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節(jié)
這幾個太監(jiān)聽了緋鴛的話,頓時心中一驚,雖然不曾向烏雅氏道歉,倒是逐漸住了口。 這些太監(jiān)們倒不是因為懼怕烏雅氏和緋鴛才逐漸停了口,不再說那些污蔑烏雅氏的話了,而是因為他們懼怕康熙與執(zhí)掌后宮的貴妃娘娘。 待這些太監(jiān)們折騰完事大搖大擺的離去之后,被翻砸的寬七八糟的寢殿之中便只剩下了烏雅氏和緋鴛兩個人。 緋鴛心疼的將烏雅氏扶到床榻邊休息,憤憤不平的抱怨道:“這些內(nèi)務府的奴才們,可真是狗眼看人低! 也就是主子寬宏大量、不與他們計較,否則,若是此事鬧到貴妃娘娘面前,即使不揭了他們幾個的皮,日后也一定沒有她們幾個的好日子過!” 烏雅氏不置可否,卻忽然對緋鴛吩咐道:“之前我吩咐你做的那件事情,暫時不要輕舉妄動。如今皇上這般護著密妃母子,在此時設圈套對付密妃的確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反正她已經(jīng)等了這么多年了,也不在乎再多等一段日子了!總而言之,等她下次再繼續(xù)那個尚未完成的計劃的時候,便是密妃母子的死期到了! “奴婢遵命,一切全憑小主作主?!本p鴛想起近來發(fā)生的那些事情,不由得皺眉道: “說起來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密妃的運氣怎的這般好?奴婢原以為有人暗中收買了薩滿法師對付密妃,正好幫了小主的大忙,小主既可借刀殺人又可置身事外,實在是一件極好的事情,可是,沒想到就連薩滿法師斷言她命格不好會克著皇宮里的貴人,皇上都毫不在意,而且還一味的護著她,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烏雅氏默然半晌,紅著眼睛感嘆道:“密妃自然是一個極有心機和手段的女人,否則,以她漢女如此低微的身份,她如何能夠入宮僅幾年便爬到了妃位,并且為皇上生下了一雙健康的兒女,還令皇上對她如此寵愛?” 烏雅氏說到此處,忽然落下眼淚,悲傷的哽咽道:“只可憐我的四阿哥胤禛也被密妃施計給奪了去,不知她怎么迷惑了皇上,皇上竟然下旨命宗人府更改玉牒,將我的禛兒記在了她的名下! 我原以為我與禛兒血脈相連,即使不能每日相見,禛兒心中也必定是有我這個親生額娘的位置的,可是,不知為何如今禛兒見了我,根本不愿意和我說一句話,冷漠的神色仿佛我這個親生母親不過是一個與他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陌生人,實在令我心寒至極……” 緋鴛在一旁很恨的說道:“四阿哥本就是小主的親生兒子,母子連心,怎么可能與小主如此生分?依奴婢之見,必定是密妃在四阿哥面前說了什么小主的壞話,才會挑唆得四阿哥逐漸與小主離了心的! 密妃明明都已經(jīng)有了自己親生的十一阿哥,可是又故意搶走別人的兒子,實在是飛揚跋扈,太過可惡了!” 眼見烏雅氏傷心的一直流眼淚,緋鴛連連向烏雅氏保證她道:“請小主放心,奴婢一定會竭盡所能,幫助小主奪回四阿哥,讓小主能夠和四阿哥重新團聚的!” 烏雅氏表面上雖然做出一副思念四阿哥、痛苦不堪的模樣,但其實她的心里并不在乎能不能重新將四阿哥接回身邊,她只想要讓密妃母子失去康熙的恩寵,從云端跌落泥沼,讓密妃母子也嘗一嘗失去一切的滋味! 第176章 除了常在烏雅氏痛恨密妃母子之外, 由于針對密妃而被康熙責罰的惠妃納喇茹蕓也對其憎恨不已。 惠妃雖然不是后宮之中位份最高的妃嬪,但卻貴為四妃之首, 又是皇長子的親生額娘,因此惠妃一向自視甚高,看不起漢女出身、家世平平的密妃,更對頂著龍鳳呈祥的祥瑞之兆出生的十一阿哥胤祥頗為不喜,總覺得將來有一天這位十一阿哥會成為大阿哥爭奪儲君的道路上一位強勁的對手。 