗帶著倆崽崽在縣里逛了大半天,給石頭買了喜歡的木頭槍, 給茉莉買了好看的紅頭花,小人書,還有好看的新衣裳,新鞋子,把倆崽崽高興的,一路上捧著新買的玩具歡喜的不撒手。 二十八這天,陸霖難得的早回了家,他進(jìn)門的時候,姜春棗正帶著倆崽崽在家里蒸過年的饅頭,看到陸營長拎著大包小包進(jìn)門,還驚訝的呀了一聲,問人咋今天怎么早回來了? 因著臨近過年的緣故,陸霖跟往日都有些不一樣,這會兒聽了小妻子的話,冷峻的臉上都帶著笑意: “今天部隊開了表彰大會,部隊的年禮也跟年假一塊下來了?!?/br> 這可是個好消息啊,部隊放假了,還發(fā)了年禮,以后家里的活兒就有人干了。 姜春棗喜滋滋的,壓根兒沒想到人家陸營長就是整天上班,家里的活兒也一樣沒落下,倒是她一個冬天不是在家里呼呼大睡,就是窩在暖炕上吃吃喝喝。 別的不說,陸營長這次過年發(fā)下來的福利還真豐盛,晚上臨睡覺的時候,姜春棗看了一下,眼珠子差點兒都瞪的圓圓的,三十斤白面,十斤花生油,十斤凍蝦,大半扇豬rou,兩個陶瓷杯子,兩個新臉盆,還有肥皂票和糖票。 最讓姜春棗高興的是,這次年禮居然有兩個陶瓷杯子和兩個新臉盆,家里的杯子和臉盆都是結(jié)婚的時候置辦的,用了這好些年,杯子都掉瓷了,還有家里的臉盆也補了好幾回了,家里石頭和茉莉都長大了,家里的臉盆也該分開用。 前頭姜春棗就想換個新臉盆,現(xiàn)在好了,家里有了新臉盆新杯子以后就不愁了。 陸霖看小妻子樂顛顛兒的模樣,黑眸里也滿是笑意,兩口子收拾了一下,就躺下歇息了。 大年二十九這天,附近的村子有個集,放了假的陸霖?fù)Q上便裝,帶著孩子們?nèi)ゼ匈I過年用的鞭炮和煙花,爺仨臨出門前,姜春棗給了陸霖二十塊錢,讓他到集上,別忘了給孩子們買些烤地瓜還有冰糖葫蘆啥的,這大過年的,孩子們肯定想吃點新鮮玩意兒。 陸霖點頭應(yīng)了,帶著倆崽崽出了門。 姜春棗目送著爺仨出了門,回屋繼續(xù)忙活家里的事情,眼瞅著就快過年了,家里要忙的事情一大堆,要抓緊時間大掃除,還要把過年的窗花給剪出來,往年在老家過年的時候,家里大門上是要貼春聯(lián)的。 姜春棗想了想,把家里的雞蛋裝了一些,上了趙嫂子家一趟,從趙嫂子家出來,揣著錢兒到了軍區(qū)陳部長家,陳部長家的嫂子寫的一手好毛筆字,每年軍區(qū)過年,家屬們都讓陳嫂子幫忙寫春聯(lián)。 陳嫂子寫的春聯(lián)確實好,巧手的陳嫂子看她聽這個大肚子,又幫忙剪好了過年用的窗花。 姜春棗看著眼前活靈活現(xiàn)的窗花,見陳嫂子又不收她的錢兒,心里過意不去,見陳嫂子家的兩個娃,回家剪了幾尺土布,給陳嫂子送了來。 陳嫂子挺喜歡的,也沒推辭就收下了。 姜春棗拿著春聯(lián)和窗花回了家,等著下午趕集的陸霖帶著孩子們回來了,一家四口就收拾收拾,在家里大掃除,忙活了一下午,又是洗又是涮的,總算是把家里打掃干凈了。 年三十這天,過年的活兒都忙完了,今天就是享福的一天了,石頭和茉莉倆崽崽在家里盡情的玩,盡情的吃糖和點心,平時姜春棗想著倆娃的牙齒,不讓倆娃多吃糖果點心。 這不是快過年了嘛,今天就不拘著倆娃了。 吃了晌午飯,姜春棗陸霖夫妻倆,洗干凈了手就開始和面包餃子,今年的年三十,姜春棗一門心思想要做一頓豐盛的年夜飯。 別的不說,今年光是守夜的餃子,她就準(zhǔn)備了兩種餡兒,一種是豬rou的,一種是羊rou的,又把陸霖發(fā)的凍魚拿出來兩條,都燉了給家里的崽崽吃,還抽空做了一鍋紅燒rou,讓陸霖洗了白米飯蒸上。 