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jié)
圣人說“已所不欲,誤施于人”,可真正能做到的有幾人?可這婦人就做到了,真真是個善心人。 第11章 兩人說話的功夫已經到水磨房,旁邊還蓋著一間水碓房。 水磨利用水流磨面,水碓則是借助水流舂米。 這兩個磨房外面離月沙河很近,挖一條水渠,引水到磨房下面,借用水流轉動磨盤。 林滿堂將昨晚泡好的豌豆搬下來,守著磨坊的老頭在這磨坊里支了張桌子,上面擺著筆墨紙硯。 老頭看到豌豆居然是泡好的,微微有些驚訝,不過他倒是什么都沒問。 老頭告訴林滿堂像他這豆子泡好的,白天加晚上大概能磨出兩百斤,費用一個時辰按兩文來算。 林滿堂問為什么他磨這么多,價格反而更貴了。 老頭也有自己的說法,“我們族長開這個磨坊本意是方便本村村民。你這量多,石磨就一直閑不下來。自然要貴一些。而多下來的錢,咱們族長也會入公中。” 林滿堂無語,他算是見識到了這讀書人好名聲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生怕人家說他見錢眼開。故而提高價格也得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不過價格貴了一些,但是磨的豆子也多了,林滿堂算了下,還是很劃算的。 老頭叮囑,林滿堂記得早晚過來拿一次,然后讓林滿堂在一個本子上按指印。 林滿堂接過本子瞧了一眼,都是繁體字,雖然他不會寫,倒是都認得。 不過他現(xiàn)在還是個文盲,不能崩人設,還是在自己的人名上按了指印。 從磨坊出來,兩人推著板車往村外走,林滿堂想起做涼粉還缺幾樣東西。 一是熬涼粉得要用鐵鍋,家里現(xiàn)在只有一個鐵鍋,肯定不夠用。 他昨天趕集定了一口鐵鍋,得要七日后才能取。而明天就得熬涼粉,一時半會兒也趕不及了。 林福全拍板道,“我?guī)湍憬??!?/br> 以林滿堂現(xiàn)在的名聲,估計人家也不肯借東西給他,但林福全就不一樣了,他在村里名聲極好,許多人都樂意跟他來往。 “還有我想找木匠定做點東西。大哥,你知道咱們附近哪家木匠做的活好嗎?” 涼粉熬出來得放在一個木匣定型,相當于做豆腐的磨具。 這個東西借不到,只能自己定做。 林福全告訴他,大莊村有個姓郝的木匠手藝不錯。 擔心二弟找不到,他們也不急著回村,直接往大莊村拐。 郝木匠給他拿了模板,林滿堂發(fā)現(xiàn)這磨具底下還有圖形,三行四列平均分配的小方塊。 郝木匠解釋,“有了這個,切豆腐的時候也能方便些。而且大小也差不多?!?/br> 林滿堂暗自佩服古人的智慧,跟木匠定了五十個磨具。 郝木匠聽他要這么多,遺憾得直搖頭,“你晚上就要,我可做不出來?!?/br> 林滿堂笑了,“你能做幾個,就先給我送幾個。剩下的,等你做完再送到我家?!?/br> 郝木匠聽到這話,便點頭答應了。 林滿堂想著賣涼粉,還得要木桶。 郝木匠帶他到東屋看,里面擺放許多木桶,“各種大小都有,你自己選?!?/br> 林滿堂瞠目結舌,這些木桶最小的只到他腿肚。最高的足有他膝蓋這么高。 “大的用來洗澡,小的就用來拎水?!焙履窘硰闹刑袅藗€大小適中的,“一般擔水都用這樣的。我這邊有現(xiàn)成的貨,十個。夠你用嗎?” 林滿堂點頭,“足夠了。” 交完定金,林滿堂和林福全將木桶搬上板車,再將這些木桶送到劉家村。 晌午,林滿堂去了趟劉家村,將磨好的半桶豌豆汁推回家。 磨好的豌豆連著汁水,汁水再經過六個時辰的沉淀分離出淀粉和酸漿,將淀粉倒入大鍋,加水熬制成糊。 如果是干淀粉,水和粉的比例一比七最合適。一斤干淀粉可以出五斤涼粉。 可現(xiàn)在是濕的,李秀琴只能憑感覺加水。 灶房里,李秀琴站在灶旁,用木棒不停攪拌糊糊。 林滿堂坐著燒火,林曉和林老太站在門口不停張望。 林老太性子急,不停問,“好了嗎?” 林滿堂一邊用袖子抹汗,一邊慢悠悠回答,“還沒?!?