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jié)
康熙贊賞的看了胤祥一眼,心中暗忖胤祥不愧是他的兒子,這么小便已經懂得為他分憂解難了! 蜜菀見康熙滿臉期待的望著她,不知怎的便忽然想起了一千零一夜中開篇的那個王后給國王講故事的橋段。 在故事中,王后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不被既殘暴又對女性懷有惡意的國王殺掉,每晚在為國王講故事的時候,都會故意將結局留到第二天講。 王后不僅用這個方法成功吸引了國王的注意力與好奇心,一次又一次的破例將她留了下來,而且通過這些故事中的情節(jié)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改變了國王對女子的看法,最終與國王終成眷屬。 蜜菀忽然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蛟S,她也可以通過給康熙講故事來改變康熙的一些固有的看法。 在天方夜譚中,王后一共給國王講了一千零一個故事,才終于改變了國王,不知道她需要給康熙講多少個故事才能夠實現(xiàn)她心里的愿望呢? 蜜菀看了胤祥一眼,心里正在疑惑胤祥為何會幫康熙出這個接近她的主意的時候,胤祥和鈺珩卻一左一右挽著她的胳膊,開心的對她道:“娘親,我們每天晚上也要和阿瑪一起聽故事!” 聽了胤祥和鈺珩的話,康熙和蜜菀皆愣住了。蜜菀見康熙滿臉無奈的望著胤祥,偏偏又發(fā)作不得,不禁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蜜菀摸了摸胤祥和鈺珩的小臉兒,夸贊道:“喜歡聽故事是一件好事,娘親也喜歡給你們講故事!只要你們沒有聽膩娘親講的故事,娘親每天晚上都可以給你們講故事伴你們入眠。” 康熙見蜜菀清澈明亮、仿若琉璃的杏眼中極快的閃過一抹狡黠之色,明知蜜菀是為了躲避單獨與他相處才故意這般說的,卻又絲毫沒有辦法生蜜菀的氣,反而覺得這樣的真實靈動的蜜菀比從前乖巧順從的模樣更加牽動他的心了。 康熙帶著蜜菀和胤祥、鈺珩在西湖散步、劃船,一邊觀賞西湖的景色一邊散心,玩兒得正高興的時候,卻忽然看見身邊有一位正領著小孫子游玩的老爺爺指著前面一個身著灰衣的中年男子大叫有賊人搶走了他的錢袋子。 那名身著灰衣的中年男子跑得極快,而那位抱著小孫子的老人家追了幾步便已經累得氣喘吁吁,快要跑不動了,被前面的賊人越落越遠。 康熙見蜜菀皺了皺眉,正欲吩咐身邊的侍衛(wèi)上前幫老人家捉賊的時候,卻見胤祥仿佛離弦的箭一般躥了出去,很快便追上了那個灰衣男子,并且憑借靈活的身手僅用了幾招便將其制服,幫老人家奪回了錢袋子。 在胤祥跑去捉賊的時候,康熙便已經吩咐兩名侍衛(wèi)跟過去保護胤祥,然而胤祥的身手實在是太好了,僅憑自己的力量便將賊人捉住了,既未需要侍衛(wèi)動手相助他捉賊,也未用侍衛(wèi)上前保護他的安全。 康熙派了一名侍衛(wèi)將賊人送往官府,卻并沒有如胤祥期盼的那般稱贊他機智勇敢,也沒有夸贊他身手過人,而是劍眉緊鎖鄭重其事的將他教訓了一頓。 “阿瑪知道你想要幫那位老人家奪回被賊人搶走的錢袋,但即使見義勇為也要量力而行,魯莽逞強不但幫不了別人,還會給自己惹來危險和麻煩! 你熟讀四書五經,應該知道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的道理! 