家里孩子還有陸霖都喜歡吃白米飯,過年了讓這爺仨吃個夠! 姜春棗喜氣洋洋的,在家里忙東忙西,一點兒也不覺得累,一是她是真高興,要過年了嘛,二是家里的活兒大多都有陸霖幫著干,她是真的輕松,人輕松了,自然心情就好了,等到包餃子的時候,姜春棗就把家里的硬幣拿出幾個來,包在餃子里,就等著一會兒吃起來,看孩子們誰能吃著這包了硬幣的餃子。 等到晚上吃年夜飯的時候,姜春棗又抄了幾個小抄,加上前頭的紅燒rou,燉魚還有家里的羊rou餃子,豬rou餃子,滿滿當(dāng)當(dāng)擺了一桌子,陸霖大口大口吃的可香,就是石頭茉莉倆孩子也吃的小嘴汪汪的。 姜春棗看一家人都吃得這么香,打心眼里高興。 陸家一家子吃著溫馨年夜飯的時候,方曼卻在家里跟她老婆婆因為年夜飯吃不吃rou餃子的事情,而大打出手。 這年頭,雖說大家伙兒日子都不大好過,可是現(xiàn)在是過年,加上軍區(qū)家屬家里都吃著部隊的飯,家里日子多少比老百姓好過一些,這過年了,軍區(qū)的家屬們都會做上一頓rou餃子給家里的孩子們解饞。 可是方曼的老婆婆,是個從舊社會過來的老婆子,在她的腦子里,這過年啥的,能吃上一頓白面素餡餃子就不錯了,哪里還用著那么吃那金貴的rou餡兒餃子! 又不是啥地主老財,吃啥rou餡兒餃子! 是以方曼那個老婆婆明知道自個兒的兒媳婦饞rou饞的要命,年三十這天還是包了一頓素餡兒餃子。 方曼挺著大肚子在炕上睡了大半天,等到年三十餃子出鍋的時候,她男人來叫她吃飯,等著她挺著肚子出了屋子,也不管自家婆婆那張難看的老臉,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就吃起餃子來。 誰知道,她剛吃了口餃子,就呸一口吐了出來,方曼的這個舉動,別說是在城里,就是在農(nóng)村也是非常沒有教養(yǎng)的動作,可是方曼不覺得啊,她從小就是這么讓方老婆子帶大的,要是有啥不愿意吃的,就在家里鬧騰。 前頭在方營長家的時候,只要方嫂子燒的飯菜不合她胃口,方曼就一口呸出來,對著方嫂子罵罵咧咧的,方嫂子在方家忍了那么些年,等到后來不想忍了,方營長也就把方曼掃地出門了。 雖然方曼讓這方營長給掃地出門了,可是這些養(yǎng)成的習(xí)慣也改不了了,自從她嫁了人,跟她那個老婆婆整天不是罵就是打的。 方曼丈夫整天跟個燒火風(fēng)箱一樣夾在老婆和親娘之間,別提多難受了。 偏偏方曼還瞧不上她這個丈夫,這次吃餃子,前頭她跟方老婆子說了好幾遍,說家里的那個老婆婆就是個舊社會的地主婆,家里吃的就跟舊社會家的長工一樣,整天地瓜窩窩頭,窩窩頭地瓜粥的,吃的她都拉不出屎來。 方老婆子聽了,那個心疼啊,她好好的閨女從小在家里,就沒受過苦日子,這嫁了人了,咋地整天就吃這破東西! 方老婆子當(dāng)即找了個機會,到閨女婆家去,找方曼丈夫罵了一頓,方曼丈夫讓老丈母娘罵的啊,那頭都抬不起來了,回了家,就跟他娘說改善改善家里的伙食。 方曼老婆婆一聽這話,一張老臉就耷拉下來,指著兒子鼻子又是一頓罵,方曼丈夫兩頭不是人。 這不,今天年三十,方曼老婆婆看到方曼整天在家里躺著,啥事兒不干,就在家里嘀咕,這家里娶了個啥啊,就是個老母豬還能殺了吃rou賣錢呢! 方曼能干個啥,除了懷孕生崽子還能干啥! 方曼老婆婆本來就心存怒氣,這會兒又看到方曼把她辛苦包好的餃子給吐了出來,當(dāng)下大怒,指著方曼就罵了起來。 “干啥!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