/br> 這一攪就是半個時辰,期間林滿堂和李秀琴的衣服渾身濕透了。 做完后,李秀琴將糊糊撈到面盆里。面盆內側被她刷過一層豆油。 半個時辰后,涼粉冷卻定型。 李秀琴拿著菜刀,要將涼粉劃開,林滿堂阻止了她,連盆帶涼粉盛了重,去除盆的重量,有十一斤涼粉。 而之前他用了五斤豌豆,相當于一斤豌豆出兩斤二兩的涼粉,相當于每斤涼粉成本不到半文錢。 那他之前說三文錢一斤,還是很有賺頭的。 要知道老豆腐也是三文一斤呢。他賣的跟豆腐一個價,也挺合理。 不過批發(fā)給村民們,自然不能三文。嗯,那就定兩文五好了。 李秀琴切好涼粉,特地調了料汁,澆在涼粉上,端給林老太嘗。 這涼粉切得方方正正,顏色白嫩玲瓏,好似上等瓊脂凝聚而成,微微觸碰便覺彈力。 林老太眼底驚訝萬分,“哎喲,還真叫你們制出來了?!?/br> 她拿著勺子嘗了一口,清涼爽滑,又香又好吃,她笑瞇瞇道,“你打算賣多少錢一斤?。俊?/br> 林滿堂笑著回答,“三文一斤?!?/br> 林老太點頭,“不貴?!?/br> 李秀琴又調了三碗出來,每人一碗,等四人吃完,林滿堂讓李秀琴再調出兩大碗,他好端出去送人,外加幫忙掌眼。 林滿堂和林曉每人端了一碗涼粉到了關屠夫家。 關屠夫正在門口乘涼,見他手里端著吃食,不免驚訝,“弄出來了?” 關屠夫家門口站著好些村民,瞧見這白色透明、呈水晶狀的吃食,不免有些驚奇,“啥東西?吃的?” 林滿堂笑著將手里那碗涼粉呈給關屠夫,“關叔,這是特地感謝您前天帶我去集市。我這剛做出來,也請您幫著掌掌眼。” 關屠夫見他這么懂禮,心中很是受用,笑著接過來,嘗了一口。 其他人眼巴巴看著,緊盯著他不放,“關叔,味道咋樣???” 關大郎也急了,“爹,咋樣???這咋這么香呢?” 上面放了大蒜,大蔥,還有花生,芝麻,聞著就香,估計滋味差不了。 關屠夫笑瞇了眼,“太好吃了。吃進肚里涼涼的,正適合這么熱的天吃。” 說到這里,他贊道,“你打算賣多少文???” 林滿堂又回答了一遍,關屠夫笑了,“跟老豆腐一個價,我看準成。一天起碼能賣三四百斤。” 這玩意便宜,又適合熱天吃。三四百斤絕對不成問題。 林滿堂笑了,“那就借您老吉言了。” 他又笑著拱手,“關叔,您在集市有固定攤位,不如我放一桶在您攤子旁。我收您兩文五一斤,您賣三文。您看怎么樣?” 關屠夫瞪圓眼睛,“你不賣?” 林滿堂搖頭,“賣啊。但是我擔心那些有錢人不買蔬菜。我多支個攤子,也能多賣些?!?/br> 關屠夫明白了,贊道,“你小子還挺精明。行,我答應了?!?/br> 林滿堂笑笑,又看向其他人,“你們誰要想走街串巷賣涼粉。我也可以給你們同樣的批發(fā)價。我就掙個辛苦錢。” 眾人聽后蠢蠢欲動。 尤其是關大郎,他是個收豬的。本來就得天天去各個村子買豬。要是真能賣,也是一筆不錯的進項。 不過他這念頭只是一閃而過。 畢竟收豬跟賣豬不一樣。收的豬臭烘烘的。他牛車上要是放這吃食,哪有人肯買? 其他人卻是蠢蠢欲動,覺得這吃食挺新鮮,應該能有賺頭。但是他們舍不得本,擔心虧本。 林滿堂見大家想賣又不敢的樣子,接過女兒手里的那碗涼粉,讓大家挨個品嘗,“你們先嘗嘗。嘗過了,你們才知道這究竟能不能賣?!?/br> 大家早就饞了,只是礙于臉面,不好張嘴,現(xiàn)在見他主動吆喝,大家也顧不上,一個個全都舀了一個嘗嘗。 哇!這涼粉太滑太嫩了。 這究竟是怎么做的?味道太好了。 原先就有些意動的人,當下搓著手,“滿堂,我家沒那么多,我可以只要十斤嗎?先試試?!?/br> 林滿堂很爽快應了,“行啊。不過等明天,今天來不及了,” 那人狂點頭,“好,就明天?!?/br> 見有人開了口,其他人也都意動了,“那我也要十斤。” “對,我也要十斤?!?/br> …… 林滿堂見這么多人要,“要可以,但你們不能去一個村子,以免賣不掉。這涼粉當天賣不掉就壞了?!?/br> 大家一聽會壞,忙道,“我去周家村?!?/br> “我去張家莊?!?/br> “我去大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