你現(xiàn)在年紀還小,即使你的身手再好,也無法與成年男子相比。倘若你今天遇見的不是一個不入流的小毛賊,而是一位武功高強之人,恐怕此時你已經受傷了!” 胤祥原想著在康熙面前展現(xiàn)一下自己出色的身手,讓康熙更加喜歡他,也給蜜菀長長臉,卻沒想到反而被康熙教訓了一頓。胤祥到底是一個年僅五歲的孩子,不免有些蔫頭搭腦。 鈺珩見胤祥有些情緒低落,便走到胤祥身邊,拉著他的手柔聲細語的安慰他道:“阿瑪剛才之所以訓斥你是因為他關心你。你剛才的確太莽撞了一些,倘若那名灰衣男子果真是一個武功高強之人,想必你早就被他一拳給打飛了!” 鈺珩如此說,其實是在隱晦的提醒胤祥不要向康熙泄露他身懷異能的事情,以免惹來不必要的災禍和麻煩。 胤祥自然明白鈺珩的意思,即使鈺珩不提醒他,他也絕對不會將他身負雷系異能的事情告訴給康熙知曉。 聽了鈺珩的話,胤祥心情果然好了許多。胤祥不禁虛心接受了康熙的教訓和提點,而且還向康熙保證從今以后他一定會小心謹慎,再不會魯莽行事令自己陷入危險之中了。 康熙對胤祥虛心受教的態(tài)度十分滿意,康熙夸贊了胤祥幾句,又想起胤祥剛才制服賊人所用的招數倒是十分特別,雖然沒有太多花哨華麗的招式,但對卻可以快速準確的從人身體的弱點入手,用最少的招數制服敵人,便問起了胤祥的武功師承何人,可有門派。 胤祥笑著解釋道:“我的功夫是和洛叔叔學習的。洛叔叔教給我的是跆拳道、空手道和自由搏擊的一些功夫?!?/br> 又是洛叔叔!康熙對于洛明的無處不在十分反感,偏偏又不能對蜜菀母子發(fā)脾氣。 康熙特意尋了一個捏面人的師傅重新為他與蜜菀母子捏了四個面人之后,心里這才略微舒服了一些。 說來也巧,康熙此番微服出行所穿的便是一件白色長袍。因而,捏面人的師傅照著康熙的模樣兒捏出來的面人也是一襲白衣。這個面人的模樣倒是與康熙從蜜菀那里搶走并藏起來的那一盒面人之中洛明的面人頗為相似。 康熙望著自己手中這個與洛明十分相似的面人,心中不斷的安慰自己,說不定當初蜜菀吩咐捏面人的老者捏的那四個面人之中,那位陪伴在蜜菀母子身邊一襲白衣的男子并不是洛明,而是他自己。 康熙帶著蜜菀和兩個孩子游了西湖之后,又去了一趟靈隱寺,吃了寺廟里的素面和山珍燒賣,而后又逛了半天夜市,買了許多民間有趣的小玩意兒,直到夜色漸深,明月高懸,康熙這才帶著蜜菀母子三人回到了行宮。 第153章 此番康熙帶著蜜菀與胤祥、鈺珩回到行宮, 并非像上次帶蜜菀回行宮的時候那般遮遮掩掩,而是直接讓蜜菀母子以真實身份示人,頓時在行宮之中引起諸多議論。 三年前由于身患惡疾被康熙送到湯泉行宮靜養(yǎng)、連腹中的龍?zhí)ザ嘉茨鼙W〉拿苠锬锞谷挥直换噬舷肓似饋?,皇上還不遠千里的將她與十一阿哥、十公主從京城接到了杭州伴駕, 此等福氣和造化實在令眾人羨慕不已。 大阿哥胤禔聽聞康熙竟然命人將密妃母子從京城的湯泉行宮接來杭州伴駕, 心中便認定必定是有人在康熙面前為密妃母子說了什么好話, 不然, 康熙這三年多來從來都沒有動過將密妃母子接回皇宮的念頭, 又豈會在南巡杭州之時忽然興起將密妃母子接到身邊伴駕的想法呢? 胤禔思前想后,覺得為密妃母子說話之人不是密妃的父親蘇州府知府王國正, 便是康熙身邊的梁九功了。 畢竟,康熙前幾日到了蘇州府以后便出人意料的住在了蘇州府知府王國正的府中,聽說康熙還曾經單獨召見王國正。并且與他密談許久。 至于那時候王國正有沒有在康熙面前為自己的寶貝女兒說好話,懇求康熙將密妃和十一阿哥、十公主接回皇宮, 便不得而知了。 