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太皇太后? 唔。那便是攝政王的娘了? 太皇太后一眼便盯準(zhǔn)了齊春錦。 是了。 是她了。 模樣小,生得卻極為嬌媚動人。小心翼翼抬眸朝她打量來的時候,莫說是男子,便是女子也該要覺得心軟些了。 難怪,難怪。 太皇太后當(dāng)下便指著齊春錦道:“你這小姑娘,叫什么名字?” 齊春錦覺得今日奇怪極了。 怎么個個都與她搭話? 但她還是乖乖答了:“齊春錦?!?/br> “好名字。”太皇太后贊道:“春日里花團(tuán)錦簇。好意象?!?/br> 太后一時尷尬了起來。 便連王嫻,眼底都不由劃過了一絲錯愕。 太皇太后夸完似是還覺得不夠,又從手上滑了一串珠串下來,道:“賞。” 嬤嬤忙接過去,遞到了齊春錦面前。 齊春錦真真迷惑極了。 這個太皇太后難不成也要給她做媒么? 太后面色暗了暗,心下梗了一口氣,著實憋得慌。 今日是她生辰,難道不該是個好日子么?怎么先是皇帝,后又來了太皇太后,本是一樁小事,反倒折騰到現(xiàn)在,還沒能辦下來…… 太皇太后笑道:“此物在寺中開過光,可佑平安。此物還養(yǎng)人。是不是,崔嬤嬤?” 崔嬤嬤連連點頭:“正是?!?/br> 太后扶著太皇太后坐上了主位,她自然就屈居到了下面。 太皇太后又“咦”道:“她跟前怎么沒有吃食?沒有茶水?” 宮人們冷汗涔涔,雖然不知太皇太后為何待這齊三姑娘有眼緣,但也連忙忙活了起來,又重新將食物擺了回去。 “今日太后生辰,都邀了哪些人啊?”太皇太后問道。 太后只好一一答了。 太皇太后瞇眼笑道:“那有什么趣味?” 她道:“崔嬤嬤,去將各宮的貴人都請到此地來,她們也該恭賀太后生辰才是?!?/br> 崔嬤嬤應(yīng)聲,領(lǐng)著小宮女就去了。 太后:…… 如今小皇帝還未選妃立后,各宮的貴人還能是誰呢?便是她昔日做皇后時的宮妃。那些個宮妃,沒一個是她待見的。趁她生辰時來相聚,哪里是來添熱鬧的?是來添堵的還差不多。 只是她頭上到底壓著一個太皇太后,太皇太后開了口,她又如何能拒絕? 此時大宮女在太皇太后耳邊道:“奴婢瞧見了!” “瞧見什么了?”太皇太后連忙問。 “奴婢瞧見殿下的那塊玉,掛在齊三姑娘的腰間。只是……”大宮女為難道。 “只是什么?” “只是那姑娘腰上,除了殿下的,怎么還有皇上的玉?” 太皇太后:“這可糟了?!?/br> 是糟了。 這可不是個小狐貍精么。 大宮女心道。 太皇太后道:“糟了。齊王哪比他侄兒年紀(jì)輕,他侄兒又是皇帝。齊王若是爭不過,豈不還要再打十年光棍?不成不成……” 大宮女:? 作者有話要說: 太皇太后:我好慌。 第37章 沒一會兒工夫, 太后宮中便熱鬧起來了。 眾人面帶喜色, 紛紛獻(xiàn)上為太后準(zhǔn)備的生辰賀禮。只是來得匆忙, 她們心下也沒幾個是真心恭賀的,那些壽禮不瞧也罷。 太后實在有苦說不出,也想不到太皇太后今日怎么插手起她的事了。 這些人自然留意到了殿中兩張陌生面容, 便有人指著王嫻問:“這是哪家姑娘?” 太后這才勉強笑了下, 道:“這是王家姑娘?!?/br> 眾人自然心頭明悟, 應(yīng)聲后轉(zhuǎn)頭便看向了齊春錦,驚奇道:“這又是哪家姑娘?” 這回應(yīng)聲的卻是太皇太后,她笑道:“這個啊,是齊家的姑娘, 對吧?” 她說著看向了齊春錦。 她心下已經(jīng)知曉齊春錦的身份來歷,但口中卻不能說得那樣清楚明白。 齊春錦先是有些怕, 人太多了。 她迎上太皇太后的目光, 見對方面帶笑容,這才點了下頭, 小聲道:“對的?!?/br> 宮里頭大都是人精, 少數(shù)才是人蠢福運多的。 眾人先是瞧了瞧齊春錦, 心下暗嘆,小姑娘模樣生得極好。再瞧一瞧太皇太后……隨即便有了數(shù)。 “今個兒一瞧, 才知這世上竟有這樣俏麗的姑娘?!?/br> “正是呢。只是不知這齊家是哪個齊家?若非高門, 也當(dāng)是書香門第罷?!?/br> 有人起了個頭,剩下的便也不再沉默了,紛紛揚起笑臉, 也不顧自己的年紀(jì)身份,先捧上幾句再說。 饒是王嫻再聰明穩(wěn)重,此時夾在其中都有些坐不住了。 她朝太后的方向望了一眼。 太后面上不顯,手上的甲套卻是被攥得緊緊的,顯然心有不快。 宮中的情景……與她想象中似有大不同。 王嫻心道。 而齊春錦卻是被夸得懵住了。 這還是她頭一回經(jīng)歷這樣的場面。 于是只好抬眸朝太皇太后望去。 太皇太后一眼就瞧見了她眼底的懵懂之色。果真還只是個小姑娘,還什么事都不懂呢…… 太皇太后心下一面覺得齊王禽.獸,一面卻又忍不住心虛地想,這小姑娘應(yīng)當(dāng)是好哄的罷? 太皇太后淡淡出聲道:“行了,且收聲罷。你們這般熱情,反嚇著人家小姑娘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