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豪門鳳凰男、退婚后,大佬們都氪金養(yǎng)我[穿書]、嫂嫂多嬌媚、穿成師祖的傳音鳥、浸入藍(lán)夜、【GBBDSM】賤狗、紅袍玉兔、跟蹤紀(jì)念品(女攻)、二度梅(女攻)、茸寵(重生)
然而,吸引楊廣目光的,卻正是在于蕭皇后身上這套襦裙mdash;mdash;尋常襦裙的緞子布料如果是純色的也就罷了,若是有織錦花紋的,肯定可以看見裁剪縫紉的縫隙,絕不可能一整塊布料紋路不斷從頭到腳,繚綾的花紋最為繁復(fù),只要拼接縫紉就肯定看得出來。然而,蕭皇后身上這件襦裙,卻是真真看不出半分拼接的痕跡。 梓童此裙,真可謂是hellip;hellip;可謂是hellip;hellip;rdquo;楊廣只覺得頗有溢美之心,卻是找不到好詞兒。 天衣無縫是么?rdquo; 說得好,果然是天衣無縫!不過卻不知是從何處得來?rdquo; 天衣無縫這個成語典故,要到唐末五代才載于典籍,楊廣和蕭皇后當(dāng)然不可能知道,所以,這句溢美之詞的來處,也就只有一個可能了。 是陛下的好女兒好女婿進(jìn)貢過來的,說是在吳郡尋巧手匠人織得寬幅繚綾、云錦等物,先眼巴巴貢了些樣子來。若是做成袍服的話,袖子那里還是得縫紉拼接,不過做成襦裙卻是恰恰物盡其用了,除了背后一道縫隙之外,再看不出破綻。陛下覺得這衣服如何?rdquo; 蕭皇后顯擺地做了個如同胡旋舞一樣的回旋姿態(tài),居然把獵奇的楊廣招惹得yuhuo焚身,當(dāng)下這一夜也不再去西苑尋年少美人,一時興起便狠狠耕耘滿足了一番已經(jīng)三十八歲的蕭皇后,期間云雨不消多言。 不過吳郡寬錦的名聲,卻是一下子在朝中權(quán)貴那里得到了爆炸性的傳播,連皇后娘娘都要親自沾沾自喜顯擺地東西,能差得了么? hellip;hellip; 時間線回溯到一個月前,也就是蕭銑和沈法興、沈落雁等人在南苕溪水車工坊里頭試制新式織機的那一刻。 見到那幾臺織機的時候,沈落雁著實是吃了一驚,因為這幾臺新織機比原本見到過的都要寬得多,甚至有三倍寬都不止。 如前說過,朝廷在征收布匹類物品作為戶調(diào)的時候,是以匹rdquo;這個單位來計量的。可是為什么隋唐一匹的規(guī)制是一尺八寸寬、四丈長為一匹呢(注:漢尺比較短,所以漢代一匹的寬幅是二十二寸,到了隋唐尺長,就降到一尺八寸)?尤其是這個寬度,看上去似乎有零有整,肯定是有原因的。 這個原因,就是我國直到南宋為止,織機都是單人手工投梭式的mdash;mdash;也就是雙腳分別踩提縱代表奇、偶數(shù)根經(jīng)線的踏板,讓奇偶數(shù)的經(jīng)線交錯上下張開口子,然后雙手拿著饒有緯線的梭子,左手交到右手、打緊打緯后,雙腳再反向踏一次,讓原本向上提的經(jīng)線改成向下、原本向下的經(jīng)線向上,這樣便把剛剛穿過去打緊的緯線夾住了。然后右手再繞一下把梭子交回左手,重復(fù)踏腳的cao作,便算是織好了相當(dāng)于一根絲線寬度的布匹。這個動作辛辛苦苦機械重復(fù)那么了兩三萬次,一匹布便織好了。 這里面,行家就能看出一個制約布匹寬度或者說織機寬度的重要因素mdash;mdash;梭子是要織女在經(jīng)線底下左手交右手來投梭的,那么布匹的寬度自然不能超過女人雙手前臂長度之和,加上一個梭子的長度,不然的話織女投梭的時候就夠不到梭子了。古代女人平均比較矮,又沒什么反手摸肚臍的達(dá)人,所以常年發(fā)展下來,布匹和織機寬度便約定俗成定在了一尺八寸寬。 到了南宋和元的時候有雙人cao作的大織機出現(xiàn)了,一臺機器要兩個織女,其中一個人專門負(fù)責(zé)投梭。這樣才把布料的寬度大大增加了mdash;mdash;踩踏腳的織女,其坐的位置與踏板是在織機的右側(cè),而非正中,她只要確保自己的右手可以把梭子從布料右側(cè)底下塞進(jìn)去;然后另外一個站在織機左側(cè)的織女會彎腰把整個上身探到奇偶數(shù)根經(jīng)緯線提縱長開的開口里,把梭子撈過來。這樣的cao作可以把布匹的寬度提高到相當(dāng)于一個女人腰以上、直到加上舉起手臂后到指尖的距離,大約是五尺左右。不過這種織機因為多用了一倍的人工,所以紡織效率提升一點都不明顯,只是滿足了一些高端用戶穿著用大塊整料制成衣服、免去拼接的消費需求。 現(xiàn)代拍攝的古裝電視劇里頭,南宋以前的人們身上的衣服居然是整塊料子做成的,前胸后背主體部分都不用拼接,這種情況實際上已經(jīng)是穿幫了。事實上,古人的一副所謂的天衣無縫rdquo;人衣有縫rdquo;,可不僅僅是袖子領(lǐng)子這些地方要有縫紉針腳,便是大塊大塊的地方也要拼接,所以古人才對衣服有沒有縫那么敏感,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實在是因為這些縫太顯眼了。 沈落雁此刻看到的織機,看上去只要一個人cao作便行了,但是其寬度目測有六尺多的樣子。 這織機織出來的布寬倒是寬了,同樣一番功夫織就的料子能比原來增長三倍,可是這東西怎么投梭呢?手根本夠不到啊。rdquo; 沈落雁坐在上頭,仔細(xì)看了一番,還是沒看出所以然來,只好出言相詢。 負(fù)責(zé)這個機械的將作監(jiān)老木匠mdash;mdash;其實也不能算是純的木匠,因為這個老師傅的手藝顯然不局限于木工,他此前在將作監(jiān)是負(fù)責(zé)修造弓弩的,不僅要懂木活兒,還要懂筋腱機括的使用mdash;mdash;指著織機兩邊放把手的地方。 按這兩個機括投梭便行了,不用直接用手拿梭子。rdquo; 沈落雁將信將疑,腳踩踏板完成了一次提縱開口,而后小心翼翼按了左手邊的機括。只聽嗖rdquo;地一聲,梭子從原本的卡槽**出,沿著導(dǎo)軌一直飛射到六尺外對面之處,被滑槽卡住嵌入另一個機括里。然后下一次再轉(zhuǎn)一圈右邊的機括上緊弦,然后松開,梭子又飛射出來,每次彈力都剛剛好射到對面被捉住。