一直以來,即使惠妃做錯了什么,康熙看在她是大阿哥親生額娘的情分上,都不會追究, 然而此次,康熙卻只因她說了幾句針對密妃的話,便罰她抄寫佛經(jīng)百遍,還說要讓她通過抄寫佛經(jīng)靜靜心,令她大失顏面,成為了后宮之中眾人的笑柄。 惠妃自然不會因為此事而憎恨康熙,卻會將這筆賬算在密妃的頭上?;蒎谘屿麑m后殿一邊抄寫佛經(jīng), 一邊咬牙切齒的怒罵密妃, 如此心煩氣躁自然不可能抄寫得好這些佛經(jīng)。 惠妃擔心康熙看了她抄寫的這些佛經(jīng),會看穿她心里對密妃的憎恨與厭惡, 于是又只能重新再寫。 由于惠妃心煩氣躁, 因此往往抄寫了半天才能寫出一兩份比較滿意的字,難免累得手腕酸痛、苦不堪言, 于是心里對密妃更多了幾分怨恨與不滿。 敬嬪王佳語蓉雖然有心想要為惠妃分憂解勞, 只可惜她自己也由于對密妃不敬而被康熙下旨責罰, 每日只能被禁足于自己的寢殿之中抄寫《女戒》, 每天也抄的手腕酸痛, 已經(jīng)自顧不暇,就連想要在此時安慰惠妃亦有心無力了。 衛(wèi)貴人衛(wèi)琳瑯倒是日日前往后殿向惠妃請安,也曾經(jīng)提出過要替惠妃抄寫佛經(jīng),但惠妃卻擔心此事傳到康熙耳中,令康熙對她更加不滿,因而便拒絕了衛(wèi)貴人的請求,即使十分辛苦,也依舊咬牙堅持親自抄寫佛經(jīng)。 在儲秀宮養(yǎng)病的這段日子,康熙與蜜菀?guī)缀跞找瓜喟?。而習慣了蜜菀陪伴的康熙越發(fā)覺得離不開她了,一時一刻也不愿意與她分開。 時間過的飛快,轉(zhuǎn)眼便到了除夕夜。而今年的除夕過得與往年大不相同,康熙以身體尚未康復為由,命太子胤礽代替他行新年祭祀之禮,并且免了宮中的大小慶典與宴席,自己則留在儲秀宮中,陪伴蜜菀母子一起過年守歲。 蜜菀雖然不是第一次在宮中過年,但卻是第一次與康熙像民間的一對平常的夫婦那般一家人簡簡單單的聚在一起過年守歲的,因而心中自然感慨萬千。 胤祥和鈺珩懂事以后還是第一次在皇宮之中與康熙一同過年,兩個孩子能與父母一起過年守歲,自然非常開心。 蜜菀在康熙與兩個孩子的歡聲笑語之中竟第一次在皇宮之中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竟覺得這金碧輝煌的宮殿似乎都褪去了往日的冰冷,看起來比以往親切不少。 后宮之中的妃嬪里自然有許多人因為康熙如此寵愛密妃母子、竟然留在儲秀宮陪伴他們一起過年頗為吃味兒,然而,諸位妃嬪們一想到不久前發(fā)生的事情,便不敢造次,更不敢再以惡言惡語諷刺嘲諷密妃母子了。 而后宮之中位份最高的貴妃鈕鈷祿瑾瑜對于康熙留在儲秀宮中陪伴密妃母子過年一事卻并不在意。 在貴妃眼中,蜜菀即使再受康熙的寵愛,也不過是一個寵妃而已。漢女出身的蜜菀無論多么受寵,位份也永遠越不過她去。奉皇上之命掌管后宮諸事的妃嬪依舊是她。 而無論多么美貌的女子,都不可能永遠年輕美麗。女子的容貌就像綻放的花朵,盛開之時固然顏色極好,可以吸引眾多美麗的蝴蝶和蜜蜂為它著迷,然而,這些花朵卻總會有花殘粉褪的一天,到了那時候,這些凋零的花朵只能落得被遺忘的下場,零落成泥碾作塵,再也無人提及,更沒有人會在意。 而密妃這樣以色侍君的寵妃便像極了這些美麗的花朵,只在短暫的花期可以明媚鮮艷、光彩照人,然而花期一過,便只能落得被人遺忘的悲慘下場了。 也許再過幾年,康熙的寵妃便有可能變成其他比密妃更加年輕美貌的女子了,而只要她沒有犯錯,她便依然會是后宮之中位份最高的貴妃娘娘,會一直奉康熙之命掌管后宮諸事。 既然如此,密妃又有什么值得她嫉妒的呢? 于康熙而言,今年只守著蜜菀一位妃嬪一起守歲過年的感覺頗為新奇,但卻意外的令他十分歡喜。 