不過, 依照王國正對獨生女兒的寵愛以及為官者權衡利弊的手段,他一定會想法設法的在康熙面前提起密妃及十一阿哥、十公主。 畢竟, 朝中有人好做官嘛!有一位深得皇上寵愛的女兒在皇宮里做妃子,他的外孫、外孫女又是皇上寵愛的皇子和公主, 王國正今后即使不能扶搖直上、平步青云,至少也可仕途平順, 官運亨通。 除了王國正之外,梁九功久在康熙身邊伺候, 慣會察言觀色、揣摩康熙的心思?;蛟S梁九功覺察到康熙對密妃母子有些許思念之情, 因此便趁機向康熙進言, 向康熙提議可以派人將密妃母子從京城接到杭州陪伴圣駕。 胤禔想到此處, 不禁冷笑連連。也不知密妃究竟許了梁九功多少好處, 竟然能夠讓一向謹小慎微的梁九功為她在康熙面前說好話! 胤禔想起他的額娘惠妃曾經多次在他面前感嘆密妃的容貌必定被病痛折磨得大不如前,因而才會色衰而愛遲,被康熙厭棄,心中不禁對密妃如今的模樣十分好奇。 與此同時,胤禔也很想看一看那位一直被康熙扔在湯泉行宮不聞不問的十一阿哥胤祥如今長成何種模樣了? 胤祥當年頂著龍鳳呈祥的祥瑞之兆出生又能如何?胤祥跟隨密妃在湯泉行宮住了三年多,一介婦人哪里會養(yǎng)孩子? 長于婦人之手的胤祥恐怕已經被密妃溺愛得不成樣子了吧?也不知道胤祥現(xiàn)在開蒙了沒有?認識幾個字? 胤禔懷著這樣的心情,特意以向康熙請安為由,看到了正陪在康熙身邊的蜜菀母子。胤禔心中震撼不已,越發(fā)覺得密妃母子身上迷霧重重。 密妃的容貌不但沒有因為病痛而折損半點,反而比從前更美了幾分,那張精致秀美的芙蓉面哪里像是兩個孩子的額娘,竟與那尚未出閣的豆蔻年華的少女一般無二。 而坐在康熙身邊的十一阿哥胤祥和十公主鈺珩,不正是他在洛氏洋行遇見過的那一對漂亮兄妹嗎? 胤禔只覺得自己心亂如麻,腦子已經被攪成了一團漿糊,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那洛氏洋行東家的兩個孩子如何就成了十一阿哥與十公主呢? 面對胤禔的疑惑,康熙只淡淡的對胤禔解釋道由于胤祥和鈺珩命格特殊,經高僧指點方才得知需將胤祥和鈺珩一同寄養(yǎng)在平民商賈之家,方才能夠保住二人的性命。 因此,當年十一阿哥胤祥和十公主鈺珩并非跟隨密妃住在湯泉行宮,而是被秘密送往江南,寄養(yǎng)在一位姓洛的商賈家中,以洛氏商行東家之子的名義被養(yǎng)到了現(xiàn)在。 而如今胤祥和鈺珩命格之中的大劫已過,可以恢復其原本的皇室身份回宮了,因此,康熙才會命人將他們從洛府接到了行宮之中,并且派人將十一阿哥和十公主的額娘密妃一起接到了行宮之中,與胤祥和鈺珩團聚。 雖然康熙此番解釋合情合理,但胤禔總是覺得似乎有哪里不大對勁兒。 胤禔原本極不待見十一阿哥胤祥,可是,當他知道胤祥便是那個他很喜歡的洛氏洋行東家之子的時候,驚訝之余倒是逐漸改變了對胤祥的態(tài)度和印象,雖然不像在洛氏洋行初見胤祥時那般喜歡他,卻也不像原先那般厭惡他了。 康熙身邊的梁九功和暮云、琉璃兩位宮女看見蜜菀母子再次回到康熙身邊,對蜜菀母子越發(fā)恭敬起來。 皇宮之中沒有人比他們這些近身伺候康熙的宮人更加清楚密妃娘娘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梁九功和暮云、琉璃想到康熙這三年來對待后宮嬪妃們冷淡的態(tài)度,再看康熙如今對待蜜菀呵護備至、寵愛有加的模樣,心中不禁暗自慨嘆:密妃娘娘還真是得天獨厚,雖然當年因病被皇上送出皇宮,于湯泉行宮靜養(yǎng)多年,但是卻絲毫沒有折損容貌,反而出落得比從前更加美艷了幾分。 