康熙感受著內(nèi)心的溫暖、心安與喜悅,覺得如果這個女子是他的菀菀,那么,即使讓他為了她空置后宮嬪妃三千,只專寵她一個女人,想來他也是心甘情愿并且甘之如飴的。 而在過年之時唯一令康熙頗有些郁悶的事情便是洛明又遣管家送來了許多洋人的有趣玩意兒,將蜜菀和胤祥、鈺珩哄得十分開心。 康熙自然不愿蜜菀母子的注意力皆被洛明送來的那些洋人的玩意兒吸引了去,因而親自帶著梁九功從自己的私庫中挑選了幾樣兒名貴的禮物送給蜜菀和兩個孩子。 看著蜜菀和胤祥和鈺珩這般喜歡他送給他們母子三人的禮物,康熙的心里仿佛喝了蜜糖一般甜蜜,再看到洛明送來的那些西洋玩意也不覺得像之前那么討厭了。 康熙也好奇的擺弄了一會兒這些西洋玩意兒,心中想起了一件事,不由得微微皺了皺眉。 “菀菀,你和孩子們?nèi)绱讼矚g這些西洋玩意兒,想來這些洋貨在洛氏洋行一定賣得極好吧?若是讓百姓們的銀子都被這些洋人賺了去,長此以往可不是一件好事。” 蜜菀笑著解釋道:“皇上請放心,雖然這些洋貨在洛氏洋行里賣得的確不錯,但皇上有所不知,被洛氏商行帶去西方諸國的大清的瓷器、絲綢和茶葉等物更受洋人的喜愛與歡迎呢! 即使這些東西在西方諸國的價錢賣得比在大清的價格貴一些,也常常被喜愛它們的洋人搶購一空。因此,到目前為止,其實是咱們大清的商人們賺洋人的銀子賺得更多呢!” 康熙聽到此處,心里才略微放心了一些,“如此甚好,大清的絲綢、瓷器、茶葉自然比洋人的東西好很多,也難怪這些洋人們會趨之若鶩,爭相購買了。” 蜜菀想起她所在時空的歷史中洋人曾經(jīng)往大清國大量銷售鴉片的那段屈辱的歷史,便向康熙詢問道:“皇上,菀菀有一事想不明白,既然大量吸食鴉片可以令人成癮,會使人日漸消瘦,變成一個廢人,甚至有礙壽數(shù),為何大清不下令禁煙呢?” 康熙一愣,沒有想到蜜菀會忽然問起鴉片這件事情,一時之間并沒有想明白禁煙與否與他們剛才正在談及的大清與洋人之間的商貿(mào)往來有何關(guān)聯(lián)。 康熙沉吟片刻,耐心的告訴蜜菀,“鴉片原本是一種藥材,只要以正確的方法使用它,是可以醫(yī)治病患、減輕病痛的。 當然,朕也曾聽聞有人吸食鴉片,追求其帶來的迷幻之感,沉迷于藥效之中無法自拔,朕聽聞萬歷皇帝便曾經(jīng)在后宮之中與妃嬪一起吸食鴉片。但吸食鴉片者畢竟是極少數(shù)之人,因而大清歷代皇帝皆沒有下旨禁煙。” 蜜菀黛眉微蹙,憂心忡忡的對康熙道:“話雖如此,可是,菀菀總覺得此物不詳,此等會麻痹人的意志、損傷人的身體的藥物理應被命令禁止。 菀菀與洛明在與洋人打交道的時候,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有些不法洋商見用正當?shù)呢浧放c大清交易總是賺不到大錢,因此便動起了歪腦筋,打起了鴉片的主意,欲向大清售賣鴉片此物以求獲利。 皇上想想,倘若大清的將士與百姓大多吸食此物,變成被鴉片控制的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病人,將士們?nèi)绾文軌蚩钙鸨鞅<倚l(wèi)國?百姓們連種地生產(chǎn)的力氣都沒有,如何能夠正常生活?” 康熙聽了蜜菀的話,神色也漸漸變得凝重起來?!拜逸已灾欣?,如此看來,濫用藥物的確害人匪淺,甚至會危及大清的江山社稷。朕會與大臣們商議此事,盡快擬一個章程?!?/br> 蜜菀見康熙將她的建議聽了進去,也放下了一樁心事,露出了明媚的笑臉。 康熙見蜜菀如此為他著想,心中更加認定蜜菀對他依然有情未了,更加堅定了重新贏得蜜菀真心,將其留在皇宮里的信心。 康熙二十九年二月初,已經(jīng)康復的康熙親自率領(lǐng)大臣謁遵化孝陵。二月末,康熙修改大清律法,明令禁止濫用鴉片,對販賣鴉片、強迫他人吸食鴉片者予以嚴厲懲處,最高刑罰為斬首之刑。對于吸食鴉片者亦要將其拘禁于醫(yī)館之中,派遣醫(yī)者助其戒除煙癮。 三月中旬,康熙命大臣修三朝國史。四月末,康熙命大臣編修的《大清會典》修成。五月初,康熙下旨將文書館改為御書處,專司拓刻、臨摹皇帝詩文法帖手跡等諸事。 六月初,噶爾丹率兵入犯烏珠穆沁,發(fā)動了一場叛亂。 康熙得知此事之后雷霆震怒,立即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任命大阿哥胤禔為副將,派二人率軍隊出征古北口;與此同時,康熙又命恭親王常寧為安遠大將軍,率軍出征喜峰口??滴跻嘤H自率領(lǐng)八旗將士御駕親征,駐博洛和屯。 由于康熙早已在蜜菀的提醒下備了許多西洋藥,因而在康熙染上瘧疾的時候,及時用西洋藥治愈了疾病,并沒有因疾回鑾。 八月初,康熙親自率領(lǐng)清軍與噶爾丹于烏蘭布通激戰(zhàn)數(shù)日,由于康熙御駕親征,使清軍士氣大振,戰(zhàn)斗力比從前增強了數(shù)倍,加上新建的火*器營在與噶爾丹率領(lǐng)的士兵作戰(zhàn)之時,使用了大清新研制成功的先進火*槍與大*炮,令噶爾丹的軍隊潰不成軍,清軍大獲全勝。 噶爾丹見康熙率領(lǐng)的清軍實力之強遠超過了他的想象,心里十分清楚即使他再繼續(xù)與清軍作戰(zhàn)下去,也討不到什么好處,便派遣喇嘛濟隆來向大清請和。 而索額圖由于未能立即率兵追剿噶爾丹,被康熙嚴厲責罰,康熙不僅對其進行了嚴厲的申斥,而且還下旨將其連降四級。 第177章 康熙御駕親征, 自然不便帶蜜菀母子隨行。臨行之前,康熙因怕蜜菀在他不在皇宮的時候受委屈,便賜了一塊刻有他名諱的玉佩給蜜菀, 并且告訴蜜菀此塊玉佩乃是當年順治帝所賜, 只要蜜菀取出此塊玉佩, 便有“如朕親臨”的功效, 關(guān)鍵之時可以保住蜜菀和孩子們的平安。 蜜菀見康熙出征在即卻依然不忘為她和孩子們著想, 竟然賜了一塊這樣的玉佩給她, 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感動。 蜜菀雖然收下了康熙賜給她的玉佩, 卻并未想到這塊玉佩當真能如此快的派上用場。 起初康熙剛剛離開皇宮御駕親征的前半個月, 后宮之中還算風平浪靜。 蜜菀每日與眾位妃嬪們一起前往永壽宮向貴妃鈕鈷祿瑾瑜請安, 再跟隨貴妃前往慈寧宮向皇太后請安。 貴妃和皇太后對蜜菀一如既往的和藹可親,其余妃嬪們無論心中如何看待蜜菀,表面上卻都對她笑臉相迎,如若不知內(nèi)情者看到她們相處的模樣, 甚至會誤以為她們是感情十分要好的姐妹。 然而, 不久之后, 前方竟傳來了康熙在御駕親征的途中忽然患病的消息。皇太后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 聽聞康熙患病的消息之后,便一病不起,服了御醫(yī)們開的良藥也不見起色, 情況看著屬實有些不大好。 于是,后宮之中漸漸的便又有些對蜜菀母子不利的流言蜚語傳了出來, 對蜜菀母子的命格有著諸多非議,后來還是貴妃出面, 嚴厲的申斥了幾個愛嚼舌根的庶妃, 這才將流言蜚語平息了下去。 就在那些看蜜菀母子不順眼, 想要看他們倒霉的妃嬪們期盼著貴妃娘娘能夠因為皇上和皇太后的病情相信蜜菀母子的命格與皇宮里的貴人相克的時候,前方又傳來了康熙的龍體已經(jīng)康復的消息。 康熙還在寫給皇太后和貴妃的書信中稱贊蜜菀心思細膩,還說多虧了蜜菀的建議,他才會命隨行的御醫(yī)帶上一些西洋藥,才會在剛剛患有瘧疾的時候便及時的服了對癥的西洋藥,有效的控制住了病情,這才能夠康復得如此迅速,并未因病情影響御駕親征,更沒有貽誤戰(zhàn)機。 