就憑密妃娘娘這幅仿佛天仙下凡似的精致容貌,任憑天下間哪位男子見了密妃娘娘,恐怕都會忍不住為她動心,也難怪皇上會再次寵愛密妃娘娘了。 更加令眾人驚訝的是洛府的主人洛明竟然派遣家丁將數十箱東西和三架鋼琴送到了行宮,只稱這些都是十一阿哥和十公主平日里在洛府之時用慣的東西,因此便按照皇上的吩咐將這些東西收拾打點好了送了過來,供十一阿哥和十公主使用,其中一架鋼琴則是獻給密妃娘娘的禮物。 與此同時,洛明還分別給康熙與蜜菀寫了一封書信。 康熙看了洛明寫給他的書信以后,沉默半晌,忽然冷笑道:“這個洛明倒是一位聰明人,甚至聰明得都有些令朕擔憂了?!?/br> 洛明極為聰明,他早已猜到康熙必定不會對外人宣告密妃曾經住在洛府,至多只會承認胤祥與鈺珩曾經于洛府居住。 洛明為了讓蜜菀母子在皇宮之中可以住得舒服一些,自然早已做好了安排,在他離開洛府之前便吩咐洛府的管事,在康熙將蜜菀母子接到行宮之后,便及時的將蜜菀母子在洛府居住時日常所用的東西收拾好送至行宮。 洛明在呈給康熙的書信中,又主動將洛家的幾樣極為賺錢的生意所的一半的收益獻給了康熙,令康熙了解到他經商的本領之余,又被他獻上的幾樣兒生意吸引。 只因這幾樣兒生意皆與百姓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賣的東西雖然沒有多么名貴,卻是百姓們日常生活皆需要的東西。如今這些東西雖然只在江南一帶剛剛賣了半年,卻已經收益頗豐。 有去污力極強的洗衣液、洗衣粉,有可以清潔牙齒的牙刷牙膏、有深受女子喜愛的護膚品與化妝品,有使用方便的文具用品、衛(wèi)生紙。 康熙仔細看了洛明獻給他的這些東西,閱讀了相關的產品介紹與使用說明,心中震撼之余,敏銳的覺察到這些東西會給百姓們的生活帶來多少方便與變化。 這些東西雖然并非多么貴重的物品,但由于這些都是百姓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必需品,因而,這些生意將來最大之后,將會賺多少銀子,便可想而知了。 洛明手里明明攥著這些好東西,卻沒有將其價格定得十分昂貴,讓這些東西變成只有少數貴族富人才能使用的名貴之物,反而將價格定得十分低廉,讓這些東西成為普通百姓亦能購買得起的物品。 與此同時,洛明又將這些產品分出幾個等級,等級越高的產品所用的材料越是名貴,制作工藝也更加精良,價格也更加昂貴。 康熙對洛明此舉心生欽佩之余,同時又對洛明此人更加忌憚了幾分。 洛明知道這些生意做大之后會多么令人眼紅,隨性便將這些生意的一半收益獻給康熙,與康熙合作,以皇商的身份繼續(xù)經營這些生意。 如此一來,就算是看在這幾樣生意的份上,康熙也會愿意與洛明合作,更加不會輕易動他了。 蜜菀看了洛明寫給她的書信以后先是露出了笑臉,隨后卻又感動得漸漸紅了眼眶。蜜菀將洛明寫給她這封書信看了幾遍,合上書信之后內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靜。 蜜菀想起洛明在書信中最后所寫的一段句話: 如今這世上已不僅只有你我二人相依為命,除了我這位朋友之外,你還有胤祥、鈺珩兩位親人。有他們在你身邊與你相伴,我亦可放心許多。 另外,我為你準備的一批珠寶首飾日前恰好送到,已與你日常所用之物一起送至行宮。這批首飾所用之材料與今人常用之物略有不同,偶爾佩戴亦可令心情愉悅。 古人有云莊周夢蝶,只是不知你我如今身在此處,究竟是莊周夢蝶、亦或是蝶夢莊周。倒不如隨心而行,不留戀過去、不迷信未來,唯過好眼下而已。 蜜菀清澈明亮的杏眼之中漸次閃過蕭索、傷感、悵惘與懷念,最后皆化作一抹動容與釋然,臉上的笑容如四月里的春風般和煦溫暖。 蜜菀興致勃勃的打開箱子,尋到了洛明送給她的那些新制的首飾。蜜菀驚訝的發(fā)現(xiàn)這些頭面的款式雖然與大清百姓們所用的首飾差別不大,但這些首飾上面竟然鑲嵌著大量的鉆石。 這些鉆石不僅顏色各異,而且有些鉆石的分量極重,令這些首飾看起來十分耀眼奪目。 蜜菀拿著一條鑲滿了鉆石的項鏈,望著下面那顆被切割成心形的碩大無比的湖藍色鉆石,不禁感嘆道:“洛明這家伙究竟從哪里尋來的這么大的湖藍色鉆石?竟與那顆曾經拍賣出天價的名為阿波羅的湖藍色鉆石極為相似……” 蜜菀想起洛明曾經對她提及在他們所處的時空華國古代最早的鉆石開采地址是在湖南沅水地區(qū),開采時間為清朝道光年間。 當時,湖南西部的農民在沅水流域淘金之時,曾經先后在桃源、常德、黔陽等地發(fā)現(xiàn)鉆石。只是不知洛明送給她的這些鉆石究竟是從何而來。 蜜菀望著這些璀璨奪目、光彩熠熠的鉆石首飾,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望著這些與晶核相似的鉆石竟然既沒有惡心也沒有厭惡,不禁露出一抹愉悅的笑容。 蜜菀特意選了支鑲有黃色鉆石的發(fā)釵戴在了頭上,配上她身上穿的這套湖綠色的漢服倒是相得益彰。 康熙看見蜜菀頭上佩戴的鑲有黃鉆的發(fā)釵以后,先是愣了愣,深邃的眼眸之中隨即卻閃過一抹憐惜與心疼。 在康熙看來洛明雖然是江南首富,但論其財富又怎能與他這位一國之君相媲美? 洛明竟然讓他的菀菀佩戴這樣平庸的首飾,實在是委屈了菀菀了。也幸好菀菀姿容出眾,艷冠群芳,竟然能將這樣平庸的首飾戴得這般好看,令這些廉價的頭面首飾都多了幾分富貴與仙氣。 蜜菀見康熙臉上的神色有異,深邃的眼眸之中竟然極快的閃過一抹憐惜與心疼,不禁愣了愣,半天才明白過來康熙為何會露出那樣古怪的神色。 蜜菀想到這些在她所處的世界十分昂貴的鉆石首飾竟然被康熙如此嫌棄,不禁覺得十分有趣。 在這個世界中,鉆石雖然已經被歐洲許多國家的君主奉為最昂貴的寶石,是只有皇室成員才可以佩戴的名貴珠寶,但在,明清兩朝僅有少量鉆石首飾作為貢品流入皇宮之中,并未得到掌權者的喜愛與看重,因此,在康熙眼中鉆石首飾的價值遠低于黃金、美玉的價值。 蜜菀倒是并不介意佩戴這些在其他人眼中十分廉價的首飾,只要她自己覺得佩戴這些鉆石首飾好看、覺得開心便好,至于其他人的態(tài)度和眼光,她自是無心理會。 康熙心疼蜜菀之余,竟然帶著蜜菀和胤祥、鈺珩三人微服回了一趟蘇州府,去了王國正府上,讓蜜菀母子與王國正夫婦得以團聚。 王國正與黃氏萬萬沒有想到康熙竟然會特意派人將蜜菀母子從京城熱河行宮接到江南伴駕,心中震驚之余,對于女兒如此受寵深感欣慰。 為了讓王國正與黃氏心安,蜜菀便將康熙用來安撫胤禔的說辭對王國正夫婦又解釋了一遍。王國正與黃氏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事情的緣由。見蜜菀母子三人如今身體康健、氣色極好,王國正夫婦這才終于放下心來。 康熙微服出巡,行蹤自然需要嚴格保密,因此,康熙特意帶著蜜菀母子回蘇州府與王國正夫婦團聚之事其他人皆一概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