皇太后得知康熙的龍體已經(jīng)康復以后,由于了了一塊心病,加上心情愉悅的緣故,身子也漸漸好轉(zhuǎn)了起來。 于是,皇太后和貴妃不僅沒有責罰密妃,反而當著眾位妃嬪們的面對密妃贊不絕口,還分別賞賜了密妃許多好東西,令那些一心等著看密妃倒霉的妃嬪們失望不已。 正在眾人羨慕密妃的好運氣的時候,后宮之中卻忽然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皇太后與貴妃同時接到了一封匿名的告密信,稱侍衛(wèi)圖里琛身上帶的那串佛珠便是密妃娘娘當年所贈之物,還說密妃與圖里琛之間有著曖昧的關(guān)系,甚至稱二人在密妃當初跟隨康熙回宮的路上便已經(jīng)有了首尾,就連十一阿哥胤祥和十公主鈺珩都并非康熙的血脈,而是圖里琛與密妃背著康熙私通所生的孽種。 圖里琛生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眉眼之間的確與十一阿哥胤祥和十公主鈺珩有些相似之處。加上圖里琛當年的確曾經(jīng)跟隨康熙兩次南巡,又曾經(jīng)奉康熙之命在湯泉行宮駐守過一段日子,因而越發(fā)令告密信中所言之事多了幾分可信之處。 告密之人在信中仔細的指出了十一阿哥胤祥和十公主鈺珩的容貌與侍衛(wèi)圖里琛相似之處,說得有鼻子有眼兒?;侍蠛唾F妃看了告密信之后,皆大驚失色。 對于后宮妃嬪而言,無論是爭寵吃醋還是命格不好,與穢*亂宮廷相比,都算不得什么大錯了。 此事即使發(fā)生在尋常百姓之家,都是夫家無法容忍的丑事,更何況是天下至尊的皇室! 無論是皇太后還是執(zhí)掌鳳印的貴妃,都不可能容許任何妃嬪做出背叛皇上、與其他男子私通的丑事。即使此人是備受康熙寵愛的密妃也不會有所例外。 況且此事還牽涉到十一阿哥胤祥和十公主鈺珩的身份,皇太后與貴妃自然對此事格外重視。 皇太后與貴妃未免打草驚蛇,起初并未聲張此事,而是派人秘密捉拿了侍衛(wèi)圖里琛,果然在其身上搜到了一串佛珠。 皇太后和貴妃又分別傳了儲秀宮伺候蜜菀的宮人們前去問話,讓他們認一認可曾見過此串佛珠。 素心和櫻兒等人一見這串佛珠便認出了這正是蜜菀多年前丟失之物,便向皇太后和貴妃據(jù)實以告,稱此物的確是密妃所有,只是已經(jīng)丟失多年,當年怎么找也沒有找到,沒想到如今卻又忽然出現(xiàn)了。 皇太后和貴妃見素心和櫻兒這兩位伺候蜜菀的大宮女已經(jīng)認出了此串佛珠果真是密妃的東西,再想到這串佛珠又是在侍衛(wèi)圖里琛身上搜到的,心里便難免多了一些揣測。 皇太后和貴妃親自帶人連夜審問了侍衛(wèi)圖里琛,問他究竟是從何處得來的這串佛珠,圖里琛卻始終閉口不答,即使自己被用了大刑,也不肯吐露這串佛珠的來歷,那副視死如歸的模樣令皇太后和貴妃不禁更加懷疑圖里琛和密妃之間的關(guān)系了。 皇太后和貴妃私下里商議過后,正欲在翌日繼續(xù)嚴審圖里琛的時候,圖里琛卻忽然自盡而亡。雖然圖里琛在臨死之前未曾留下只言片語,卻令此事越發(fā)惹人懷疑。 皇太后和貴妃聽聞圖里琛在死后臉上甚至帶著柔和的微笑,似乎為了保護什么人欣然赴死的模樣,再想到告密信中稱圖里琛迷戀密妃的容貌,對密妃忠心耿耿,甚至愿意為密妃赴死,兩人不禁對密妃多了幾分懷疑。 于是,皇太后和貴妃為了驗證十一阿哥胤祥和十公主鈺珩是否與侍衛(wèi)圖里琛有血緣關(guān)系,便決定要分別取三人的鮮血進行滴血驗親。 當日,皇太后和貴妃特意命人將胤祥和鈺珩帶到了慈寧宮,在尚未確定這兩個孩子是否是康熙的子嗣血脈之前,皇太后和貴妃對他們還算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